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書還不錯,就是容易有破損。
评分复录所作《尔雅义疏跋》及《切韵增加字略例》,邮呈先生旧都,乞其诲正。先生赐书奖许,谦言“钦其宝莫名其器”。盖先生尝自言平生于经学所得不深,尤未究心于小学音韵,故谦言及之。顾情意殷挚,招舜徽北游。谓“旧都人文荟萃,得风气之先。坊市刻一新书,郡国出一古器,皆得先睹为快。又况通人辈出,可以请益;裨广见闻,愈于在湘远矣”,翌年,舜徽北游,住先生家。饮食教诲,恩礼有加。由是自朝达暮,赴北海图书馆读书,日有定程。时先生任辅仁大学教授,又以目录学施教于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各校。日有名流、学者登庐谈叙,舜徽因先生之介,多识通人。其时以专门名家者,经学则有吴承仕;文字训诂则有沈兼士;音韵则有钱玄同;史学则有陈垣、邓之诚:诸子则有孙人和;金石则有马衡;文辞则有高步瀛,皆一时显学,有声黉序间。舜徽咸从奉手,有所受焉。而吾湘前辈若杨树达、黎锦熙、骆鸿凯诸先生,咸任教各大学,舜徽以同乡后进,时往请教,往来尤密。左右采获,为益无方。一生读书进展最速,盖无逾于此时。诸老先咸必孺子可教而不屏弃之者,皆先生揄扬绍介之力也。其后舜徽还湘,为中学师。先生尝手书阎灒邱所集陶贞白、皇甫士安二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装为楹帖,而系以长跋。远贻舜徽,教之以务其大者远者,而不可狃于细物。舜徽虽谨识之不敢忘,而志焉莫逮,有负先生之期望多矣。舜徽三十后,始任教于各大学,先生闻之而喜,时颁书奖励之。而先生著述日益宏富,《四库提要辨证》亦已印布于世,蜚声海内外。先生学问极博,于史、子两部,用力尤勤。尝自谓宋以前书,未见者少。数十年间,手不释卷。熟于历代官制、地理,故考史之业为最精。每有论述,必穷源竟委,取证确当,论者咸服其通核。观《四库提要辨证》,即可见其功力之深,自非清代目录学家之专治版本、校勘者所能及也。清人如黄丕烈之流,以读人间未见书相标榜。先生意不谓然,自名其室曰读已见书斋,盖欲以矫舍本逐末之弊耳。舜徽治学蹊径,与先生不能尽同。小子狂简,好弄柔翰。年甫三十,即属草为《广校雠略》一百篇,评骘古今,畅抒己见。与先生平日论学之旨,时有不合。先生论及校雠,不甚喜郑樵、章学诚,谓其考证粗疏,殊不足取。舜徽服膺两家,独推其识见之卓。先生贻书舜徽,谓所论可以并存,不以为侮也。其于学术,廓然大公,不强人以从己,皆此类已。先生晚年多病,力不从心,著述之事,自视欿然,犹未克偿其素愿也。犹忆一九五四年秋,舜徽因事入京,谒见先生于朗润园寓庐,时先生已寝疾。舜徽肃立榻前,先生张目谓舜徽曰:“《四库提要辨证》乃未完之书;小学、经学,尤多阙略;汝其为我补之。”舜徽虽谨受命,而自顾疏浅,抑何足以补先生之书哉!翌年春节,而先生遽捐馆舍,年七十二。(先生生于光绪十年甲申正月十三)。其已出版之书,尚有《目录学发微》及《论学杂著》。其他如《世说新语笺疏》、《汉书艺文志索隐》诸种,犹待刊布。(《世说新语笺疏》已于一九八三年出版,舜徽补记)。
评分张晖的著作,可惜英年早逝了,很遗憾,一位负责的学者
评分 评分评分
内容不错,但是边角折了,而且封面上有划痕,希望下次能用纸箱装下书,毕竟买的书也不少
评分不错,期待阅读…………~
评分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