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生父辈自有趣/001
一、为人处世皆低调
——生父张锦芳/002
二、落寞本随显贵来
——嗣父张镇芳/004
第二章 平生苦乐有谁知/013
一、九岁人称小神童/014
二、心高少年受笼络/016
三、脱却军袍换布衣/019
四、盐业银行暂栖身/022
五、家有欢乐亦有愁/025
六、沪滨遭遇惊险事/032
七、弭兵促和不言功/037
第三章 一生聚散救国粹/045
一、收藏本是雅人事/046
二、离弃污秽向清高/050
三、拯救国宝真爱国/059
四、伯老叹物是人非/064
五、结怨当朝红权贵/069
第四章 欲救京剧于俸统/075
一、京剧艺术荣与衰/076
二、伯驹拜师余叔岩/078
三、菊坛难逢话盛事/089
四、伯老力保传统戏/098
第五章 说真话者大沉沦/103
一、可怜中州老词人/104
二、落魄之人君子交/110
第六章 公子叹漂泊岁月/119
一、伯驹春游至长春/120
二、避居西秦度残年/131
三、欲回京师无户口/136
四、布衣元帅攀友情/140
五、续断诗词难为续/145
六、桑榆晚景堪自慰/156
附录一 张伯驹主要作品与捐献书画目录(不完全统计)
附录二 丛碧书画录/171
内容简介
《生是长穹一抹风(民国公子张伯驹)》追怀张伯驹先生生平事迹,品味其散淡心情和仗义作风。在娓娓而幽默的叙说中,可见一个纯粹文人的模样和心情。这是关于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的最新传记。张伯驹出生于官僚家庭,却痴迷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使国宝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他卖掉豪宅、变卖首饰收藏法书名画。国民党游说他去台湾,他没有同意,安排他去美国,他毅然拒绝。他力促北平和平解放,却从不言功。解放后他把自己的大量收藏无偿捐献给了国家。他在反右运动中落难,却依然沉浸于自己热爱的文化事业。
作者介绍
张伯驹于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河南项城县秣陵镇阎楼村。他本名张家骐,生父为张锦芳。张伯驹有一同父异母弟张家骏,同母妹张家芬。
张锦芳(1872—1942),字纲庵,清末廪生(秀才)出身。所谓廪生乃是从秀才中经过多次考试选取的优秀者,送到县学或是府学中读书,并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者。由此可见,张锦芳的学问不是泛泛之辈。据说,张锦芳自幼聪颖好学,为人诚实谦恭,而且性情慷慨豪爽,救济危难,唯恐人后,深受邻里称赞。
清末,张锦芳曾任度支部郎中。鼎革后于民国二年(1913)任众议院议员、道尹等职。其本人已是身份显赫,且其兄张镇芳曾代理过直隶总督,并官至河南督军,也算是一方大员,更可谓煊赫一时。但是,张锦芳在乡里生活却很是低调,管束子弟极为严格。一次,他的次子张家骙与同学张文钰聊天,张家骥问张文钰:“你是哪儿的张?”张文钰答日,是北街牌坊底下的张(意谓住在牌坊下面)。张文钰反问张家骥:“你是哪儿的张?”张家骥却答道:“我是牌坊顶上的张。”明显有压人一头的意思。张文钰不服气,二人便争吵起来。原来这张文钰也不是无名之辈,他的先辈曾捐资修建县文昌宫,做过文昌宫的山长。一般文昌宫都是县学的所在,所以文昌宫山长就是一个县的教育学院院长。张锦芳听说了此事,便首先教训了张家骥一顿,随即套上马车到张文钰家,向他们赔礼道歉。为此,乡邻们都称赞张锦芳识大体,不以势压人。
民国元年,袁世凯任命张镇芳为河南督军。此时,正是辛亥革命风潮方兴未艾,各路豪杰争雄未已。革命党人不甘心由袁世凯做共和国总统,准备与之一争高下,各地的青年学生风头正健,充当了暗杀、爆炸等激烈行动的先锋。河南的青年革命党人也密谋炸开封的火药库。张镇芳作为一省之长,为稳定局势,不能坐视,便实行戒严,大肆搜捕,牵连无辜之事也就时有发生。可是张锦芳却反其兄之道而行之,保护、救助了许多青年学生。如因为项城阎子固一案,株连牵扯多人。张锦芳勇于任事,极力为之辩白,使许多无辜青年得以解脱。
张锦芳能诗善文,文学功底不薄,有诗集《修竹斋引玉咏》问世。但他却虚怀若谷,绝不以家世骄人,也不以学问傲世。他听说豫东名士朱飞仙诗书画都有很深造诣,便慕名造访。第一次未遇,遂留下名片而返。第二次又去亲临朱宅,见朱飞仙正在灌园种菜。那朱飞仙知道他是张督军之弟,无意与之攀援,也没有客套,便开口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张锦芳答:“听说先生的诗做得好,想来与先生和诗。”朱问道:“你的诗属哪一家?”张锦芳谦虚地回答:“我不过是杂学乱凑,谈不上哪一家。”朱冷冷地说:“你既然不人家,还与我和什么诗?”说罢,转身又继续灌园去了。张锦芳并未恼怒,反而叹道:“真乃名士也!”
张锦芳死后,乡里口碑很好,汝南知府张子晋所撰之《纲庵先生碑》中说他:“自清末逮民国初元,汝南改办一切公益,得公赞助之力居多,其他排难解纷造福于汝人者,殆不可数计。” ……
《生是长穹一抹风:民国公子张伯驹》文化大师 传记[正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