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梁小民的经济散文一直深得大众的喜爱,这与他简朴的叙事风格和深入简出的内容阐释分不开。他的经济学散文已经成为喜欢作者文字和思想的读者期盼。
一直以来,梁小民都希望经济学可以变成一种好玩的东西,经济学知识能够成为闲话。他把这些思想也带进了写书当中,和他的经济学专业融在了一起,让经济学在中国得到普及和推广。
内容简介
《省钱经济学(套装共3册)》由梁小民经济散文中有趣、幽默、深刻、通俗的部分精选而成,结合文学、历史、新闻、生活等多个方面探讨经济学问题,打破了经济学教科书式的学习方法,帮助读者打破壁垒,与经济学轻松对话。
如果你有钱,经济学告诉你,如果好好利用钱,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更好的生活。如果你没钱,经济学教会你,如何用知识创造财富,用智慧改变生活。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我们进行抉择的依据,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都应该懂得的一门学问。
作者简介
梁小民,中国大众经济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现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经济学的普及与推广。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著有《黑板上的经济学》《读懂世界的di一本经济学书》《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等。
目录
《小民经济学》
《经济学就这么有趣》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精彩书摘
非理性赌博
世界杯期间,看球热闹,赌球也热闹。一些人赌球的兴趣要大于看球。众多赌徒当然是以输告终,最终的赢家还是境内外地下赌场的庄家。不过没有世界杯,嗜赌者也会用其他方法赌。那些到澳门、韩国,甚至远渡重洋到拉斯维加斯豪赌的人不是源源不断吗?
你去问那些赌徒,大概没几个敢以赌为荣者。即使那些不以赌为罪的人,也顶多以“小赌怡情,大赌才伤身”来为自己辩解。记得颇值一看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赌界前辈轩辕老太太对嗜赌而赌输的白展堂说:“小赌与大赌本质上都是赌,没什么差别。赌赢了还想赌,赌输了总想翻本,只要开始赌,小赌必成为大赌,直至最后家破人亡。”此语颇有哲理。
谁都知道,赌博中最后的赢家是庄家和那些会玩手段的“老千”。不少赌徒在血本无归之后也发过各种毒誓。但为什么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赌博这种罪恶从未消失,甚至在某一个时期还愈演愈烈呢?这恐怕要从人性的弱点中去找原因。
经济学总把理性人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但嗜赌的人绝不是理性人。按标准经济学理论的分析,理性人是风险厌恶者。得到一笔钱和丢掉同样一笔钱给人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钱越多,每增加1元带来的满足程度(效用)越小。比如,收入从1000元增加到1001元,这l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就要小于从999元增加到1000元的这1元钱。如果这种收入是由赌博带来的,赢1元钱(从1000元增加到1001元)就比输1元钱(从1000元减少到999元)的效用要小。由此得出,冒风险而赚的1元钱的效用小于损失的1元钱。用在赌博上就是赢钱带来的效用小于输钱带来的效用损失。理性人是风险厌恶者就不应该从事赌博这类纯风险活动的事。
这种理论分析尽管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与赌博现象的广泛存在并不一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理论显然必须修改。
其实经济学家所说的理性人还不仅仅是会对自己行为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更重要的是人行为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这种经济人意义上利己的本性不仅属于人类,还属于所有生物。或者说这是所有生物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人与其他生物的差别在于,其他生物是无意识、无目的地来实现这种本能的,而人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分析并决定自己的行为。人这种理性分析的能力根源于有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在社会中通过模仿、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经济学正是要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与工具,以提高人进行理性分析与决策的能力。看来谋求最大化的冲动是本能的,寻找实现最大化的合理途径则是后天获得的。
人追求最大化的冲动是共同的,但找到实现最大化最优方式的能力并不同。人做出一些与理性分析不一致的行为或者是出于无知,或者是知而做不到。赌博行为屡禁不止,与关于理性人应该是风险厌恶者的结论不一致正源于此。对于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进入赌场往往是对赌博的危害了解不多。对于更多知道赌博的危害而又沉溺于其中的人来说,人性中的一些弱点使他不能理性地行事。
亚当。斯密早就注意到人性的弱点。他在《国富论》中指出:“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才能总是过于自负。这是历代哲学家和道德家所说的一种由来已久的人类通病。但世人对于自己幸运的不合理猜测,却不大为识者所注意。要是可以这样说的话,对自己幸运妄加猜测,比对自己才能过于自负,恐怕还更普遍些……每一个人,对得到的机会,都或多或少地作了过高的评价,而大多数人,对损失的机会,作了过低的评价。”用这段话来解释人进行赌博这类非理性活动,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进入赌场的人,也知道输家是99%以上,但总觉得自己就属于那不到1%的幸运儿。
现代经济学家把对人性弱点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就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把心理学分析引入经济学,说明了人不能理性地行事的原因。这就在于,人总是过分自信,对小概率事件的相信度高于大概率事件,以及拒绝改变自己的想法。赌博证明了这种分析。行为经济学家证明了男人对自己的自信要胜于女人,所以赌徒是以男人居多的。赌徒都相信个别人赌场暴富的事,不太重视大多数倾家荡产者。许多赌徒都是屡赌屡输而不改其志。
赌博仅仅是人类众多非理性行为中的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正统经济学分析难以解释这些非理性行为。人行为的目标要实现最大化,但由于人理性的有限性,实际上很难实现最大化。从最大化理念引出的各种目标,如最理想的社会、最理想的工作与生活,等等,说起来动听,其实都无法实现。理想的东西就是无法实现的东西。经济学要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现实,就必须研究人类的非理性行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非理性的人组成的社会中,由此出发,你才能理解包括赌博在内的许多现象,并适应这个并不理想的社会。
不能数字化生存
一位认识不久的朋友,知道我是山西人后,连说:“山西人学经济好啊!会计算。”不知是恭维还是挖苦,在他看来,经济学就是两个字——计算。
仔细一想,他的话也并非没道理,因为现在一切似乎都数字化了。过去美人称为“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环肥燕瘦”,多有诗意,给人留下了多少想象空间。现在美人数字化了,身高多少,三围多少,等等。一个用数字表示的美女,有什么情趣?
现代人习惯对什么都用数字评价。过去讲“生命无价”,如今有人用数字表示生命值多少钱了。一位朋友外出乘机总买几份保险(到最大限量),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年薪100万,用你们经济学的贴现法,年利率5%时,我值2000万,年利率10%,我也值1000万。不多买保险行吗?我说,要有人用2000万买你这条命,你干吗?他笑了笑说,这是模拟价,不是交易价。
人们也习惯于对一切都实行数字化管理了。儿女做家务有价格(据说是学洛克菲勒),家庭理财成为热门,对文物的最标准评价是值多少钱,甚至受了伤失去了性能力也可以折合为多少钱。我们真是数字化生存了。有人说,这都是经济学惹的祸。
经济学是让我们如此理财,数字化生存吗?经济学的确运用了大量数学,但那与数字化并无关系。经济学运用数学工具是为了表述、证明与发展经济理论,与用数字表示美女、生命毫无关系。而且,数学仅仅是经济学的工具,正如语言是思想的工具一样。经济学的核心是思想,不是数学游戏。
经济学不是老讲什么成本-收益分析、价值、价格、变量之类用数字表述的东西吗?的确,这些内容充满了经济学教科书。但它更重要的意义不是教你如何计算成本和收益(要由会计去算),而是告诉你一种思维方法,给你一种思维的工具。比如,告诉你什么时候的什么决策是理性的,应该如何去做,绝不是要你事事计算,锱铢必较。
如果你把经济学理解为用数字斤斤计较的工具,那就错了。经济学告诉我们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节约成本,等等,是要你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的。如果你把这种思维方法理解为斤斤计较,像周扒皮那样以克扣工人的工资来降低成本,那就背道而驰了。经济学讲有投入才有回报,至于有多少投入、多少回报,不是用现成的公式算出来的,对员工往往不是多少钱的事。投入的不光是钱,还有你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情。古人常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只讲数字,这句话就要改为“士为100万死”或其他数字了。也许在笑贫不笑娼的风气下,是可以“女为100万容”的,但那是“假容”,想想也觉得没意思。
从本质上说,经济学不是以成本-收益核算为中心的学科,而是一种人生哲学,一门让你懂得如何幸福生活的学问。经济学是要转变人的观念的,而不是教人如何计算的。人生固然应该计算,不要浪费自己的资源,尤其是最宝贵的生命,要在为社会奉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但这不同于旧式商人的精打细算。你想,整天算来算去,今天给工人多发了一块钱,明天卖东西又少收了一块钱,算得失眠、头痛、忧郁症齐发,就是获得了满屋子钱,能有什么幸福呢?现代人不是老式葛朗台、阿巴贡,那不叫精明,那叫“有病”。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被压抑已久的金钱欲爆发出来了,物欲横流,于是处处精于计算的数字化生存方式横行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个别曾在党旗下庄严宣过誓的官员到乡间农夫,从高等学府的知识分子到刚出茅庐的青年学子,都以精打细算为能事。那些高尚的东西被冷落了,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原因之一。经济学更深层次的内容是对和谐的追求——经济学家称之为“均衡”。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但仅仅是数字化的计算,连利己也实现不了。你总想算计别人,难道别人都那么傻?经济学的假设之一是你千万别认为别人比你智商低。经济学告诉你的是要双赢,而不是处处往自己这里算。我们不要求任何人无私奉献,只要想想没有别人的幸福,你也不会幸福就够了。作为企业家,要让工人也幸福,作为富人,也要关心穷人的疾苦。社会各方的和谐与双赢才是经济学所追求的。
经济学经常被人们所误解。或者认为它鼓吹“人不利己,天诛地灭”的腐朽思想,或者认为它是反动的意识形态,或者认为它是学会数字化生存、斤斤计较的工具。其实这些都不是,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它着重于经济问题,因为这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但它绝不仅仅告诉你经济上的成功如何计算,还要告诉你许多超越数字化计算的东西。没有这些更深刻的体现和谐的思想,那些具体计算方法就有百害而无一利。
经济学不以数字化计算为本质,人也不能数字化生存。
……
省钱经济学(套装共3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