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看,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帮助!
评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第一章(第一讲)大意说从神经学观点来论宗教,不能定宗教之价值。第二章(第二讲)说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讨论的范围限于个人的宗教心理。第三章(第三讲)说从好些人经验看来,实有个无形者(精神界)的存在。第四章(第四第五讲)论心态健全的人的宗教经验。第五章(第六第七讲)论“灵魂”带病态的人的宗教经验。第六章(第八讲)论这种分裂的人格如何恢复统一。第七第八章(第九第十两讲)论未信教者转而皈依宗教之心理过程。第九章(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讲)论宗教中所谓圣徒之特质。第十章(第十四第十五讲)论圣徒性行之价值。第十一章(第十六第十七讲)论神秘经验。第十二章(第十八讲)论宗教的哲学。第十三章(第十九讲)论宗教的其他特色,如美感成分,牺牲与忏悔,祈祷及其与潜意识的心之关系。第十四章(第二十讲)为结论,最后是后记,是作者对于结论的补充声明。
评分有信息有内容很有闻到
评分可是,严肃和庄重以及一切这种情绪的性质,可以各种各样;无论我们怎么下定义,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要讨论的这个经验范围之内,并没有一个界限分明的概念。在这种情形之下,假如自命我们所用名词能够严格地“科学的”(scientific)或“精确”,那只有使人以为我们对于我们工作缺乏了解。固然,对象可以分为更神圣或更不神圣,心态可以更宗教的或更不宗教的,反应可以是更是整个的或更不是如此;但是彼此的界限总是模糊的,并且处处都只是分量与程度的不同。然而在发展到极端之时,什么经验是宗教的这一节绝无问题。在极端的例,对象之神圣,和反应之严肃大明显了,不容怀疑。只是在心态的特性不分明之时,我们才会迟疑到底心态是“宗教的”还是“无宗教的”,还是“道德的”,或还是“哲学的”。可是,这种特性不明白的心态,就不值得我们研究。对于只因为客气,才叫它做宗教的心态,我们不管;只有研究那种绝没有人会想要把它认为任何别种东西的心态,才对我们有好处。我在前一个演讲已经说过,我们对一件东西得到最多知识,是在我们好像用显微镜看它或是看到它的张大最过度的形式之时。这个道理适用于宗教现象,也像适用于任何别种事实一样。所以我们注意而得到好处的,只是宗教精神极分明极高亢的事例。宗教精神的比较淡薄的表现,我们可以安心地不理会。
评分假如这种有计划的玩世的成见也叫做宗教,那么,“宗教”这个名词的一切常有联想就非剥脱掉不可了。从常人看来,“宗教”,无论它有任何种更特别的意义,总是指一种严肃的心态。假如有任何一句话可以包括宗教的普遍含义,那么,这句话应该说“在这个世界,一切都不是虚荣,无论表面所暗示的如何”。假如宗教可以停止什么,它正是能停止像勒南这种的谑浪之谈,宗教利于庄重,不利于孟浪;它对一切虚浮之谈和尖利的隽语说,“请缄默!”
评分很好,如我所愿。
评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第一章(第一讲)大意说从神经学观点来论宗教,不能定宗教之价值。第二章(第二讲)说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讨论的范围限于个人的宗教心理。第三章(第三讲)说从好些人经验看来,实有个无形者(精神界)的存在。第四章(第四第五讲)论心态健全的人的宗教经验。第五章(第六第七讲)论“灵魂”带病态的人的宗教经验。第六章(第八讲)论这种分裂的人格如何恢复统一。第七第八章(第九第十两讲)论未信教者转而皈依宗教之心理过程。第九章(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讲)论宗教中所谓圣徒之特质。第十章(第十四第十五讲)论圣徒性行之价值。第十一章(第十六第十七讲)论神秘经验。第十二章(第十八讲)论宗教的哲学。第十三章(第十九讲)论宗教的其他特色,如美感成分,牺牲与忏悔,祈祷及其与潜意识的心之关系。第十四章(第二十讲)为结论,最后是后记,是作者对于结论的补充声明。
评分任何项我们叫做“宗教的”之态度,必须含有肃穆的、严重的并慈柔的成分。假如态度是欢喜的,那么,它必须不至冷笑或暗笑;假如是愁苦的,必须不至于绝叫或咒诅。我要你们留心的宗教经验,正是在于它是严肃的(solemn)经验。因此我又要把我们定义再缩小范围(也许又是任意的)而说,这个定义所含的“神圣的”这个名词,不是只指那原始的、并包的和真实的对象,因为这个意义,假如不加限制,结果很会太广。我们所谓神圣的,必须是个人觉得一定要对之作严肃的、庄重的反应,而不咒诅或嘲弄的这么一种原始的实在。
评分商务印书馆的书,每一本都是必读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