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两部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合为一册。 两书均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前书系统论述了汉魏到隋唐文物制度的渊源与流变,提出著名的隋唐制度“三源流说”,提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是前书的姊妹篇,讨论了统治阶级、党派分野、内政外交诸专题,提出“种族与文化”的史学观念,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ttom:0;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3px;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一 叙論
二 禮儀
附:都城建築
三 職官
四 刑律
五 音樂
六 兵制
七 財政
八 附論
精彩书摘
魏书叁捌袁式传(北史贰柒袁式传同)略云:
袁式,陈郡阳夏人。父渊司马昌明侍中。式在南历武陵王遵咨议参军,与司马文思等归姚兴。泰常二年归国,为上客,赐爵阳夏子。与司徒崔浩一面便尽国士之交。是时朝仪典章悉出于浩,浩以式博于古事,每所草创,恒顾访之。式沈靖乐道,周览书传,至于诂训仓雅偏所留怀,作字释未就。
寅恪案:崔浩传所谓外国远方名士,当即指河西诸学者或袁式而言。其以左传卦解易,张湛、宗钦、段承根俱主其说,实为汉儒旧谊,今日得尚秉和先生易林解诂一书,愈可证明者也。盖当日中原古谊,久已失传,崔浩之解,或出其家学之仅存者,然在河西则遗说犹在,其地学者,类能言之。此浩所以喜其与家学冥会,而于河西学者所以特多荐拔之故欤?刘晒之注人物志,乃承曹魏才性之说者,此亦当日中州绝响之谈也。若非河西保存其说,则今日亦无以窥见其一斑矣。程骏与刘晒之言,乃周孔名教与老庄自然合一之论,此说为晋代清谈之焦点,王阮之问答(世说新语文学篇阮宣子有令问条,以为阮修答王衍之言,晋书肆玖阮瞻传则以为阮瞻对王戎之语,其他史料关于此者亦有歧异,初视之似难定其是非。其实此问若乃代表当时通性之真实,其个性之真实虽难确定,然不足致疑也。
……
前言/序言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这套书终于配齐了,这本书2017年印刷,纸张不错,字迹清晰。
评分
☆☆☆☆☆
中国父母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以至于不要他们帮忙做家务。他们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努力学习,考得好,能上名牌大学。他们相信这是为孩子好,因为在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只有成绩好才能保证前途光明。中国父母还认为,如果孩子能在社会上(取得)大的成就,父母就会受到尊敬。因此,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爱好和兴趣,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评分
☆☆☆☆☆
【内容简介】
评分
☆☆☆☆☆
外观很惊艳,这本书不仅宽还特别长,同时又不厚。包装用的是厚纸板,感觉是放在一个压扁的纸箱里,四周封透明胶。另外,和这本一起下单的书都取消了,但唯独这本书发货方式不同最后还是收下了。
评分
☆☆☆☆☆
这是一份女儿们回忆父母亲的珍贵记录,独特而真切。在这《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里,她们叙述了和父母一起生活亲见、亲闻的种种往事,从孩提时代依稀记事起,大体到1949年为止。追述祖辈家世,父辈东洋西洋求学,双亲相识的姻缘,婚恋成家后抚育孩子、奉养老父、教书治学的校园生活,抗战烽火中的举家流离,父亲目盲下的种种际遇,母亲面对艰厄世事的坚韧,以及父母之间相知相契的深厚情感。书中也记叙了有着姻亲关系的陈氏、唐氏、俞氏家族,晚清、民国时政治、文化舞台上的活跃人物,如陈宝箴、陈三立、陈师曾、唐景崧、俞明震、俞大维等几代人。作者从亲眷的角度,忆述了大家族中的亲情相助,生死别离。也以晚辈的眼光描写了陈、唐夫妇与众多学者教授、授业弟子的交游往来。
评分
☆☆☆☆☆
很喜欢这套书,精装,适合收藏,纸张和排版也不错
评分
☆☆☆☆☆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评分
☆☆☆☆☆
这次物流有点慢了 可能是双11订单量太大吧 书还是很好的
评分
☆☆☆☆☆
不错的书,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