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药应用:把握要点,依据证情!
·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
·或用不同产地者,或用不同入药部位者
·或斟酌剂量,或推敲配伍,或重视煎法
·或讲究服法,或参考现代研究……
内容简介
《中药临证备要十六讲》介绍的97味常用中药临床应用要点,是作者长期研究中药的心得、应用中药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郑虎占,男,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临床中药系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航天中医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研究、航天中医药学研究。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临床擅长治疗皮肤病、男科病及内科、妇科疑难杂症,曾赴韩国庆熙大学讲学1年,受到患者及同仁的广泛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讲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
中药品种与中药疗效
中药采收、贮藏与中药疗效
中药加工与中药疗效
中医师与中药疗效
第二讲 常用解表药临证应用备要
桂枝
生姜
鼻渊
桑叶
菊花
牛蒡子
蝉蜕
柴胡
葛根
第三讲 常用清热药临证应用备要
石膏
栀子
天花粉
黄连I
黄芩
黄柏
苦参
龙胆草
金银花
连翘
贯众
大青叶与板蓝根
青黛
蒲公英
鱼腥草
土茯苓
马齿苋
鸦胆子
第四讲 常用泻下药临证应用备要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第五讲 常用祛风湿药临证应用备要
独活
威灵仙
……
第六讲 常用利水渗湿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七讲 常用温里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八讲 常用理气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九讲 常用消食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十讲 常用止血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十一讲 常用活血化瘀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十二讲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十三讲 常用平肝息风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十四讲 常用安神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十五讲 常用补虚药临证应用备要
第十六讲 常用收涩药临证应用备要
精彩书摘
根据其药性特点,临床上我常利用半夏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以及通便、安眠功效治疗相关疾病。
半夏为化痰要药,性温,功能燥湿化痰,主治湿痰证,症见痰多色白,易于咯出,伴胸闷、呕恶、脉滑等,多与陈皮、茯苓、炙甘草同用,即二陈汤。在二陈汤的基础上,若加入枳壳、竹茹、胆南星等,治热痰证;加入细辛、干姜等,治寒痰证;加入天麻、白术等,治风痰证;加入熟地、当归、知母等,治燥痰证。半夏与天南星均为天南星科植物,均有毒,俱可燥湿化痰,治疗湿痰证。但天南星兼能祛风止痉,又擅治风痰证之眩晕、惊痫、破伤风等。半夏化湿痰优于天南星,为治湿痰证的首选药。半夏与贝母皆能化痰,但半夏性温燥,擅除湿痰、寒痰,贝母性寒凉,擅除热痰、燥痰。半夏除痰之性速,贝母除痰之力缓。半夏兼治脾肺,贝母独善清金。二者不可彼此替代。
半夏降逆和胃,为止呕圣品,主治寒饮呕吐,症见呕吐清水,吐而不渴,舌苔白滑等,常与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若肝寒呕吐,见干呕、头痛、吐涎沫等,配伍生姜、吴茱萸、人参等,如吴茱萸汤。若中焦虚寒而呕吐,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脉弦或浮微而涩等,配伍干姜、人参、蜂蜜等,如大半夏汤。若胃热呕吐,见呕吐如喷,臭秽难闻.舌红苔黄,脉滑数等,配伍黄连、苏叶、竹茹等。若食滞呕吐,见呕吐,嗳腐酸臭,厌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腐等,配伍山楂、神曲、陈皮、茯苓、连翘等,如保和丸。半夏与竹茹均擅止呕,但半夏性温,主治寒饮呕吐,竹茹性凉,主治胃热呕吐。半夏与生姜同为止呕要药,常相须为用,但《药征·卷中》区别二者之不同时说:呕者,生姜主之;呕而有痰者,半夏主之。意为生姜可止多种呕吐,半夏擅治痰饮呕吐,可供参考。
半夏大辛,辛主行散,消散痞结,可治寒热互结中焦之心下痞,常与干姜、黄连、黄芩、炙甘草等配伍,如半夏泻心汤。若治痰热互结心下,见心下按之则痛的小结胸病,与黄连、瓜萎等同用,如小陷胸汤。若治痰气互结、阻滞气机之咽中不利(梅核气),与厚朴、茯苓、苏叶、生姜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我于临床常用该方为主治疗慢性咽炎,多取佳绩。半夏体滑味辛而性温,体滑能润,味辛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畅小便。朱丹溪谓: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用半夏通大便,可与硫黄并施,组成半硫丸,主治阳虚便秘。
半夏所治失眠系“胃不和而卧不安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阳气下交于阴则寐,胃居中焦,痰饮中结,阳气欲下行而中焦郁阻,故不寐。半夏化痰饮,消散中焦之痰饮,阳气能够下交于阴,阴阳相交则寐。《灵枢·邪客篇》中的半夏汤,由半夏配秫米(高梁米)组成,治失眠有“覆杯而卧”之效。
半夏临床疗效显著,但其毒性也很应引起重视。生半夏的减毒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高温处理。高温处理可以降低半夏的毒性,传统的高温解毒方法是煎煮。医圣张仲景用半夏皆为生品,用时“洗令涎尽”,然后水煎以减毒。二是长时间浸泡。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期·第三卷》中提出生半夏的炮制方法为:“生半夏数斤,浸以热汤,日换一次,至旬日,将半夏剖为两瓣,再人锅中,多添凉水煮一沸,速连汤取出,盛盆中,候水凉,净晒干备用。”现代研究表明,半夏经过长期浸泡,其水溶性成分损失约88%,醇溶性成分损失约87%,生物碱损失约50%,与此同时,有毒成分也随之而部分丢失。尽管生半夏经过上述处理,可以降低毒性,但使用时仍当从慎,以免中毒。
……
前言/序言
中药临证备要十六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委好
评分
☆☆☆☆☆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用药经验这一块对临床对提高技术有帮助,还有就是个别中药的功效性味和部分教材不同,这也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值得看看。
评分
☆☆☆☆☆
比较满意不错
评分
☆☆☆☆☆
临床还是蛮实用的
评分
☆☆☆☆☆
可以,不错,质量好!
评分
☆☆☆☆☆
纸质很好,适合初学。
评分
☆☆☆☆☆
《中药临证备要十六讲》介绍的97味常用中药临床应用要点,是作者长期研究中药的心得、应用中药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中药临证备要十六讲》介绍的97味常用中药临床应用要点,是作者长期研究中药的心得、应用中药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中药临证备要十六讲》介绍的97味常用中药临床应用要点,是作者长期研究中药的心得、应用中药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中药临证备要十六讲》介绍的97味常用中药临床应用要点,是作者长期研究中药的心得、应用中药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评分
☆☆☆☆☆
很不错的书,专业必备
评分
☆☆☆☆☆
用药参考学习到其他本草中未能提到的东西作者功底还是很深的领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