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8
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更多精彩图书请点击:
图画+故事,以小朋友十分喜爱和有效果的方式让孩子迅速爱上汉字学习
紧贴小学教材,这有可能是小学生爱不释手的一本“课外辅导书”
严格按照“新课标”编排,小学生识字再也不用“死记硬背”
按照汉字字形发展讲汉字,图画解读字义,孩子、学生更易懂,记得也更牢
家长用本书给孩子讲汉字,你就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
教师用本书给学生教汉字,您就是学生心中令人崇拜的“汉字达人”
本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编撰原则,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将小学1~2年级所需要识记的1000个汉字,进行详细的图文解读。每个文字都有对应的图画及象形文字,并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读汉字,特别适合1~2年级的小学生自己阅读,或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本书还特别适合教师在课堂上与小学生进行汉字学习互动,提高学生汉字学习效率与注意力。
让小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以发散联想、图片记忆的科学学习方式,轻松掌握课本课程中所要求识记的汉字,是学生在学习汉字中可靠而充满趣味的汉字学习参考书。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师从经学大师贾逵,历时21年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著成《说文解字》,归纳出汉字的540个部首,成为中国首部字典。
《画说汉字》编辑部,以5名经验丰富的汉语言专业出身的编辑为策划骨干,联合30多位专家和学者为顾问,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汉字字形学及汉语言文学进行解读。近年来陆续出版了《汉字树》系列(1~6册),《图解“说文解字”画说汉字》等汉字类图书,深受读者喜爱,并在全国掀起了汉字类图书阅读热潮。受到广泛读者和业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1.正文目录
(1-213)
2.课程识字索引
(214-220)
3.音序表
(221-226)
第一章人际
父 2
母 2
爸 2
妈 2
娘 2
爷 3
奶 3
儿 3
子 3
孙 3
哥 4
兄 4
弟 4
姐 4
妹 4
您 5
你 5
我 5
他 5
她 5
孩 6
童 6
娃 6
仔 6
姑 6
叔 7
男 7
女 7
自 7
己 7
朋 8
友 8
伙 8
伴 8
们 8
家 9
乡 9
族 9
祖 9
情 9
冷 10
淡 10
热 10
爱 10
亲 10
公 11
侯 11
军 11
民 11
户 11
主 12
客 12
好 12
礼 12
欢 12
陈 13
王 13
吴 13
张 13
谢 13
师 14
长 14
老 14
同 14
学 14
第二章数量
一 16
二 16
三 16
四 16
五 16
六 17
七 17
八 17
九 17
十 17
百 18
千 18
万 18
亿 18
无 18
有 19
整 19
个 19
只 19
丁 19
几 20
许 20
两 20
片 20
了 20
每 21
匹 21
寸 21
颗 21
满 21
独 22
根 22
棵 22
丝 22
列 22
单 23
双 23
对 23
份 23
群 23
并 24
件 24
勺 24
斗 24
斤 24
元 25
年 25
节 25
岁 25
点 25
间 26
巨 26
量 26
最 26
多 26
各 27
层 27
条 27
都 27
包 27
加 28
组 28
员 28
够 28
尽 28
再 29
丰 29
比 29
甲 29
欠 29
第三章时空方位
上 32
下 32
左 32
右 32
里 32
东 33
南 33
西 33
北 33
中 33
前 34
后 34
远 34
近 34
高 34
边 35
沿 35
环 35
回 35
绕 35
周 36
围 36
圆 36
转 36
还 36
旁 37
附 37
含 37
交 37
外 37
出 38
入 38
正 38
直 38
弯 38
来 39
去 39
距 39
离 39
全 39
互 40
相 40
向 40
沉 40
底 40
而 41
且 41
这 41
位 41
斜 41
另 42
压 42
厚 42
央 42
展 42
处 43
定 43
际 43
团 43
因 43
春 44
夏 44
秋 44
冬 44
脱 44
古 45
故 45
永 45
久 45
早 45
晨 46
午 46
夜 46
晚 46
今 46
昨 47
先 47
始 47
才 47
此 47
现 48
在 48
期 48
末 48
季 48
第四章人体
大 50
人 50
身 50
须 50
发 50
筋 51
骨 51
皮 51
肉 51
体 51
头 52
脑 52
首 52
脸 52
面 52
口 53
舌 53
牙 53
耳 53
目 53
眼 54
睛 54
观 54
看 54
见 54
言 55
语 55
听
让孩子在新奇与探索的乐趣中
轻松掌握汉字的学习方法
语言和文字是我们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两种方式,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当今时代,中华传统逐渐回归,汉字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对于一名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拼音识字。
语文新课标也已出台了很多年,受到了大家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广大的小学生家长。对家长而言,教孩子认字,仅仅记住一个字的读音和字形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需要的是了解汉字,喜欢汉字。
一、 严格按新课标编排,让孩子在读图识画的乐趣中提高汉字学习能力。
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现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键盘书写”时代,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汉字,爱上汉字,通过汉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呢?
针对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这一套书,通过图画的方式,让孩子更愿意接触汉字,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汉字最根本的含义,并有兴趣了解其他未知的汉字世界。本套书将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详尽收录新课标及小学教材所要求准确写出的所有汉字,而本书包含小学一、二年级四本教材里全部的1000个会写的汉字,并按照小学生课本识字进程进行编排,更有利于孩子学习。
中国自古相传仓颉造字的故事。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义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这些符号被称为“字”。
二、按字形发展学汉字,更易理解,记得也更牢。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汉字最先起源于图画,祖先们根据象形之法创造出了“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后来又有了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
金文之后又有了篆书,篆书主要指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金文容易书写。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隶书。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至此象形的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色彩,变成了纯符号性的交际辅助工具。
楷书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也有人叫它“今隶”,从东汉开始使用,一直沿用到现在,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书法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四体书势》记载:“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行书是间于楷书和草书中间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自又是独立的,写起来比楷书快,但又比草书好认。
三、在学习中,发现汉字形体之美与背后的故事,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力。
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就给我们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多职”,所以后世不得不不断地发展增多,以表达更多的含义。后世人为了减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于是各种古今字产生了。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音义上相同,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能互相代替,而只是写法不同,这种音、义相同而仅写法不同的字在文字学上就叫作“异体字”。
我们今天所写的字为简体字,源于楷体字,相较繁体而言更为简洁。简体字古已有之,向上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只不过多在民间流行,成为俗体。今天,在我们正式使用的简化字中,有很多就是古代简体字的借用。
在漫长的文字转化过程中,大部分的字已经丧失了画面性。当我们拂去古老汉字身上厚重的历史尘埃,用一颗重新认识世界、发现美的心来审读,才会发现,原来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这些每天被我们使用,似乎已经丧失了新鲜感的文字,其实有着我们从未发现的新鲜一面。重新发现这些字,更多的时候是发现古人的生活,他们的悲喜苦乐,他们的生死离合,他们的爱恨好恶,透过汉字,一丝一缕与现在的我们产生连接,让人觉得时间并未逝去,一切曾存在的,依然存在。
很好,画说汉字,汉字的发展
评分值得信赖,速度太快!!!
评分很新颖的书,视角独特
评分东西便宜,挺不错,以后还来买,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
评分给小朋友准备的,等他大一点再用的,老师推荐的书籍
评分??KOOLIFE车载手机支架磁吸中控台仪表台磁性吸附支架手机导航仪通用黑色
评分孩子说看了知道古时候的字和现在汉字的变化了,喜欢看。
评分孩子的文字伙伴
评分喜欢京东买书,又快又便宜
画说汉字1-2年级(新课标必读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