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由华为公司授权,并指定作为企业认证培训教材;
是目前为止的大型华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工具图书;
深入浅出,技术原理剖析与分层次配置示例完美结合;
综合配置思路分析和详尽配置步骤介绍完美结合
内容简介
《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是专门介绍华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的工具图书,同时也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指定的ICT认证系列培训教材。全书共分三篇、15章。第1篇:路由器选型及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具体包括AR G3、NE系列路由器的选型及应用,各种登录方式/启动系统/BootROM菜单/信息中心/U盘开局/自动配置,各种路由器接口(特别是各种WAN接口)、WAN接入与互联、DHCP/DNS服务、NAT等功能的配置与管理。第二篇:可靠性配置与管理,具体包括BFD/NQA、VRRP、接口备份和双机热备份等功能的配置与管理。第三篇:路由配置与管理,具体包括静态路由、RIP路由、OSPF路由、IS-IS路由、BGP路由,以及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的配置与管理。
作者简介
王达,网管技能水平考试专家委员,四届51CTO“受读者喜爱的IT图书作者”(并有5届、7部作品荣获51CTO主办的“读者喜爱的IT技术图书”称号),国内网络工程技术专家和知名的IT图书作者。曾在天极网、IT168、e800等网络媒体上发表千篇以上IT方面的专业文章,出版过超过50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著作,其中的代表作包括《网管员必读》系列、《网络工程师必读》系列、《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Cisco/H3C交换机高级配置与管理技术手册》,以及刚刚出版上市的《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等,并有多部版权输出到了台湾地区。个人及所著图书获得过许多各级奖项,其中包括在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由出版协议等组织颁发“输出版优先图书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路由器选型及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
第1章 路由器的选型及应用
1.1 华为AR G3系列路由器概述
1.1.1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点
1.1.2 AR G3的主要路由器系列
1.1.3 AR G3系列路由器的命名规则
1.1.4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1.1.5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
1.2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
1.2.1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点
1.2.2 AR150系列产品外观结构及配置规格
1.2.3 AR15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
1.2.4 AR150-S系列产品外观结构及配置规格
1.2.5 AR15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
1.2.6 AR160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
1.2.7 AR16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
1.2.8 AR200系列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
1.2.9 AR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
1.2.10 AR200-S系列产品外观结构及配置规格
1.2.11 AR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
1.2.12 AR150/160/200系列的基本配置和性能综合比较
1.2.13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
1.3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
1.3.1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主要特点
1.3.2 AR1200系列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
1.3.3 AR1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
1.3.4 AR1200-S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
1.3.5 AR1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
1.3.6 AR2200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
1.3.7 AR2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
1.3.8 AR2200-S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
1.3.9 AR2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
1.3.10 AR3200系列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
1.3.11 AR3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
1.3.12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基本配置和性能综合比较
1.3.13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
1.4 NE系列路由器
1.4.1 NE20E-S系列多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点
1.4.2 NE20E-S系列多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1.4.3 NE40E系列全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点
1.4.4 NE40E系列全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1.4.5 NE5000E集群路由器的主要特点
1.4.6 NE5000E集群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第2章 路由器登录及基础配置
2.1 AR G3系列路由器的登录
2.1.1 首次本地登录
2.1.2 首次Telnet远程登录
2.1.3 首次登录后的基本配置
2.1.4 AR G3系列路由器首次登录基本配置示例
2.2 Web登录
2.2.1 上传Web网页文件
2.2.2 加载Web网页文件
2.2.3 创建Web网管账号
2.2.4 配置HTTPS服务器
2.2.5 登录Web网管
2.3 配置系统启动
2.3.1 系统启动概述
2.3.2 保存配置文件
2.3.3 比较配置文件
2.3.4 备份配置文件
2.3.5 恢复配置文件
2.3.6 清除配置
2.3.7 设置设备的出厂配置
2.3.8 配置系统启动文件
2.3.9 重新启动设备
2.3.10 系统启动配置示例
2.4 BootROM菜单
2.4.1 BootROM简介
2.4.2 BootROM主菜单
2.4.3 串口子菜单
2.4.4 网络子菜单
2.4.5 启动选择子菜单
2.4.6 文件管理子菜单
2.4.7 密码管理菜单
2.5 信息中心基础
2.5.1 信息的分类
2.5.2 信息的分级
2.5.3 信息的输出
2.5.4 信息的输出格式和输出过滤
2.6 配置Log信息输出
2.6.1 Log信息输出配置任务
2.6.2 配置Log信息输出基本功能
2.6.3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Log缓冲区
2.6.4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日志文件
2.6.5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控制台或终端
2.6.6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日志主机
2.6.7 Log信息输出管理
2.6.8 向日志文件输出Log信息的配置示例
2.6.9 向日志主机输出Log信息的配置示例
2.7 配置Trap信息输出
2.7.1 Trap信息输出配置任务
2.7.2 配置Trap信息输出到SNMP代理
2.7.3 向SNMP代理输出Trap信息的配置示例
2.8 配置输出Debug信息
2.8.1 Debug信息输出配置任务
2.8.2 向控制台输出Debug信息的配置示例
2.9 U盘开局配置与管理
2.9.1 U盘开局流程
2.9.2 U盘开局文件
2.9.3 U盘开局索引文件制作
2.9.4 配置U盘开局认证
2.10 Auto-Config配置与管理
2.10.1 Auto-Config工作原理
2.10.2 Auto-Config特性的产品支持
2.10.3 配置同网段Auto-Config功能
2.10.4 配置跨网段Auto-Config功能
2.10.5 Auto-Config维护
2.10.6 同网段Auto-Config功能的配置示例
2.10.7 跨网段Auto-Config功能配置示例
第3章 接口配置与管理
3.1 路由器接口基础及基本参数配置与管理
3.1.1 接口分类
3.1.2 物理接口编号规则
3.1.3 接口基本参数配置
3.1.4 接口基本参数配置管理
3.2 以太网接口配置与管理
3.2.1 以太网接口分类
3.2.2 配置以太网接口基本属性
3.2.3 自动协商速率范围配置示例
3.2.4 配置二层以太网接口
3.2.5 端口隔离配置示例
3.2.6 配置三层以太网接口
3.2.7 以太网接口管理
3.2.8 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
3.3 Serial接口配置与管理
3.3.1 同/异步Serial接口
3.3.2 配置同步方式下Serial接口的物理和链路属性
3.3.3 配置异步方式下Serial接口物理和链路属性
3.3.4 Serial接口管理
3.3.5 同步方式下Serial接口连接网络的配置示例
3.4 CE1/PRI接口配置与管理
3.4.1 CE1/PRI接口简介
3.4.2 CE1/PRI接口物理属性
3.4.3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E1方式
3.4.4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CE1方式
3.4.5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PRI方式
3.4.6 CE1/PRI接口管理
3.5 E1-F接口配置与管理
3.5.1 E1-F接口简介
3.5.2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非成帧方式
3.5.3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成帧方式
3.5.4 E1-F接口管理
3.6 CT1/PRI接口配置与管理
3.6.1 CT1/PRI接口简介
3.6.2 CT1/PRI接口物理属性
3.6.3 配置CT1/PRI接口工作在CT1方式
3.6.4 配置CT1/PRI接口工作在PRI方式
3.6.5 CT1/PRI接口管理
3.7 T1-F接口配置与管理
3.7.1 T1-F接口简介
3.7.2 配置T1-F接口
3.7.3 T1-F接口管理
3.8 3G Cellular接口配置与管理
3.8.1 3G Cellular接口简介
3.8.2 配置WCDMA网络中的3G Cellular接口
3.8.3 配置CDMA2000网络的3G Cellular接口
3.8.4 3G Cellular接口管理
3.8.5 WCDMA网络中3G Cellular接口作为主链路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
3.8.6 WCDMA网络中3G Cellular接口作为主备链路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
3.9 POS接口配置与管理
3.9.1 POS接口简介
3.9.2 配置POS接口
3.9.3 POS接口管理
3.9.4 POS接口物理参数配置示例
3.10 CPOS接口配置与管理
3.10.1 配置通过CPOS接口实现设备相连
3.10.2 配置CPOS接口汇聚接入E1线路
3.10.3 配置CPOS接口汇聚接入T1线路
3.10.4 CPOS接口管理
3.10.5 CPOS接口通过光纤直连的配置示例
3.10.6 CPOS接口汇聚接入E1线路的配置示例
3.11 PON接口配置与管理
3.11.1 PON概述
3.11.2 配置EPON接口
3.11.3 配置GPON接口
3.11.4 PON接口管理
3.12 ADSL接口配置与管理
3.12.1 ADSL概述
3.12.2 ADSL主要特性
3.12.3 配置ADSL接口
3.12.4 ADSL接口管理
3.12.5 A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
3.13 VDSL接口配置与管理
3.13.1 VDSL概述
3.13.2 VDSL主要特性
3.13.3 配置ATM模式下VDSL接口
3.13.4 配置PTM模式下VDSL接口
3.13.5 VDSL接口管理
3.13.6 V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
3.14 G.SHDSL接口配置与管理
3.14.1 G.SHDSL概述
3.14.2 G.SHDSL接口配置任务
3.14.3 配置G.SHDSL接口
3.14.4 G.SH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
第4章 WAN接入/互联配置与管理
4.1 广域网接入/互联网概述
4.2 DCC基础
4.2.1 DCC概述
4.2.2 两种DCC的拨号控制原理
4.2.3 DCC的主要应用场景
4.2.4 配置DCC前的准备
4.3 配置轮询DCC
4.3.1 配置拨号接口链路层协议和IP地址
4.3.2 使能轮询DCC并配置DCC拨号ACL及与接口的关联
4.3.3 配置发起或接收轮询DCC呼叫
4.3.4 配置DCC拨号接口属性
4.3.5 配置DCC呼叫MP捆绑
4.3.6 配置拨号串循环备份
4.3.7 配置通过DCC实现动态路由备份
4.3.8 通过轮询DCC中的接口备份和3G网络实现干线链路备份的配置示例
4.4 配置共享DCC
4.5 DCC管理
4.6 PPP配置与管理
4.6.1 PPP简介及基本工作机制
4.6.2 配置PPP基本功能
4.6.3 配置PPP的PAP认证
4.6.4 配置PPP的CHAP认证
4.6.5 配置PPP协商参数
4.6.6 PPP管理
4.6.7 PAP单向认证配置示例
4.6.8 PAP双向认证配置示例
4.6.9 CHAP单向认证配置示例
4.7 MP配置与管理
4.7.1 MP概述
4.7.2 MP主要特性
4.7.3 配置将PPP链路直接绑定到VT上实现MP
4.7.4 配置按照PPP链路用户名查找VT实现MP
4.7.5 配置将PPP链路加入MP-Group实现MP
4.7.6 配置MP分片和捆绑数
4.7.7 MP管理
4.7.8 将PPP链路直接绑定到VT上实现MP的配置示例
4.7.9 按照PPP链路用户名查找VT实现MP的配置示例
4.7.10 将PPP链路加入MP-Group实现MP的配置示例
4.8 PPPoE配置与管理
4.8.1 PPPoE工作原理
4.8.2 PPPoE典型应用
4.8.3 配置设备作为PPPoE客户端
4.8.4 配置设备作为PPPoE服务器
4.8.5 PPPoE管理
4.8.6 设备作为PPPoE服务器的配置示例
4.8.7 设备作为PPPoE客户端的配置示例
4.8.8 利用ADSL Modem将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
第5章 DHCP/DNS服务配置与管理
5.1 DHCP基础
5.1.1 DHCP概述
5.1.2 DHCP报文及其格式
5.1.3 DHCP服务IP地址自动分配原理
5.1.4 DHCP服务IP地址租约更新原理
5.1.5 DHCP中继代理服务
5.2 配置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务器
5.2.1 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务器的配置任务
5.2.2 配置全局地址池
5.2.3 配置连接客户端的接口工作在全局地址池模式
精彩书摘
目前在华为公司的路由器产品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就是两大系列:一个是用于各种规模企业和企业分支网络广域网接入/互联,集路由、交换、语音、安全、有线/无线Internet接入的最新一体化企业网关AR G3系列,一个是面向企业IP网络骨干节点、汇聚节点、边缘节点和数据中心,提供多业务,甚至全业务的汇聚处理,或者大型路由器集群的NE系列。本书是以AR G3系列路由器为主线进行各种功能配置介绍。
……
前言/序言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 引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通信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基石。而作为网络基础设施中的核心设备,路由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掌握华为路由器的配置、管理和故障排除,是每一位ICT从业者迈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本丛书《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正是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而精心打造。它不仅是华为ICT认证考试的权威参考资料,更是广大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以及对网络技术充满热情的学习者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华为路由器技术的实践宝典。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在华为网络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他们紧密结合华为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认证考试大纲,以清晰、系统、实用的方式,全面展现了华为路由器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配置命令以及典型应用场景。无论您是初次接触华为路由器,还是希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技能,本书都能为您提供系统的指导和有价值的洞见。 本书特色与价值 权威性与前瞻性: 本书严格遵循华为ICT认证的最新标准,内容涵盖了HCIA、HCIP甚至部分HCIE路由交换方向的核心知识点。我们深入剖析了华为路由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技巧,确保读者掌握的是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 系统性与全面性: 从路由器的基础概念、硬件组成,到TCP/IP协议栈、路由协议(静态路由、RIP、OSPF、BGP等)、交换技术(VLAN、STP、链路聚合等)、网络安全、NAT、QoS、IPv6过渡技术,再到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本书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实践性与指导性: 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讲解,更注重实际操作。书中穿插了大量的配置示例、实验指导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各项技术,并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中。 易读性与可理解性: 我们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最生动的图文结合方式,将复杂的网络概念和技术原理阐释清楚。每个章节都设置了清晰的逻辑结构,辅以图示、表格和流程图,帮助读者快速抓住重点,理解难点。 认证导向与职业发展: 本书是备考华为ICT认证的理想学习材料。系统学习本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您顺利通过相关认证考试,更能为您的ICT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在网络工程师、网络架构师等岗位上的竞争力。 内容预览:深入剖析华为路由器技术 第一部分:路由器基础与网络协议 第一章:路由器概述与基本概念: 详细介绍路由器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在网络中的作用。深入讲解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基础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TCP/IP协议栈深度解析: 全面梳理TCP/IP协议栈的各层协议,重点讲解IP层、传输层(TCP/UDP)以及应用层协议在路由器通信中的作用。理解这些协议是掌握路由转发的关键。 第三章:数据包在路由器中的转发流程: 揭示数据包从源端到达目的端,经过路由器转发的完整生命周期。从数据包封装、查询路由表,到查找下一跳、数据包解封装,一步步剖析转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部分: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协议 第四章:静态路由配置与应用: 讲解静态路由的原理、配置方法及其适用场景。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手动配置静态路由以实现简单的网络互联。 第五章:RIP协议原理与配置: 深入介绍RIP(路由信息协议)的工作原理、度量值、更新机制以及配置方法。分析RIP的优缺点,并提供优化建议。 第六章:OSPF协议原理与配置: 这是本书的重点章节之一。全面讲解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设计理念、LSA(链路状态宣告)类型、区域划分、DR/BDR选举、邻居状态机等核心概念。提供详细的OSPF配置步骤和故障排除技巧。 第七章:BGP协议原理与配置: 重点介绍BGP(边界网关协议)在大型网络和互联网中的核心作用。讲解BGP的AS(自治系统)概念、报文类型、属性、路径选择以及基本配置。 第八章:路由聚合与路由过滤: 讲解如何通过路由聚合减少路由表的大小,提升路由效率。同时,介绍路由过滤技术,实现对路由信息的精细化控制。 第三部分:交换技术与二层网络 第九章: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 阐述VLAN的作用和原理,讲解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Trunk链路配置以及VLAN间路由(Inter-VLAN Routing)的实现方式。 第十章:STP(生成树协议)与二层环路防止: 深入分析二层网络中可能出现的环路问题,并详细讲解STP及其变种(RSTP、MSTP)的工作原理、端口角色、状态转换以及配置要点,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第十一章: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 讲解链路聚合技术如何通过捆绑多条物理链路来提高带宽和冗余度。介绍LACP(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配置和应用。 第四部分:网络安全与服务 第十二章: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详细介绍NAT的类型(静态NAT、动态NAT、PAT)及其在解决IPv4地址短缺和构建安全网络中的应用。提供丰富的配置示例。 第十三章:ACL(访问控制列表): 讲解ACL的配置方法、匹配规则以及在防火墙和路由器上的应用,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精细化控制和安全防护。 第十四章:QoS(服务质量)保障: 介绍QoS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流量分类、标记、整形、策略路由等,帮助读者理解如何优先保障关键业务的传输质量。 第十五章:IPv6过渡技术: 随着IPv6的普及,理解IPv6的地址结构、协议特点以及与IPv4的互通技术(如双栈、隧道)变得尤为重要。本章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第五部分: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 第十六章: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与网络监控: 讲解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SNMP实现对路由器状态的监控和管理。 第十七章:路由器日志与系统维护: 介绍路由器日志的生成、分析和作用,以及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为保持网络健康运行提供指导。 第十八章:常见网络故障排除思路与技巧: 结合实际案例,系统梳理路由器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思路。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提供一套完整的故障排除流程。 结语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不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您在华为ICT认证之路上的忠实伙伴,以及在网络通信领域不断进取的强大助力。我们坚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深刻理解华为路由器的强大功能,熟练掌握其配置与管理技巧,为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IT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鼓励您在阅读本书的同时,积极动手实践,利用实验室环境或模拟器,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真正掌握网络技术精髓,成为一名出色的网络工程师。 愿本书能为您打开通往华为ICT认证成功之门,并助您在蓬勃发展的ICT行业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