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方位收入经史子集各部国学经典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收藏品质,终身学习
郭齐勇总顾问;汤一介、陈来题词
专业国学传播机构秋霞圃书院主编
文字流畅,可读性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由国内20多名中青年国学研究人员、大中小学教师潜心编注,精心挑选适合中小学生生的国学读本。
经典文本,配以全新解读。用新颖的眼光解析历久弥新的文化菁华。是非常适合现代人阅读的国学读本。
突破传统国学教育局限,在收入经典蒙学和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广泛选取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文学,诗词读本。
内容简介
《国学微课堂》共包含24个分册,内容按分册分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千家诗选读》、《论语》(上下)、《孟子》(上下)、《诗词格律》、《大学 中庸》、《诗经选注》、《唐诗选读》、《宋词选读》、《老子 庄子选读》、《墨子 荀子 韩非子选读》、《史记选读》(上下)、《左传选读》、《颜氏家训选读》、《汉魏六朝诗文选》、《唐宋文选》、《礼记选注》、《楚辞选注》等。
每册精选国学经典文本若干,配以原文、注释、译文、解读、扩展阅读、思考练习等。部分分册更配以拼音,适合诵读和背诵记忆。涵盖从解读、朗诵、背诵记忆到理解领会的全方位国学学习需求。
作者简介
秋霞圃书院,中国民间研究、传播儒学文化的组织。由中国著名学者沈渭滨、葛剑雄、傅杰、朱学勤、李天纲、汪涌豪等教授发起,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香港、台湾和海外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创建的社会学术研究团体和教育教学机构。2009年9月肇创于上海嘉定,常设办公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嘉定孔庙。书院主要活动内容有:系统研究整理出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大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图书馆、社区等一系列活动;承办每年的“上海孔子文化节”;举办中西方文化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
内页插图
目录
《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
《幼学琼林》
《千家诗选读》
《诗词格律》
《唐诗选读》
《宋词选读》
《论语(上)》
《论语(下)》
《孟子(上)》
《孟子(下)》
《大学 中庸》
《诗经选读》
《楚辞选读》
《老子庄子选读》
《墨子 荀子 韩非子选读》
《史记选读(上)》
《史记选读(下)》
《左传选读》
《礼记选读》
《唐宋文选》
《汉魏六朝诗文选》
《颜氏家训选读》
精彩书摘
古典的回归与文化自觉
——《国学基本教材》后记
子曰:温故知新。人类历史的发展,每至偏执一端,往而不返的关头,总有一股新兴的返本运动继起,要求回顾过往的源头,从中汲取新生的创造力量。中国,如今正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转型的关头。在这样的关头,如果没有一种共同的、并能包容各种文化的价值观作为基础是很难想象的。而且,只有在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上我们才能共同面对挑战,也才会有道德力量去应对世界的变化。
中国近十几年来自民间发起,逐渐发酵并至官方响应并积极作为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正是这样一种探究。在回归古典、寻找本源的启示中重新建构我们的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倡导多读古典,就是为了懂得聆听来自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声音,只有我们更加懂得向历史追问,才能够清醒地直面当世的困惑。在往圣先贤几千年来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精神矿藏中,扩展我们的心量,从中获得历史的智慧与前行的方向。
秋霞圃书院、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深刻体悟到,要推动这项艰巨工程,在全日制中小学校常态教学中嵌入古典教育是关键。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我们邀请全国十几所高校各个研究领域的专门学人参与,最终编选了这套《国学基本教材》。从《三字经》、《千家诗》等蒙童启蒙读物开始,到《诗经》、《楚辞》、《四书》、诸子经典等的精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期一学期有一册在手,或自修,或教师讲授皆宜。当然,学古典是为了温化我们的历史文化记忆,接续历史文化传统,其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因此,这套《国学基本教材》涵盖面较广,既有儒家的“四书”,也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还有唐诗宋词等古代文学璀璨的明珠,史学巨著《史记》、《左传》等也列入选读范围。
在长期少儿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古典教育对于培养当代中小学生伦理共识和文化认同的深远意义,同时意识到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弥补当前中小学教育所缺失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性情教育、美感教育等具有重要价值。在实际教学时,辅以传统吟诵、家庭种植、琴棋书画等科目的修习,以养成堂堂正正,有情怀、有抱负、有博雅气质的“中国人”为教育目标,来对中小学校的现行教育内容加以丰富。
诚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不是一味地复古,中国文化本来就是故去了的中国人生生创造之精神与物质的资产,在未来的行进中,中国文化也必然不是静态的、不变的,她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我们希望广大使用这套国学教材的教师,能有这样的认知,在引导中小学生继承本民族既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涵育他们全球化、现代化的视野与公民意识。中国文化拥有广阔的定义与视界,才能被全面欣赏与体认。
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文化自觉。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其他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孝通先生在他八十岁生日时还说过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想,这应该是当代有思想的中国人在继承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应该具有的胸襟与格局,当前与未来的中国重要的新风气就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自觉。
——李耐儒于秋霞圃书院
……
前言/序言
秋霞圃书院创办有年,在民间推动国学普及工作,志在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宗旨,促进古今中外文化思想与学术的交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尽心尽力。其志可嘉,其行可感!
近年,秋霞圃书院耐儒兄主持编撰“国学基本教材”。本套国学教材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名牌院校的二十多名青年学人,采各种版本的国学读本之长,广泛吸取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精心编撰,是中小学生比较理想的国学读本,也是便于教师们使用的、较为系统的国学教材。
读本的篇目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选读》、《幼学琼林》、《诗词格律》、《唐诗选读》、《宋词选读》、《论语》(上、下)、《史记选读》(上、下)、《大学 中庸》、《诗经选读》、《孟子》(上、下)、《左传选读》、《颜氏家训》、《老子 庄子选读》、《墨子 荀子 韩非子选读》、《汉魏六朝诗文选》、《唐宋文选》、《礼记选读》、《楚辞选读》。每册有指导性概述,有经典原文,有对原文的注释与新译(赏析),并配上文史链接(延伸阅读)、思考讨论等,图文并茂,准确生动,具有可读性与系统性。
梁启超先生说过,《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这就是说,“四书”等经典表达了以“仁爱”为中心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中国古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打通了的。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中国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透过《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蒙学读物及家训、族规、乡约、谱牒、善书,通过大众口耳相传的韵语故事、俚曲戏文、常言俗话,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规范。
南宋以后在我国与东亚的民间社会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朱熹《家训》说:“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又说,“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朱子说此乃日用常行之道,人不可一日无也。应当说,这些内容来源于诗书礼乐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贴近大众。它内蕴着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长期以来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哲学。
王应麟的《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以简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儒家强调性善,又强调人性的养育与训练。清代李毓秀《弟子规》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以下分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几部分。这些纲目都来自《论语》。《弟子规》中对孩童举止方面的一些要求,如站立时昂首挺胸、双腿站直,见到长辈主动行礼问好,开门关门轻手轻脚,不用力甩门等,这些规范都是文明人起码应有的,是尊重他人而又自尊的体现。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都是有助于文明社会的建构的,是文明人的生活习惯,也是今天社会公德的基础。
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起首的一段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都是平实不过的道理,体现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他的家教。旧时骂人,说某某没有家教,那是很重的话,让其全家蒙羞。我们不是要让青少年一定要做多少家务,而是要他们从小学就动手打理好自己与家庭的事情,不要过分依赖父母,依赖他人,能够自己挺立起来,培养责
任意识。同时,知道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是辛劳所得,我们能够懂得去尊重家长与别人的劳动。如果我们真的有敬畏之心,就知道珍惜,不应该浪费。
南开中学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学堂成立于1904 年10 月,老校长严范孙亲笔写下“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四十字箴言来自蒙学,又是该校对学生容貌、行止的基本要求。校内设整容镜,师生进校时都要照镜正容色。后来张伯苓先生治校,坚持了这些做法。
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了《中学修身教科书》,该书被商务印书馆于1912 年至1921 年间共印行了十六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间影响甚大,今人将其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蔡先生在民国初年为中学生与赴法劳工写教科书,重视社会基层的公民教育。蔡先生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他从孝敬父母谈起,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以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现今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校训是“亲仁、尚礼、志学、善艺”。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对孩童、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培养健康的心性才情,从日常生活习惯,从待人接物开始,学会自重与尊重别人。
我们今天强调成人教育,因为仅有成才教育是不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的人、健康的人所必需的一些素养,它在人格养成方面几乎是空白。这不是大学教育才有的问题,而是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就该关注的。养育青少年的性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
国学当中有很多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内容。中国古典的教育,其实就是博雅教育。传统的教育并不是道德说教,也不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而是春风化雨似的,让学生在点滴中有所收获并自己体验,如诗教、礼教、乐教等。
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家长、老师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对孩子们影响很大。家长、老师有义务端正自己的言行,尤其在孩子们面前。要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多在性情教育上下工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交流,洞察他们的情感,并做正确的引导。现在一些家长做不到以身作则,他们撒谎骗人,打骂斗狠,不尊重老人,这些都会给孩子的成长烙下负面的印记。
我们也希望同学们能趁着年轻记性好,多读些经典,最好能背诵一些,其中的意思以后可以慢慢领悟。南宋思想家陈亮说过:“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故君子之道不以其所已能者为足,而尝以其未能者为歉,一日课一日之功,月异而岁不同,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本丛书所收经典与蒙学读物中有很多圣哲格言,都足以让我们受用终身。我们一直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国学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至少让“四书”进入教材。我们希望能多一些国文课,让中小学生能接受到系统的传统语言与文化教育。中华民族有很多优根性,更需大大弘扬。
是为序。
郭齐勇
癸巳春于珞珈山
国学基本教材(套装全24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