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文春》“年度十大推理小说”第四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九名!
穿红鞋的女孩儿被异人带走了 谁是异人?异人在哪儿?
进入这座异人们的馆,无论爱恨都会被吞噬
多方视角穿插、多种文体交替,如闯迷宫般晕眩
郁郁不得志的青年作家岛崎接到了一份新工作,为失踪的小松原淳写一本传记。淳的妈妈将岛崎迎进神秘的小松原公馆,打开尘封的档案柜,允许他翻阅记录着淳短暂一生的资料。岛崎循着资料中的文字,试图探寻淳的一生。
同为立志创作却不被认可的青年作家,岛崎越来越能理解淳的心情。只是淳的生命中有太多谜,还有一个高大的异人常伴左右,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貌。岛崎决心赌上全部,用心编写这部传记,但只存在于文字资料中的淳似乎不甘心被他人撰写,他的形象慢慢从文字中浮出,其暗影渐渐笼罩了岛崎。
折原一 Orihara Ichi ,一九五一年出生于埼玉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系,以处女作《五口棺材》(后增补为《七口棺材》)开始作家生涯。作品风格独特,其中“倒错系列”日本销量破百万,“者”系列为其赢得大量粉丝,最终凭借《沉默的教室》斩获第四十八届推理作家协会奖。
折原一以善用“叙述性诡计”著称,被誉为“叙述性诡计之王”。他的作品结尾常常有多重逆转,不看到最后一页绝对无法了解全局,读者们因此送他“魔力折原”的称号。
序曲
第一部 红色原点
第二部 异人之梦
第三部 回归胎内
第四部 影子作家
终曲
“可恶的家伙,去死啦!”
她冲出出租别墅,朝公交站方向走去。她是两天前来到这里的,原本打算和他两人在湖畔别墅度过浪漫的假期,然而相处之后却渐渐发现他的缺点。
一开始只是为了一点小事吵架,很快就发展到彻底决裂,互相谩骂。她一气之下收拾行李冲了出来。
离开出租别墅走在没铺柏油的土路上,她打算前往国道旁的公车站,但走了十分钟,还是不见站牌的踪影。
已经傍晚五点多了,太阳就快下山了。秋天天黑的时间明显提早,观光季节已结束,这处避暑胜地却不见半个人影。
唉,当初怎么会觉得在无人打扰的郊外,二人度假是件很棒的事呢?还好及早看清了现实,要是和那种家伙结婚,一定没什么好下场。她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来到一处岔路口,写着“通往公交站的近路”的指示牌指向右方。太好了,看来没走错。
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她宛如走在绿色隧道中。这条路比刚才走来的路要暗得多,如果此时她神智清楚,根本就不会踏进来吧。
这时身后响起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是他,一定是。哼,想干什么?
他大概正站在岔路口,揣测她选了哪一条路。
接着传来“喂!等等!我错啦!”的呼喊。
“现在讲还有什么用?!太迟了吧!”
她的心早已不在他身上,两人之间的裂痕已无法修复。为了拉开距离,她加快了脚步。
森林越来越茂密,这样一直朝前走真的没问题吗?她的心头涌上不安,但折返又会和他碰个正着。想了想,她还是选择了前者。
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她做了个深呼吸。为了忘掉恐惧,她走得更快了,甚至跑了起来。
然而还是没看到公交站。如果大路在附近,至少会听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啊……
难道说,我迷路了?
回头张望,已不清楚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周遭越来越黑暗。
啊啊,我怎么这么笨呢?刚才他叫我的时候停下来不就好了吗?
她一面哭一面不由自主地往前跑,要是停下脚步,不安感恐怕会笼罩全身。她奔跑是为了延缓慌乱情绪的冲击。
上气不接下气,就快撑不下去了……她正想放慢脚步,却不知绊到了什么东西,整个人一头栽到地上。脚踝的剧痛让她清醒过来,她抚着脚踝,勉强压下的不安情绪一下子如同狂涛般上涌。
“救命啊!”
呜咽声冲口而出,这时她才想起之前在别墅里,事务所的办事员好像警告过他们不要走到森林里。
“那里是以前富士山喷发后岩浆形成的台地,一旦在里面迷了路就永远别想出来了,指南针也派不上用场……”当时那名中年办事员还撇着嘴补了一句,“每年都有好几个人进去之后就下落不明了哦。”
不要再讲了,太不吉利了。她捂起耳朵。
再不赶快找到出去的路,就不得不在这里过夜了,我可不要。在这种可怕的地方过一晚,脑袋一定也会变得奇怪。她拖着脚继续走了一会儿,来到一块空旷之处,这里稍微亮了一些,但周遭仍是一片昏暗。
环顾四下,她发现一株树旁有一块很大的石头。要是今晚回不了家,就只能在那块石头下面过夜了。她想到这里,心情变得更加灰暗,不过与其盲目乱走越走越远,或许乖乖待在石头下等天亮比较好。
就在这时,她隐约看到脚下有个白白的东西,像一根白色的棍子。
她拾了起来,没想到很轻。棍子长约二十厘米,两端较粗,像关节。她心想,这简直就是骨头的形状,就是早期的美国漫画里常出现的小狗衔着的那种骨头。
骨头……
对,这就是骨头。该不会是人类的……
——有好几个人进去之后就下落不明了哦。
办事员的话再度掠过脑海。
不要,我才不要在这种地方过夜。
这时背后突然传来沙沙的声响。
“你好!”
传来不知是谁的声音。她不由得整个人弹了起来。
……
从整体的氛围营造来看,这本书成功地塑造了一种独特的“疏离感”。它让你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局外观察者,既好奇又畏惧,永远隔着一层薄雾看清真相。这种疏离感并非冷漠,而是一种审慎的距离,它保护了叙事的神秘性,同时也让读者更加专注于“如何理解”而非“如何代入”。书中的场景描写常常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比如光线的稀薄、声音的扭曲,都精准地烘托出一种不安定的基调。这种美术化的叙事手法,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一种仪式感,仿佛你不是在翻阅纸张,而是在走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剧场。这种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热情洋溢地将你拉入故事,而是邀请你保持清醒,去审视这个世界的荒谬与美丽。总体而言,这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充满挑战与回报的阅读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说实话,相当扎实,甚至带着一种古典文学的韵味,但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语境,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质感。它不像有些畅销书那样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追求一种精准的表达,每一个形容词、每一个动词的选择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用在那个特定的场景下,效果立竿见影。我尤其喜欢它对环境氛围的渲染,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总是能通过寥寥数语就构建出来。比如书中描述某个场景时,光影的对比、空气中微尘的流动,都仿佛能被你捕捉到。这不仅仅是文字技巧的展示,更是作者世界观构建的一部分。读完之后,那种画面感久久不散,仿佛自己也曾在那个“馆”的边缘徘徊过。如果你对语言本身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对“美感”的追求,它不只是在讲故事,更是在进行一场精致的文字实验。
评分这本书在主题深度上,远超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表层的奇幻设定上,而是借用这些“异人”和“馆”的设定,深刻地探讨了存在主义、身份认同以及记忆的不可靠性等哲学命题。每一次角色的选择,都引发了我对自己生活处境的反思。作者非常擅长设置道德困境,让人物陷入两难,而读者也跟着一起陷入沉思: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种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探究,使得整本书的厚度瞬间增加。它不提供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展现了灰色地带的复杂与必然。这种对深层次议题的触及,让这本书具有了超越娱乐的价值,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读完后,你很难用“一部小说”来简单概括它,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成为谁”的深刻札记,沉重但又引人深思。
评分坦白讲,初读此书,我曾一度感到迷茫,因为它并不迎合大众阅读习惯,它要求读者拿出十二分的专注和耐心去解码。它没有那种清晰的“A导致B”的逻辑链条,更多的是一种碎片化的信息、交错的时间线和多视角的叙事切换。但正是在这种看似“晦涩”的背后,藏着作者宏大的结构设计。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原本看似不相关的线索,是如何如同蜘蛛织网般,在不经意间被串联起来的。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比直接告知答案的阅读体验要美妙得多。它像是一个精密的钟表,你需要拆开来看每一个齿轮的运作方式,才能理解整体的精准和美观。这种需要读者主动参与构建意义的写作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参与感和智力上的满足感。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回顾和梳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会有新发现的佳作。
评分啊,这本《异人们的馆》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我得好好捋一捋我的感受。首先,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简直就像一位经验老道的棋手,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既不拖泥带水,也不会让人感觉信息量过载。作者似乎深谙“留白”的艺术,总是在最关键的节点戛然而止,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迫使你不得不一口气读下去,否则那份悬念带来的煎熬简直是种折磨。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那些潜藏在角色言行之下的挣扎、犹豫和最终的抉择,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你会觉得,这些“异人”不再是虚构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站在你面前,带着各自的秘密和伤痕。那种代入感极强,读着读着,我甚至会不自觉地模仿书里角色的语气去思考问题。那种文学上的张力,让阅读体验从单纯的消遣,升华成了一种深度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平铺直叙、一眼望到底的故事,那这本书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因为它更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层层叠叠,等你深入其中才会发现其精妙之处。
评分折原一1951年出生于埼玉县久喜市,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和江户川乱步校友),曾任职于日本交通公社,后转职为旅游资讯相关的编辑及写作职务,1988年首先创作了本格推理短篇集《五具棺材》(出库版时加多两篇成为了《七具棺材》),同年(1988)再以《倒错的死角》成为首部入选"鲇川哲也与十三个的谜"的作品,随后于翌年(1989)的《倒错的Ronde》(Ronde=轮舞曲)也入选了第三十四届江户川乱步赏的候补,同年也发表了黑星警部系列的首部长篇作品《鬼来吹法螺》(后改名为《鬼面村杀人事件》),1995年更以《沈默的教室》获得了第四十八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
评分包装厚实,书是正版,值得信赖
评分不错,挺好的,送货快,多读书,读好书!
评分折原一的经典作品之一,买一本来看看
评分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她宛如走在绿色隧道中。这条路比刚才走来的路要暗得多,如果此时她神智清楚,根本就不会踏进来吧。
评分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挺好的,很喜欢。很好
评分为了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们渴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
评分赶上有优惠一口气买了十二本书,这回基本都木有问题,很好。京东图书质量很棒,一直信赖京东,希望京东图书越来越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