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哲学史研究者,我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文本的“再激活”。很多古籍整理本,整理得再精细,终究还是停留在对“过去”的复述上。《太玄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条连接古代智慧与当代思辨的桥梁。这本书在校释过程中,不止步于考证“它说了什么”,更着力于探讨“它能对今天说什么”。例如,它在梳理《太玄》中关于“气”与“数”关系的论述时,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类为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而是巧妙地引入了现代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视角进行旁观和比对,这种跨时代的对话,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传统经典价值的想象空间。这种前瞻性的整理工作,让这部沉寂已久的经典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使它能够参与到当代的思想交锋中去,这才是真正的“集成”之意。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简直是为现代阅读习惯量身定制的。通常我们拿到这种需要反复查阅的古籍整理本,要么是字体拥挤得让人头晕,要么是注释太分散,一不留神就得从头找起。但《太玄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在这方面做到了教科书级别的平衡。它用清晰的栏目区分了校勘记、集注、译文和引文,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原文中的一些结构性难点进行了可视化处理——比如通过表格或图示来梳理《太玄》特有的卦象结构与义理推演。这对于那些初次接触杨雄思想体系,或者对逻辑结构敏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它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学术”,而是真正做到“为人而作”。那种在繁复的文字中寻求秩序的美感,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评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研究《太玄》可能是一个望而生畏的挑战,因为它不同于《易经》的直观和普及。《太玄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最成功的一点,就在于它让“晦涩”变得“可解构”。它并没有为了追求学术的纯粹性而放弃了对普通读者的关怀。书中大量的注释,并非仅仅是对词语的简单解释,更多的是对深层逻辑关系的梳理和类比。读起来,感觉就像有一位学识渊博但又极富耐心的老师,在你身边,随时为你划出重点,点破迷津。它没有把《太玄》的复杂性简单化,而是用一种更清晰的结构将其“结构化”了。我发现,正是这种精心的引导,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杨雄这位“汉代集大成者”的思想全貌,而不再被那些绕口的古文和繁复的义理所困扰。这本书,无疑会成为未来很多相关领域入门者的首选读物。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对“续编”这个概念是抱持审慎态度的,毕竟“新编”往往意味着修订和补充,很容易在自我拔高上用力过猛。但阅读《太玄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的过程中,我逐渐打消了疑虑,转变为由衷的赞叹。这本书的底气,来源于其扎实的考证工作。我特意对比了几个关键的篇章,发现它对一些长期被忽略的敦煌残卷和宋元善本的引用和采纳,远超现有主流版本。编者仿佛是拿着放大镜,在浩瀚的古代文献海洋中,捕捞那些被前人遗漏的“珍珠”。这种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深感敬佩。它不是在做“面子工程”,而是在进行一场真正的学术“赎回”工作,让那些模糊不清、流传有误的文字,重新回归到它们本该有的清晰面貌。这对于学术研究的纯净度和准确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这部《太玄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的问世,简直是古籍整理领域的一股清流。我作为一个常年与先秦典籍打交道的爱好者,对市面上那些粗疏的校勘本实在不敢恭维。但这本书,从翻开扉页开始,就能感受到编者团队的严谨与匠心。它不仅仅是对《太玄》原文的简单梳理,更是在浩如烟海的传注和辑佚中,做了一次深入的“考古”。比如,在对一些关键概念的阐释上,它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追溯到汉代经学流变乃至更早的源头,将不同时代学者的理解进行对比分析。这种“续编”的思路,使得它在继承传统研究成果的同时,又展现出极强的创新性。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一些存疑文字的处理方式,编者并非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列出不同学派的观点,辅以详实的出处和逻辑推演,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严肃的学术研讨会现场。对于想要深入理解《太玄》哲学体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就像一把精密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理解古代思维模式的复杂大门。
评分在中国古代,汉民族一直就有盖天说与浑天说两种宇宙观,扬雄在《太玄》中对浑天说进行了发展,其中一些论述诸如“……大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玄者,天玄也、地玄也、人玄也。天浑行无穹不可见也,地不可形也,人心不可测也。故玄,深广远大矣”,这些理论都以浑天说为基础。
评分诸子集成,中国文化的精华,不可不读!
评分郑万耕 1946年10月生,河北安平人。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兼总编辑。主要成果:主要学术著作有《太玄校释》、《扬雄及其太玄》、《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易学名著博览》、《易学源流》等。参与主编了《易学基础教程》、《易学智慧丛书》等著述,参与撰写了《中国唯物论史》和《周易知识通览》等书。参与创办了《国际易学研究》辑刊。《太玄校释》一书曾获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三等奖。 点校整理《周易述》(中华书局)、《易图明辨》(中华书局) 主要学术专著: 太玄校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扬雄及其太玄 台湾兰灯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3年版 易学名著博览 学苑出版社 1995年版 易学源流 沈阳出版社 1997年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年版 易学精华 北京出版社 1996年版 主编 易学基础教程 广州出版社 1993年版 易学智慧丛书 沈阳出版社 1997年版 合著 周易知识通览 齐鲁书社 1994年版 合著 易学漫步 台湾学生书局 1996年版 合著
评分你数一数这有没有十个字
评分太玄集法卷第五
评分快递师傅很快!商品不错!
评分扬雄是西汉末期的重要思想家。早期写过一些赋,后来爱好天文学,写过“难盖天八事”。又研究各地区语言的差异,著《方言》一书。最主要的著作是《太玄经》和《法言》。《法言》模仿《论语》,《太玄经》模仿《周易》。《周易》难解,《太玄经》更难懂。它有《周易》的象、辞,再融进当时天文学的成果,并好用奇字。这就使《太玄经》变得极为难读。
评分诸子集成,中国文化的精华,不可不读!
评分物流快服务态度好,外包装好书无损坏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