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金融审计(第二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方向课精品教材》特色:
2014年开始,国务院引导一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是国家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很多青年人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要通道。
本系列教材是教育部、财政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成果,是人才培养定位、特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成长的价值体现,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应用性强。教材内容设计体现学生所学会计知识对岗位实践的引领与指导,突出运用会计理论解决社会上相关具体问题的方法、手段的技能积累,着力解决金融会计实务中的需求及问题。
2.复合型特色。教材注重让学生和读者感悟到相关知识的综合与融会,感悟到以会计基础知识为主线,以金融会计专业知识、技巧和特性为支撑内容的吻合与衔接。
3.校企合作特色。教材力求探索一条课程建设创新的有效路径,通过校、政、企的关联协作,以及若干个应用循环链的周期建设,设计出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案例和课件,以此促进学校教师、企业员工及学生会计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升,凸显行业需求、错位竞争、特色创建和开放合作。
内容简介
《金融审计(第二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方向课精品教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证券法》、《公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证券市场禁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为依据,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较全面地阐述了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审计方法;《金融审计(第二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方向课精品教材》在结构和内容方面力求新颖,强调对审计理论的建立和运用,重视对审计学科发展状况的关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金融审计(第二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方向课精品教材》既可作为金融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以是金融审计从业人员系统学习和掌握金融审计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学习用书。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基本原理
第一章 金融审计概述
第一节 金融审计的概念
第二节 金融审计目标
第三节 金融审计分类
第二章 金融审计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 金融审计程序
第二节 金融审计方法
第三章 金融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
第一节 金融审计证据
第二节 金融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章 金融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第一节 金融风险评估
第二节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措施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编写
第二篇 银行审计
第六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概述
第一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概况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
第七章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审计
第一节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特点
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第三节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第八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审计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特点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第九章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审计
第一节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特点
第二节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第三节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第三篇 证券公司审计
第十章 证券公司概述
第一节 证券市场
第二节 证券公司
第三节 证券公司的风险识别
第十一章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审计
第一节 经纪业务特点
第二节 评估经纪业务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节 经纪业务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第四节 经纪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二章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审计
第一节 自营业务特点
第二节 评估自营业务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节 自营业务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第四节 自营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三章 证券公司承销业务审计
第一节 承销业务特点
第二节 评估承销业务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节 承销业务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
第四篇 保险公司审计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主体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由于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具有下列六大特征:
1.普遍性
金融风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普遍性,只要存在金融活动,就会伴随着金融风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
2.隐蔽性
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是不完全透明的,金融风险并非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才存在,可能会因信用活动特点的表象而掩盖金融风险不确定性损失的实质,原因在于:信用是一种有借有还、此存彼取的循环活动,存在的金融风险容易被掩盖;银行有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从而使本期金融风险的后果被通货膨胀、借新还旧、贷款还息所掩盖;银行垄断、政府干预或政府特权,使一些已显现的金融风险被人为的行政压制所掩盖。
3.扩散性
金融风险不同于其他风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严重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这就是金融风险的扩散性。
4.可控性(或然性)
金融风险的存在及发生服从某种概率分布,并非毫无限制,但亦非确定不移的因果规律,而是以一种或然规律存在和发生着。金融风险的可控性,是指市场金融主体依一定的方法、制度可以对风险进行事前识别、预测、事中化解和事后补救。其原因在于:金融风险是可以识别、分析和预测的。人们可以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及其产生的条件,识别金融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从而为控制风险提供前提;人们可以依据概率统计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各项金融风险的技术参数;现代金融制度是控制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金融制度是约束金融主体行为、调节金融关系的规则,它的建立、健全与创新发展,使金融主体行为受规则的有效约束,从而把金融风险纳入可控的制度保证之中。
5.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性
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内的不稳定因素引起的,但是,如果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结构失衡、相互拖欠款项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等问题,那么即使金融风险程度不是很高,也可能从外部环境角度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宏观经济状况也是导致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的重要条件。
6.可转换性
某国存在金融风险,不一定会发生金融危机,但如果对金融风险控制不够及时,则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大。金融服务的社会性和金融机构互相联系的紧密性,使金融体系内部形成了信用链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的关系,一家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或破产,会迅速影响到同其有信用联系的其他金融机构;信息的不对称,使债权人不能像对上市企业那样根据公开信息来判断某个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从而将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或破产视为其他所有机构同时存在风险,形成对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使金融风险的扩散更为迅速。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发生了普遍的不良预期,那么国际金融机构将会更加谨慎从事与该国有关的金融活动,结果将会由于这种急剧紧缩的国际金融环境导致该国金融资产风险的全面上升,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则使得个别国家的金融风险迅速波及全球。
把握金融风险的特征,不仅要从单个层面上去认识,还要从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由于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风险不是某种孤立的系统内风险,而会扩散、辐射到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信用关系,一旦某一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生损贬,使其正常的流动性头寸难以保持,则会由单一或局部的金融风险演变为系统性和全局性金融动荡。
(二)金融风险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金融风险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金融风险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事件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交易组合由于市场价格反向变化导致市场价值产生波动而带来的风险。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市场风险是由于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的资产价值受到股票、利率、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反向变化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证券价格波动风险和扰动风险。
(1)利率风险。它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使资产价值或利息收入减少,或者使负债利息支出增加的可能性。对普通公司来说,经常面临的利率风险是借款利息成本增加的可能性。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只要其资产和负债的类型、数量及期限不一致,利率的变动就会对其资产、负债产生影响,使其资产的收益、负债的成本发生变动。对于某个时期内被重新定价的资产来说,将面临到期日利率下降、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而对于某个时期内被重新定价的负债来说,将面临到期日利率上升、利息支出增加的风险。对于一些支付固定利率的资产或负债来说,尽管现金流量确定,但是利率的升降也可能带来一些间接的损失,如按固定利率收取利息的投资者必将面临市场利率可能高于原先确定的固定利率的风险。此外,利率的变动可能影响资产的市场价格,利率的变动还会影响汇率,进而给金融活动的当事人造成不利影响。
……
前言/序言
金融审计(第二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方向课精品教材 [Financial Audit]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