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陕甘宁边区的县政与县长研究》是以陕甘宁边区的县政制度与县长作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研究。本书首先对帝制中国的县制与县官、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国民党时期的县长、土地革命时期的县苏维埃主席进行简单的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就陕甘宁边区的县政设计理念、县政组织架构和县政运行机制、边区县长的产生方式、边区县长的政务工作、边区县长与乡村建设、边区县长的工作方式与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本书从革命化、时代化以及长时段的视野,就陕甘宁边区的县政与县长做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为当前的县域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鲜活素材。
作者简介
本书是以陕甘宁边区的县政制度与县长作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研究。本书首先对帝制中国的县制与县官、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国民党时期的县长、土地革命时期的县苏维埃主席进行简单的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就陕甘宁边区的县政设计理念、县政组织架构和县政运行机制、边区县长的产生方式、边区县长的政务工作、边区县长与乡村建设、边区县长的工作方式与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本书从革命化、时代化以及长时段的视野,就陕甘宁边区的县政与县长做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为当前的县域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鲜活素材。
目录
序
绪论
一 研究现状与学术旨趣
二 问题思路与内容架构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基础
第一章 千年县制的近代折转
第一节 传统县制——帝制中国的行政之基
一 传统中国的县制特点
二 作为行政之基的县官职责
三 国家与社会节点上的县官处境
第二节 县制转型——清末民国时期的县制变革
一 清末民初的县制变动
二 北洋政府时期的县政规制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县政与县长
第三节 县制革命——中共成立后的县政实践
一 作为准政权的县农会组织
二 土地革命时期县苏维埃制度的建构
三 县苏维埃主席的社会结构和成分要素
四 县苏维埃的特点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的县政建构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因时而变——边区政府的成立与建政理念
一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
二 建构县政体制的历史逻辑
三 中共在边区的建政理念
第二节 县制变革——规制边区县政区划
一 县政区划的设置
二 县政场域的选建
第三节 县政架构——组建边区政权枢纽
一 县级党委的设置与职责
二 县政府与政府委员会
三 县级职能部门的架构
四 县参议会的架构
第四节 县政运行——畅通边区县政机制
一 决策机制
二 监督机制
三 培训机制
四 奖惩机制
第三章 边区县长的产生与结构成分
第一节 县长的产生——战时条件下的选用方式
一 双重政权下县长的产生
二 属县县长的产生
三 战后县长的产生
第二节 县长的任职——战争局势下的人事管理
一边区县长的任命
二 县长的任职周期
三 县长的流动格局
第三节 县长的构成——战时体制下的结构成分
一 县长的身份背景
二 县长的社会结构
第四节 县长个案——时代演绎下的边区县长
一 “白皮裹红瓤”的县长马豫章
二 第一位女县长邵清华
三 第一位绅士县长霍祝三
第四章 边区县长的政务工作
第一节 县政工作——边区县长的行政事务
一 制定县级施政方针计划
二 健全县政工作制度
三 汇报县政工作
第二节 县域调控——边区县长的治理工作
一统一战线工作
二 司法审判工作
三 治匪查奸工作
第三节 动员战备——边区县长的经常事务
一 政治动员
二 事务性动员
三 武装保卫工作
第五章 边区县长与乡村建设
第一节 建设要旨——中共视野中的乡村建设
一 基层政权建设是前提
二 民主自治是乡建基础
三 互助合作是重要方式
四 全方位建设是指针
第二节 建设乡村——边区县长的具体实践
一 乡村政权建设
二 乡村经济建设
三 乡村文教建设
四 乡村社会建设
第三节 乡建县长一典型个例举隅
一 刘秉温变工促生产
二 辛兰亭实地种棉花
三 陆为公全力办教育
四 高朗亭倾心为乡民
第六章 边区县长的工作方式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亲民治事——边区县长的工作方式
一 平民化的形象
二 民主化的作风
三 实地化的领导
第二节 水乳交融——边区县长的社会交往
一 与领袖的交往
二 与直属关系的交往
三 与党外人士的交往
第三节 谨身节用——边区县长的日常生活
一 供给制的生活待遇我
二 物质生活的自给
三 日常生活中的县长
第七章 边区县政与县长的多维审视
第一节 比较审视——以国共两党县长为中心
一 国共县长的群体概观
二 县长的定位与职责比较
三 县长精神特质的比较
第二节 历史审视——县政与县长的时代考量
一 边区县长的历史地位
二 边区县政的历史局限
三 边区县政实践的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陕甘宁边区的县政与县长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