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90年史话》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策划,欧阳淞、袁贵仁、陆昊为《中国共产党90年史话》的总顾问,根据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改编出版。全书准确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完全保留了原《丛书》的党史基本框架,脉络更加清晰鲜明,是一部适合青少年和社会各界党史爱好者阅读的党史读物。
目录
一、中国有了共产党
(一)赶跑最后一位皇帝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开天辟地创建共产党
(四)国共合作及大革命的洪流
(五)大革命的失败及教训
二、井冈山上红旗扬
(一)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三)风景这边独好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党内的“左”倾错误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六)建设红色中华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踏上漫漫长征路
(二)摆脱敌军围追堵截
(三)遵义会议转危为安
(四)红军都是钢铁汉
(五)三军胜利大会师
(六)伟大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四、抗日烽火遍中华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二)筑起全民族抗战的血肉长城
(三)到敌人后方去
(四)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五)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五、延安精神耀千秋
(一)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二)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
(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四)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五)打开红色区域大门,让世界了解延安
(六)争取光明的前途,团结胜利的七大
(七)巨大的民族牺牲,伟大的抗战胜利
六、中国命运大决战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四)开辟第二条战线
(五)伟大的战略决战
(六)百万雄师过大江
(七)准备进京“赶考”
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盛况空前庆开国
(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三)建立新中国的国营经济
(四)亿万农民翻身作主人
(五)新中国的外交格局
八、新中国扬帆启航
(一)稳定物价,制止通货膨胀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三)民主改革,移风易俗
(四)教育科学文化革故鼎新
(五)恢复国民经济,振兴国力
九、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
(一)不失时机促转变
(二)火红的建设年代
(三)民主法制建设开新篇
(四)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五)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建立
十、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党的八大以前的探索
(二)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睿智的理论贡献
(四)政治上经济上“左”的错误和纠“左”的努力
(五)调整中进一步探索
(六)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十年建设成就
十一、十年内乱与抗争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对动乱的抵制与抗争
(三)来之不易的成就
(四)胜利的十月
(五)“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深刻教训
十二、大转折前的序曲
(一)初破困局
(二)科教文领域的拨乱反正
(三)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
(四)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十三、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振聋发聩的36天
(二)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时刻
(三)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四)明辨历史是非
十四、神州涌动改革潮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
(二)工业企业改革的先声
(三)“杀出一条血路来”——办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四)扎根于中国土地的理论探索
十五、面向世界的中国
(一)中国人能够走向世界
(二)邓小平说,任何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三)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四)一个新词语:合资企业
(五)走向世界的教育
(六)没有国界的科学技术
(七)再识世界大潮
(八)更深、更广地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
(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十)积极倡导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十六、春天的故事
(一)“东方风来满眼春”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睿智思考
(三)南方谈话前后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四)改革开放的新方向和确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十七、走进新时代
(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和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三)新时代的新崛起
(四)香港、澳门回归与党的十五大的召开
(五)荔枝红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六)党的十六大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十八、科学发展谱新篇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党的十七大和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三)书写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华章
(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六)百年圆梦与民族复兴
(七)始终同人民在一起
(八)伟大的成就,光辉的前景
结束语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共产党90年史话》:
短促的通道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央有了发言权,也是他的意见第一次得到了中央多数人的赞同。
12月13日,中革军委命令中央红军“迅速脱离桂军,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当日,中央红军依照中革军委命令,突然改变行军路线,转兵贵州,脱离了险境。
12月17日,中央红军突破黔军防线,进驻位于黔、桂、湘三省交界处的黎平。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博古、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李德等参加。会议争论得十分激烈。毛泽东坚决主张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建议中央红军继续西进,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而博古、李德虽然先前暂时同意了毛泽东“西人贵州”的主张,但仍坚持要红军去黔东北,然后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会议从白天一直开到深夜。周恩来等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并对博古、李德顽固坚持其错误主张进行了批评说服。李德大怒。
黎平会议是一次关系红军命运、中国革命前途的重要会议。会议最终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战略方针,采纳了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思想,为遵义会议上纠正“左”倾教条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打下了基础。
12月31日,军委纵队抵达瓮安县的一个小乡镇猴场,准备抢渡乌江、挺进黔北,实现黎平会议确定的战略方针。
这时,博古、李德仍对黎平会议的决定持不同意见,再次主张不过乌江,回头东进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为纠正博古、李德指挥上的错误,确定红军进入黔北以后的行动方针,在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要求下,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猴场附近的宋家湾村召开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博古、毛泽东、朱德、张闻天、陈云、刘少奇、王稼祥、邓发、凯丰(何克全)等,李德等列席了会议。会议再次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重申黎平会议的决议,决定红军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建立川黔边新根据地,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
……
中国共产党90年史话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