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分子生物學/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學類“十二五”規劃教材》以“重基礎、內容新”為指導思想,從分子生物學的概念、術語、理論及新發現齣發,係統介紹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基礎。緒論主要介紹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簡史和分子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第2章到第9章為《分子生物學/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學類“十二五”規劃教材》的核心部分,介紹DNA與基因組、DNA復製、基因組的變異與DNA損傷修復、DNA重組與轉座、原核生物的轉錄及轉錄調控機製、真核生物的轉錄及轉錄調控機製、RNA轉錄後加工及調控和蛋白質翻譯與調控;第10章對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以及生物信息學進行介紹;第11章對分子生物學技術基礎進行翔實的闡述。
《分子生物學/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學類“十二五”規劃教材》供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學等專業本科生使用,也可以作為農林、環保、園藝、醫學、藥學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此外也可作為各相關領域的教師和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分子生物學及其研究對象與目的
1.2 分子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1.3 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1.4 分子生物學的應用與展望
第2章 DNA與基因組
2.1 DNA的結構
2.2 DNA結構的多樣性
2.3 DNA結構的動態性
2.4 基因的概念
2.5 基因組
2.6 染色質的結構
第3章 DNA復製
3.1 DNA復製的特點
3.2 DNA復製的酶及蛋白質
3.3 DNA復製的起始
3.4 DNA復製的延伸及持續性復製
3.5 DNA復製的終止
第4章 基因組的變異與DNA損傷修復
4.1 基因組的變異與穩定性維持
4.2 DNA損傷
4.3 DNA修復機製
第5章 DNA重組與轉座
5.1 DNA重組
5.2 轉座子
第6章 原核生物的轉錄及轉錄調控機製
6.1 原核生物RNA聚閤酶
6.2 原核生物的啓動子
6.3 轉錄的起始
6.4 轉錄的延伸
6.5 轉錄的終止
6.6 操縱子
6.7 λ噬菌體基因錶達調控
6.8 σ亞基的轉換
6.9 逆轉錄
第7章 真核生物的轉錄及轉錄調控機製
7.1 真核生物RNA聚閤酶
7.2 真核生物的啓動子
7.3 增強子和沉默子
7.4 真核生物轉錄及轉錄調控的特點
7.5 轉錄因子
7.6 染色質結構對基因轉錄的影響
分子生物學
第8章 RNA轉錄後加工及調控
8.1 mRNA的轉錄後加工
8.2 核糖體RNA(rRNA)的加工
8.3 轉運RNA(tRNA)的加工
8.4 RNA乾擾
8.5 microRNA
第9章 蛋白質翻譯與調控
9.1 遺傳密碼的使用
9.2 核糖體
9.3 翻譯過程
9.4 蛋白質摺疊翻譯
9.5 蛋白質轉運
9.6 蛋白質翻譯後修飾
9.7 蛋白質降解
9.8 翻譯水平調控
第10章 基因組學與後基因組學
10.1 基因組學
10.2 轉錄組學
10.3 蛋白質組學
10.4 生物信息學
第11章 分子生物學技術基礎
11.1 載體
11.2 核酸酶
11.3 剋隆基因技術
11.4 DNA測序技術
11.5 聚閤酶鏈式反應
11.6 生物分子分離技術
11.7 核酸雜交
11.8 基因轉錄産物的定位和定量分析方法
11.9 核酸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檢測方法
11.10 基因的敲除與敲入
11.11 顯微成像
11.12 DNA芯片
前言/序言
作為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學類“十二五”規劃教材之一,《分子生物學》一書即將付梓。欣喜之餘,參與編寫此教材的各位編委也心懷忐忑地期待著此書與讀者見麵。在編寫本書過程中,我們充分比較和分析瞭已有的國內外相關教材,藉鑒瞭各版本教材的成功之處,這為本教材的順利完成提供瞭極大的幫助。在此,我們嚮所藉鑒著作的作者錶示衷心的感謝,也希望本教材能與當今已有的《分子生物學》教材互補,以適應人纔培養的需求。
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和生長點,它的理論和技術已經融入生命科學的各個方麵和各個層次,它的發展為人類揭示生命現象的本質和解決生命科學問題提供瞭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為此,本教材特彆注意教材內容的更新、對已掌握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拓展個人知識的能力培養以及基本技術理論與操作能力的培養等。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迅速發展,作為培養創新型人纔的《分子生物學》教材,其內容必須與時俱進,及時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因此,在認真總結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考慮到作為本科生專業基礎課教材所要求的基礎性和係統性的同時,針對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的需求,本教材還重點介紹瞭對分子生物學發展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經典研究。而且,對本教材的結構體係和教學內容做瞭深入的研討,強調瞭其內容的先進性和知識結構的閤理性與邏輯體係,及時增加瞭已經成為分子生物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內容,例如關於非編碼RNA、高通量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生物信息技術在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應用等,力求更好地滿足教學發展的需求。
參加本教材編寫的既有具有豐富的分子生物學教學和科研經驗的一綫教師,也有活躍在本學科前沿領域的青年學者。編寫任務分工如下:第1章由李鈺編寫;第2章和第6章由趙利峰編寫;第3章由馬正海和丁軍濤編寫;第4章由李宏編寫;第5章由李宏和李紅心編寫;第7章由侯典雲和張飛編寫;第8章由劉川鵬編寫;第9章由王秀利和範永山編寫;第10章由李鈺和李紅心編寫;第11章由丁軍濤和李聰聰編寫。要特彆提齣感謝的是,在編寫過程中,劉川鵬教授在完成自身編寫任務的同時,還對相關章節進行瞭審閱,並提齣瞭中肯的意見;在稿件匯總和校對中,張春斌副教授對本書進行瞭全麵的校閱;還要感謝陳玥博士、史明老師和姚媛菲在某些章節寫作中做瞭較多的工作;尤其要感謝史明老師在教材組稿過程中與各位編委的及時聯係。正是上述各位同仁的辛勤勞動,保證瞭本教材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順利完成。此外,本教材的撰寫還得到編委所在單位的關心和支持,也得到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的大力協助,在此我們錶示誠摯的敬意。
盡管在書稿編寫和匯總時始終力求保證各章節之間的行文風格、篇幅比例和內容銜接等方麵的一緻性,但由於齣版的時間需求、各位編委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壓力以及不同內容的進展限製,還存在著不十分理想之處;而且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展日新月異,加之編者的知識更新速度和寫作水平有限,本書一定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們真誠地歡迎各位專傢和讀者批評和指正。
分子生物學/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生命科學類“十二五”規劃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