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1-2+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全套共3册)
定价:79.6元
作者:[美] 特里萨·弗伊·迪吉若尼莫 ,(美)柯恩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中央编译
ISBN:9787550208995、97875117152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12开
商品重量:
目录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引言
第1篇 帮助孩子思考问题
第1章 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一个“我能解决问题”家庭
一个成果
第2章 字词游戏
介绍解决问题的字词
找到练习的时间
玩更多的字词游戏
在遇到问题时……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使用字词的时机
对行为的反应
第3章 理解他人的感受
看图游戏
理解他人的感受
讨论感受
在遇到问题时运用“我能解决问题”
第4章 更多的字词练习
家长团队
第5章 寻找多种解决办法
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的过程
有用的提示
“我能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际运用
角色扮演
更多有用的提示
玩偶游戏
找办法游戏
第6章 考虑后果
考虑事情的先后顺序
考虑人际交往中的后果
因果思考的步骤
有用的提示
解决办法和后果
评估解决办法
遇到问题时的日常用法
缩短对话
孩子的成长
总结
第2篇 综合运用
第7章 游戏和活动
可以随时玩的字词游戏
睡前玩的字词游戏
做作业时玩的字词游戏
用餐时玩的字词游戏
购物时玩的字词游戏
讲故事时玩的字词游戏
旅行时玩的字词游戏
看电视时玩的字词游戏
有关问题情境的游戏和活动
记录簿(用于真正的问题)
第8章 对话范例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关于打人的常规对话
关于打人的“我能解决问题”对话
关于捉弄的“我能解决问题”对话
孩子与孩子之间问题的对话原则
孩子与孩子之间问题的更多对话范例
总结: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关于忘事的对话
家长与孩子之间问题的对话原则
家长与孩子之间问题的更多对话范例
想法、时间或地点问题
想法、时间或地点问题的其他对话范例
附录1 自我评价表
附录2 给你和你的孩子:需要思考的事情
附录3 提示卡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2》
前言
引言
第1章 行为不同的孩子思维不同
在8~12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要经历生理、人际交往、情感和认知能力方面的迅速变化。而且,各个方面的变化不是同步的……在如何处理问题方面,孩子们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那些有解决人际问题能力的孩子往往能够茁壮成长,而那些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日后可能会出现问题……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一: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二:理解别人的动机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三:找到可替代的解决方法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四:考虑后果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五:分步计划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的实际应用
能力强的孩子为什么仍然需要"我能解决问题"法
第2章 四种养育风格
当父母想改变孩子行为的时候,他们会怎么说呢在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父母们在大多数时候会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运用*威,给孩子建议,或进行解释。
*威法
建议法
解释法
解决问题法
第3章 我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
了解人们对于事情的感受,对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非常重要。要缓和一个人的愤怒、沮丧或恐惧,我们必须先要了解并理解他的感受。学会关注并认真对待别人的感受的惟一方法,就是首先要认真对待和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孩子的行为是以其感受为基础的……
孩子们怎样看待情感
谁应该参加
学会"解决问题法"
什么时候开始学
如何谈论情感字词
"担心"和"宽慰"
"同情"和"共情"
"不耐烦"和"失望"
其他情感字词:"孤独"、"嫉妒"、"尴尬"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感受
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
游戏和活动
模仿电视抢答游戏
索引卡片
填写卡通气球
编情感故事
情感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有关情感字词的另外一些小对话
小结
第4章 有人在听吗
我们往往认为听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我们很多人——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没有真正地倾听。结果,我们就无法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真正听别人在对我们说什么,或者我们在对别人说什么,我们就不知道问题所在,以及如何解决……倾听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教孩子学会听
为什么要倾听
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完整信息
了解别人的需要
注意重要的线索
在现实生活中
运用解决问题法:现实生活中的"我能解决问题"对话
小结
第5章 事情总是如表面那样吗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事情并不总是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当人们对一个人的动机得出匆忙、不准确的结论时,就会误解那个人的意图……人们有时候在一件事情发生的当时了解不到全部事实,而且有时候过去了很久之后仍然如此……
某一时段的行为:"他为什么那么做"
收集足够的信息
解读可见线索
解读可见线索的活动
实际生活中的某一时刻的行为
一贯行为:"为什么他会那样"
理解一贯行为的活动
现实生活中的一贯行为
小结
第6章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还能怎么做: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能力强、情商高的孩子,能够想出不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做出冲动的反应,或者在第*次尝试失败后就放弃……
学会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虚构的情境中运用多种解决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问题
小结
第7章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学会考虑后果
不要告诉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或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孩子自己能够学会思考……但是,除了问"我还能做什么"之外,同样重要的是问"如果我那样做,接下来可能会怎么样"。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学会关注各种情感,还要学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其他可能后果……
学会考虑行为的后果
思考需要时间
虚构人物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和父母们谈谈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
孩子们之间的问题
兄弟姐妹之间的问题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老师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小结
第8章 我的计划是什么
有时候,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需要一种更加复杂的技能,叫做手段-目标思考,或分步计划。大约在8岁的时候,那些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那么强的孩子,在这个技能上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孩子们需要把几项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制订出好的分步计划……
培养制订分步计划的技能
实现目标的步骤
会遇到什么障碍
行动的时机
实现目标需要多长时间
综合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
小结
第9章 "我能解决问题"的高级技能:综合运用多种技能
在这一章 ,我们将看到如何将"我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技能结合起来——首先是将两项技能结合起来,然后是三项——帮助孩子们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
在虚构情景中
关于友谊
对付欺负人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
交朋友
终止友谊
应对恐吓
当父母要求孩子终止友谊时
处理失望情绪
应对必须等待的情况:在虚构情景中
现实生活中的等待
小结
第10章 "我能解决问题"法适合我吗:父母们关心的一些问题
那些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更多思考的父母,也会更多思考自己的行为。
"对话可以缩短些吗"
"让孩子自己思考,岂不是对他失去控制了吗"
"用这种方法,孩子会认为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
"这种方法任何时候都适用吗"
"我的孩子有多动症,这种方法会有帮助吗"
"这种方法适合我吗"
小结
第11章 一份"我能解决问题"测试卷
我设计了一个测试,来看看你能否熟练地将"我能解决问题"法与"*威法"、"建议法"和"解释法"区分开来。
孩子们之间的问题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后记预防十几岁的孩子出现严重问题:吸毒、怀孕、暴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
序 言
如何使用本书
1 创造良好开端
父母所扮演的角色
父母可以使用的技巧
打好基础
设计完美的游戏约会
示范/提醒/练习
帮助孩子练习社交技巧的方法
2 加入伙伴当中
“加入伙伴当中”小测验
加入团体
加入游戏和练习表
3 学习沟通交流
父母的社交类型和个性
“良好谈话技巧”小测验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者
加入游戏和练习表
4 读懂社交信号
“读懂社交信号”小测验
同理心
培养同理心
读懂社交信号的游戏和练习表
5 提高自我尊严
“自尊心”小测验
“自尊心”与“良好社交技巧”的关联
提高孩子的自尊
提高自尊的游戏和练习
6 处理戏弄嘲笑
“关于嘲笑”小测验
男孩和女孩嘲笑的方式一样吗?
我的孩子是“嘲笑者”还是“被嘲笑者”?
嘲笑的类型
防止嘲笑的行为
避免嘲笑的提示
什么时候需要家长介入
如果孩子是“小霸王”怎么办?
应对嘲笑的游戏和练习表
7 管理压力问题
“压力管理”小测验
童年的压力
孩子的压力
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减轻压力的游戏和练习表
8 解决社交问题
关于“解决问题”小测验
解决社交问题的简单六步法
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生日聚会——学习解决问题与合作的*佳场所
通过游戏鼓励孩子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游戏和练习表
9 化解冲突矛盾
“解决冲突”小测验
痛快地吵架
示范化解冲突的好方法
成功地解决问题
解决冲突的游戏和练习表
10 控制愤怒情绪
“控制愤怒”小测验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控制愤怒的游戏和练习表
11 学会融会贯通
总 结
附录
写给有特殊需要的父母
“非语言学习障碍”(NLD)孩子的父母需考虑的事项
写给“阿斯伯格综合症”或者“严重功能性自闭症”
孩子的父母
致谢
作者简介
简·尼尔森(Jane Nelsen),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冶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予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征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本书根据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订版翻译,该版首印数为70多万册。
凯西·柯恩(Cathi Cohen):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从1984年开始,凯西作为一名注册临床社会工作者,以及一名认证的团体心理治疗师,她有效地针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做诊断研究。在职业生涯早期,她通过团体治疗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力量,也正是基于这种兴趣和专业背景,她于1990年创建了“进步基石(Stepping Stones)社交技能团队治疗”项目。由于这一项目的成功,1995年又成立了名为“步调一致”(In Step)的综合性团队心理健康诊所,服务于繁华的华盛顿地区。“步调一致”诊所目前设立在两个地点,拥有的医生超过25个。
凯西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训练孩子为人处事的基本技能》的作者,书中内容均源自“进步基石”的课程。此后,她又完成了两部作品:《建立友谊的“进步基石”:野营顾问指导》和《缺数量,不缺智慧:从A到 Z指导如何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打交道》。她的电子书《我已经拥有:保持家庭和睦的五个成功之法》将于2013年在线销售。写作之余,她还定期为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专家做讲座,并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广播和国家联合有线电视节目中,讨论关于孩子社交技巧开发以及孩子与父母精神健康方面的话题。
精彩试读
第1章行为不同的孩子思维不同
解决“人”的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同等重要。
在8~12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要经历生理、人际交往、情感和认知能力方面的迅速变化。而且,各个方面的变化不是同步的。我们经常会遇到六年级的学生外表上看上去像八年级的,但行为和思维却像五年级的学生。
在如何处理问题方面,孩子们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让我们来看四个12岁男孩的例子吧。如果一个男孩儿的朋友拒绝了他放学后一起回家打电子游戏的邀请,这个男孩儿可能会感觉被朋友抛弃了。第二个男孩儿可能不接受朋友的拒绝,并以威胁相回应。第三个孩子在遭到朋友的坚决拒绝时,可能会再寻找另外一个办法劝朋友改变主意,因而可能不会放弃努力。第四个男孩儿可能会问朋友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邀请,在考虑过朋友的解释之后,会找新的理由再次向朋友发出邀请。
一个孩子对典型的人际交往问题——比如自己的邀请被拒绝——的反应方式是很重要的。那些有解决人际问题能力的孩子往往能够茁壮成长,而那些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日后可能会出现交往问题。
父母如何对这些典型问题作出反应,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反应能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而有些则不能。在下一章,我们将看看父母处理孩子们冲突的几种不同方式,以及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三个孩子,并比较一下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是如何反应的。这三个孩子以及本书中重点提到的其他孩子,是我在工作中打过交道的很多孩子综合起来的,然而所有的情境和对话都是真实出现过的。
尼古拉斯,一个10岁的男孩子,很受同龄人的欢迎。不但在放学后有很多孩子找他玩儿,而且他在学校也有许多玩伴:他的同学不但想让他加入到自己的功课互助小组中来,而且还想让他加入他们的运动队。他偶尔也会发脾气,或者表现出不耐烦——尤其是对他8岁的妹妹——但大多数时候都能够控制自己的脾气。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知道如何处理无法立刻得到想要的东西时的失望情绪。
莎拉,一个11岁的女孩,她想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儿,但经常被拒绝,她既不要求也不接受同龄人的帮助。当她想得到什么的时候,就会做出攻击性举动,而当她不能如愿时,就会发脾气。莎拉是许多攻击性强的女孩的一个典型,她对别人的恐吓更多是口头上的,而不是身体攻击。如果同龄人不把她想要的东西给她,她就冲她们大喊大叫、争吵、威胁。如果被激怒到极限,她也会对同龄人进行身体攻击。在班里,她常常扰乱课堂并撒谎。
唐娜,一个很聪明的9岁女孩,非常渴望和其他孩子交朋友、一起玩儿。没有哪个孩子是真正不喜欢她,他们只是不知道她的想法。她会站在一旁观看,等着其他孩子邀请她玩儿,而想不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邀请的办法。很快,她就会放弃并走开。她的感情会受到伤害。
研究表明,一些像唐娜这样胆怯或害羞的孩子并非遭到了其他孩子的拒绝,而更多地只是被其他孩子忽视了。这种孩子可能会害怕加入到同龄人中去,并且在被老师叫到时,害怕大声回答问题——这对于那些害羞的8~12岁孩子来说,尤其困难。通常,他们会放弃与其他孩子建立良好关系、表达自己的情感、维护自己权利的努力。
在“我能解决问题”的培训中,在给孩子们及其父母进行培训之前,我会先评估一下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让他们考虑可能会遇到的几种社会情景。目的是想确定他们对引言中提到的五项“我能解决问题”能力——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理解动机、寻找多种解决办法、考虑后果、分步计划——掌握到了何等程度。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一: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
为了了解孩子对他人的感受是否敏感,以及敏感程度,我让尼古拉斯、莎拉、唐娜每人画一张画:画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悲伤,另一个高兴,没有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我要求他们给画出来的两个孩子编一个故事。
尼古拉斯编的故事是这样的:
科里(高兴的男孩)问伯特(悲伤的男孩)出了什么事。
伯特说:“我的狗快要死了。”
科里说:“我保证你的狗会没事的。”
伯特哭得甚至更厉害了,说:“不,它不会好的。因为一辆小汽车从它身上压过去了。”
“是的,我知道,”科里说,“但他们带它去看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兽医了,兽医正在给它做手术呢。”
“可是,科里,汽车撞到了它的头。”
科里极力想使伯特感觉好一些。他告诉伯特:“但并不是很严重。”
但是,伯特仍然很难过:“可是,它要是死了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科里说:“首先,它不会死。其次,无论发生什么事,你的家人和我都会帮助你。所以,我们进屋等兽医的电话吧。”
“谢谢你,科里。”
在这个虚构的情境中,尽管尼古拉斯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情感,但他塑造了一个理解并同情别人的感受的男孩子。通过故事中的科里,尼古拉斯能够跳出自我,关注伯特的需要,而不是他自己的需要。
莎拉画了两个女孩,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描述了她们的对话:
米西是高兴的女孩,巴菲是难过的女孩。巴菲告诉米西:“我丢掉了冠军。我传出了球,可没有人接住,我们输掉了这场比赛。”
米西说:“不要着急,你已经赢了一场了。”
“但这一场不一样,它对于我来说更重要,因为这是我参加联赛的*后一场比赛。”
米西告诉巴菲不要感到难过——明年她会赢得冠军的,然后说:“难道你不讨厌我们午餐吃的那些汉堡吗?干巴巴的。”
莎拉清楚地知道巴菲为什么难过。但是,在莎拉编的故事里,米西并没有听巴菲解释自己感到难过的原因——因为这是她在联赛中的*后一场比赛,她忽略了巴菲的解释,并说巴菲明年会赢得冠军。米西回避了处理巴菲的悲伤情绪,没有理会巴菲的解释,然后就转移了话题。
唐娜描述了两个小姐妹的故事:
正在哭的女孩是9岁的麦迪。12岁的姐姐莉萨让麦迪感到难过,因为姐姐告诉她,父母更爱她而不是妹妹,麦迪信以为真了。麦迪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父母想让麦迪出来吃点东西,就问她:“发生什么事了?”麦迪说:“莉萨说,你们更爱她。”
父母说:“不,不是这样的。我们对你们两个的爱是一样的。”然后,麦迪感觉好多了。
有趣的是,唐娜把高兴的女孩描绘成了一个使别人感到悲伤的人。有时候,编故事会让羞怯的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表达的内心想法。
概括一下这三个孩子对待那个感到悲伤的孩子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尼古拉斯描绘的孩子能主动帮助悲伤的孩子,莎拉描绘的孩子回避悲伤,而唐娜让另外的人(麦迪的父母)化解高兴的女孩挑起来的悲伤情绪。
“我能解决问题”技能之二:理解别人的动机
为了评估孩子们对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解程度,我虚构了一个不与别人接触、没兴趣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儿的孩子。我告诉这三个孩子:“这个孩子似乎不想交朋友。一个孩子会因为什么而不想交朋友呢?”
作为社会能力很强的同龄孩子的一个典型,尼古拉斯理解人的行为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并且能轻而易举地给出很多解释。有趣的是,这些解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考虑了表面的、外在的动机,比如“他不喜欢别人,所以也就没有人喜欢他”。
但是,他还能够看到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举出了几个不那么明显的动机:“也许他的父亲很穷,不想因此而感到尴尬,也不想让他的孩子感到尴尬。”还有:“他认为人们一直在利用他。”
莎拉像很多攻击性强的同龄孩子一样,强调的是更表面化的原因,她说:“她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东西,不想让任何人从她这里把这个东西拿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