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骨科医生及相关医学工作者 《骨内科学》由刘忠厚教授主编,国内高年资骨矿研究领域专家联合编撰,是骨科学的系统论著,素材丰富、技术前沿,对一线骨科医生和相关医学工作者有很大的参考和学术研究价值。
内容简介
《骨内科学》由刘忠厚教授主编,国内高年资骨科研究领域专家联合编撰。共分三篇:基础、诊断与各论。基础篇涉及骨形态、骨结构、骨细胞、各类人群的骨发育、骨髓干细胞培养和移植等;诊断篇阐述骨量测定、X线吸收测量、核磁共振成像、分子生物学诊断、基因诊断等各种技术;各论依次描述骨质疏松症、骨科相关骨内科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与骨代谢病、其他各系统疾病与骨代谢、肿瘤相关骨内科疾病、硬化性与发育不良骨病、内外环境因素与骨病、祖国传统医学对各种骨病的辨证论治。作为骨内科学的系统论著,本书素材丰富、技术前沿,可以作为国内骨内科医学工作者的工具书,对其日常诊疗及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刘忠厚,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1998年退休),研究员。1995年创建《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并任一至六届编委会主编,杂志现已进入国内核心期刊,月刊,每期8个印张;1995年获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题目是“骨质疏松诊断与防治”;2007年获美国骨矿研究学会形象大使的荣誉;作为大会主席主持过14届国际骨质疏松会议和12届国际骨矿研究会议;作为大会主席主持过18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
目录
上篇基础(1)
第1章骨形态及发育(2)
第2章骨结构与骨组成(10)
第3章成骨细胞与骨形成(19)
第4章破骨细胞与骨吸收(23)
第5章骨细胞(30)
第6章骨基质(37)
第7章骨矿常量物质和微量元素(41)
第8章骨重建与骨质量(52)
第9章骨修复与骨折愈合机制(60)
第10章骨的细胞因子在骨代谢中的调节作用(68)
第11章神经调控及骨重建(110)
第12章成骨及破骨信号传递的调控机制(115)
第13章胎儿和新生儿骨发育(117)
第14章儿童与青少年骨骼发育(125)
第15章妊娠期和哺乳期骨矿代谢(131)
第16章骨生长中机械负荷对于骨骼的重要性(137)
第17章儿童骨矿代谢失调(141)
第18章脂代谢紊乱与骨质疏松(145)
第19章甲状旁腺激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154)
第20章 钙敏感受体(161)
第21章维生素D的合成、代谢、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169)
第22章骨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与骨代谢(177)
第23章血管钙化与骨质疏松相关性(182)
第24章免疫与骨质疏松(187)
第25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羊膜干细胞体外培养与移植技术(193)
第26章骨骼细胞体外培养模型(198)
第27章动物模型研究及基因调控(204)
中篇诊断(210)
第28章骨量测定方法(概论)(211)
第29章双光子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在成人和儿童中应用)(218)
第30章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pDXA)检测技术(220)
第31章骨的核磁共振成像(225)
第32章骨定量超声测量及标准化(231)
第33章小儿骨与关节临床影像学诊断(236)
第34章脊椎骨折影像学诊断(244)
第35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250)
第36章骨生物力学理论和诊断方法(259)
第37章各种DEXA骨密度仪的标准化(268)
第38章骨转换生化标志物(273)
第39章骨矿代谢紊乱的分子生物学诊断(281)
第40章基因诊断技术(286)
第41章FRAX骨折风险评估(291)
第42章瘦、肥胖与骨量、骨折的关系(297)
第43章年龄相关骨流失(300)
第44章不同人种、种族的骨密度(305)
第45章种族与骨(310)
第46章老年髋部骨折与骨密度、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315)
下篇各论(318)
第1部分骨质疏松症(319)
第47章骨质疏松症概论(319)
第48章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327)
第49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333)
第50章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341)
第51章性激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349)
第52章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355)
第53章促骨形成与抑制骨吸收药物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361)
第54章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364)
第55章骨质疏松症的营养疗法(397)
第56章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402)
第57章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408)
第58章骨质疏松症干细胞生物治疗(413)
第59章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416)
第60章振动与骨质疏松症(420)
第61章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及跌倒预防(425)
第62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30)
第63章男性骨质疏松症(433)
第64章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439)
第65章废用性骨质疏松症(445)
第66章 酒精与骨质疏松症(450)
第67章 吸烟与骨质疏松症(455)
第2部分骨科相关骨内科疾病(459)
第68章肩周炎(459)
第69章颈椎病(463)
第70章腰椎间盘突出症(471)
第71章骨关节炎(477)
第72章骨折危险评估(483)
第73章关节脱位(489)
第74章脊髓与周围神经损伤(494)
第75章运动系统慢性病损(497)
第76章 骨与关节非特异性感染(499)
第77章骨坏死的诊治(504)
第78章运动系统畸形(508)
第3部分内分泌代谢疾病与骨代谢病(510)
第79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510)
第80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516)
第81章高钙血症和低钙血症(524)
第82章高镁血症与低镁血症(529)
第83章磷酸盐调节失衡(534)
第84章维生素D相关性疾病(541)
第85章甲状腺疾病引起的骨病(546)
第86章性腺疾病引起的骨病(552)
第87章生长激素不敏感引起的骨病(557)
第88章下丘脑垂体疾病引起的骨病(563)
第89章1型糖尿病性骨病(576)
第90章2型糖尿病性骨病(581)
第91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586)
第4部分其他各系统疾病与骨代谢(592)
第92章泌尿系统疾病(592)
第93章结缔组织疼痛(605)
第94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骨代谢(624)
第95章口腔科相关骨内科疾病(631)
第96章神经精神疾病与骨代谢(660)
第97章骨骼肌对骨骼的影响(667)
第5部分肿瘤相关骨内科疾病(673)
第98章恶性肿瘤骨转移机制概述(673)
第99章肿瘤骨转移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研究进展(678)
第100章实体肿瘤骨转移(683)
第101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与骨病变(687)
第102章成骨性骨肉瘤(691)
第103章骨转移癌与疼痛(696)
第104章乳腺癌及前列腺癌致骨骼并发症治疗(700)
第105章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转移(708)
第106章儿童癌症的骨骼并发症(715)
第107章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放射疗法(721)
第6部分硬化性与发育不良骨病(730)
第108章遗传性骨病分类(730)
第109章骨硬化症与增生性骨病(752)
第110章骨软骨发育异常疾病(763)
第111章佝偻病与骨质软化症(769)
第112章骨纤维异样增殖症(774)
第113章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780)
第114章皮肌炎(783)
第115章成骨不全(789)
第116章埃莱尔?当洛综合征(800)
第117章马凡氏综合征(808)
第118章酶缺陷与骨骼(814)
第7部分内外环境因素与骨病(821)
第119章微量元素缺乏与骨病(821)
第120章维生素代谢与骨病(825)
第121章脂类代谢与骨病(828)
第122章体重、运动与骨病(832)
第123章空间骨丢失(842)
第124章地方性氟骨症(849)
第8部分祖国传统医学对各种骨病的辨证论治(856)
第125章肾主骨理论与骨病的辨证论治(856)
第126章肾性骨病的辨证论治(861)
第127章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论治(865)
第128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论治(869)
第129章骨及软骨代谢异常的辨证论治(873)
第130章中医体质性疾病与骨病(876)
前言/序言
《骨内科学》是人类医学领域随着近代骨与骨骼疾病诊断治疗发展而来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追求健康生活和医学实践发展的需求,伴随各种相关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新学科。骨科疾病治疗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9世纪希腊,到17世纪随着自然科学技术进步,骨科医学兴起。18世纪初英国首例“死骨刮除”治疗骨髓炎标志骨科学初见成就。但是,与中国东汉末期华佗“刮骨疗毒”治疗骨与骨骼疾病相比,晚了十几个世纪,说明中华骨科学有着深厚的渊源。进入21世纪,中国骨科学发展进入新阶段。《骨内科学》专著问世,再次突显中国骨科各级医生、专家、学者、教授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医学传统取得的创新与进步,是总结数病例实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的可贵经验与成果,代表着当代中国骨内科学水平与进步。《骨内科学》是一本详细描述骨与骨骼疾病发生、发展、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巨著,涉及了细如骨细胞因子调控、粗到骨肿瘤治疗的“前世今生”集合体,既包含西医从基因水平到大体病理级别的自然科学论著,也包含辩证施治的中医中药诊疗理论和经验。
《骨内科学》的出版,并不否认骨外科在临床工作中给予患者显而易见的疗效,同时也应注意到对骨与骨骼疾病的各种内科治疗,依然是骨外科诊治的基础与平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要求与日俱增,而在防治亚健康和预防疾病中,骨骼健康是需要初始关注、最重要的部分,这使“骨内科学”应运而生。骨骼健康不但能加强人体运动能力,还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内分泌与消化系统等各个器官系统疾病的前提。骨与骨骼疾病的防治先于其他内科疾病的防治,是因为骨骼是提供人体运动能力的基础之一,也是给各个器官提供支撑、保护和新陈代新的基础,运动能力下降会直接诱发其他器官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有文献报道,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数超过了乳腺癌、中风和发作性心脏病患者的总和,仅在中国大陆地区40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数已达到1。12亿左右,所以,加强对骨与骨骼疾病的深入研究,准确诊治,势在必行。《骨内科学》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多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专业工具书,应用的读者群体涵盖高等中西医院校教师及学生,医学科研院所、中西医院各个学科医生和相关人员。对于学术上的观点,在古今中外都不会千篇一律,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源动力。在对本书各个章节的撰写与统稿过程中,主编和全体作者本着这样的态度完成各自的写作任务,每位作者都肩负着对自己所阐述的学术观点上的担当与责任。年逾八旬,历时四年完成本书编写,甚耗精力,本书小成与我的家人多年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同时感谢《骨内科学》各位参编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安排写作时间,查阅国内外文献撰写书稿,为骨内科学书稿的完成和学科的发展锲而不舍、兢兢业业地工作。有些章节题目与段落亦经过邀请许多专家共同开会、研讨,多次修改成文。在初步编辑过程及出版发行当中,得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的各位责编和办公室及化学工业出版社等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引用了很多国内外在骨内科学领域中的信息,参考文献中都予以体现,在此一并致谢。本书尽管集众人的心血而成,但作者们各自阅读的文献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挂一漏万,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两年后再版时及时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刘忠厚主编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主编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原研究员2015年8月5日于北京
骨内科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