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品类日汉译经典 国富论(上下)(英)斯密著 系统全面的经济学说丛书 经典名著读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国富论(套装上下册)》经过五年写作、三年修改,于1776年正式与读者见面。当时正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国富论(套装上下册)》及时地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提出了一套系统全面的经济学说。从作为国富基础的劳动,到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分工,再到分工带来的交换,交换带来的媒介——货币,再到商品的价格,以及构成价格的基本要素——工资、地租和利润,文中都有详细精辟的论述。该书反对政府干涉商业自由市场,提倡降低关税和自由贸易,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至今在世界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
> >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 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这一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己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5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1787年他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 > 关联推荐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世界上每个大的或小的经济学家,都曾直挡或间接受其影响。对之推崇到无可进一步推崇,甚至于自命为斯密信徒的人们,亦会从中取出几个章句来批评;反之,对之批评到无可进一步批评,甚至于公然反对斯密主义的人们,亦莫不从中采纳几种意见,作为自己的根本思想。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
diyi部系统伟大的经济学经典著作
经济学诞生的奠基之作
西方经济学的“sheng经”
经济学的百科全书
经济巨人的理性之作,一读就令你恍然大悟的体系之书
《国富论》与《sheng经》、《资本论》同为人类不朽的智慧宝典。
上卷目次
序论及全书设计
弟--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弟--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原理
第三章 论分工受限制于市场的范围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使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劳动王资论
第九章 资本利润论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因用途不同王资与利润亦不均等
弟--节 基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第二节 基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土地地租论
第--节 论时常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论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与不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之变动
旁论z近四世纪银价之变动
第--期
第二期
第三期
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
怀疑银价今犹继续跌落的根据
社会治化改进及于三种原生产物之影响各异
第--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关于银价变动的结论
改良的进步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
本章的结论
第二篇 论资财之性质,蓄积与使用
序论
第--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视货币为社会总资财之一支而论述之,并论国民资本之维持费
第三章 论资本蓄积,并论生产的和不生产的劳动
第四章 论借放利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各种资本用途
第三篇 诸国民之富的进步
下卷目次
序论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上诸体系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之收入
第--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第--章 论分工
劳动生产力上z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结果。
考察分工在某特殊制造业上如何发生作用,就更容易了解分工在社会一般业务上的结果。依照一般的设想,分工是z完全地实行在某些极不重要的制造业上,要是说不重要的制造业比其他更重要的制造业有较为周密的分工,那大概不全是事实,但这些不重要的制造业,因为只供给少数人的少量需要,所以全部王人为数必然是很小的。被使用在工作各不同部门的人往往集合在同一施工所(work house)内,观察者可以一览无遗。反之,那些大制造业因为必须供给多数人的大量需要,所以王作各不同部门,都雇有许多工人,要把他们全体集合在一个施工所内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容易同时看见一个部门以上的王。这种大制造业,实际上,尽管比那些小制造业,把作业分成更多得多的部分,但王作的划分不能那样一览无遗,从而也更不为人所留意。
针制造业,是一种极微小的制造业。它的分王,曾屡为世人所注意,所以就把它当作例来说罢。分工已经使针的制造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一个工人,如果没有受过这种职业的训练,是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使用的机器的(引起这种机器的发明的,也怕是同样的分工),纵令竭力工作,也许一日也不能造成一枚,要是说二十枚,那就决然是不可能了。但按照职业现在的方法,则不但这全部作业已经成为一种特殊职业,且它还分成若千部门,其中大多数也同样是特殊的职业。计抽线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磋锋者一人,钻鼻者又一人。但要钻鼻,已须有二三种不同的工作.搓之使利,擦之使白,乃至以针刺于纸上的王作,都成了一种职业。这样,制针的重要作业,就分成了大约十八种操作。有些制造厂,这十八种操作是分别由不同的职工去担任的,虽然在别的制造厂内同一个人有时会兼任二三门。我看见这样一个小制造厂,其内只雇用十个王人,其中有些人要做两三种不同的操作.但是尽管他们连必要的机器设备也不完备,但他们只要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大约十二磅?每磅合中等针四千枚以上。这十个工人,每日可以成针四万八千枚以上,一人一日,可以成针四万八千枚的十分之一。那就可以说是每人每日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分別地独立地工作,其中任何人都不熟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漫说一日二十枚,就连一枚也会制不成。他们不独不能造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和不同操作的结合,而有可能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四千八百分之一也不行。
……
品类日汉译经典 国富论(上下)(英)斯密著 系统全面的经济学说丛书 经典名著读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