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打破了清代前期政治史长期处于沉寂的现实,更打破了以往学界和民众对康熙皇帝的一贯认识。作者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康熙的人物研究之中,对所谓的“康乾盛世”进行了深层次的批判,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清代前期史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是作者研治康熙朝政治史的论文结集。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从三藩平叛、兴废太子、道学观念、满汉关系、出兵准部等问题入手,重新评判所谓的“千古一帝”玄烨。
玄烨在位六十二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统治*为长久的一朝,这成为他及其后嗣得以宣扬其圣明和“康熙盛世”的资本,也是一种“既成事实”。然而,玄烨*为关切的问题是如何维持祖宗家业不堕。他政治活动的全部内涵,就是要保持满洲贵族在政治上的绝对支配地位,亦即政权的合法性。由玄烨首倡,胤稹、弘历所弘扬的所谓大清得天下*正,正是其具体表现。
作者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努力揭示康熙朝的专制特质和“康乾盛世”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角度新颖,结论发人深省。
研究者如果缺乏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则其结论必然是皈依于威权。而历史上的威权,往往就是现实中威权的幽灵。作为现代的历史研究者,负有解剖自身的任务,在考察历史的同时,也需要质疑自己的良知。
作者简介
姚念慈,湖北武汉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9年师从清史大家王锺翰先生研习清史满族史,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著作有《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清初政治史探微》,论文有《多尔衮与皇权政治》、《评清世祖遗诏》、《明遗民与清初碑传纪年》等。
精彩书评
★大作曾仔细拜读,对康熙废立太子之事,乃清史上最难说清楚的事。在皇帝专制的政治体制之下,今人所起的作用最难把握,莫名其妙的偶然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对历史人物心理上的研究不可忽视,但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误入陷阱,必须多取旁证。大作严密设防,步步为营。全文照发,给史学界作一个示范,给史学研究开一个新园地。
——徐苹芳(著名考古学家)就《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一文致作者信函 目录
自 序
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心理阴影
——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
一、魏象枢密奏请杀索额图考辨
(一)有关魏象枢的上谕及其流传
(二)魏象枢阻挠发兵纯为诬辞
(三)魏象枢独对之真象
二、玄烨对三藩之乱的反思
(一)三藩之乱中的汉人动向
(二)地震之后的政局波澜
(三)八旗梦幻的破灭与玄烨的心影
余论
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面谕》与皇太子的兴废及玄烨的内心世界
一、《面谕》的基本内容与宗旨
二、皇太子出阁的背景与玄烨的指导思想
(一)姗姗来迟的皇太子出阁
(二)满洲家法下昙花一现的出阁读书
三、废黜皇太子与玄烨内心的困惑
(一)初废皇太子有关上谕的解读
(二)玄烨心理人格的基本特征:内怯与猜疑
(三)闹剧般的皇太子再度立废
四、玄烨晚年的窘境及《面谕》的思想来源
(一)孤独与惶惑中的玄烨
(二)《面谕》的思想来源与感情基调
再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面谕》、历代帝王庙与玄烨的道学心诀
引言
一、精心构撰的开国“得天下之正”
(一)从“孝陵神功圣德碑”说起
(二)关于清太祖立国与起兵反明
(三)玄烨的《明史》情结
(四)关于明清之间的战与和
(五)关于明朝灭亡与清军入关
二、历代帝王庙与满洲传统
(一)帝王庙重新安排确系玄烨生前亲自主持
(二)满洲传统与清世祖福临的反叛
(三)玄烨重新安排历代统绪的背景
(四)特尊辽金的新格局
三、玄烨身兼治道的秘诀
(一)对抗汉人传统之学的新功夫
(二)以治兼道的法门与心诀
结语
准噶尔之役与玄烨的兴兵之由
引言
一、准噶尔军入藏与玄烨的误判
(一)策零敦多布率军入藏时间及线路再探讨
(二)准军入藏的信息与玄烨的误判
二、清廷与准噶尔的关系以及玄烨兴兵
(一)玄烨的天下观与边界限制
(二)玄烨对准噶尔蓄志已久与图理琛使俄意图蠡测
(三)哈密事件的性质及意义
(四)玄烨兴兵的真实意图
三、清廷与拉藏汗关系再探索
(一)达赖喇嘛的影响及第巴与清廷的周旋
(二)六世达赖的废立及清廷与拉藏汗的相与为用
(三)赫寿出使西藏与拉藏汗的态度
四、游移暧昧的青海蒙古与里塘胡必尔汗的争夺
(一)里塘胡必尔汗现身
(二)玄烨亲征与青海台吉朝觐
(三)清廷的积极笼络与青海台吉的若即若离
(四)争夺里塘胡必尔汗之始末
(五)里塘胡必尔汗与准部之役
未完的结语:兴师准噶尔是否为合理选择
准噶尔之役与玄烨的盛世心态
一、西北清军的合击态势与剿抚兼施
(一)两路大军合剿与噶斯口疏于驻防
(二)诱降准噶尔与乞援俄罗斯
(三)西北清军的运输供给与五十六年“三路进剿”
二、盛世心态与玄烨内心的满汉纠葛
(一)臻于盛世与正统之争
(二)“家给人足”与“移风易俗”
(三)对外征伐与汉人的梦魇
三、专制皇权与玄烨晚年的孤独
(一)满汉阁臣之别
(二)战事期间的祈雨风波
(三)《面谕》颁发的时机与进一步解读
结语:太后之丧与玄烨的道德诉求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如果与《碑》、《年谱》相对校,则更为抵牾。地震发生于当日巳时,《起居注》记玄烨于地震后赴两宫请安。然后,未时集满汉各官,命明珠、魏象枢等人人宫奉面谕宣示群臣。但据《年谱》,象枢在巳时地大震之后,“移时(地震)少定”,即“立奔入朝”。至时,司禁门者告之“满官请安已毕”,此即《实录》一系列上谕所由出。问题是,象枢好不容易说通司禁门者,又经过乾清门启奏,玄烨“恻然者久之”,才召入便殿独对。据陈《铭》、徐《碑》,独对“语移时”。即使玄烨当下即被象枢说动,亦不可能在未时就召集满汉九卿科道。如果考虑到当时汉宫皆居南城,非能闻宣立至,则未时齐集宣谕就更无可能。再者,若未时宣谕,距日暮尚早,象枢何至要当晚留宿衙署,与施维翰夜谈。独对之后,非不得已,如此行迹,岂非启人疑窦?唯有在象枢独对毕,天色已晚,不便返回寓所,才会留宿署中,与施交谈。是又知所谓集群臣宣谕于未时之愈不可信。如按《起居注》,则玄烨在象枢独对之后,即杀心顿起,且宣示群臣。以魏象枢一汉官,能对玄烨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以致仅凭一番奏对,便欲处置满洲重臣,稍稍了解清初政局中的满汉关系,恐无敢作此设想。如果独对之后玄烨态度已极为明朗,施维翰也不至于有“公何不极言”之责,魏象枢也不必说“圣明烛照,何待吾言”。前引三十三年玄烨上谕,魏象枢密奏杀索,遭到玄烨面斥,“凡事皆朕听理,与索额图何关轻重?”玄烨此语,与“朕不敢诿过臣下”如出一辙,则地震当日玄烨召象枢独对时已持此意。既然如此,又何来二十八日那道杀机毕露的面谕,又何必将“不敢诿过臣下”一谕载诸三十日?凡此,皆《起居注》、《实录》不能与他书相印证者。
事实上,如依徐《碑》,象枢《年谱》,以象枢独对在二十八日,象枢与明珠等人人官奉面谕及颁诏旨六事均在次日,则上述种种疑惑与违戾之处皆可消除。象枢独对虽不为左右预闻,但事后必朝士传诵。综合《碑》中象枢与施之夜谈,《起居注》、《实录》所宣上谕及诏旨六事,可知象枢独对时必力言吏治败坏,军队暴行,甚至提出惩办满洲权臣。至于是否言杀索,则无从对证。玄烨于象枢直陈,不能无动于衷。但仓促之间,显然毫无思想准备。而惩处当权满洲,尤非玄烨所能从,故不能立即答复象枢。当晚象枢与施维翰于署中交谈时之所以惴惴不安,正是感到前途未卜。次日,玄烨取一折衷方式,召五人人宫面谕。汉大学士唯李霨在列,以其最为玄烨所信任且未对满洲有过正面批评,亦反映玄烨不欲多召汉人,以启满洲之嫌。宋德宜人召,乃因其对整治军队弊端所持见解与象枢相合,且为最早予以抨击者。德宜“每议朝廷事,侃侃正色而言,无或有所顾避”。这一点后文详述。玄烨所颁六事,极可能即由宋、魏二人代为草拟。而所宣玄烨上谕,我以为此即《起居注》、《实录》二十八日面谕以及三十日侍卫所传口谕。将此两谕合而读之,玄烨之意图毕现无遗。先以“大奸大恶之人,朕重加处分,此即榜样”,声色俱厉;紧随之以“朕不敢诿过臣下”一转语,即化干戈为玉帛。五人先向群臣宣读面谕,然后命群臣集议所颁六条。群臣陷于议论六条之中,何人还敢再谏请玄烨追究首恶。索额图、勒德洪之不入宫奉旨,自然是玄烨迫于压力,不得不示之儆戒,以缓解汉官的不满。质言之,若将《起居注》、《实录》中二十八日面谕及三十日口谕及诏示六事合为一体,移至二十九日,则前述所有矛盾皆迎刃而解。我以为事实真相即是如此。
……
前言/序言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京东游戏京卷下的书,很完美。
评分
☆☆☆☆☆
一部扎实的史学研究著作,视角独特,结论深刻,积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是清前期史研究的新成果。
评分
☆☆☆☆☆
康熙盛世绝非之前所认知的那样,此书针对“本朝得天下之正”做了详尽并有说服力的分析
评分
☆☆☆☆☆
甲古文系列好书,值得购买
评分
☆☆☆☆☆
放购物车很久的一本书了,这次趁着京东满减活动果断入手!
评分
☆☆☆☆☆
还没看,看网上评价还不错。
评分
☆☆☆☆☆
购买好多次了,很好,赞一个
评分
☆☆☆☆☆
专业的作者写专业的书籍,值得购买!
评分
☆☆☆☆☆
京东游戏京卷下的书,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