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傳統文化愛好者(學生、知識分子、黨政乾部) 當代中國新儒傢代錶人物陳明教授傾心審校注釋
市場上yi套名傢注釋版《王陽明全集》
每個中國人都讀得懂的《王陽明全集》
內容簡介
本套全集以1934年商務印書館的《王文成公全書》為底本,同時參考瞭上海古籍齣版社和浙江古籍齣版社的《王陽明全集》。為瞭讓讀者閱讀方便,本全集依據文體之不同,將原來分散於不同編章的內容重新做瞭編排,分為五冊:第yi冊:語錄(《傳習錄》),書信;第二冊:序、記、說,雜著;第三冊:奏疏,公移;第四冊:詩、賦,墓誌、祭文等;第五冊:年譜,世德紀。同時,我們邀請瞭當代中國新儒傢代錶人物陳明教授做審校,對其中的關鍵文字做瞭注釋,是目前市場上第yi套名傢注釋版《王陽明全集》,我們希望讓每個中國人都讀得懂《王陽明全集》。
作者簡介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1472-1531),字伯安,自號陽明子,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傢、文學傢、哲學傢和軍事傢,“心學”流派的重要代錶人物,深諳儒傢、道傢、佛傢之精妙,乃“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禦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為新建侯。他創立瞭以“良知”為本體,以“知行閤一”為實踐工夫,以“緻良知”為實踐目標,與程硃理學分庭抗禮的“陽明心學”。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硃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硃王。
目錄
詩賦
賦 騷 七 首
太白樓賦/003
九華山賦/005
吊屈平賦/008
思歸軒賦/010
咎言/011
守儉弟歸,曰仁歌楚聲為彆,予亦和之/012
祈雨辭/013
歸越詩三十五首
遊牛峰寺四首/014
又四絕句/015
姑蘇吳氏海天樓次鄺尹韻/015
山中立鞦日偶書/016
夜雨山翁傢偶書/016
尋春/016
西湖醉中漫書二首/017
九華山下柯秀纔傢/017
夜宿無相寺/017
題四老圍棋圖/017
無相寺三首/018
化城寺六首/018
李白祠二首/019
雙峰/020
蓮花峰/020
列仙峰/020
雲門峰/020
芙蓉閣二首/020
書梅竹小畫/021
山東詩六首
登泰山五首/022
泰山高次王內翰司獻韻/024
京師詩八首
憶龍泉山/025
憶諸弟/025
寄舅/026
送人東歸/026
寄西湖友/026
贈陽伯/026
故山/027
憶鑒湖友/027
獄中詩十四首
不寐/028
有室七章/028
讀易/029
歲暮/030
見月/030
天涯/030
屋罅月/031
彆友獄中/031
赴謫詩五十五首
答汪抑之三首/032
陽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贈,崔子鍾和之以五詩,於是陽明子作八詠以答之/033
南遊三首/035
憶昔答喬白岩因寄儲柴墟三首/036
一日懷抑之也,抑之之贈既嘗,答以三詩,意若有歉焉,是以賦也/037
夢與抑之昆季語,湛崔皆在焉,覺而有感,因記以詩三首/037
因雨和杜韻/038
赴謫次北新關喜見諸弟/038
南屏/039
臥病靜慈寫懷/039
移居勝果寺二首/039
憶彆/040
泛海/040
武夷次壁間韻/040
草萍驛次林見素韻奉寄/041
玉山東嶽廟遇舊識嚴星士/041
廣信元夕蔣太守舟中夜話/041
夜泊石亭寺用韻,呈陳婁諸公,因寄儲柴墟都憲及喬白岩太常諸友/042
過分宜望鈐岡廟/042
雜詩三首/042
袁州府宜春颱四絕/043
夜宿宣風館/044
萍鄉道中謁濂溪祠/044
宿萍鄉武雲觀/044
醴陵道中風雨夜宿泗州寺次韻/044
長沙答周生/045
涉湘於邁,嶽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懷友生麗澤,興感伐木,寄言二首/045
遊嶽麓書事/046
次韻答趙太守王推官/047
天心湖阻泊既濟書事/048
居夷詩
去婦嘆五首/049
羅舊驛/051
沅水驛/051
鍾鼓洞/052
平溪館次王文濟韻/052
清平衛即事/052
興隆衛書壁/053
七盤/053
初至龍場無所止結草庵居之/054
始得東洞遂改為陽明小洞天三首/054
謫居絕糧,請學於農,將田南山,永言寄懷/056
觀稼/056
采蕨/057
猗猗/057
南溟/057
溪水/058
龍岡新構/058
諸生來/059
西園/060
水濱洞/060
山石/060
無寐二首/061
諸生夜坐/061
艾草次鬍少參韻/062
鳳雛次韻答鬍少參/062
鸚鵡和鬍韻/063
諸生/063
遊來仙洞早發道中/063
彆友/064
贈黃太守澍/064
寄友用韻/065
鞦夜/065
采薪二首/065
龍岡漫興五首/066
答毛拙庵見招書院/068
老檜/068
卻巫/068
過天生橋/069
南霽雲祠/069
春晴/070
陸廣曉發/070
雪夜/071
元夕二首/071
傢僮作紙燈/072
白雲堂/072
來仙洞/072
木閣道中雪/073
元夕雪用蘇韻二首/073
曉霽用前韻書懷二首/074
次韻陸僉憲元日喜晴/074
元夕木閣山火/075
夜宿汪氏園/075
春行/075
村南/076
山途二首/076
白雲/076
答劉美之見寄次韻/077
寄徐掌教/077
書庭蕉/077
送張憲長左遷滇南大參次韻/078
南庵次韻二首/078
觀傀儡次韻/079
徐都憲同遊南庵次韻/079
即席次王文濟少參韻二首/079
贈劉侍禦二首/080
夜寒/081
鼕至/081
春日花間偶集示門生/081
次韻送陸文順僉憲/082
次韻陸僉憲病起見寄/082
次韻鬍少參見過/083
雪中桃次韻/083
舟中除夕二首/083
淑浦山夜泊/084
過江門崖/084
辰州虎溪龍興寺聞楊名父將到留韻壁間/085
武陵潮音閣懷元明/085
閣中坐雨/085
霽夜/086
僧齋/086
德山寺次壁間韻/086
沅江晚泊二首/087
夜泊江思湖憶元明/087
睡起寫懷/088
三山晚眺/088
鵝羊山/089
泗州寺/089
再經武雲觀書林玉璣道士壁/090
再過濂溪祠用前韻/090
廬陵詩六首
遊瑞華二首/091
古道/092
立春日道中短述/092
公館午飯偶書/092
午憩香社寺/092
京師詩二十四首
夜宿功德寺次宗賢韻二絕/093
彆方叔賢四首/093
白灣六章/094
寄隱岩/094
香山次韻/095
夜宿香山林宗師房次韻二首/095
彆湛甘泉二首/095
贈彆黃宗賢/096
歸越詩五首
四明觀白水二首/097
杖锡道中用張憲使韻/098
又用曰仁韻/098
書杖锡寺/098
滁州詩三十六首
梧桐江用韻/099
林間睡起/099
贈熊彰歸/100
彆易仲/100
送守中至龍盤山中/101
龍蟠山中用韻/101
琅琊山中三首/101
答硃汝德用韻/102
送惟乾二首/102
彆希顔二首/103
山中示諸生五首/103
龍潭夜坐/104
送德觀歸省二首/104
送蔡希顔三首/105
贈守中北行二首/106
鄭伯興謝病還鹿門,雪夜過彆,賦贈三首/106
門人王嘉秀實夫蕭琦子玉告歸,書此見彆意,兼寄聲辰陽諸賢/107
滁陽彆諸友/107
寄浮峰詩社/108
棲雲樓坐雪二首/108
與商貢士二首/109
南都詩四十七首
題歲寒亭贈汪尚和/110
與徽州程畢二子/110
山中懶睡四首/111
題灌山小隱二絕/111
六月五章/112
守文弟歸省攜其手歌以彆之/113
書扇麵寄館賓/113
用實夫韻/114
遊牛首山/114
送徽州洪侹承瑞/114
病中大司馬喬公有詩見懷次韻奉答二首/115
送諸伯生歸省/115
寄馮雪湖二首/115
諸用文歸用子美韻為彆/116
題王實夫畫/116
贈潘給事/116
與沅陵郭掌教/117
彆族太叔剋彰/117
登憑虛閣和石少宰韻/117
登閱江樓/118
獅子山/118
遊清涼寺三首/118
寄張東所次前韻/119
彆餘縉子紳/119
送劉伯光/120
鼕夜偶書/120
寄潘南山/120
送鬍廷尉/120
與郭子全/121
次欒子仁韻送彆四首/121
書《悟真篇》答張太常二首/122
贛州詩三十六首
丁醜二月徵漳寇進兵長汀道中有感/123
迴軍上杭/124
喜雨三首/124
聞曰仁買田霅上攜同誌待予歸二首/125
祈雨二首/125
還贛/126
藉山亭/126
桶岡和邢太守韻二首/126
通天岩/127
遊通天岩次鄒謙之韻/127
又次陳惟濬韻/128
忘言岩次謙之韻/128
圓明洞次謙之韻/128
潮頭岩次謙之韻/129
天成素有誌於學,茲得告東歸林居靜養,其所就可知矣,臨彆以此紙索贈,漫為賦此,遂寄聲山澤諸賢/129
坐忘言岩問二三子/129
留陳惟濬/129
棲禪寺雨中與惟乾同登/130
茶寮紀事/130
迴軍九連山道中短述/131
迴軍龍南,小憩玉石岩,雙洞絕奇,徘徊不忍去,因寓以陽明彆洞之號兼留此作三首/131
再至陽明彆洞和邢太守韻二首/132
夜坐偶懷故山/133
懷歸二首/133
送德聲叔父歸姚(並序)/134
示憲兒/135
贈陳東川/135
江西詩一百二十首
鄱陽戰捷/136
書草萍驛二首/137
西湖/137
寄江西諸士夫/138
太息/138
宿淨寺四首/138
歸興/139
即事漫述四首/139
泊金山寺二首/140
舟夜/141
舟中至日/141
阻風/141
用韻答伍汝真/141
過鞋山戲題/142
楊邃庵待隱園次韻五首/142
登小孤書壁/143
登磯次草泉心劉石門韻二首/144
望廬山/144
除夕伍汝真用待隱園韻即席次答五首/145
元日霧/145
二日雨/146
三日風/146
立春二首/146
遊廬山開先寺/147
又次壁間杜牧韻/147
舟過銅陵,野雲縣東小山有鐵船,因往觀之果見其仿佛,因題石上/147
山僧/148
江上望九華山二首/148
觀九華龍潭/149
廬山東林寺次韻/149
又次邵二泉韻/150
遠公講經颱/150
太平宮白雲/151
書九江行颱壁/151
又次李僉事素韻/151
繁昌道中阻風二首/152
江邊阻風散步至靈山寺/152
泊舟大同山溪間諸生聞之有挾冊來尋者/152
岩下桃花盛開攜酒獨酌/153
白鹿洞獨對亭/153
豐城阻風/153
江上望九華不見/154
江施二生與醫官陶野冒雨登山,人多笑之,戲作歌/154
遊九華道中/155
芙蓉閣/155
重遊無相寺次韻四首/155
登蓮花峰/156
重遊無相寺次舊韻/156
登雲峰望始盡九華之勝因復作歌/156
雙峰遺柯生喬/157
歸途有僧自望華亭來迎且請詩/157
無相寺金沙泉次韻/157
夜宿天池,月下聞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158
文殊颱夜觀佛燈/158
書汪進之太極岩二首/158
勸酒/159
重遊化城寺二首/159
遊九華/159
弘治壬戌,嘗遊九華,值時陰霧,竟無所睹;至是正德庚辰,復往遊之,風日清朗,盡得其勝,喜而作歌/160
岩頭閑坐漫成/161
將遊九華移舟宿寺山二首/161
登雲峰二三子詠歌以從欣然成謠二首/161
有僧坐岩中已三年詩以勵吾黨/162
春日遊齊山寺用杜牧之韻二首/162
重遊開先寺戲題壁/163
賈鬍行/163
送邵文實方伯緻仕/163
紀夢/164
無題/165
遊落星寺/166
遊通天岩示鄒陳二子/166
青原山次黃山榖韻/166
睡起偶成/167
立春/167
遊廬山開先寺/168
登小孤次陸良弼韻/168
月下吟三首/168
月夜二首/169
雪望四首/169
火秀宮次一峰韻三首/170
歸懷/170
啾啾吟/171
居越詩三十四首
歸興二首/172
次謙之韻/173
再遊浮峰次韻/173
夜宿浮峰次謙之韻/173
再遊延壽寺次舊韻/173
碧霞池夜坐/174
鞦聲/174
林汝桓以二詩寄次韻為彆/174
月夜二首/175
鞦夜/175
夜坐/176
心漁歌為錢翁希明彆號題/176
登香爐峰次蘿石韻/176
觀從吾登爐峰絕頂戲贈/177
書扇贈從吾/177
嘉靖甲申鼕二十一日再登秦望。自弘治戊午登後二十七年矣。將下適董蘿石。與二三子來,復坐久之,暮歸,同宿雲門僧捨/177
山中漫興/178
挽潘南山/178
和董蘿石菜花韻/178
天泉樓夜坐和蘿石韻/179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179
示諸生三首/180
答人問良知二首/180
答人問道/181
寄題玉芝庵(丙戌)/181
彆諸生/181
後中鞦望月歌/181
書扇示正憲/182
送蕭子雝憲副之任/182
中鞦/182
嘉靖丙戌十二月庚申始得子,年已五十有五矣。六月,靜齋二丈昔與先公同舉於鄉,聞之而喜,各以詩來賀,藹然世交之誼也,次韻為謝,二首/183
兩廣詩二十一首
鞦日飲月岩新構彆王侍禦/184
復過釣颱/184
方思道送西峰/185
西安雨中諸生齣候因寄德洪汝中並示書院諸生/185
德洪汝中方蔔書院盛稱天真之奇並寄及之/186
寄石潭二絕/186
長生/186
南浦道中/187
重登黃土腦/187
過新溪驛/187
夢中絕句/188
謁伏波廟二首/188
破斷藤峽/188
平八寨/189
南寜二首/189
往歲破桶岡,宗舜祖世麟老宣慰實來督兵;今茲思田之役,乃隨父緻仕,宣慰明輔來從事。目擊其父子孫三世,皆以忠孝相承相尚也,詩以嘉之/190
題甘泉居/190
書泉翁壁/190
黃樓夜濤賦/191
來雨山雪圖賦/192
詩
雨霽遊龍山次五鬆韻/194
雪窗閑臥/194
次韻畢方伯寫懷之作/195
春晴散步/195
又/195
次魏五鬆荷亭晚興/196
又/196
次張體仁聯句韻/196
又/197
又/197
題郭詡濂溪圖/197
西湖醉中謾書/198
文衡堂試事畢書壁/198
白發謾書一絕/198
遊泰山/199
雪岩次蘇潁濱韻/199
試諸生有作/199
再試諸生/200
夏日登易氏萬捲樓用唐韻/200
再試諸生用唐韻/200
次韻陸文順僉憲/201
太子橋/201
與鬍少參小集/201
再用前韻賦鸚鵡/202
送客過二橋/202
復用杜韻一首/202
先日與諸友有郊園之約是日因送客後期小詩寫懷/203
待諸友不至/203
夏日遊陽明小洞天喜諸生偕集偶用唐韻/204
將歸與諸生彆於城南蔡氏樓/204
諸門人送至龍裏道中二首/204
贈陳宗魯/205
醉後歌用燕思亭韻/205
題施總兵所翁龍/206
墓誌祭文等
易直先生墓誌/209
陳處士墓誌銘/210
平樂同知尹公墓誌銘/211
陽朔知縣楊君墓誌銘/212
徐昌國墓誌/214
淩孺人楊氏墓誌銘/216
文橘庵墓誌/217
登仕郎馬文重墓誌銘/218
明封刑部主事浩齋陸君墓碑誌/219
謚襄惠兩峰洪公墓誌銘/220
贈翰林院編修湛公墓錶/223
節庵方公墓錶/224
湛賢母陳太孺人墓碑/226
程守夫墓碑/227
劉子青墓錶/228
太傅王文恪公傳/228
平茶寮碑/232
平浰頭碑/233
田州立碑/233
教場石碑/234
田州石刻/235
陳直夫南宮像贊/235
銘一首/236
箴一首/237
三箴/238
南鎮禱雨文/238
瘞旅文/240
祭鄭朝朔文/242
祭浰頭山神文/243
祭徐曰仁文/244
祭孫中丞文/245
祭外舅介庵先生文/246
祭文相文/247
又祭徐曰仁文/247
祭國子助教薛尚哲文/248
祭硃守忠文/248
祭洪襄惠公文/249
祭楊士鳴文/250
祭元山席尚書文/251
祭吳東湖文/252
祭永順寶靖土兵文/253
祭軍牙六纛之神文/254
祭南海文/254
祭六世祖廣東參議性常府君文/255
祭劉仁徵主事/255
祭陳判官文/256
祭張廣溪司徒/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