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第二部分是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第三部分是选择优秀投资管理人。《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是国内首部关于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专业书籍。作者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一系列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思考,并进行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熊军,湖北省荆州人。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财政部科研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规划研究部副主任,此前在财政部和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资本市场研究和养老基金资产配置业务,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约30余篇研究文章。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养老基金的类型和近况第一节 养老基金的类型一、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和积累性养老基金二、待遇确定型养老基金和缴费确定型养老基金三、公共养老基金和私人养老基金四、国家养老储备基金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制度改革一、全球老龄化趋势二、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改革第三节 全球养老基金近况一、全球养老基金资产规模及其分布二、养老基金治理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养老基金的冲击
第二章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国际经验第一节 国家养老储备基金的投资管理一、法国养老储备基金的投资管理二、爱尔兰养老储备基金的投资管理三、挪威政府养老金的投资管理四、澳大利亚未来基金的投资管理五、新西兰超级年金的投资管理六、养老储备基金投资管理的特点第二节 公共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一、日本公共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二、加拿大公共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三、丹麦公共养老基金ATP的投资管理四、公共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特点第三节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一、集中管理模式二、分散管理模式三、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散管理模式的比较第四节 补充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一、补充养老基金管理模式二、政府对补充养老基金的监管三、补充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
第三章 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第一节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是中国养老保障的重要内容一、中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二、积累养老基金应对人口老龄化三、投资管理是中国养老保障的重要内容四、趋向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为养老基金投资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第二节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模式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政策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第三节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管理模式一、个人账户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分析第四节 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模式一、企业年金的管理模式二、企业年金的投资政策三、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节 提高中国养老基金的长期收益水平第四章 资产配置的概念和模型……第五章 资产配置的类型、功能和流程第六章 战略资产配置第七章 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第八章 细分资产类别对资产配置的改善第九章 商品期货对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的改善第十章 股权投资基金对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的改善第十一章 资产配置的初步框架第十二章 评选投资管理人的主要内容和程序第十三章 投资组合业绩评价第十四章 影响投资能力的主要因素第十五章 信息采集和综合评分参考文献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养老基金的类型和近况 尽管人类有数千年的文明史,但是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体系来保障老龄人口的生活却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现代意义的社会养老制度始于德国,德国在1899年建立了首个国家养老制度。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良好的物质生活和医疗卫生环境下,人类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明显上升,社会养老需求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为社会养老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养老制度逐步完善。养老保障发展过程中,针对经济、社会和人口的不同外部环境出现了多种制度安排,形成了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积累性养老基金、待遇确定型养老基金、缴费确定型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补充养老基金、个人养老储蓄、国家养老储备基金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养老基金在筹资模式、待遇支付模式、基金投资管理模式、风险偏好等方面有明显区别,这些区别进一步体现在养老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政策方面,进而对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作为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第一章,首先介绍养老基金的主要类型以及特点,然后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分析养老保障制度变革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发展趋势,最后简要说明全球养老基金近况,并且结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养老基金的冲击分析养老基金面对的投资风险。 第一节养老基金的类型 资金的筹集与分配是贯穿养老制度的主线,决定了养老制度的基本特征。养老制度有两种资金筹集模式,分别是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对应着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和积累性养老基金。养老待遇的分配也有两种模式,分别是缴费确定型(DC型)和待遇确定型(DB型),对应着缴费确定型养老基金和待遇确定型养老基金。养老计划发起人可以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分别对应着公共养老基金、补充养老基金和个人养老储蓄。 一、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和积累性养老基金 从筹集资金的角度来看,养老制度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度和基金积累制度。现收现付制是基于“代际转移”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养老制度。现收现付制养老计划用当前劳动人口的缴费来供养已经退休的人口,形成所谓的代际转移。基金积累制则是出于养老的需要,劳动者将工作期间的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满足退休之后的消费需求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 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和积累性养老基金具有不同的特点。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的财务收支状况容易受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当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时,缴费人口比例高而退休人口比例低,筹集养老基金的压力小,较低的缴费率就可以满足基金支出的需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缴费人口比例下降而退休人口比例上升,筹集养老基金的压力加大,需要提高缴费率才能实现基金收支平衡。当老龄化程度很严重时,进一步提高缴费标准将变得非常困难,此时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巨额收支缺口,威胁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理论上,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应该是以支定收,即通过调整缴费标准来满足基金支出需要,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基金结余。但是,现实中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为了避免频繁调整缴费标准,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的情况下也开始进行基金积累,以应对未来的基金收支缺口。例如,日本的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等公共养老基金虽然是现收现付制,但也积累了巨额的养老基金,由此产生基金投资管理的需求。 积累性养老基金有两个特点:首先,积累性养老基金的储蓄时间长,基金的长期收益水平对老年福利的影响很大。劳动者从参加工作开始缴费到退休后领取养老待遇一般要经历30~40年时间,储蓄期间存在基金贬值风险,需要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积累性养老基金在投资运营过程中需要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收益是积累性养老基金的重要收人来源,直接影响未来的养老待遇水平。全球养老改革实践表明:凡是建立积累性养老制度的国家,都把养老基金投资运营视为改革的关键,努力取得稳定、较好的长期投资收益。 ……
前言/序言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是13.26%和8.87%,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2.93个和1.91个百分点。相关研究表明,未来4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将迅速加重,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上升到32%左右。人口是经济和社会的基本要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对养老制度的冲击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养老体系以现收现付制为主,随着老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养老基金收支压力将迅速加大,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将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我国养老制度需要实施一系列改革,从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转向发展多层次养老体系、从以现收现付制为主转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并举,通过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壮大养老储备基金等措施多渠道积累资金,将集中于政府的养老责任分散到多个主体,以调动多方面积极性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将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分摊到压力相对较小的时期,以平滑财政养老支出压力。在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养老基金投资运营非常关键,只有在养老基金取得稳定较好长期收益的前提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养老储备基金才能够发挥出积累性养老制度的优势,通过投资运营扩大基金收入来源,提高养老保障的福利水平,同时减轻中长期财政压力。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养老改革的逐步深入,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将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长期投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从职工参加工作开始积累到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待遇,基金积累时间长达30多年,基金投资以实现稳定较好的长期收益水平为根本目标。二是多元化投资,为了有效分散风险和提高收益水平,养老基金不仅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还投资于海外资本市场;不仅投资于债券、股票等传统资产,还投资于PE基金、商品期货、未上市股权等另类资产。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专业性强、市场化程度高、涉及面广,要求基金受托管理机构、专业投资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均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明确、合理的长期投资目标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起点。在掌握主要资产类别的长期收益和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受托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养老基金战略资产配置,将长期投资目标转换为计划投资的各类资产、各类资产的长期投资比例和各类资产的投资基准。战略资产配置是养老基金进行长期投资的重要手段,是决定养老基金长期收益和风险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衡量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绩效的重要尺度。在执行战略资产配置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和市场不断变化,各类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水平不时出现大幅波动,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需要针对经济和市场的具体状态,围绕战略资产配置,对基金的资产配置进行动态调整,以有效控制基金的风险水平,并力争获得超额回报。动态资产配置是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提高养老基金收益水平的重要途径,但要求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具备较强的专业投资能力。经过资产配置,基金整体被分解到计划投资的多个资产类别,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可以着手解决每一类资产的投资问题。对于每一个资产类别,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要研究制定对应的投资策略,一类资产可以有多个投资策略。对于每一个投资策略,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要制定对应的投资基准,这个基准既是投资组合层面上主动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又是评价投资组合业绩的重要尺度。在明确各类资产投资策略和投资基准的基础上,养老基金投资进入投资组合管理环节。在确定各个组合的管理方式时,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通常需要考虑自身投资能力、投资经验、管理成本等因素,在自身优势明显或重点投资的领域采用直接投资方式,在自身优势不明显或非重点投资的领域采用委托投资方式。委托投资方式有利于养老基金利用外部投资管理人的专业优势拓宽投资渠道,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收益水平。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战胜对应的投资基准,这个任务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管理团队的投资能力。为了选择优秀的投资管理人,养老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围绕投资管理能力,从公司与产品、人才与团队、投资过程、投资业绩四个方面对投资机构进行评价。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笔者在学习借鉴海外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实践中的体会和认识,试图通过本书来描绘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总体架构。本书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首先介绍养老基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然后介绍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国际经验,从基金治理、投资政策、投资方式、资产配置等多个角度分别讨论国家养老储备基金、公共养老基金、个人账户基金、补充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最后对中国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在介绍资产配置概念、基本模型、类别、功能和流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分析中国养老基金在传统资产领域的战略资产配置和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然后分别讨论对资产类别细分后加入商品期货、加入股权投资基金的资产配置问题,最后提出一个资产配置决策的初步框架。第三部分是评选投资管理人,先介绍评选投资管理人的主要内容、程序和必要性,然后讨论业绩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投资能力的主要因素,最后介绍采集投资管理人信息和综合评分的方法,举例说明综合评分模型。 本书适合作为社保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年金管理机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中相关人员的业务书籍,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和社会保障专业的参考用书。 熊军 2014年3月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