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画传》丘吉尔,英格兰的一头雄狮。他叼着雪茄、蔑视强大敌人的形象,他创造的流行于全世界的V字形手势,他的闻名于世的天才演讲,令人们永世难忘。他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丘吉尔画传》以精炼的文字、精彩的图片、优化的内容组合,形象而凝练地展示丘吉尔丰富多彩的一生。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他、看见他、感受他,并从中收获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
丘吉尔,英格兰的一头雄狮。
他叼着雪茄、蔑视强大敌人的形象,他创造的流行于全世界的V字形手势,他的闻名于世的天才演讲,令人们永世难忘。
这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家,以其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高超的政治谋略,鼓舞和领导了英国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伟大战争。
他是一个智慧的人,也是一个酷爱历史的人。他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已成为后人回顾那个惊心动魄的时代的经典篇章,他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时影,资深图书策划编辑人,曾策划编撰许多历史图文书籍,尤其集中在影像人文历史类图书。出版有《世界名人小画传》《民国万象》《目击世界100年》等系列影像历史图书。
第一章 出身贵族的坏孩子 / 2
第二章 军旅生活 / 14
第三章 投身政治 / 32
第四章 年轻的大臣 / 48
第五章 统领海军 / 68
第六章 一战时期 / 76
第七章 幸福美满的婚姻 / 96
第八章 仕途坎坷 / 108
第九章 风云紧急 / 122
第十章 临危受命,勇击“海狮” / 140
第十一章 打击意大利 / 168
第十二章 同盟国的胜利 / 190
第十三章 英雄薄暮 / 220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节选 / 237
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演说 / 240
丘吉尔生平大事年表 / 243
第一章 出身贵族的坏孩子
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出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
丘吉尔3岁时,祖父马尔巴罗公爵被任命为爱尔兰总督。幼小的丘吉尔在爱尔都柏林的里特鲁弗基公馆生活了三年。在都柏林,丘吉尔不喜欢自己的家庭教师,也不喜欢上课学习,尤其是数学。丘吉尔在他写的《我的半生》一书中描写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他说:“我最先的记忆是爱尔兰……”
1880年,祖父不再担任爱尔兰总督,丘吉尔返回了英格兰。7岁时,父母为丘吉尔选择了詹姆斯教会学校。这所学校专收富家子弟,实行寄宿制,对学生的处罚十分严厉。校长经常把全校师生召集到图书馆,排好队伍,然后把任性的孩子拖到隔壁房间,用鞭子抽打他们。
有一次,丘吉尔因没有写法语遭到惩罚,校长挥动鞭子抽打着丘吉尔的手臂和肩膀,丘吉尔咬着牙始终没有哭。挨打时,他把校长的草帽抢下来,踏了个稀烂。其他学生则在一边都吓破了胆。自此,丘吉尔成了学校的英雄。但是,他还是不喜欢学法语,所以成绩一直落在最后。
在詹姆斯教会学校生活了不久,丘吉尔因病休学回到家中。康复后他转入布赖顿小学。这里的女校长非常温和,这里不用学法语,还可以骑马和游泳。小学毕业后,丘吉尔参加了哈罗中学的入学考试。试题之一是把拉丁语翻译成英语,丘吉尔对此一窍不通,但校长还是准许丘吉尔入学了。因为丘吉尔的历史、英语、作文等其他课目的成绩相当优异,而且他是马尔巴罗公爵家族的后代,是现任财政大臣的儿子。丘吉尔被编入哈罗中学最下等班级。
他仍然不愿学拉丁文和希腊语,但他的英语、历史、诗歌的成绩很优异。在文艺会上丘吉尔一字一句地背诵了1200行的长诗《古代罗马之歌》,受到了校长的表扬。丘吉尔喜欢游泳和击剑。他的击剑曾在公立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优胜。假期回家后,丘吉尔常与弟弟约翰一起用锡兵玩具玩战争游戏。
后来,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被解除财政大臣职务,不再参加重大活动,伦道夫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希望儿子从哈罗中学毕业后考入牛津大学,以后成为一名卓有见识的政治家,并继承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但丘吉尔的学习成绩实在糟糕,因此伦道夫不得已劝他去当军人。可是丘吉尔两次参加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的考试都名落孙山。
第二章 军旅生活
丘吉尔参加了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三次考试,这次终于及格了。这时的丘吉尔已经十九岁了,他被分到骑兵班。骑兵班费用高,考试成绩好的都被分到步兵班,成绩差的才进骑兵班。“桑赫斯特是我人生的新起点。”丘吉尔后来这样说道。
父亲让书店给丘吉尔寄去不少参考书,这使丘吉尔的学识日趋丰富。丘吉尔对战术和筑城兴趣最浓。另外,他非常喜欢骑马,丘吉尔后来在书里这样写道:“不要给孩子钱花,与其给钱不如买匹马送给他们。”
桑赫斯特军校的生活结束时,丘吉尔在158名学员中名列第8名,一跃成为了优等生。因为毕业成绩优异,丘吉尔还获得了陆军骑兵少尉的军衔。
1895年1月24日,丘吉尔的父亲,年仅46岁的伦道夫因病去世。面对父亲的早逝,丘吉尔十分难过:“我曾梦想和父亲一起以下院议员的身份参与一些活动,可梦破灭了。今后我要继承父业,决不玷污家门。”父亲去世后,丘吉尔的堂兄继任了马尔巴罗公爵。
当时被西班牙占领的古巴人组成了军队,正同西班牙人进行着激烈的游击战争。刚刚晋升少尉的丘吉尔,渴望早日体验真正的战争。于是,他与同样喜欢冒险的巴恩斯中尉一起来到古巴,以记者身份随西班牙军队报道古巴独立战争。抵达古巴时,西班牙军司令部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丘吉尔和巴恩斯中尉第二天就出发去了前线,他们找到了西班牙作战部队。部队分步兵、骑兵和炮兵,共计4000人。古巴游击队出奇不意地到处袭击他们。丘吉尔和巴恩斯有时泡在河水里,有时在吊床上过夜。丘吉尔怜悯行军不止的西班牙士兵,也很同情古巴游击队,他理解自己的祖国被外国人奴役的痛苦。
丘吉尔在古巴从军时学会了吸烟,从此他一生口不离烟,而且嗜好古巴雪茄。1896年秋季,丘吉尔少尉所在的轻骑兵第四连队接受命令,去英国殖民地印度的班加罗尔驻守。在印度,生活十分惬意,丘吉尔喜欢玩马球,在部队里称得上名手。此外,丘吉尔让母亲每个月都寄些书来,如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其他哲学书籍和文学丛书等。
1896—1898年,丘吉尔随英军参加镇压印度西北部的居民起义和苏丹马赫迪起义。他同印度的报纸《拓荒者》签订了担任战地特派员的契约,还同英国《每日电讯报》签订了合同,他把战场通讯寄给母亲,再由母亲转交报社,稿酬商定为每稿五英镑。丘吉尔把这个时期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每日电讯报》上,题目是:“青年军官”。这篇文章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连王子也写信来赞扬他。丘吉尔开始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树立信心。任务完成后,丘吉尔再次回印度服役。
不久,在英属非洲发生了布尔人起义。丘吉尔被编进第21骑兵连参加远征军作战。丘吉尔在他的著作《我的半生》中,这样描绘当时的一个战斗情景:“一个匍匐在我附近的敌人挥舞着战刀站了起来。我向右边躲闪,在离他三米的地方向他连开两枪。正当我要把身子贴到马鞍上的时候,又有一个敌人挥舞战刀冲杀过来。‘哇’的一声,枪响刀落,敌人跌倒在我的马蹄前。在左侧约十米的地方,立着一名身穿鲜艳服装、头戴钢盔、身披铠甲的骑士。我向他开了一枪,他马上逃跑了。我手握缰绳,骑在马背上向四外窥视着。”
在丘吉尔笔下,他是一位远离战友、孤军奋战、勇敢沉稳的骑士。从非洲回到班加罗尔,丘吉尔最后一次参加全印度连队马球比赛。当时他不慎右肩脱臼,伤势未愈,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把右手绑在身体上,左手持棒出场。丘吉尔所在的马球队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对丘吉尔来说,难忘的班加罗尔的生活也结束了,丘吉尔离开军队返回伦敦。
……
拿到这本书后,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厚重感。翻开书页,我立刻被精美的印刷和大量的历史照片所吸引。这些照片并非简单的插图,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很多都展现了丘吉尔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的真实状态,有他在议会上的慷慨陈词,有他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视察,也有他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的温馨瞬间。这些影像资料,仿佛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以及丘吉尔本人的风采。更重要的是,这些图片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相互印证,让历史的叙述更加生动立体。书中的文字部分,也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娓娓道来,将丘吉尔波澜壮阔的一生徐徐展开。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一些历史事件时,所采用的叙事手法,他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的个人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启迪。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主要是基于它在历史细节方面的挖掘。我一直对二战时期的历史非常着迷,而丘吉尔无疑是那个时期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层面,不仅仅是陈述史实,更能挖掘出丘吉尔在其中的个人挣扎、内心矛盾以及他对当时局势的独特见解。比如说,他在面临巨大压力时是如何保持冷静的?他在制定战略时,是如何权衡利弊,又是如何与盟友沟通的?这本书据说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私人信件的解读,这一点让我非常欣喜。我总觉得,真正的历史人物,他们的魅力恰恰体现在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中。一个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重要的是他在那些平凡时刻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人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一个更加“人性化”的丘吉尔,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弱点,但最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才华,克服重重困难,赢得胜利的伟人。这本书的篇幅相当可观,这给了作者充分的空间去展开叙述,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次酣畅淋漓的历史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据说内容非常详实,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入手。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它的讨论,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了解丘吉尔生平的绝佳选择。书中不仅有大量的历史事件回顾,还穿插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从他的童年教育到军事生涯,再到政治斗争,几乎涵盖了他一生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据说,这本书的作者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那些历史资料,力求还原一个最真实、最全面的丘吉尔形象。光是看到这样的介绍,就足以让人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丘吉尔决策过程的描写,想知道在那些关键时刻,他究竟是如何思考和判断的。毕竟,他是一位改变了世界格局的伟大人物,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且,我听说这本书的图片质量也非常高,能够直观地展现那个时代的风貌,以及丘吉尔本人的一些珍贵影像,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我一直觉得,历史人物的画像能够传达出比文字更丰富的情感和信息,有时候一张照片,一段影像,就能让你对一个人产生全新的认识。所以,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丘吉尔。
评分老实说,我对丘吉尔这个人物一直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他无疑是伟大的,但他身上也充满了争议。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从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这位历史巨人。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丘吉尔在政治生涯中那些艰难抉择的描写。我知道,历史的进程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像丘吉尔这样的人物,需要在极大的压力下做出关乎国家命运的决定。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了很深入的探讨,它揭示了在那些关键时刻,丘吉尔所面临的内外困境,以及他是如何凭借着他的智慧、勇气和坚韧,带领英国度过难关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仅是拥有权力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承担起责任,能够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而且,我听说这本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丘吉尔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的内容,这让我对他的了解会更加立体,不再仅仅局限于他的政治身份。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折射出他更深层的人格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人物传记写出史诗般感觉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丘吉尔的传记,更像是一幅描绘20世纪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恢宏巨著。作者在叙事上采用了宏大的视角,将丘吉尔的个人经历置于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他如何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非常欣赏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力,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脉络梳理得清晰明了,并将丘吉尔的个人行为与历史走向紧密联系起来,使得整本书充满了逻辑性和说服力。而且,书中引用的史料丰富,论证严谨,让人读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文学的感染力。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丘吉尔的演讲和著作的解读,我知道他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能够鼓舞人心,我想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那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字和话语。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填补,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对伟大人物的崇敬,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