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景再现第三帝国兴亡的过程
◆重新解读战争背后的残酷真相
◆重新解读战争背后的残酷真相
◆资深历史、军事作家宋毅主编
内容简介
《二战中的德国》通过大量的档案资料和珍贵图片,详细记述了德国法西斯从兴起到覆灭的全部过程,以及它在人类历史上所制造出的惨绝人寰的灾难,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不同侧面,解析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真实记录了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读者快速了解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提供全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杨博一,作家、编剧、制片人,出版的作品有《莎士比亚箴言集》《哈佛EQ/情商设计》《心理咨询》《神秘北纬30°》《社交》《真相》《欧美悬念文学简史》等;参与创作的电影、电视剧剧本有《天涯行动》等;策划并担任执行制片人的电视剧有《黎母山的儿子》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战争的阴影 001
第二章 纳粹的崛起 013
第三章 党卫军 039
第四章 纳粹的罪恶 057
第五章 纳粹的工具 085
第六章 德国社会与战争 107
第七章 德国的黄昏 143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战争阴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而战前的西欧英国、法国、德国,一起构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对比离不开各国经济实力这一重要因素。而地理位置则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活动,也决定着它们之间的斗争。
中世纪末期以来,欧洲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均势”政治格局。不管是哪个强国,都无法夺取欧洲大陆的整个霸权。“均势”即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均势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或均势政策。比如从政治上通过联姻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并没有成功迫使对手法国屈服。就是他的儿子,哈布斯堡王朝巨大遗产的继承者,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所带来的巨额财富的西班牙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也被其领地尼德兰人民的抵抗战斗和与英国的海上战争消耗了过多的军费,导致了西班牙财政危机,从此走向衰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法国,虽然一度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也因为连年的战争(1667—1668年与西班牙争夺荷兰,1672—1688年与荷兰的战争,1688—1697年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九年战争以及1702—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耗尽了法国国库,此时的法国负债沉重,人民的生活穷困潦倒。到了拿破仑时代,也因为受到英国、俄国、普鲁士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反对,图谋欧洲霸权的梦想彻底失败。
而到了近代,德国完成了统一。虽然它是欧洲强国中崛起较晚的国家,却曾是最有可能统一欧洲的国家。德国的统一原本就打破了欧洲的均势,之前邦国分裂的情况对任何其他欧洲国家都构不成威胁。直到普鲁士崛起并统一德国,特别是把其继承自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军事传统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传统,这也变相地在希特勒第三帝国军事上有所反映,并催生了德国在二战期间军事上的成就—全新的作战理念、极高的单兵素质、先进的武器装备。德国的地理位置非常敏感,不仅影响着它自身的安全观念,还影响着其他国家的地缘视角。从国内自身来说,以费希尔到黑格尔为代表的学者对国家至上的观念极为推崇,而马克思 ? 韦伯则强调了德国统一后,不成为世界强国则无存在的意义。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德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铁血宰相” 俾斯麦。作为手腕极其灵活的政治家,他一直在为德国的统一从外交上谋取安全的外围形势(比如:法、俄不会坐视普鲁士统一德国,因为德意志的分裂曾使得俄国有可能向西扩张,使得法国有可能占领莱茵河流域的土地)。这就使德国对自身安全观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这种不利的战略形势,使得俾斯麦坚决与俄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同时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并反对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避免英国的敌意。这就标志着德国的国家至上安全观过渡到现实只讲究实力的均势政策,更突出了德国地理位置的敏感。
欧洲强国,往往对于德国的强大容易把其联想成中欧帝国。这一看法的产生是因为它处于法国和俄国两强之间—欧洲的中部:德国注定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形势。因此在二战前,希特勒首先通过结盟的方式暂时稳住苏联,集中力量先对付法国。但是传统强国法国低估了德国的军事实力,导致很快就被德国打败。另外,对有着强大海军的英国希特勒也以谨慎的态度对之。以上的国际关系不仅延续了一战时的政治框架,更为以后的冲突和矛盾埋下了种子。特别是《凡尔赛条约》让德国人感受到极大的羞辱。这一切都为希特勒的德国的扩张找到了借口。要进行大规模的争霸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它不可能像英国那样拥有大量的殖民地资源。于是,希特勒就把眼光投向了东欧,并随即成为德国为了战争目的实行经济统一的工具。德国在东欧努力实施其经济霸权,以此获取那里的资源来与英国对抗,突破当时的均势。而这,决定了德国的命运不单单是要对付陆权上的国家,还要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甚至是美国。不过,希特勒倒是对美国表达了极其蔑视的态度。
从此,欧洲埋下了战争的阴影。同时,希特勒法西斯宣称,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主宰权力”的种族,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种。德意志人是日耳曼人的种族核心,应该统治世界。希特勒叫嚣:“一个民族的奋斗目标就是统治世界,要准备用暴力和战争为德国解决‘生存空间’。”希特勒法西斯通过宣扬“种族优越论”和夺取生存空间,将德国民众引向盲目地追随和支持其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获取资源和控制资源的斗争不仅是国家上升到强国的基础,还决定着国家的对外政策。所以,资源一直是国际关系进展和武装冲突的根源。英国众多的海外殖民地不仅意味着维持霸权的基础,也意味着类似这样的殖民地如果全部归于怀有侵略意图的一国控制之下,那就会提供一个像大英帝国那样实现统治世界的有希望的基础。德国,已经看到了,也很清楚这一点。
世界政策(德语:Weltpoli-tik),是德皇威廉二世在德国实行的帝国主义,具有强烈军国主义的色彩。并借殖民地扩张,为德国寻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a place in the sun),一改以往俾斯麦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中心主义。这标志着德国希望实现与欧洲邻国(英国、法国)同等的世界列强地位。这也促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中,德国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取资源。以建立一个可与主要对手英国相匹敌的有丰富资源的帝国。法国洛林丰富的铁矿,俄国的克里沃罗格和乌拉尔地区以及乌克兰的铁矿、煤矿和锰矿,比利时、土耳其和非洲国家的其他资源都是它的目标,德国维持战争的军事工业,依赖于外国的矿产资源供应才能运转,特别是战争期间,他们的供应链容易被切断,对此德国还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准备。比如,缅甸是德国钨砂主要的来源地,德国从钨砂中提炼出钨金属后,再供应给英国,不过缅甸钨砂却是由英国公司开采的。战争爆发后,英国用海军封锁德国,切断对德国钨金属的供应,自己则发展钨砂加工业。还有,英国还成功地切断了来自于加拿大和新喀里多尼亚对德国的镍供应。造成德国战时镍的短缺。德国则在1916年时派潜艇去美国购买锡和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工业国家的重要启示就是,现代化战争离不了钢铁和石油,打的就是矿产资源的消耗战,没有充足的矿物原料做保障的话,整个国家战争机器根本维持不了,而且供应随时面临被切断的危险。战败后的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3/4以上的铁矿资源,4/5以上的铁矿石生产量,1/3以上的铜产量。德国在重建时,为解决矿物原料问题,特别是针对矿产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定下了以保障国外矿物原料来源稳定性为主,同时开采本国贫矿和代用原料为辅的方针。例如,为减少对洛林铁矿的依赖,德国与瑞典和芬兰签订了购买低磷铁矿石的长期合同,与澳大利亚签订购买铜、铅、锌的合同。发展从空气中提取氮的哈伯工艺和氢化煤炭生产人造石油的工艺。研制镁、铝金属的代用品。在加强铜的再生利用的同时,政府资助矿业公司开发利用铜品位较低的曼斯菲尔德叶岩铜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导致了政治危机。为了寻找出路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开始建立法西斯政权,积极武装军队进行备战,为重新瓜分世界展开了斗争,欧洲顿时成为战争策源地。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美、法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议》和《三国黄金协议》,一定程度上纾解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
前言/序言
二战中的德国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