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当代科学育儿百科全问》重点突出的就是实用性,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内容很全面。 本书由北京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万理主编, 20多年的工作经验,是本书内容的准确性的保证。
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推荐。
内容简介
《当代科学育儿百科全问》是一部问答式、实用型百科全书, 以问答形式讲解,系统性编排,不仅方便查阅,也非常适合学习。
《当代科学育儿百科全问》将宝宝从0~3岁的成长过程,科学地划分为10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全面讲解了宝宝护理、喂养、健康饮食、智力开发、常见病防治等重要知识。内容全面,讲解清晰,关注细节,指导性强,很实用。 一书在手,科学养育宝宝胸有成竹 。
作者简介
万理,北京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婴儿室护理专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儿科工作领域的骨干专家。1989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儿科系儿科专业。20余年致力于婴幼儿的医疗和保健工作,在婴幼儿养育、医护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有十余篇论文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等国内期刊上发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最初的7天
一、新生儿生活照料
1.宝宝刚出生
01宝宝第一声啼哭意味着什么?
02何为阿普加评分?如何进行阿普加评分?
03新生儿需要哪些基础护理?
04如何护理早产新生儿?
05新生儿需要做哪些身体监测?
2.尿布
06纸尿布和布尿布有何区别?如何选择布尿布?
07怎样给新生儿换尿布?
08换尿布有哪些注意事项?
09什么时间更换尿布?
10如何正确洗尿布?
3.日常护理
11怎样抱新生儿?
12什么是"蜡烛包"?"蜡烛包"有什么弊端?
13如何正确包裹新生儿?
14 新生儿睡眠有何重要性?睡眠时间是多少?
15如何使新生儿睡眠好?
16新生儿采取什么姿势睡觉好?
17新生儿洗澡有何重要意义?
18新生儿需要每天洗澡吗?
19新生儿晚间洗澡可以吗?
20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洗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1给新生儿擦爽身粉方法不当会有哪些危害?
22如何正确给新生儿涂爽身粉
4.脐带
23脐带有何作用?为什么新生儿脐带护理很重要?
24脐带什么时间脱落?脐带不脱落怎么办?
25脐带脱落前如何处理?脱落后出现异常怎么办?
26新生儿出现脐疝怎么办?
5.口腔
27如何做好新生儿口腔护理?
28什么是螳螂齿?它有什么作用?
29马牙是怎么回事?
6.环境
30如何选择合适的宝宝床?
31选择宝宝床要考虑哪些方面?
32如何选择宝宝寝具?
33新生儿不宜接触哪些人?
二、新生儿喂养
1.母乳喂养
01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
02乳房大小对哺乳有影响吗?为什么?
03母乳有哪些优点?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2.早开奶
04何时开奶好?为什么要提倡早开奶?
05为什么开奶前不宜给新生儿喂糖水?
06开奶前能喂牛奶吗?为什么?
3.初乳
07什么是初乳?为什么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宝宝?
08不同时期的乳汁是如何划分的?成分有何不同?
4.如何哺乳
09哺乳妈妈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10什么叫按需哺乳?为什么要按需哺乳?
11如何做到按需哺乳?
12正确哺乳需要哪些步骤?
13新妈妈哺乳应采取什么姿势?
14哺乳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5夜间喂奶须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夜间喂奶?
16腹泻时哺乳要注意什么?
17什么是新生儿"乳头错觉"?
18如何纠正"乳头错觉"?
5.母乳不足
19如何判断母乳不足?
20增乳的方法有哪些?
21母乳不足时如何喂养?
22新生儿要不要喂水-
三、新生儿常见病防治
1.新生儿黄疸
01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症状表现?
02新生儿黄疸产生原因有哪些?
03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2.新生儿窒息
04新生儿窒息有哪些症状表现?
05新生儿窒息产生原因有哪些?
06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3.缺氧缺血性脑病
0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0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生原因有哪些?
09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4.新生儿破伤风
10新生儿破伤风有哪些症状表现?
11新生儿破伤风产生原因有哪些?
12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5.新生儿溶血病
13新生儿溶血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14新生儿溶血病产生原因有哪些?
15如何进行护理?
6.新生儿脐炎
16新生儿脐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17新生儿脐炎产生原因有哪些?
18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7.新生儿疾病筛查
19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是什么?
20何时进行筛查?主要筛查项目是什么?
第二章 8-28天
一、月子宝宝的生活照料
1.衣着
01选择新生儿衣服应注意什么?
02需要为新生儿准备哪些衣服?
03如何让宝宝冷暖适宜?
2.睡眠
04如何训练新生儿安睡?
05新生儿睡觉为什么总偏向一方?
06新生儿有哪些不良习惯?如何避免这些不良习惯?
3.护理与清洁
07新生儿留指甲有何弊端?怎样为新生儿剪指甲?
08何为新生儿头垢?怎样为新生儿清洗头垢?
09需要给宝宝剃"满月头"吗?
10如何让宝宝的头发长得好?
11给宝宝用洗护用品应注意哪些事项?
12如何选择合适的日用品?
13如何选择宝宝专用护肤品?
4.环境
14新生儿室内有空调好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5怎样保持正常室温?
16新生儿的环境有什么要求?
二、月子宝宝的喂养
1.母乳喂养
01什么时候给宝宝喂奶?喂多少次?
02怎样避免新生儿吐奶?
03如何喂养双胞胎儿?
04如何喂养三胞胎儿?
05挤奶有什么好处?怎样实施手工挤奶?
06怎样用吸奶器吸奶?
2.人工喂养
07人工喂养有哪些卫生要求?
08适宜的代乳品有哪些?
09喂牛奶的误区有哪些?
10选择什么样的奶粉比较好?
11如何鉴别真假奶粉?
12如何保存好奶粉?
13如何计算奶粉的用量?
3.奶瓶和奶嘴
14如何选择奶瓶和奶嘴?
15怎样用奶瓶给新生儿喂奶?
16喂奶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17消毒奶瓶需要哪些用具?怎样给奶瓶消毒?
4.补充维生素
18为什么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19宝宝缺乏维生素D有何危害?如何补充?
20宝宝缺乏维生素C有何危害?如何补充?
21宝宝缺乏B族维生素有何危害?如何补充?
22宝宝缺乏维生素A有何危害?需要额外补充吗?
23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K?
三、月子宝宝的能力训练
1.能力发展
2.能力训练
3.适当刺激
四、月子宝宝常见病护理
1.新生儿低血糖症
2.新生儿颅内出血
3.新生儿肝炎
4.新生儿痤疮
5.新生儿贲门松弛
第三章 2-3个月
一、2-3个月宝宝生活照料
二、2-3个月宝宝喂养
三、2-3个月宝宝智能开发
四、2-3个月宝宝常见病护理
第四章 4-6个月
第五章 7-9个月
第六章 10-12个月
第七章 1岁-1岁半
第八章 1岁半-2岁
第九章 2岁-2岁半
第十章 2岁半-3岁
......
精彩书摘
3.日常护理
11怎样抱新生儿?
手托法:左手托住新生儿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新生儿的臀部和腰部。
腕抱法:轻轻地将新生儿的头放在左胳膊弯中,左小臂护住新生儿的头,左腕和左手护住新生儿的背和腰部,右手护住新生儿的臀部和腰部。由于新生儿脖子软,挺不起来,用这种方法抱,要注意用左小臂及臂弯支撑好新生儿的头,使头不至于前倾后仰。
12什么是“蜡烛包”?“蜡烛包”有什么弊端?
在很多地方,有的人还喜欢用一块大方布将新生儿紧紧地包扎起来,因担心包扎不严实还在外面系上一根带子或绳子,人们习惯把这叫作“蜡烛包”。他们认为如果不把新生儿双腿绑直,长大会成为“八字脚”或“罗圈腿”。另外的原因是担心新生儿受冷。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腿变形不是小时候没有捆绑的原因,而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缺钙引起。
“蜡烛包”捆得很紧,不仅影响新生儿正常发育,妨碍其自由运动,同时由于父母怕新生儿着凉,不敢打开包裹,甚至不给新生儿洗澡,大小便不易及时发现,很容易造成皮肤感染或尿布疹,同时,这样包裹,新生儿生病也不容易发现。
13 如何正确包裹新生儿?
为了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不要给新生儿打“蜡烛包”,而应该给新生儿穿上一件小衣服,盖上小被子。如冬天出生的新生儿,可以给他们穿上绒布衣服及薄棉袄或毛衣,盖上小棉被,让他们手脚自由活动。
另外,还可以到商店买一种棉睡袋,样子像斗篷,下面有扣子固定,可随时打开更换尿布,睡袋比较宽松,既保暖又不影响新生儿活动。
14新生儿睡眠有何重要性?睡眠时间是多少?
新生儿大脑发育还未成熟,容易疲劳,进入睡眠时大脑可以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脑和全身的生长发育。如睡眠不好,会影响小儿生理功能紊乱,神经系统调节失灵,食欲不佳,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新生儿的睡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新生儿疲劳时,必须经过充足的睡眠之后,才能解除疲劳;睡眠充足才能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好。
新生儿每天除了喂奶啼哭外,几乎都在睡眠,每天大约需睡眠20小时。
15如何使新生儿睡眠好?
睡前要吃饱,吃奶后要把新生儿放在肩上轻轻拍背,将吞下的空气排出来。
大小便后要把臀部洗干净,换上干净尿布。
房间要保持安静,光线适中。
盖被不要太厚,也不要蒙住新生儿嘴巴、鼻子,确保小儿呼吸通畅。
16新生儿采取什么姿势睡觉好?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喂奶后一小时应右侧卧,之后再仰卧。新生儿大部分时间是采取仰卧睡觉姿势,因为这种睡觉姿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新生儿的内脏,如心脏、胃肠道和膀胱的压迫最少。但是,仰卧睡觉时,舌根部放松并向后下坠,容易堵塞咽喉部,影响呼吸道通畅。如果再给新生儿枕上一个较高的枕头,就会使新生儿呼吸困难,所以最好不要给新生儿使用枕头。
新生儿俯卧睡觉容易发生意外窒息。同时,俯卧睡觉会压迫内脏,容易产生溢奶的现象,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7新生儿洗澡有何重要意义?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加之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大小便次数多,因此新生儿皮肤较脏,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地方。洗澡可清洁皮肤,帮助皮肤呼吸,加速血液循环。
每次洗澡时还可以检查新生儿全身皮肤、脐带,观察新生儿四肢活动和姿势,及早发现问题。
新生儿皮肤面积相对较大,经常洗澡是对皮肤触觉的最好刺激,皮肤能把各种感觉直接传递到大脑,促进脑的发育和成熟。
18新生儿需要每天洗澡吗?
洗澡次数可根据气候和家庭条件决定,夏天每天至少洗1次,冬天每周洗1次, 有时大便后特别脏也应增加一次。当然,只要不是炎热的夏季隔天洗一次也没有关系,但早晚要给新生儿洗脸,每次换尿布时应用温水擦洗新生儿屁股。
19新生儿晚间洗澡可以吗?
新生儿的洗澡时间没有特别的规定,新生儿洗澡安排在晚上8点钟是完全可以的,不过,新生儿的日常生活应该要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家庭情况最好将新生儿每天的洗澡时间固定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晚间洗澡时室内的温度,特别是冬季,晚间气温往往很低,因此,新生儿洗澡时的室温一定要保持在26℃左右为好。
20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洗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即可洗澡,洗澡时室温应保持在26?28℃左右。水温以38?40℃为宜,成人感觉手背不烫为合适。澡盆、毛巾应专用,以防止交叉感染。为新生儿洗澡应选用刺激性小的“宝宝肥皂”,并把事先准备更换的衣服,毛巾被打开铺好。
洗澡的顺序由上而下。若天气寒冷或新生儿脐带还未脱落,应将上、下身分开洗。准备妥当后,先脱去上衣,下半身用毛巾或布包好,大人用左手托住新生儿头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从后面把耳廓像盖似地按在耳道口,防止水进入耳道,左手和腰部夹住新生儿下半身,右手拿小毛巾沾水将脸、头部洗净擦干,接着用同样方法洗颈部、腋下、前胸后背、双臂和双手,洗完后用干浴巾包裹上半身。再把新生儿头靠在左肘窝里,左手托住两大腿根部后开始洗下半身。洗下身时应注意不要将脐带弄湿。洗好后立即将新生儿抱出浴盆,用干净的大浴巾裹住,把水滴吸干,迅速穿好衣服,垫上尿布后,最后用干毛巾把眼、耳、鼻、头发擦干。
若新生儿脐带脱落,脐部情况良好,可在新生儿洗完脸部、头发后,将新生儿全身浸入水中洗。最好两人配合着帮新生儿洗澡,一个人将手伸入水中托住新生儿,另一个人洗。
洗澡用水宜先加冷水后加热水,调好温度,以免烫伤。动作要轻柔敏捷,每次洗澡不超过10分钟,洗澡前半小时内不要喂奶,以免溢奶,洗后可喂一次奶,然后让新生儿睡觉。
21给新生儿擦爽身粉方法不当会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洗澡后身上用些爽身粉,可使身体滑腻清爽、舒适。然而,专家指出,爽身粉如果长期使用不当,会直接损害新生儿健康。
新生儿代谢快,出汗多,尿也频,过多的爽身粉遇到汗水或尿能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当新生儿活动时,身体皱褶处的粉块或颗粒容易摩擦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糜烂。
爽身粉中含有一定量的滑石粉,如果扑洒爽身粉时,新生儿吸入少量粉末,可以由气管的自卫机构排除。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使新生儿吸入过多,滑石粉会将气管表层的分泌物吸干,破坏气管纤毛的功能,情况严重时可导致气管阻塞。而一旦发生“爽身粉综合征”,目前国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22如何正确给新生儿涂爽身粉
涂抹爽身粉时注意远离风道,先在远离新生儿处将粉倒在手上,然后小心涂抹在新生儿身上,勿使爽身粉乱飞。使用后应立即收拾好,妥善保存,且不可给新生儿当玩具。天热流汗时不要给新生儿擦爽身粉。
……
前言/序言
《未来家长养成手册》 引言 在瞬息万变的二十一世纪,为人父母不再仅仅是繁衍后代,更是一场与时俱进的学习与成长之旅。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如同一个待开发的宇宙,充满了无限可能。如何在这片浩瀚的宇宙中,为他们绘制出最璀璨的星图,让他们在知识、情感、品格的维度上闪耀,是我们每一位现代家长所面临的深刻课题。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育儿秘籍,而是致力于引领您踏上一段发掘自我、重塑育儿观的探索之旅,从而成为一位真正能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未来家长”。 第一章:认知重塑——看见孩子,看见未来 我们常常在“应该”和“必须”的条条框框中,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却忽略了他们内在的独特性。本书将首先引导您打破固有的育儿思维模式。 告别“标签化”的育儿观: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给孩子贴上“聪明”、“笨拙”、“内向”、“外向”等标签。这些标签不仅限制了我们对孩子的观察,也可能成为孩子自我设限的枷锁。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剥离这些预设的印象,真正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一个鲜活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我们会分析标签的形成机制,以及它对孩子成长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提供一套实用方法,帮助您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孩子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和独特的闪光点。 理解孩子的“成长节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步调,强求一致性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将剖析儿童心理发展学的核心理念,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等,让您能够更科学地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可能出现的行为和心理需求。我们还将讨论“敏感期”的概念,教您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提供支持,而不是盲目干预。理解孩子的成长节奏,意味着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去探索世界。 从“控制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许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习惯扮演“控制者”的角色,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密监控和指令。这种模式固然能带来暂时的秩序,却扼杀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本书将强调“引导者”角色的重要性。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积极的沟通、恰当的放手,以及提供丰富的探索机会,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这不仅仅是育儿方式的调整,更是家长心态上的深刻转变——从希望塑造一个符合自己期望的孩子,转变为支持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第二章:情绪导航——与孩子一同驾驭情感的海洋 情绪是人类最基本、最直接的体验。学会管理和表达情绪,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全新的情绪教育工具。 情绪的识别与命名: 很多孩子因为无法准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出现行为上的困扰。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方法,帮助孩子认识并命名各种情绪,从快乐、悲伤到愤怒、恐惧。我们会介绍一些情绪图卡、情绪日记等工具,让情绪的学习过程变得具象化和游戏化。 共情力的培养——走进孩子的心灵: 共情,即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共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积极倾听、回应孩子的感受,以及在孩子情绪激动时给予支持,来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这不仅仅是教孩子同情他人,更是让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从而建立更深厚的人际连接。 情绪的疏导与转化: 孩子的情绪如同潮水,有时汹涌澎湃。本书将为您提供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情绪疏导技巧,例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艺术表达等,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负面情绪,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力量。我们将强调“情绪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学习与之共处。我们会讨论如何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并成为孩子情绪的稳定器。 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 很多时候,家长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我们将探讨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常见情绪挑战,例如焦虑、疲惫、挫败感等,并提供一套自我情绪调节的策略,帮助家长成为一个情绪稳定、内心强大的榜样。 第三章:学习赋能——点燃孩子内在的学习引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单纯的知识灌输已经无法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本书将聚焦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 从“为学而学”到“为用而学”: 许多孩子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将探讨如何将学习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通过亲子阅读,引导孩子对文字产生好奇;通过一起做实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欲。 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仅仅掌握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知识,并独立思考。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发展批判性思维,例如提问、分析、比较、评估等。同时,我们也将聚焦于如何引导孩子面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 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并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学习,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分享一些易于操作的探索式学习案例,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小型的项目式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乐趣,掌握技能。 科技赋能的学习: 在数字时代,如何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来辅助孩子的学习,是一个重要议题。我们将探讨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类APP、在线课程,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安全、有效地使用网络,让他们成为科技的受益者,而非奴隶。 第四章:品格塑造——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石 品格,是孩子未来走向社会、融入集体、实现自我价值最坚实的后盾。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品格培养方案。 责任感的培养: 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设定合理的家务、完成承诺等方式,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诚信的教育: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言传身教,以及在孩子犯错时给予坦诚沟通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诚信品质。 同理心与合作精神: 学习理解他人,懂得与他人合作,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分享玩具,以及在家庭中营造合作氛围,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毅力与抗挫折能力的锻造: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拥有毅力和面对挫折的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鼓励孩子坚持完成挑战,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支持,来帮助他们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独立思考与自我判断: 鼓励孩子不盲从,有自己的主见,是培养他们独立人格的重要一环。我们将提供一些方法,引导孩子在面对信息时进行甄别,形成自己的判断。 第五章:亲子连接——构建温暖而有力的爱的桥梁 深厚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本书将帮助您构建更加稳固、更加有质量的亲子连接。 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并非仅仅是物理上的存在,而是心与心的连接。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来创造高质量的陪伴时光,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 积极的沟通艺术: 沟通是桥梁。我们将分享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积极倾听、开放式提问、赞美与鼓励等,让亲子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效。 界限的设定与尊重: 明确的界限能够保护孩子,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我们将讨论如何以尊重和爱为前提,设定清晰的家庭规则,并在执行中保持一致性。 成为孩子的“生活导师”与“成长伙伴”: 父母不仅是养育者,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引路人。我们将探讨如何与孩子一同探索世界,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坚实后盾。 结语 成为一位“未来家长”,并非意味着拥有完美的育儿公式,而是开启一段持续学习、不断反思、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精彩旅程。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探索的工具、一种成长的视角、一份坚定的信念。愿每一位阅读本书的家长,都能在这场爱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与孩子一同编织出更加美好、更加充满智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