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5
钏影楼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国现代自传丛书》是由著名学者张玉法、张瑞德主编,台湾龙文书局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出版的一套现代中国人物自传,于2014年起,内地首次引进这套丛书,陆续出版。丛书的作者分别来自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教育、新闻、出版、学术、文艺、宗教各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国现代自传丛书》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容纳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作品,尽量保留各方面的记录,为读者展示历史的多种断面。自传写作时间多在上个世纪前半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人文特色及语言习惯,具有史料价值。丛书所选作品,有些系首次公开发表,有些绝版已久、流传不广,有些虽有重印,但内容欠完整。
《中国现代自传丛书》力保作品原汁原味,忠实于历史记录,内容充实完整。
《中国现代自传丛书》第一辑包括以下书目:《陈嘉庚:南侨回忆录》《陈鹤琴:我的半生》《梁漱溟:自述五种》《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欧阳予倩:自我演戏以来》等。
《钏影楼回忆录》系我国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的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系我国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的回忆录。
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读于表姊丈朱静澜处和二姑夫尤巽甫处。可谓之凡人,但他却不流俗,非凡超群。转徙逃难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了维持生计,他17岁即开门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1894年,考取了秀才。1900年与友人合资在家乡开办了东来书庄,并自任经理,尔后又集资发行《励学译编》;1901年,他创办了《苏州白话报》,内容以政论、新闻为主。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深受欢迎。1908年,他加入江苏教育学会。
25岁时,包天笑经人推荐去江苏候补道员蒯光典家任家庭教师,次年,受蒯光典的委托在沪筹备金粟斋译书处,先后在启秀编辑局、广智编译所、珠树园译书处任职。1906年,他31岁时正式移居上海,开始主编和编辑了许多有影响的刊物,如《小说时报》、《妇女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他受聘为明星电影公司编剧,又创作了数部电影剧本,撰写了多篇影评剧评。1909年加入南社,在南社第三次雅集上,当选为庶务。
1936年,61岁的包天笑与鲁迅、郭沫若、沈雁冰等共同署名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七七事变”后,积极为《申报》、《南京晚报》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台湾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国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等,江苏苏州人,近代著名作家,报人,小说家。“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圣手。 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发表《且楼随笔》《钏影楼回忆录》等。1973年在香港逝世。一生著译很多,有一百多种,著有《上海春秋》《海上蜃楼》《包天笑小说集》等,译有《空谷兰》《馨儿就学记》等。
《钏影楼回忆录》序
自序
缘起
我的母亲
上学之始
上学以后
我的父亲
三位姑母
我的外祖家
自刘家浜至桃花坞
中落时代
儿童时代的上海
延师课读
记姚和卿先生
我的近视眼
儿童时代的娱乐
坐花船的故事
在新年里
我的拜年
自桃花坞至文衙弄
记顾九皋师
桃坞吴家
扶乩之术
出就外傅
记朱静澜师
读书与习业
小考的准备
考市
县府考
院试
观场
读书与看报
自文衙弄至曹家巷
面试
父亲逝世之年
父亲逝世以后
适馆授餐
订婚
进学
入泮
记徐子丹师
求友时代
西堂度曲
外国文的放弃
东来书庄
木刻杂志
译小说的开始
苏沪往来
烟篷的故事
名与号
钏影楼
结婚
初到南京
记蒯礼卿先生
在南京
金粟斋译书处
金粟斋时代的朋友
重印《仁学》
金粟斋的结束
巡游译书处
回到苏州
吴中公学社
重帏弃养
葬事
到青州府去
记青州府中学堂(一)
记青州府中学堂(二)
青州风物
青州归来
移居上海之始
新闻记者开场
在《小说林》
息楼
女学校教书
女学生素描
《时报》的编制
集会结社
编辑杂志之始
还乡三事
一天的临时记者
编辑小说杂志
在商务印书馆
记余觉沈寿事
春柳社及其他
《时报》怀旧记(上)
《时报》怀旧记(下)
回忆狄楚青
日本之游
参观《朝日新闻》
记上海《晶报》
自序
关于《留芳记》(上)
关于《留芳记》(下)
辛亥风云(一)
辛亥风云(二)
辛亥风云(三)
辛亥风云(四)
记上海《立报》
回忆毕倚虹(一)
回忆毕倚虹(二)
回忆毕倚虹(三)
回忆邵飘萍(上)
回忆邵飘萍(下)
《时报》小纠纷
路劫记
我与电影(上)
我与电影(下)
护花律师
上海律师群像
痴官王引才
缀玉轩杂缀
姚玉芙一故事
东方饭店杂事秘
铁门小住
军阀时代赌与嫖
记丙子同庚会
神童易顺鼎
上学之始
我五岁就上学,可算是太早了,但近代在五岁时,入幼稚园的,也不是没有。况且我是在旧历二月初二生的,也可以算得足四十八个月了。在未上学之先,祖母教我识几个笔画简单的字,我都认识。又以我的父亲,在幼年时,适逢太平天国之战,随着祖母,奔走逃离,深恨自己从小失学,希望我成一读书种子。
我家那时住在城西刘家浜一个宅子里,这宅子是一个巨宅,里面住了三家人家。除我家外,一家姓赖,福建人,汉军籍。一家姓谭,似为安徽人,有些忘了。因为当时苏州是个江苏省城,别省来此做官候补的人很多(清制,本省人不能做本省官)。这赖、谭两家,都是到江苏来候补的,而在苏州做寓公。后来赖家有一位叫赖丰熙,谭家有一位叫谭泰来,一个做了吴县知县,一个做了苏州府知府,都是前清时代的地方官,但那时候,他们两家和我的一家,都已迁出刘家浜这个宅子了。
我的上学动机,和赖家有关系。这一宅子中,谭家住正屋,赖家住花厅,而我们住在花厅对面几幢楼房中,也有大小八九间房子。虽然花厅前面的庭院很大,院中花木扶疏,还有假山,可是我们和赖家,总是望衡对宇。他们女眷中有一位三太太,和我祖母、母亲极为客气,以邻居关系,常常互相馈赠食物。这位三太太,有时穿长袍,作旗装;有时短袄长裙,作汉装;因为她是汉军的关系也。(汉军可与满人通婚,亦可与汉人通婚,成为满汉通婚的桥梁。)
因为三太大有个儿子约摸十三四岁,要请一位西席先生。他们都能说苏州话,又感于苏州文风之盛,要请一位苏州先生。商之于我祖母,我祖母本来预备我要上学,也要请一位开学先生,那就来得正好,便商量两家合请一位先生。
祖母就托了她的第一女婿,就是我的姑丈尤巽甫先生。巽甫姑丈又托了他的堂兄鼎孚先生,也是我的表姑丈,介绍了一位陈少甫先生(名恩梓),这算是我家与赖家合请的。陈先生朝出暮归,好在他的家,离馆极近,他住在回龙阁,就在刘家浜南面的一条街,不过是咫尺之间。当时订明,赖家供一餐午饭,我家供一顿晚点,夜饭是陈先生回家吃了。
我上学的仪式,颇为隆重。大概那是正月二十日吧?先已通知了外祖家,外祖家的男佣人沈寿,到了那天的清早,便挑了一担东西来。一头是一只小书箱,一部四书,一匣方块字,还有文房四宝、笔筒、笔架、墨床、水盂,一应俱全。这些东西,在七十年后的今日,我还保存着一只古铜笔架,和一只古瓷的水盂咧。那一头是一盘定胜糕和一盘粽子,上学时送糕粽,谐音是“高中”,那都是科举时代的吉语。而且这一盘粽子很特别,里面有一只粽子,裹得四方型的,名为“印粽”;有两只粽子,裹成笔管型的,名为“笔粽”,谐音为“必中”,苏州的糕饼店,他们早有此种技巧咧。
停一刻儿,我的母舅坐轿子来了,他是来送学堂的。苏俗:父亲不送学堂,有母舅的母舅送,没有母舅的叔伯送,或其他长辈送。在从前送学堂,要穿礼服来的,现在简便得多了,只戴一顶红缨帽,但若是绅士人家,还是要穿礼服的。
书房就在赖家花厅的一个耳房里,有一个天井,天井里三面都是高大的墙。有六扇长窗,长窗外有一个花砌,有几枝天竹之类的小树。学生只有两人,就是我和赖家的这位世兄。这位赖世兄,他们家里叫他大少爷,我当面虽然叫他赖世兄,背后也叫他一声赖大少爷。
母舅一来,送入书房,便要行拜师礼了。佣人们在书房正中,点上红烛,母舅拈了香,然后叫我朝上拜了四拜,这是先拜至圣先师的孔子。然后在正中摆上一张椅子,然后地上铺下红毡单,请先生坐在椅子上,受学生拜师之礼。但我们的陈先生,却不肯坐,只站在上首,而且在我跪下去的时候,他便双手把我扶了起来,这便算拜师礼成了。
我的座位,就在先生的书桌旁边。可怜的是我身体太小,因此在椅子上,放了几个垫子,还衬上那条红毡单,便抱了上去了。一面家里又送上“和气汤”,这也是苏州的风俗,希望师生们,同学们,和和气气,喝一杯和气汤。这和气汤是什么呢?实在是白糖汤,加上一些梧桐子(梧与和音相近),青豆(青与亲音相同),好在那些糖汤,是儿童们所欢迎的。
母舅给先生作了一个揖,说了“拜托拜托”两句,他的任务完成,便即去了,我就感到单独。先生早已预备,用红纸方块,给我写了六个字:“大富贵,亦寿考”,教我认识。这六个字中,第一个“大”字,早就认识了,其余五个,都不认识。先生教了约摸四五遍,其余的五个字,也都认识了。这一天下午本来也就放假,大概不到两小时的光景,我也就放学了。
在放学之前,我们这位陈先生是非常道地的,他把我的字版,安放在书包里。最奇怪的,把我的书包翻转来包了。说起来我的书包,也大为考究,这也是外祖家送来的。书包是绿绸面子的,桃红细布的夹里,面子上还绣了一位红袍纱帽的状元及第,骑着一匹白马。书包角上,还有一条红丝带,系上一个金钱。
临出书房时,先生还把粽子盘里的一颗四方的印粽,叫我捧了回去,家里已在迎候了。捧了这印粽回去,这是先生企望他的学生,将来抓着一个印把子的意思。为什么把书包翻转来呢,后经祖母解释,苏州有一句俗语:一个读书人飞黄腾达,称之为“书包翻身”,都是科举时代祝颂之意。
……
自序
距今二十余年前,清夜梦回,思潮起伏,因想到年逾七十,蹉跎一生,试把这个在前半生所经历的事,写些出来,也足以自娱,且足以自警。先从儿童时代,写了家庭间事,成数万字。既而兴之所至,从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断断续续,一直写下去,又成了若干万字。后经流离转徙,意兴阑珊,也遂搁笔了。实在说来,那时的记忆力更不如前了。此种记载,原不足存,更不足以问世,或存之为儿孙辈观感而已。但我辈既生存于这个时代,又熏染于这个境界,以欲留此鸿爪的一痕,又何足怪。古人有五十而知非之说,我已耄矣,应更知既往之非,有以自忏。但友朋辈却说我所记述,既可以作近代史的参证,又可以观世变的遗蜕,那就益增我的惭感了。这个《回忆录》,先曾登载于《大华杂志》,后又连载于《晶报》,今又承柯荣欣先生的不弃,为之印行成书,而高伯雨先生则为我订正,感何可言。回想旧游,常萦梦寐,亦思追忆前尘,而时不我予。今者衰病侵寻,神思滞塞,眼花手颤,惮于握管,因缀数语,叙其颠末。
一九七一年二月在香港,
吴县包天笑时年九十六。
好书,这一系列的很不错,收集中。
评分 评分活动价超实惠,以前从来不评价,不知浪费了多少京豆。
评分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是包天笑的晚年回忆。包天笑名公毅, 字朗孙,1876年生,江苏苏州人,天笑是他的笔名。
评分 评分一直想买的,这次刚好凑单一起拿下有机会好好看看 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好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就算你费很大工夫,把鼻儿整得高挺、唇儿整得丰润,你一旦站上××讲台去演讲,也没办法靠挺鼻丰唇来赢得满堂的掌声;就算你家财万贯,富豪榜排得进前五十名,一旦遇到女儿向你哭诉失恋之苦时,你也没办法靠钱解决,塞钱给她,叫她买杀手把负心男给杀了。
评分《中国现代自传丛书》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容纳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作品,尽量保留各方面的记录,为读者展示历史的多种断面。自传写作时间多在上个世纪前半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人文特色及语言习惯,具有史料价值。丛书所选作品,有些系首次公开发表,有些绝版已久、流传不广,有些虽有重印,但内容欠完整。
评分好好看看好好看看好好看看好好看看
评分工作所需,拿来读读
钏影楼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