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是国内第1本反映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著作。全书共由三篇构成,上篇为“理论前沿”,展现了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概念、范式与方法论演进等内容;中篇为“方法前沿”,包括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方法与模型方法及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新尝试;下篇为“应用前沿”,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时空间行为研究与移动性规划等方面的新应用,展示了其解决城市现代病的有效应用。
本书可供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居民行为等方向的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柴彦威(Chai Yanwei),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理论前沿
1 社会科学研究中不确定性地理背景问题的GIS方法 /002
2 近50年来国际交通研究与政策议程中的范式演进 /020
3 基于活动的交通出行需求模型及其规划应用进展 /041
4 时空关联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几个思考 /056
5 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应用与城市空间研究 /069
6 面向智慧出行的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 /081
7 居住环境与居民空间行为研究 /097
中篇方法前沿
8 人类移动模式的多尺度分析方法探索 /110
9 居住自选择在建成环境和交通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122
10 基于大数据的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 /134
11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模型研究及其机遇 /142
12 出行中的时间利用: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比较研究 /153
13 公交时空可达性的计算与模拟方法 /167
14 通勤者路径熟悉程度对交通信息感知价值的影响研究 /185
15 叙述性偏好法及其在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97
下篇应用前沿
16 家的移动性:基于行动者关联理论的移动性规划 /216
17 未来移动性调查:新加坡智能手机出行调查经验 /235
18 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隔离研究:以爱沙尼亚为例 /251
19 出行成本空间分析与交通弱势群体问题的再研究 /260
2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居民交通需求与交通出行行为研究 /275
21 北京市居民交通拥堵体验的研究 /290
22 中国城市集中式职住分离的特征及其形成 /310
23 信息权力与智慧城市 /323
图表来源 /334
前言/序言
本书是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时空间行为与智慧出行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也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之课题“城市时空行为分析关键技术与智慧出行应用示范”(资助号:2012BAJ05B04)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中数据采集与分析手段等的不断革新,时空间行为研究日益呈现出研究数据的多源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研究对象的个体化、研究主题的应用化等新趋势。借着与现代信息技术及新型研究手段的密切结合,时空间行为研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基础已经初步形成,在个人出行规划、智慧出行服务、智慧交通规划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时空间行为研究也使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空间规划走向时空间规划,使城市社会管理更加智慧化与人性化,使面向城市居民的服务更加个性化,使居民的时空间行为更加高效、健康、智慧与环保。特别是在中国走向社会发展、面临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城市发展逐渐由经济发展导向转向社会发展导向,人们的生活质量、居民幸福感等社会建设成为焦点,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管理的精细化、智慧化成为智能交通发展和智慧出行引导的重要措施。
在此背景下,“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被立项,其中,“城市时空间行为分析关键技术与智慧出行应用示范”成为重要课题,其目标就是以面向智慧城市管理的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示范为突破口,引导城市居民的智慧出行,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最终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借鉴与结合城市规划学、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移动通信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前沿成果,2012年12月8日,北京大学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在北京大学守仁会议中心举办了“时空间行为与智慧出行国际研讨会”。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爱沙尼亚塔图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七十余名城市研究与城市规划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数据、方法与前沿及其在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建设中的应用”主题,分“时空行为与智慧出行”、“时空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最新进展”、“时空行为与交通规划管理”、“时空行为与城市空间”四个专场及“时空行为研究在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中的应用”的圆桌会议等形式,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时空间行为与智慧出行国际研讨会”突出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其在智慧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会学者对新形势下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创新与社会理论及规划理念的实践结合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我们将向与会学者征集的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成果,经整理、编撰后,成为国内第一本反映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著作。在收录会议论文的基础上,我们又向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知名学者和领军专家特别约稿,以求全面反映当前国际上时空间行为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的全貌。全书共收录关于时空间行为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的论文23篇,其中海外学者的论文9篇。本书共由3篇构成,上篇为“理论前沿”,从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概念、范式与方法论演进等方面对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理论思考给予了集中展现;中篇为“方法前沿”,包括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方法与模型方法以及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最新尝试;下篇为“应用前沿”,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时空间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移动性规划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探索,展示了其解决城市病的有效作用。
“理论前沿”部分包括7篇论文,其中前3篇是英文论文,由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小组的研究生翻译整理成中文。开篇是国际著名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AAAG)主编关美宝(Mei�睵oKwan)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地理背景的不确定性问题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方法的论文,是对人类空间行为研究中基本科学问题的宏大思考以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引领性探索,由杜洋与肖作鹏翻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交通研究中心彼特·琼斯(PeterJones)教授关于国际交通研究与政策议程中的范式演进的论文是在北京大学学术讲座基础上整理的英文文章,全面深入地解读与评述了从基于车的范式到基于出行的范式、基于活动的范式、基于态度的范式、基于动态的范式四次研究范式的扩展过程,由肖作鹏翻译整理。国际知名交通行为研究专家、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教授哈利·蒂墨门斯(HarryTimmermans)与其研究助理索拉·拉索利(SooraRasouli)关于交通出行需求模型及其规划应用进展的英文论文也是在北京大学学术讲座基础上整理的,对活动分析法的模型演进及其特点、实践应用与存在的问题等给出了深入系统的说明,由孙道胜翻译。
“理论前沿”部分其余的4篇中文论文由国内时空间行为研究领域的几位领军学者领衔完成。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周素红关于时空关联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几个思考是其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对中国的时空间行为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性;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甄峰等的信息时代大数据应用与城市空间研究,是其近年来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探索创新城市空间研究的最新反映;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柴彦威等面向智慧出行的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是对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有益探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等对居住环境与居民空间行为的研究则把时空间行为研究引向居住环境研究与建设之中。
“方法前沿”部分包括8篇论文,主要是国内外学者在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上的探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刘瑜等对人类移动模式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很有新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休伯特·汉弗莱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曹新宇(JasonCao)深入分析了居住自选择在建成环境和交通行为关系中的作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马修军等指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的未来方向;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龙瀛陈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模型研究及其机遇;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迪克·埃特玛(DickEttema)等人比较研究了不同交通方式下出行时间利用的异同,由毛子丹翻译;中山大学工学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讲师胡继华等介绍了公交时空可达性的计算与模拟方法;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刘锴等研究了通勤者路径熟悉程度对交通信息感知价值的影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德等实证探索了叙述性偏好法在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应用前沿”部分也包括8篇论文,其中前3篇是英文论文。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马丁·戴斯特(MartinDijst)等通过家的移动性研究来探索基于行动者关联理论的移动性规划,由赵莹翻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本·阿齐瓦·默西(MosheBen�睞kiva)的研究团队、以克里斯托弗·齐格拉斯(ChristopherZegras)副教授为核心的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未来城市移动性实验室介绍了新加坡智能手机出行调查的经验以及在未来移动性规划方面的思考,由吴逸思翻译;爱沙尼亚塔图大学地理学院教授雷恩·阿哈斯(ReinAhas)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希瑞·西尔姆(SiiriSilm)等人介绍了爱沙尼亚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城市隔离研究,由桂晶晶翻译;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城市研究项目研究员李铁北对出行成本空间分析与交通弱势群体问题进行了再研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陆化普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居民交通需求与交通出行行为的关系;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教授王冬根团队研究了北京市居民交通拥堵体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天新团队研究了中国城市集中式职住分离的特征及其形成;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刘云刚团队从信息权利的视角评价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
虽然本书由我负责总体策划、约稿与审稿及最终统稿,但我的研究团队自始至终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协助,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塔娜同学不仅承担了“时空间行为与智慧出行国际研讨会”的筹办与组织等领导工作,而且参与了本书策划、组织编写与翻译、后期校对等全过程,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博士生赵莹,硕士生肖作鹏、毛子丹、桂晶晶、陈梓烽、孙道胜、吴逸思、杜洋等承担了英文章节的翻译与校对工作,塔娜、张雪、马昕琳对全书进行了校对。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作者的大力支持!感谢关美宝教授在论文版权取得方面给予的帮助!感谢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小组所有人员的积极参与!特别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老师与孙惠玉编辑给予的厚爱与支持!
柴彦威
2014年春于北京大学燕园
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