编辑推荐
梁晓声知青小说精品系列闪耀着令人无法不肃然对待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性光芒、人格之美。
内容简介
《今夜有暴风雪》精选了梁晓声具代表性的知青小说,包括《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收获》《鸽哨》《边境村纪实》《高高的铁塔》《白桦林作证》《今夜有暴风雪》《黑帆》八篇。其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982年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1984年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这本“知青集”以历史理性主义的态度,毫无讳饰地书写了一代知青在艰苦荒诞岁月里的坎坷命运,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他们善良的情怀、正义的品格,抒写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痛苦与幸福、坚韧与乐观,热情地讴歌了人性之美。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
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王燕民,1958年生于北京,中央电视台美术指导,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家,擅水墨人物画。曾参与主创《唐明皇》《香港的故事》《长征》《荣誉》等影视剧。
目录
001 _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031 _ 为了收获
063 _ 鸽哨
086 _ 边境村纪实
114 _ 高高的铁塔
137 _ 白桦林作证
160 _ 今夜有暴风雪
305 _ 黑帆
精彩书摘
《今夜有暴风雪》: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是一片死寂的无边的大泽,积年累月覆盖着枯枝、败叶、有毒的藻类。暗褐色的凝滞的水面,呈现着虚伪的平静。水面下淤泥的深渊,沤烂了熊的骨骸、猎人的枪、垦荒队的拖拉机……它在百里之内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人们叫它“鬼沼”。
我到北大荒后,听了许多关于“鬼沼”的传说: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深夜,荒原在静谧的黑暗中沉睡的时候,可以看见那里有绿莹莹的忽闪的“鬼火”飘动,可以听到当年被“鬼沼”吞陷的熊的巨吼,猎人求救的枪声和其他不幸遇难者们绝望悲惨的哀呼……还可以听到一种怪异的鸟叫声,那声音仿佛一个女人在凄凉地哭号着:“多可怜、多可怜……”然而谁也没有见过这种鸟什么样子。鄂伦春人把这种鸟叫作“收魂鸟”,说它们是大地之神变化的精灵,在深夜招收并抚慰那些丧命于“鬼沼”的人和动物的幽魂。
“鬼火”是它们打的灯笼。
“鬼沼”像希腊神话传说中令人恐怖的九头恶龙,霸占着它身后的万顷沃土一马平川,只要春天播下种子,秋天便能收回千万吨粮食。然而没有人敢涉过“鬼沼”,去播下一粒种子。据说当年日本关东军的一个大佐,对那片沃土发生了兴趣,幻想在那里创建个农场,将来做个大农场主,曾亲自率领一个勘查小队在冬季越过了“鬼沼”。他们如泥牛人海,一去未返。北大荒的老人们,有说他们被狼群吃掉了的,有说他们被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冻死了的,有说他们给养不足饿死了的,有说他们被鄂伦春部落消灭了的,也有的说他们春天返回时,连人带车陷没在沼底……鄂伦春人把那万顷沃土叫作“满盖荒原”。“满盖”是鄂伦春语魔王的意思。冬季他们偶尔也出现在那荒原上,但绝不猎杀那里任何一只动物,惧怕受到“满盖”的惩罚。
恐怖的“鬼沼”!神秘的“满盖荒原”!我到北大荒的第三年冬季,我们连队由十几个知识青年组成了一支垦荒先遣小队,向那里进发了!我们这个连队,由于当初选点错误,耕地有限,低洼,麦收时一碰上雨季,收割机就陷在麦地里,像一只只瘫痪的大蛤蟆,无法作业。因此,连年歉收。
那一年更惨,连种子都没有收回来。团里决定解散我们这个连队。全连200多朝夕相处的知识青年,将被分插到各个兄弟连队去,这意味着,我们不但不能向国家贡献粮食,而且也养活不了自己了!我们刚到北大荒三年呀!许多人还要在战天斗地中大有作为呢!屯垦戍边的信念还没有动摇呢!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热情还没有泯灭呢!、还有什么能比团里这个决定更令我们感到耻辱?!许多人听老连长羞惭地宣布了决定后,当场哭了。
副指导员李晓燕,首先站起来激烈地坚决地反对接受这个耻辱的“解散令”。
她说:“连队绝不能解散!我们可以去开垦‘满盖荒原’!我们离它最近,早就应该想到开垦它了!我们要把连队重新建在那里!要在‘满盖荒原’上留下第一行垦荒者的足迹!要向团里提出保证,当年开荒!当年打粮!第二年建新点!我们立军令状!”我们听惯了甚至听厌了副指导员在任何场合说出的豪言壮语。可她说出的这番话,是怎样地激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啊!我觉得那是她说出的最豪迈最有力量的话!许多人和我有同样的看法。
团里收回了已经下达的决定,接受了我们的军令状。
几天之后,我们连队的两台最新的五十四马力的拖拉机,披红戴花,拽着赶制的木爬犁,在全连人的列队送行下,驶向茫茫雪原。
希望、信赖、寄托、无言的叮嘱,从一双双默默注视着我们的眼睛里表达出来。我们每一个垦荒队员都从这些眼睛里体验到了责任感。我们每一个人都哭了。
哦!我们这些年轻人!我们是多么珍重责任感啊!我们是多么容易激动和被感动啊!第一辆爬犁装载着粮食和行李。第二辆爬犁上搭着帐篷。我们十几个垦荒队员,一个紧挨一个地挤在帐篷里。我坐在扣着的破脸盆上,用膝盖夹着一本翻开的《虹南作战史》。我猜想,它是我们这一行人唯一的精神食粮。不过我并不靠它充塞头脑和思想。我两眼注视着书页上的铅字,却在回忆我所读过的《战争与和平》《约翰·克利斯朵夫》《悲惨世界》《红与黑》……内心深处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暗暗感动。
身旁坐着我妹妹,她怀里抱着一个柳条编的小笼子,笼子里关着一只小松鼠。一路上,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像个哑巴。她的脸色那么苍白,表情那么呆滞,眼神那么凄凉!我没有兄弟也没有姐姐,就只有这一个妹妹。我从小爱她,可是我当时可怜她又恨她,不久前她败坏了自己的名誉,令我丢尽了脸。
……
前言/序言
出版说明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果缺失了“知青文学”,中国的文学现象是绝对不完整的文学现象;那样的文学现象将注定是令人遗憾的,也将是不可思议的。
而如果“知青文学”中缺失了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那么几乎可以说缺失了极其厚重的一部分;同样将是令人遗憾的,不完整的。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构成了“知青文学”中一道气势宏大、场面壮阔、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很长、视域特别广袤的独特风景线。几乎每一部长篇作品都具有以上鲜明的特征,而组合一起则总体上更加具有“史诗性”的魅力。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使“北大荒”三个字在国内更加广为人知,在国外具有了相当快的传播度;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使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兵团知青”在文学词典中成为经久不衰的词汇;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既具史性的认识价值,亦具有诗性的欣赏价值——在当代题材的中国文学中,因而具有史性与诗性相结合的文学经典性。
难能可贵的是,梁晓声不但在他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中刻画了众多“兵团知青”在特殊年代“是怎样的”,而且寄托了他叩问“人应该是怎样的”这一重要人文母题的理想。
而以上的叩问和理想应是中国当代文学长期的文学使命。
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闪耀着令人无法不肃然对待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性光芒、人格之美——这使他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我们约请多位知名画家为梁晓声的北大荒兵团知青小说系列配图,推出梁晓声知青小说精品系列的水墨插图版,计有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知青》《返城年代》和中短篇小说集《今夜有暴风雪》等五种,以飨广大读者;同时,也希望能为馆藏和个人收藏爱好者们实现一次责无旁贷的热忱服务。
今夜有暴风雪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