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发动机技术大全》是国外第一部系统全面介绍现代发动机技术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国外内燃机领域百名专家大量的基础研究、工程开发和应用经验,是全面反映现代发动机技术发展的指南,是一本难得的发动机技术综合性辞书。
《现代发动机技术大全》全面概括和总结了现代发动机技术几乎所有学科领域的管理性因素,并给出了现代发动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实例,将现代发动机研究和开发中积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经验呈现出来。《现代发动机技术大全》介绍了内燃机技术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系统与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特别是介绍了热冲击动力学、结构动态响应频率计算、刚体动力学和多体动力系统等新的仿真技术手段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例证。
《现代发动机技术大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采用了大量图表、数据资料和产品研发工程应用实例,关键词按字母顺序排列,建立了不同技术之间的交叉引用关系,并扩展到四级条目,关键部分配有插图,向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视化解释。
《现代发动机技术大全》的出版有助于科研人员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国外发动机技术发展的新变化,有助于借鉴国外在发动机技术领域的研究理念、方法和工程应用经验,对于车辆、工业、船舶、航空等相关行业的动力工程技术人员、行业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全面了解现代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和开展工程研发与技术创新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Richard van Basshuysen,荣誉工学博士,德国工程师协会(VDI)会员,1932年出生于德国宾根/莱茵。最早为一名汽车修理工学徒,出师后获得汽车修理技工资格;1953-1955年就读于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获得机械工程师学位。1982年,获得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55—1965年,在德国咸海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担任工程科学助理。1965年,巴舒森加人NSU汽车公司,负责发动机和变速箱研发过程中的试验工作,包括汪克尔发动机的开发工作,后升任汽车试验工程副主任。在这个职位上,他对许多车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促成了普林茨(Prinz)4、NSU 1000和1200、RO 80和K 70等许多车辆的开发。1969年,NSU汽车公司被奥迪公司(Audi AG)接管,在此他负责豪华车的开发,并担任发动机和变速箱开发总监;他还被选为奥迪公司监事会监事。巴舒森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发了第一台轿车用低排放、直喷、涡轮增压柴油机,当时公司内部多数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与预燃室发动机相比,这种直喷式发动机的特点是燃油消耗减少20%,再加上高功率输出和扭矩水平,确立了其在全球超群的地位。在欧洲,这种类型发动机的市场占有率从1989年的约12%增长到2007年的50%以上。在他企业生涯的后期,巴舒森于1992年成立了工程办公室,目前他仍然在管理着这个办公室。现在,他致力于国际公认的科学和工程类期刊《汽车技术》杂志(ATZ)和《发动机技术》杂志(MTZ)的出版,并为国际汽车制造商提供咨询工作和工程服务,撰写和出版科学和工程方面的书籍,其中大部分已被翻译成英文。总而言之,他是50多个出版物的作者或特约作者。十多年来,他的社论定期出现在ATZ和MTZ上。2001年,他被授予2000年度恩斯特一布里克勒奖和奔驰-戴姆勒-迈巴赫荣誉勋章。2004年,马格德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Fred Schiifer,教授,工学博士,1948年出生于德国莱茵诺韦德。他在完成机械工程学徒之后,继续在科布伦茨国家工程学院从事这一领域的学习。接着进入凯泽斯劳滕大学发动机和机器系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最后,他的博士论文是“奥托发动机的氢气/甲醇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然后,舍费尔进人位于德国内卡苏姆的奥迪公司,担任开发主管助理。在该公司的10年期间,他还担任了包括发动机实验组经理、发动机设计部主任等职务。
1990年,舍费尔被伊谢尔伦技术大学聘任为发动机和机器系教授,目前在南伐里亚的伊谢尔伦技术大学执导他的内燃机和流体机械实验室。他是很多大学机构的现任成员,包括管理大学教务。他当前担任理论和研究学院副院长,是机械工程学院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舍费尔还活跃在发动机技术研究和开发领域,无论是在自研能力,还是与该公司机器和工厂自动化(MPA)工程合作。1996-2003年,他与理查德·巴舒森合作,以增刊的形式在ATZ和MTZ杂志上分期出版了“壳牌内燃机词典”。2004年,以书籍的形式出版了专著《发动机技术词典》,舍费尔多年来一直是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和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成员。
内页插图
目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精彩书摘
《现代发动机技术大全》:
浓油雾Rich cloud。在稀薄调谐汽油机中,为实现低的燃油消耗率,必须进行混合气分层,只有这样才会在火花塞周围形成可点燃的浓混合气(即浓油雾)。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直喷式汽油机,由于燃油消耗量低,在全球范围得到了推广。由于这种发动机可以理想地控制混合气质量,因此在部分载荷条件下燃油消耗量节约可高达20%。
浓混合气Rich mixture。是指实际空气含量低于完全反应理论上所需空气含量(燃油完全转换为H2O和CO2)的混合气。浓混合气有助于发动机内部冷却,防止敲缸,常用于全负荷工况。但同时会引起燃油消耗率的增加和HC排放的增大。
理论混合气Stoichiometric mixtureo是指空燃比经过精确测量,测得的空气含量恰好为全部燃油氧化为H2O和CO2理论上所需空气含量的混合气。应用三元催化转化器时,应采用理论混合气,因为CO、HC和NOx这三种污染物只有在这种混合气条件下才能实现充分、高效率转换。
附壁油膜形成Wall film formationo如果混合气制备不理想,且进气歧管内混合气流动出现偏向,就会形成附壁油膜,油膜厚度取决于当前进气歧管壁面和混合气的温度。油膜主要出现在采用化油器和单点喷射的老式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全负荷时,形成油膜的燃油比例可达到总喷油量的1/2。附着在歧管壁面上的燃油密度主要取决于进入进气歧管的混合气条件。零件边缘和节气门等气体流动障碍,对油膜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在冷起动和暖机过程中,即使之前混合气制备非常好,也有可能形成附壁油膜。
……
前言/序言
现代发动机技术大全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