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小书馆:国文趣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小书馆”,是当代中国出版社于2014年重点推出的一套专门荟萃小书的丛书。
“小书馆”第一辑已于2014年3月出版,收入了以下10本小书:《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著)《国文趣味》(姜建邦编著)《中国人文小史》(叶鋆生著)《书法指南》(俞剑华著)《国学概论讲话》(谭正璧著)《中国政治二千年》(张纯明著)《我们怎样读书》(范寿康编)《学诗浅说》(瞿蜕园、周紫宜著)《人间词话讲疏》(许文雨著)《曾国藩治学方法》(胡哲敷著)。
在中外出版物中,有一类小书,篇幅短小,语言通俗,轻松可爱,如溪水中的松影,自有一种清简之美。以中国近百年著述为例,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笔力轻点,便勾勒出文史研究的通幽曲径。吴经熊先生的《唐诗四季》,笔意蹁跹,文采斐然,堪称才情横溢的学术佳作。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明辨故实,条分缕析,还原一个本真的三国。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不啻为作诗填词的入门捷径……这些“小而可贵的书”,无一例外,都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虽然没有“大书”那般洋洋洒洒的旁征博引,但见肉见骨的精华,绝对令人受益匪浅。它们不因时间而消逝,历久弥新,书香满口,为一般读者可读、可懂、可藏。
丛书名曰“小书馆”,顾名思义,就是精选这类小书的一套丛书。其所收小书的标准如下:不限门类,不限年代,不限国家,只要有文化的积淀,可喜的文字,阅读的趣味,未出版或虽已出版但市面上版本极少,又或者已绝版多年的小书,均为“小书馆”所收之范围。尤其是很多绝版多年的小书,曾为读书人所喜爱,但堙没已久,难觅其踪。“前人之努力,无数心血,唯愿时光不能将其尽数埋没”。拂去这些书上厚厚的时间之尘,这也是“小书馆”起初的缘起。但书海茫茫,收不胜收,“小书馆”不求规模的宏大,不限时间的长短,不拘门类的均衡,只要得中意的小书,达到一定册数,且可编为一辑的,便会推出。
“小书馆”所收之书,虽是小书,却是值得大观的。这套丛书的作者,很多为一派之宗,于他们各自的领域开山立派,影响着当时的思潮与风尚。诸如新理学的创立者冯友兰,中国民俗学之父娄子匡,与王国维、吴梅并称戏曲三大家之一的齐如山,诗书画印皆成一家风骨的白蕉,掌故学大师瞿兑之,数学科普大家刘薰宇,等等。还有一些作者虽然不如大师那样令人瞩目,但其著述同样会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这些小书可谓是那些时代具品质的文字,但它不是时髦的,也不是热门的,有的还是冷僻的。在此纷繁之世,出版这样的书,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读书一事,不合时宜,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学者、出版家傅璇琮说:“我觉得读冷僻书,犹如吃青皮橄榄,或喝毛尖绿茶,初似生涩,终有一种回味。不像赶时髦,趋热门,热闹一阵子,脑子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剩下。冷能避俗。”不过“人各有心,不能皆合”,正如你喜青皮橄榄、毛尖绿茶,他却喜口香糖、可乐,或是其他别的东西,喜者自喜,厌者自厌,但这无妨,自然与社会原本就是多样性的。“小书馆”不敢期望众人的青睐,但求为这个时代依然还能沉浸在阅读中的读书人,提供几本可看的书,也就够了。
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完全是个人享乐的一件事。这样看来,读书亦如吃饭、打牌、下棋、聊天、看电视等,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但迄今为止,书籍仍是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的文字记录,关乎心智、成长、品位……如此,于闲暇之际,一壶茶,一册书,去寻得书中的乐趣,开始惬意的思想之旅,岂不快哉!
让“小书馆”与您结伴而行。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小书馆》系列丛书,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七本。
作者姜建邦针对学生学习国文的兴趣不高、能力降低的状况,将自己在数年教育中积累的材料、感悟,整理成一本小书,以讲故事和杂谈的形式 讲述文字、文体、文章、文人、读书、作文等语文知识,以“引起学生对国文的更大兴趣,和补充国文教师一些有趣的教材”,其中谈论文字、文学时热情溢于笔端,信手拈来的典章故事则妙趣横生。本书可视作一本学术和老师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外读物,
《小书馆:国文趣味》在194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1982年,以《国文的兴趣》为名,在台湾再版过。如今在大陆再版,对今天的学生而言,不仅毫不落后,还可见识60多年前国文教育的开放眼界;对一般读者,也不失为一部有趣有益的书。
本国之语言文字。
现代意义上的国文与国文教育始自何时?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当年季秋九月,绵延整一千三百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止。在之前一年,为新型教育而颁布的法令《奏定学堂章程》中,拟定“中国文学”一科,“选读古文渊鉴,及历代名臣奏议,兼作文”,现代国文教育发轫于此。
但是对于新式学堂中的学子而言,似乎学习国文是令他们厌倦的。所谓古文渊鉴,似乎就是传统经学的延续,那会令他们想起科举时代的八股文,他们会觉得那是令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算学、化学、电学、光学、声学、天学、地学,及一切格致之学”,这些“为用”的西学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国文的厌学,愈来愈严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上海市市立缉规中学国文教员吴倬云先生,课余和同事们谈天,时常如遗老般感慨世风不古。“近年来一般中学生地程度,无可讳言地比战前确实降低了许多,尤其国文科,几乎要差到一年甚至两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届不如一届’。一个高中毕业生,连普通的一封信都写不通,哪得不令人嚷着教育破产呢?”
吴先生无可奈何,吴先生着急上火。
吴先生承认“国文的确艰涩乏味”,但是格致之学似乎也没有浅显多少,所以吴先生能够想到的方法,是“国文一科,必使与其他各科同样的趣味化,引起学生学习国文的兴趣”。
这何止是学好国文的二不法门,一切学问之道,没有兴趣引领,也是难见天日。就比如贾宝玉贾公子,这位老先生眼中坏学生的楷模,四书五经学得不过勉强能逃得了老爷的棒打,可是诗词曲赋却样样精通,几令洛阳纸贵。因何如此?兴趣所在处,念兹在兹,才能觉得其好,油墨的文字也能读得余香满口。
如何寻着国文的趣味?
这本《国文趣味》,便是姜建邦先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解决之道,从中还可以看到国文的趣味。
姜先生是吴先生的挚友,也是缉规中学的同事。遗憾的是,两位勤勉敬业的先生,却无处可考生平。侥幸还有这本书,还可以看到民国先生们为促进国文教育所做的努力。
《国文趣味》一书,蓝本是姜先生自编的教学补充教材,所以内容较为零散,但是在结集成册时,还是较为系统地辟为六章:
一、汉字的趣味
二、文体的趣味
三、文人的趣味
四、文章的趣味
五、读书的趣味
六、作文的趣味
在姜先生的眼中,国文是有趣味的。他归纳总结出这种趣味所在,说与他的学生们。如果学生们感觉到了先生的趣味,那么也许他们会试着自己去寻找国文的趣味,学习国文的兴趣也便因此而产生。
我相信姜先生的教授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在姜先生的自序中,能看出他的得意,他甚至毫不自谦地记下学生们的赞美,“先生,你的比喻真多,我们听了,很有趣味!”还有两班学生为了争抢他教授本班国文而向校长陈情的“抢先生”事件。
但这不是骄傲,这是喜悦。
我能感受到姜先生的喜悦,因为这本中学生讲义即便在以为对国文极有兴趣的我看来,仍然会有意外之喜,可见姜先生的方法对于普通学生的功效。比如第一章中说起汉字的结构。一般说到汉字的结构,我们想当然的会想起“六书”,象形、会意之类。但是姜先生却提到一种“均称律”,姜先生“曾统计过一部小字典”——虽然是一名国文教师,姜先生却有精密的数理思维,书中许多论点都有精密的数据支持——“一千八百二十九个单字之中, 像‘燕、雨、朋’ 等十分均称的字有五百七十二个之多, 占全体百分之三十。中国文学中有许多美句, 字字都是均称, 像‘暮春三月’、‘里云’、‘霓裳一曲’等都是。我曾经这样梦想,若是有人能完全用均称的中国字写美文一篇,字形的美和内容的美合奏,必能成功一篇空前的佳作”。
哦,原来汉字的结构还可以这样解读?我甚至觉得我这向来浓厚的国文兴趣上,又忽然生发出新的兴趣来。
更进一步,在《字的建筑》一节中,又提及“欧美有一种文字游戏, 叫‘字的建筑’(Words building)”,并且可以模仿这种游戏,以笔画偏旁代替欧美的字母为积木,通过不同的组合,构筑出一个个不同的汉字,很是奇妙。我就想,这么有趣的游戏,为什么姜先生以后没有人来继承?原来我们丢掉了多么有趣味的汉字学习方法呀!
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国文趣味,在以后的各章,更是不胜枚举。
国文以及国文教育,也是根据时代不同而不断演进发展的。就当时而论,随着白话文的普及,国文中的古文分量愈发式微。这是必然的趋势,并且持续至今。也许是因为姜先生毕竟还有旧式文人的自尊、自豪而厚古薄今,所以相较此书刊印的年代而言,略有过于偏重传统的问题。
比如在《对于古书的态度》一节,姜先生认为中学生“应当在任何情形之下”翻阅的古书书单,是根据梁任公《国学入门书要目》书后“真正的最低限度”而开列的三十种书目,包括“四书”、《诗经》、《礼记》、《楚辞》、《左传》、《资治通鉴》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诸位名家的诗文集。不得不说,对于当时课业繁忙的中学生而言,这完全是不现实的。这样强人所难的要求,怕是与趣味之道,南辕北辙。
不过,这倒是无伤大雅,毕竟对于读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寻找学习国文的兴趣,而不是具体学习的内容。
可是转念一想,那洋洋三十本典籍,若是果然兴趣所在,又何尝不能翻阅乃至精读呢?中学时间不够,一生足
够长吧?
该书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南京正中书局出版。第二年姜先生又在正中书局出版了一本《识字心理》。内容同样关于基础教育,可见对于国文,姜先生的拳拳之心。今天,我读着这些趣味纷呈的文字,依然可以时时感觉到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一位老实而坦诚的读书人,与我们在促膝闲谈,他热情又急切,恨不得将他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都捧出来,生恐怠慢了读者。他把文字和文学当做自己的宝藏,带着几分自得,向人指点其中是怎样的琳琅满目、目不暇接。面对这样的谈话,是足以让人舒适怡然的。
这套丛书以正中书局版为底本,编辑再版《国文趣味》。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一者,当时的问题也是现在的问题,吴先生的牢骚怕也是现在语文老师的牢骚,所以是书至今仍然可资借鉴;二者,对今天的学生而言,不仅毫不落后,从中感受到国文的真趣味,还可见识60多年前国文教育的开放眼界;再者,也许可以籍由此书的出版,勾沉出一些姜先生的生平事迹,告慰不该被遗忘的先生,还有这本不该寂寂无闻的书。
比较独特,古文必备
评分非常不错的文言普及的书,虽说不是什么大部头的专著,然胜过不少现流行的一些所谓专著。京东应多有这样的书供读者选购。
评分还好还好哈!评论得京豆!还好还好哈!评论得京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书大家风范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书,妙啊!还不够十个字。
评分本书非常的好,是一位名家编撰,已经尽量简单,但是也有不少深奥的地方,封面不错
小书馆:国文趣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