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同步习题及历年真题新解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严格按考试题型和最新教材,将2009年到2014年真题中与现行教材和法律法规不符的地方进行了改编,并给出了答案,针对疑难知识点进一步给出了解析。为了能使考生快速适应考试出题风格,掌握应试答题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度并顺利通过考试的目的,本书根据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的出题风格,组合了2套全真模拟预测题并给出答案和解析,供读者临考前综合复习时模拟考试用。
前言
第一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
评价
【案例-:2014年】
【案例二:2013年】
【案例三:2012年】
【案例四:2011年】
【案例五:2010年】
【案例六:2009年】
第二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
经济分析
【案例-.2014年】
【案例二:2013年】
【案例三:2012年】
【案例四:2011年】
【案例五:2010年】
【案例六:2009年】
第三章工程计量与计价
第一节土建工程 3l
【案例-:2014年】
【案例二:2013年】
【案例三:2012年】
【案例四:2011年】
【案例五:2010年】
【案例六:2009年】
第二节管道安装工程
【案例-:2013年】
【案例二:2012年】
【案例三:2011年】
【案例四:2010年】
【案例五:2009年】
第三节电气安装工程
【案例-:2013年】
【案例二:2012年】
【案例三:2011年】
【案例四:2010年】
【案例五:2009年】
第四章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案例-:2014年】
【案例二:2013年】
【案例三:2012年】
【案例四:2011年】
【案例五:2010年】
【案例六:2009年】
第五章工程合同价款管理
【案例-:2014年】
【案例二:2013年】
【案例三:2012年】
【案例四:2011年】
【案例五:2010年】
【案例六:2009年】
第六章工程结算与决算
【案例-:2014年】
【案例二:2013年】
【案例三:2012年】
【案例四:2011年】
【案例五:2010年】
【案例六:2009年】
全真模拟预测题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I土建部分
Ⅱ管道安装部分
Ⅲ电气安装部分
全真模拟预测题二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I土建部分
Ⅱ管道安装部分
Ⅲ电气安装部分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试和三个基础科目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其综合性强、题型主观、考试时间紧张三个方面,本系列书的一个特点是与教材同步,所以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也曾尝试按照教材各章大纲分解题目,但是因为真题综合性强的特点,拆解后有些出题考点就完全变味了,甚至考点都不在了,经编委协商最终决定,本书在编写时按真题原题整体编写,不再细化分解。因为本科且是主观题型,建议读者在做这些真题时自己要亲自写一遍答案,总结答案的简洁、完整写法,同时训练用计算器的准确度和速度。
简要概括之,本书有以下特点:
1.完全以习题为表现形式。我们自己通读一遍教材,对考试重点可能不是很有感觉,当我们听课时老师会告诉我们教材某句话是重点,我们勾画了但感觉可能也不是很强烈,但当我们做题发现做错了的时候我们会记忆非常深刻,当我们发现自己做题没有思路的时候,再看答案我们会恍然大悟,从而达到了强化教材内容、提炼教材重点考点、洞悉试题出题陷阱的作用。
2.与现行教材同步。案例分析的考题没有严格按教程每章内容出题,但大致一章对应一个大题的主要考点,我们也就按照这种大致对应关系将真题归为每一章的内容。
3.历年真题新解。本书收集了2009年到2014年一共6年的真题,但这6年真题分别对应不同版本的教材,我们把这些真题中,与现行教材内容不一致的进行了改编,改编成与现行教材统一的说法。从而按最新教材和法规的规定给出了答案和解析。
4.全真模拟预测。为了能使考生快速适应考试出题风格,掌握应试答题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度并顺利通过考试的目的。本书根据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真题形式,编写了2套全真模拟预测题并给出答案,供读者临考前综合复习时之用。
刘杨负责编写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土建部分),杨张鉴镜负责编写本书第三章(安装部分),张普伟负责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编写,参编人员分别参与了全书的资料整理、图表绘制、校稿等工作,张普伟负责总体筹划和组织,吴国娟负责全书的最后统稿工作。非常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相关同志,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并深受鼓舞。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所限,本书错误在所难免,感谢读者批评指正。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张普伟2015年4月1日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大气,那种深蓝与金色的搭配,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考试用书,散发着一种“拿了它就能上岸”的严肃气息。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首先翻阅了目录,发现它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做得非常细致,几乎把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每一个边边角角的知识点都做了专题梳理,不像有些教材只是简单地罗列考点。特别是对于案例分析这种需要融会贯通的科目,它没有采取那种冷冰冰的理论堆砌方式,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实务中的“陷阱点”,让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思考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它对定额和取费标准的解读部分,讲解得非常透彻,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深究了“为什么是这样”,这种深层次的剖析对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读完前几章,我就感觉自己对造价文件的构成和审核的逻辑链条清晰多了,这绝不是一本‘速成’读物能给到的体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造价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你如何拆解复杂的工程合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说实话,在众多教辅资料中算是上乘的。纸张不是那种一摸就皱巴巴的劣质纸,拿在手里有一定的分量感,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太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章节划分非常符合考生的学习习惯。它没有将历年真题简单地堆砌在最后作为附录,而是将真题中的典型案例巧妙地融入到对应的知识点讲解之后,形成了“理论讲解—典型案例分析—对应习题演练”的闭环学习模式。这种即学即练的结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你刚学完一个知识点,马上就能通过实战案例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而不是等到做完一整套题才发现自己理解偏颇了。我在做其中关于变更索赔的章节时,尤其能感受到这种编排的用心,它把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案例进行了归类和对比,清晰地展示了法规和标准的演变轨迹,这对于那些需要应对多变考试环境的考生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我个人对这种既包含同步习题又整合历年真题解析的图书一向抱有怀疑态度,总觉得内容会显得臃肿或者质量参差不齐。然而,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出了令人惊喜的平衡。同步习题部分,难度设置得非常贴合考试的梯度,从基础概念的快速检验到中等难度的计算应用,再到最后的综合案例推演,层层递进,让人很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它的“历年真题新解”部分,完全不是那种简单的答案罗列,而是采用了‘问题剖析—得分点提炼—规范引用’的解析思路。它会清晰地告诉你,在阅卷老师的眼中,哪些步骤是必须写全的,哪些表述方式最能体现专业性。我发现,光是对比不同年份真题的问法差异,我就对如何规范化书写答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比埋头自己瞎琢磨有效率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评分我是一名工作了几年,但因为行业变动需要重新考证的职场人士,时间成本对我来说非常宝贵。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效率导向型”内容组织。它没有浪费篇幅去探讨那些已经稳定或者不属于核心考点的内容,而是把笔墨集中在那些历年反复出现、分值占比高的“高频考点”上。尤其是案例分析中涉及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合同风险管理的章节,讲解深入浅出,用了很多表格和流程图来辅助理解,这对于习惯了快节奏阅读和逻辑梳理的上班族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不需要反复翻阅厚厚的规范条文,只需对照书中的精炼总结和图示,就能迅速抓住核心要义。我感觉它就像一个经过专业提炼的知识压缩包,把冗余信息剔除,只留下最精华、最能直接转化为考试得分点的干货。
评分从一个注重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应试工具书。它真正培养的是一种“解决实际造价问题的思维模式”。案例分析题最难的不是计算准确,而是面对一个信息量巨大的项目背景时,能否迅速剥离出关键的合同条款、时间节点和技术要求,并据此进行恰当的定额套用和费用判断。这本书在讲解每一个案例时,都加入了“审题策略”的提示,比如在遇到工期索赔时,它会引导读者先关注甲乙双方的会议纪要和现场签证记录,而不是直接跳到计算公式。这种强调“先流程后计算”的教学方法,对于我这种习惯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考生来说,是醍醐灌顶的。它让我明白,造价案例分析的本质,是一场严谨的合同和技术文件解读战,而不仅仅是数字游戏。
评分考完了都 不知道啊
评分书真心不错,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
评分还没正式用呢1232412342143124
评分书有褶皱,毕竟道稍远了点,勉强接受了
评分好
评分还没正式用呢1232412342143124
评分同事推荐的 应该是可以的
评分可以试一试
评分质量好好的,学习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