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倾心审校注释
市场上第yi套名家注释版《王阳明全集》
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的《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 简体注释版 奏疏.公移》以1934年商务印书馆的《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同时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为了让读者阅读方便,《王阳明全集 简体注释版 奏疏.公移》依据文体之不同,将原来分散于不同编章的内容重新做了编排,分为五册:第yi册:语录(《传习录》),书信;第二册:序、记、说,杂著;第三册:奏疏,公移;第四册:诗、赋,墓志、祭文等;第五册:年谱,世德纪。同时,我们邀请了当代中国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做审校,对其中的关键文字做了注释,是目前市场上第yi套名家注释版《王阳明全集》,我们希望让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33),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深谙儒家、道家、佛家之精妙,乃“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为新建侯。他创立了以“良知”为本体,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致良知”为实践目标,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参失事官员疏?十二年三月十五日
据江西按察司整饬兵备带管分巡岭北道副使杨璋呈:“据赣州府信丰县及信丰守御千户所各报称,正德十二年二月初七日,有龙南 强贼突来地名崇仙屯扎。已经差委兴国县 义民萧承会同信丰 、龙南官兵相机剿捕。续据申报,强贼突来本县小河住扎,离县约有四十余里,乞要发兵策应。又据申报,本月初九日,有龙南流贼六百余人突至城下,除严督军兵固守城池,缘本所县无兵御敌,诚恐前贼攻城,卒难止遏,乞调峰山弩手并该县兵夫救护。又经差委南安府经历王祚、南康县县丞舒富统领弩手杀手,前去约会二县掌印官,并领官兵相机攻围去后。续据县丞舒富呈:‘本月初十日,蒙委统领杀手陈礼鲂、打手吴尚能等共五百名,经历王祚、义民萧承统领峰山、加善、双秀弩手各三百名,先后到于信丰县会剿。至十一日,止有该所管屯千户林节带兵四十余名出城。据乡导、马客等报称,止有强贼六百余人在地名花园屯扎。当同各官将兵分布扎定,只见前贼一阵,止有百十余徒先出。有前哨义民萧承领兵就与敌杀,斩获贼级四颗,夺获白旗一面。顷刻,众贼出营,分为三哨,约有二千余徒。瞰知龙南反招贼首黄秀魁,纠合广东龙川县浰头 贼首池大鬓、贼首池大安、新总兵池大昇,共为一阵,贼首杨金巢自为一阵,势甚猖獗。卑职督统本哨兵快,奋勇交锋,杀死贼徒二十余人。不意贼众一涌前冲,杀手陈礼鲂、百长钟德昇等见势难当,俱各不听约束,先行漫散。有南康县报效义士杨习举等仍与前贼死敌不退,俱被戳伤身死。及有经历王祚上马不便,亦被执去。贼势得胜,仍要攻城,随与萧承、林节等收集众兵,退至南营山把截。遇蒙本道亲临该县督剿,各贼闻知,退至牛州,离城少远。至十二日,前贼差人告招。十三日,蒙本道差萧承前去招抚,就将经历王祚放回,贼往原巢去讫’”等因到道,备呈到臣。随据龙南县知县卢凤呈称:“本县捕盗主簿周政,会同镇抚刘镗、千户洪恩,统领机兵旗军,于本月十八日前去信丰县截捕,探得强贼池大鬓、黄秀魁等从鸦鹊隘越过安远县 住扎。本职督兵追截,前贼已往广东龙川县,复回原巢浰头去讫。”据安远县知县刘瑀禀称:“于本月十九日统领水元、大石等保民兵弩手,前去龙泉等保截剿,各贼遁回原巢去讫,难以穷追,以此掣兵回县”缘由。
查得先据该道及信丰县所各禀报前事,已经批仰该道兵备等官急调招抚义官叶芳协同石背兵夫断贼归路;及调峰山弩手与南康打手人等,责委县丞舒富统领前后夹击。又看得此贼既离巢穴,利在速战,仍仰该府急行所属邻近官司,俱要乘险设伏,厚集以待;及于各乡村往来路径多张疑兵,使贼不敢轻易奔突。仍调安远县知县刘瑀星夜起集水元、大石等保民兵一千,横接龙南,邀其不备。若贼犹屯信丰,急自龙南直趋浰头,捣其巢穴。贼进无所获,退无所处,不过旬日,可以坐擒。仰各遵照施行去后,今据前因,参看得县丞舒富,承委督剿,不能相度机宜,轻率骤进,以致杀伤兵快。原其心虽出奋勇,责以师律,均为败事。经历王祚,临阵溃奔,为贼所执,后虽幸免,终系失机。信丰所县知县黄天爵、千户郑铎、巡捕副千户朱诚,惟知固城自守,不肯发兵应援。龙南知县卢凤、捕盗主簿周政、提备镇抚刘镗、千户洪恩,地当关隘,正可防遏,坐视前贼往来,略不出兵邀击。千户林节,即其兵力之寡,似难全责,究其失律之罪,亦宜分受。安远县知县刘瑀,承调追袭,缓不及事,俱属违法。南康县百长钟德昇等,临阵不前,故违约束,先行溃散,失误军机,应合处以军法。该道兵备副使杨璋、守备都指挥同知王泰,俱属提督欠严,但杨璋往来调度,卒能招抚前贼,计其功劳,可以赎罪。及照广东龙川县掌印、捕盗等官,明知首贼池大鬓等在彼地方为巢,却亦不行时尝巡逻,纵其过境劫掠,又各不行乘机追捕,俱属故违。
所据前项失事官员,俱属遵奉敕谕事理,即行提问。但前项贼徒,拥众数千,变诈百出,命虽阳受招抚,其实阴怀异图。况其党与根连三省,万一乘间复出,为患必大。正系紧关用人提备之际,除将百长钟德昇等查勘的确,处以军法,及方面军职另行参究外,其余前项各官,且量加督责,姑令戴罪堤备,各自相机行事,勉图后功,以赎前罪。仍一面委官前去信丰县地方,查勘前项杀死兵快数目,及有无隐匿别项事情,另行参奏。缘系地方紧急贼情及参失事官员事理,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请旨。
闽广捷音疏?十二年五月初八日
据福建按察司整饬兵备兼管分巡漳南道佥事胡琏 呈:“会同分守右参政艾洪、经理军务左参政陈策、副使唐泽、将领都指挥佥事李胤,督据河头等哨委官指挥徐麒、知县施祥、知事曾瑶等呈称,各职统领军兵五千余人进至长富村等处,见得贼众地险,巢穴数多,兼且四路装伏,势甚猖獗。克期于正德十二年正月十八日等各分哨路,从长富村至阔竹洋、新洋、大丰、五雷、大小峰等处与贼交锋。前后大战数合,擒斩首从贼犯黄烨等,共计四百三十二名颗,俘获贼属一百四十六名口,烧毁房屋四百余间,夺获马牛等项。被贼杀死老人许六、打手黄富璘等六名。余贼俱各奔聚象湖山拒守,各职又统官兵追至莲花石与贼对扎。诚恐贼众我寡,呈乞添兵策应等因到道。行据大溪哨指挥高伟呈报,统兵约会莲花石官兵攻打象湖山,适遇广东委官指挥王春等领兵亦至彼境大伞地方。卑职与指挥覃桓、县丞纪镛,领兵前去会剿。不意大伞贼徒突出,卑职等奋勇抵战。覃桓、纪镛马陷深泥,与军人易成等七名、兵快李崇静等八名,俱被贼伤身死,卑职亦被戳二枪。势难抵敌,只得收兵暂回听候。缘象湖山系极高绝险,自来官兵所不能攻,今贼势日盛,若不添调狼兵,稍俟秋冬会举夹攻,恐生他变。通行呈禀间,续奉本院纸牌,为进兵方略事,备行各职遵奉密谕,佯言犒众退师,俟秋再举。密切部勒诸军,乘懈奋击。依蒙密差义官曾崇秀爪探虚实,乘贼怠弛,会选精兵一千五百名当先,重兵四千二百名继后,分作三路。各职统领俱于二月十九日夜衔枚直趋,三路并进,直捣象湖山,夺其隘口。各贼虽已失险,但其间贼徒类皆骁勇精悍,犹能凌堑绝谷,超跃如飞。复据上层峻险,四面飞打衮木礧石,以死拒敌。我兵奋勇鏖战,自辰至午,呼声震天,撼摇山谷。三司所发奇兵,复从间道鼓噪突登,贼始惊溃大败。我兵乘胜追杀,擒斩大贼首黄猫狸、游四并广东大贼首萧细弟、郭虎等二百九十一名颗,俘获贼属一百三十三名口;其间坠崖堕壑死者不可胜计。夺回水黄牛、赃银、枪刀等物,烧毁房屋五百余间。余贼溃散,复入流恩山冈等巢,与诸贼合势,亦被各贼杀死头目赖颐、打手杨缘等一十四名。次早,各职分兵追剿,指挥高伟、推官胡宁道亦由大丰领兵来会。仍与前贼交锋大战,擒斩首从贼犯巫姐旺等一百六十三名颗,俘获贼属一百六名口。余贼败走,各遁入广东交界黄蜡溪、上下漳溪大山去讫。”又据金丰三团哨委官指挥王铠、李诚、通判龚震等各呈称:“贼首詹师富等恃居可塘洞山寨,聚粮守险,势甚强固。各职依奉会议,分兵五路,连日攻打,生擒大贼首詹师富、江嵩、范克起、罗招贤等四名,余贼败走,复入竹子洞等处大山啸聚。随又分兵追袭,与贼连战,擒首从贼犯范兴长等二百三十五名颗,俘获贼属八十二名口,夺回被虏男妇五名口,夺获马牛等物。亦被各贼杀死老人胡文政一名,戳伤乡夫叶永旺等五名。”又据指挥徐麒等呈称:“黄蜡溪、上下漳溪与广东饶平县并本省永定县,山界相连。遵依约会,广东官兵并金丰哨指挥韦鉴、大溪哨推官胡宁道等,于三月二十一日子时发兵,齐至黄蜡;广东义民饶四等领兵亦至;会合我兵,三路进攻。贼出,拒战甚锐,我兵奋勇大噪而前,擒斩首从贼犯温宗富等九十一名颗,俘获贼属一十三名口,余贼败走。各兵乘胜追至赤石岩,仍与大战良久,贼复大败;又擒斩首从贼犯游宗成等一百四十六名颗,俘获贼属九十名口。”又据中营委官指挥张钺、百户吕希良等呈称:“领兵追赶黄蜡溪等处逃贼,至地名陈吕村遇贼拒战,当阵擒斩首从贼犯朱老叔等六十六名颗,俘获贼属八名口。”各另呈解到道,转解审验纪功外,续据委官知府钟湘呈称:“蒙调官兵,先后两月之间,攻破长富村等处巢穴三十余处,擒斩首从贼犯一千四百二十余名颗,俘获贼属五百七十余名口,夺回被掳男妇五名口,烧毁房屋二千余间,夺获牛马赃仗无算。即今胁从余党,悉愿携带家口出官投首,听抚安插。本职遵照兵部奏行勘合并巡抚都察院节行案牌事理,出给告示,发委知县施祥、县丞余道招抚胁从贼人朱宗玉、翁景璘等一千二百三十五名,家口二千八百二十八名口,俱经审验安插复业。”缘由呈报到道,转呈到臣。及据广东按察司分巡岭东道兵备佥事等官顾应祥等会呈:“遵依本院案验,委官统领军兵,会同福建克期进剿。随奉本院进兵方略,当即遵依,扬言班师,一面出其不意,从牛皮石、岭脚隘等处分为三哨,鼓噪并进。贼瞻顾不暇,望风瓦解。节据指挥杨昂、王春、通判徐玑、陈策、义官余黄孟等各报称,于本年正月二十四等日克破古村、未窖、禾村、大水山、柘林等巢,生擒大贼首张大背、刘乌嘴、萧乾爻、范端、萧王即萧五显、蓟钊、苏瑢、赖隆等,并擒斩首从贼犯。乘胜前进,会同福建官军克期夹攻。间探知大伞贼徒溃围,杀死指挥覃桓、县丞纪镛等情,当即进兵策应。各贼畏我兵势,烧巢奔走。生擒贼首罗圣钦,余贼退入箭灌大寨,合势乘险,并力拒敌。蒙委知县张戬督同指挥张天杰分哨,由别路进兵,攻破白土村、赤口岩等巢,直捣箭灌大寨。诸贼迎战,我兵奋勇合击,遂破箭灌。当阵斩获首从贼犯共计二百二十四名颗,俘获贼属八十四名口及牛马赃仗等物。各寨贼党闻风奔窜,已散复聚,愈相连结,各设机险,以死拒守。各职统兵分兵并进,于三月二十等日攻破水竹、大重坑、苦宅溪、靖泉溪、白罗、南山等巢,直捣洋竹洞、三角湖等处。前后大战十余,生擒贼首温火烧、张大背、雷振、蔡晟、赖英等,并擒斩贼犯共一千四十八名颗,俘获贼属八百三十八名口,夺获马牛、赃银、铜钱、衣帛、器仗、蕉纱 等物。前后共计生擒大贼首一十四名,擒斩贼犯一千二百五十八名颗,俘获贼属九百二十二名口,夺获水黄牛、马一百三十九头匹,赃仗衣布等物共二千一百五十七件匹,葛蕉纱九十六斤一两,赃银三十二两四钱八分,铜钱一百四十二文,各开报到道收审。”缘由呈报前来。卷查先为急报贼情事,准兵部咨,该本部题:“已经福建、广东总镇巡按等衙门都御史陈金、御史胡文静等会议区画,各该守巡兵备等官钦遵。”整备粮饷,起调军兵,约会进剿间,臣于本年正月十六日始抵赣州地方行事。先于本月初三日于南昌地方据两省各官呈禀,师期不同,事体参错,诚恐彼此推调,致误军机。当臣备遵该部咨来事理,具开进兵方略,行仰各官协同上紧,密切施行去后,续据福建右参政等官艾洪等会呈:“指挥覃桓、县丞纪镛被大伞贼众突出,马陷深泥,被伤身死。”及据各哨呈称:“贼寨险恶,天气渐暄,我兵遭挫,贼势日甚,乞要奏添狼兵,候秋再举。”备呈到臣。参看得各官顿兵不进,致此败衄 ,显是不奉节制,故违方略。及照奏调狼兵,非惟日久路遥,缓不及事,兼恐师老财费,别生他虞。且胜败由人,兵贵善用。当此挫折,各官正宜协愤同奋,因败求胜,岂可辄自退阻,倚调狼兵,坐失机会?臣当日即自赣州起程,亲率诸军进屯长汀、上杭 等处。一面督令各官密照方略,火速进剿,立功自赎,敢有支吾推调,定以军法论处;一面查勘失事缘由,另行参奏间,随据各呈捷音到臣,参照闽广贼首詹师富、温火烧等恃险从逆已将十年,党恶聚徒,动以万计。鼠狐得肆跳梁,蛇豕渐无纪极;却剽焚驱,数郡遭其荼毒;转输征调,三省为之骚然。臣等奉行诛剿,三月之内,遂克歼取渠魁,扫荡巢穴,百姓解倒悬之苦,列郡获再生之安。此非朝廷威德,庙堂成算,何以及此!及照福建领兵各官,始虽疏于警备,稍损军威,终能戮力协谋,大致克捷;论过虽有,计功亦多。其间福建如佥事胡琏、参政陈策、副使唐泽、知府钟湘,广东如佥事顾应祥、都指挥佥事杨懋、知县张戬,才调俱优,劳勚尤著。伏乞俯从惟重之典,以作敢战之风。除将二省兵快量留防守,其余悉令归农。及将功次另行勘报外,原系捷音事理,为此具本题奏。
……
阳明学问题略说(代序)
陈明
在近年的国学热中,阳明学的热度是比较高的,不仅学界有很多的研究著作,民间也有很多的粉丝拥趸。确实,他这个人立德、立功、立言都有比较大的成就,加上在日本影响很大,又有蒋中正等大人物作见证,于是其著作一路飘红,甚至成为各种主题培训班的教材。
但古来圣贤皆寂寞,阳明真正的知音应该不会很多。
我觉得,把阳明其学放在宋明思想的结构框架中去理解思考,把阳明其人放在某种时代背景去体会敬仰,也许有助于求得对阳明其人其学较大程度的理解,有助于从对其人其学的理解中更好地拓展视野提升境界。
牟宗三先生把宋明理学分为五峰蕺山、象山阳明与伊川朱子三系,并视五峰、蕺山与象山、阳明两系为儒学之正宗,而伊川朱子系为儒学之歧出。这是从他所谓道德的形上学出发所做的儒门内部之判教。从思想史和社会史角度看,各种思想的发生发展与影响意义才是更重要的。简单说,朱子建立的理本论,将作为经验世界的道德之理作为最高范畴,所谓没有天地万物之前毕竟先有是理,从而使《易传》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的生命之天被解构放逐,道德成为人性,结果就是世界板结、生命偏枯、灵性无存、缺乏英雄——“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阳明生于官宦之家,天资聪颖,一开始也是遵循朱子格物之学学为圣人,以乃父官衙里的竹子为对象连“格”七天,无所得入,一头栽倒在地。正是断绝这一理路之后,出入佛老经年,阳明“居易处困”中于龙场悟道:“圣人之学,心学也”。其为学宗旨后来被概括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心为本,使人的个体性、主体性得到彰显和确立,而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彰显和确立又使得人的感性生命得到释放的空间,人的自由意志得到足够的肯定。其意义无论是儒学内部还是思想史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明代社会私人生活领域的发育、阳明人生的辉煌以及阳明后学的发达和流荡都与此有关,都是这一点的证明。
根本的原因,阳明学是作为朱子学的反对者出场的,而不是作为其替代者出场的,即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以对对方缺陷的弥补为合法性依据。从儒家内部来说,其要害则在于,阳明所创之心学虽然强调灵明一点,但却不能上遂于天,从大哉乾元的生物之心建构起性与情、人与物、仁与义的均衡关系,而终于只是寄托一己之肉身,以为宇宙之中心,不仅只是在经验性的情感、意识里打转,并作为万物尺度,其所构筑的生活世界与孔子所体会提点的世界图景相去之远已不可以道里计矣!换言之,心学之失不在主人心重体悟,而在失却天之信仰,一味向内而无所依托,终流于禅而同于物。
例如,作为龙场悟道主要内容的格物新解,主要是向内反转,由“于物上寻理”转为“在心头正念”,而与格物原本的于物上感悟天地生物之仁、物我一体之理进而正心诚意成己成物之意失之交臂——他是知道《大学》和《中庸》的内在关系的,曾说“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蔽于心而不知天。失却了由天地生物之心而来的绝对的仁为标准,知善知恶的良知、为善去恶的致良知都因为只是经验中事而变得十分脆弱。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阳明学即阳明其人。这种阳明人格是英雄豪杰式的,其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狂”。他有句诗“点也虽狂得我情”(《月夜二首?与诸生歌于天泉桥》),“吾与点”作为孔子向往的境界,表达的是一种大而化之的生命气象,光风霁月与物同体,阳明目之以狂而自相期许,岂止狂而已哉,已是由狂而妄、由狂而悖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东乡平八郎的故事,实际证明的正是这点——这位佩戴“一生俯首拜阳明”腰牌的主人,正是作为浪速号舰长在甲午海战中崛起,然后由八国联军日本舰队司令渐次成为日本军神。
意志、情感、经验,对于一个文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却是不够的。对于一种人生来说,同样如此。阳明学某种意义上说好比一种没有方向性的兴奋剂,对于行动的决心和能力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成就不世之功,至于是善是恶却很难提供保证。阳明自己就对弟子王畿将为学宗旨“四句教”演绎为“四无说”表示认同:“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阳明从百死千难中体察出来的“灵丹一粒”,药力很大,副作用也很大。正所谓高明易启流弊,最上乘的武功最容易走火入魔。怎么救治?记住一点:“释氏本心,吾儒本天。”
亲爱的读者诸君,你准备好了么?
是为序。
2014年11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