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臨證經驗是中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便於讀者更好地學習領會名傢們治療婦科疾病的學術精華,《現代中醫名傢婦科經驗集(套裝1-4冊)》擷取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的診療經驗,包括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産後病及婦科雜病。每個病證以醫傢為綱,將他們的治療經驗和經典病案分彆列齣,再現瞭醫傢們的學術思想、臨床心得及獨特的臨證經驗。
目錄
月經病
月經不調總論
王雲銘經驗
王任之經驗
史沛棠經驗
葉熙春經驗
許玉山經驗
何任經驗
宋健民經驗
張鏡人經驗
李翰卿經驗
羅元愷經驗
鄭魁山經驗
哈荔田經驗
趙蕖經驗
徐恕甫經驗
袁鶴儕經驗
蒲輔周經驗
蔡小蓀經驗
月經先期
孔伯華經驗
王雲銘經驗
許玉山經驗
李翰卿經驗
承淡安經驗
哈荔田經驗
徐誌華經驗
梁劍波經驗
盛國榮經驗
月經後期
孔伯華經驗
王雲銘經驗
許玉山經驗
李翰卿經驗
承淡安經驗
哈荔田經驗
徐誌華經驗
梁劍波經驗
月經先後無定期
孑L伯華經驗
王雲銘經驗
許玉山經驗
宋愛人經驗
李翰卿經驗
查玉明經驗
徐誌華經驗
……
帶下病
妊娠病
産後病
婦科雜病
精彩書摘
《現代中醫名傢婦科經驗集(套裝1-4冊)》:
一、調經養血莫先於調氣
月經的主要成分是血,但血與氣息息相關。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為氣之府,血到氣亦到,血脫氣亦脫。故月經失常雖錶現在血病,實則與氣機紊亂有密切關係,如氣寒則血寒,氣熱則血熱,氣鬱則血滯,氣虛則血脫,氣升則血上逆,氣陷則崩漏下血等。所以,汪石山說:“血乃氣之配,其升降寒熱虛實,一從乎氣……此調經莫先於養血,養血莫先於調氣也。”這說明治療月經病應以調氣為主。即使病在血分,有血熱、血寒、血虛、血滯、齣血等不同類型,治有清、溫、補、通、固澀等不同方法,但因血與氣有關,故臨床仍須配閤調氣之法。如血寒之溫經理氣、血熱之涼血清氣、血虛之補血益氣、血瘀之破瘀行氣,以及血脫之補氣固脫等,都說明瞭“調經養血莫先於調氣”的重要意義。自然,強調調氣並非忽略調血,如氣鬱血滯者,宜行氣開鬱,佐以活血,氣虛血脫者,宜益氣升陽佐以補血,氣逆血亂者,宜降氣順氣佐以和血等,都有氣血兼顧的意義。所以,調經養血,必不可忽視調氣。調經肝為先,疏肝經自調。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條達衝和,與女子月經及胎孕關係尤為密切,故有“肝為女子先天”的說法。肝氣平和,氣機調暢,則血脈流通,血海寜靜,周身之血亦隨之而安。如因憂思鬱怒,損傷肝氣,則常可緻鬱,木鬱不達,化而為火,則肝陽上亢,肝陰益傷,凡此均能影響氣機的正常運行,導緻月經的失調。故有“百病不離乎鬱,諸鬱皆屬於肝”的說法。婦女由於生理上的特點,肝經病變較多,尤以中年婦女為著。臨床凡月經失調諸病,兼見精神抑鬱、胸脅滿悶、乳房及少腹脹痛者,多由肝氣鬱結所緻,治則以疏達肝氣為主。以逍遙散為例,在經病治療中,隨證加減:如兼寒,見小腹冷痛,喜溫喜按,經色暗黑、有塊等,可加吳萸、小茴、桂枝、橘核等;肝鬱化熱,見有心煩急躁,肌膚潮熱,口乾少津等,則用丹梔逍遙散。但肝為剛髒,體陰用陽,舒肝解鬱不可一味仗持香燥劫陰之品,否則易促成肝鬱化燥,氣逆化火的轉化條件。故王孟英強調:“理氣不可徒以香燥也,蓋鬱怒為情誌之火,頻服香燥,則營陰愈耗矣。”因此,在應用香燥辛散藥物時,應適當佐以肝經血分之品,如當歸、芍藥、首烏、枸杞等。特彆是由於肝血不足,或肝腎陰虛,水不涵木所緻之月經澀少、閉經等疾患,也常常兼有少腹微脹、脅肋隱痛等肝鬱癥狀,治療則應以滋水涵木、養血柔肝為主,不可妄用香燥,徒耗真陰。此等證候可仿魏玉璜一貫煎的立意,於大隊滋肝養血益腎藥中,稍佐香附、柴鬍、川楝等疏肝之品,以遂其條達之性,助其升發之機。正如張山雷所說:“滋養肝腎,培植真陰,亦當少加氣分藥,並轡而馳,始有捷效,否則滋膩適以增壅,利未見而害已隨之。”
……
前言/序言
現代中醫名傢婦科經驗集(套裝1-4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