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65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1039—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2.5、
7.2.4、8.1.3、8.3.5、8.6.7、10.2.8 (2、3)条(款)为强制
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12月2日
1 总 则
2 术 语
3 医疗工艺设计
4 选址与总平面
5 建筑设计
6 给水排水、消防和污水处理
7 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
8 电 气
9 智能化系统
10 医用气体系统
11 蒸气系统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清晰的白色字体,一看就知道是正儿八经的专业书籍。我本来对接下来的内容抱着很高的期待,毕竟“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听起来就意味着要为我们这些关注医疗空间的人提供一套严谨、全面的指导方针。然而,当我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那些繁复的条文和图表,虽然理论上是规范,但在实际阅读体验上却显得有些枯燥和晦涩。我特别想知道的是,在现代医疗流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这本书是如何平衡采光、通风这些传统建筑要素与最新的感染控制标准、智慧医疗设备集成需求的。遗憾的是,初步浏览下来,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侧重于“必须做什么”的硬性规定,对于“如何做得更好”的创新性设计思路和案例分析着墨不多,让人感觉少了一丝激发灵感的火花,更多的是规章制度的束缚感。如果能加入一些前沿设计理念的探讨,比如模块化病房的灵活性应用,或者如何通过空间布局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让我有些困惑,它似乎将大量的篇幅集中在结构荷载和消防安全这些基础性的、但对日常设计影响相对间接的内容上,而对于优化患者体验这一核心要素的探讨却相对轻描淡写。要知道,医院环境对病患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合理的自然光引入、安静的声环境控制、以及清晰便捷的导视系统,这些都是提升康复效率的关键因素。我本以为规范会引入大量的关于“Evidence-Based Design”(循证设计)的成果,例如通过数据证明某种病房布局能有效降低跌倒率,或某种景观设计能减轻患者焦虑。遗憾的是,这些基于实证的研究成果似乎没有被充分整合到设计要求中去,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程技术手册,而不是一份全方位的医疗建筑设计指南。它告诉你“墙要多厚”,却很少告诉你“墙应该放在哪里才能最好地服务于人”。
评分深入研究后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复杂交通流线问题时,体现出一种较为保守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其功能实现的关键瓶颈,包括洁净物流、污染物流、普通人流、急救人流的有效分离和组织,这直接决定了医院的运行效率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先进的动线模拟和优化方法,例如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多维度的交通模拟分析,从而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冲突点。然而,书中提供的多是基于传统平面布局的静态要求,对于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交通需求缺乏预判和指导。整体来看,这本规范在应对现代大型医院系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更像是在现有成熟框架下进行修补,而非引领行业迈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未来建筑实践。
评分拿到这本厚厚的规范,我首先关注的是它对不同级别医院的区分度。毕竟,一家县级社区医院的需求和一家国家级大型三甲医院在功能分区、人流控制乃至设备承重上的要求是天壤之别。我希望看到的是,这本书能在各个章节中,清晰地勾勒出不同规模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外,如何进行差异化设计。比如,在门诊大厅的设计上,如何根据日均人流量预测,设置最优化的等候区和服务台比例,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疏导。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显得非常“一刀切”,似乎默认了所有综合医院都遵循同一套标准,这在实践中无疑会带来挑战。我更倾向于那种能提供多套设计参数和灵活调整建议的指导手册,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模板。希望未来的修订版能更加关注本土化的特殊需求,例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建筑的快速转换能力和隔离能力的设计考量,这在当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建筑材料与可持续发展的业内人士,我对规范中关于绿色建筑和耐久性的章节非常感兴趣。设计一座医院,不仅要考虑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使用需求,更要考虑到建筑的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我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对于医院特有的高洁净度、高腐蚀性环境(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所推荐的环保型、易清洁且耐久性强的内装材料的具体标准和性能指标。例如,墙面材料的VOC释放量限制,地面材料的抗滑移系数,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然而,阅读后的感觉是,它更偏向于传统建筑的物理性能验收,对于新兴的、高科技含量的环保材料的接纳度似乎比较保守,缺乏对未来可持续医疗建筑的积极引导。那种强调“生态友好型”和“低碳足迹”的论述显得力度不足,让人感觉它在紧跟时代脉搏方面略显迟缓。
评分京东规范很全,还能送货上门,节约时间,方便快捷,赞一个
评分好评!
评分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速度很快,质量很好,正品,一直相信京东商城网购
评分useful.thx..................................
评分是正版!质量不错!!!!
评分纸张质量很好,是正版,非常满意!
评分服务态度好,物流快,给个赞!
评分东西可以,物流也快,也是正品,满意
评分挺满意的,专业需要么,以后还会来京东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