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纠纷的指控理由与抗辩策略

专利纠纷的指控理由与抗辩策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向东 著
图书标签:
  • 专利纠纷
  • 知识产权
  • 侵权分析
  • 抗辩策略
  • 指控理由
  • 诉讼
  • 专利法
  • 法律实务
  • 技术分析
  • 证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252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0843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2
字数:18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专利纠纷的指控理由与抗辩策略》收集了作者在担任专利代理人期间,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地方专利管理局及全国各省、市的中级、高级人民法院打过的部分专利官司。其中,有主动撤诉的、自愿调解的,也有法院判决的;有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也有指控侵犯专利权的:涉及的领域很广,有机械、材料、光电、化学等,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还有外观设计专利:有审胜诉的案件,也有一审败诉的案件,更有在一审败诉后到二审撤销原判改为胜诉的案件。由于知识面和经验不足,书中肯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陈向东(原名陈礼夫),1947年生,浙江省瑞安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副研究员,全国专利系统先进工作者。
  1985年开始从事专利工作,是瑞安市专利事业的创始人,先后担任瑞安市专利处副处长、处长、专利局局长等职务。任职期间,撰写《试论专利代理人应该如何抓好实施》、《县级专利工作开展之我见》、《我们是怎样调处专利纠纷的》、《专利制度应为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等文章。陈向东同志还是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员、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会员,担任过中国知识产权理事会理事、浙江省发明协会理事、温州市发明协会理事。
  退休后,他仍然兢兢业业地为专利事业工作,创办了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在花甲之年,他依旧思维敏捷、声音洪亮,在全国各省的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慷慨陈词,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内页插图

目录

专利侵权纠纷案
1 “一种钥匙齿形的加工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
2 “一种蜂窝纸板全自动连续生产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一审)——瑞安市应氏机械有限公司
3 “-种蜂窝纸板全自动连续生产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一审)——青岛华盾纸品有限公司
4 “一种蜂窝纸板全自动连续生产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二审)
5 “打火机的电子点火装置”专利侵权纠纷案
6 “一种复合硫化剂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品”专利侵权纠纷案
7 “聚四氟乙烯补偿器”专利侵权纠纷案
8 “一种折合式长梁防盗锁”专利侵权纠纷案
9 “分解式挂锁”专利侵权纠纷案
10 “新旧版人民币磁性判伪点钞机”专利侵权纠纷案
11 “卫生用品面料的机械打孔装置以及该装置生产的产品”专利侵权纠纷案
12 “一种带锁装置的电动车抱刹总成”专利侵权纠纷案
13 “一种回转式自动平板复合机”专利侵权纠纷案——瑞安市荣庆机械厂
14 “一种回转式自动平板复合机”专利侵权纠纷案——瑞安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
15 “一种回转式自动平板复合机”专利侵权纠纷案——林某
16 “纸板开槽机”专利侵权纠纷案——瑞安市天宇机械有限公司
17 “纸板开槽机”专利侵权纠纷案——瑞安市东佳机械厂
18 “-种单膜凹凸夹链贴合制袋机”专利侵权纠纷案
19 “太阳能热水器的注水混合阀瓷芯”专利侵权纠纷案
20 “-种可测深型排水构件”专利侵权纠纷案
21 “一种葵花籽加工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一审)——瑞安市九里香食品有限公司
22 “一种葵花籽加工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一审)——张乙j
23 “一种葵花籽加工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二审)——瑞安市九里香食品有限公司
24 “可对脚掌有保健、按摩作用的鞋底”专利侵权纠纷案
25 “坩埚”专利侵权纠纷案
26 “卫生巾包装袋”专利侵权纠纷案
27 “雨刷”专利侵权纠纷案
28 “管道设备把手”专利侵权纠纷案
29 “-种腿部按摩机”专利侵权纠纷案
30 “双杆四钩保险定位锁具”专利侵权纠纷案

无效宣告请求案
1 “棕丝纤维板弹眭席梦思”无效宣告请求案
2 “数控剥线机”无效宣告请求案
3 “新旧版人民币磁性判伪点钞机”无效宣告请求案——温州市金融设备行业协会
4 “新旧版人民币磁性判伪点钞机”无效宣告请求案——浙江省飞天利懋隆电子有限公司
5 “微型点钞机”无效宣告请求案
6 “纸板开槽机”无效宣告请求案
7 “一种具有分版、鉴伪和面额累计功能的点钞机”无效宣告请求案
8 “渔具导眼支架”无效宣告请求案

专利行政诉讼案
1 “报警挂锁的外观设计专利”专利行政诉讼案
2 “新旧版人民币磁性判伪点钞机”专利行政诉讼案
3 “微型点钞机”专利行政诉讼案
4 “一种具有分版、鉴伪和面额累计功能的点钞机”专利行政诉讼案(一审)
5 “一种具有分版、鉴伪和面额累计功能的点钞机”专利行政诉讼案(二审)
后记

精彩书摘

  (二)被告的行为符合专利侵权要件,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原告于2001年9月1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名称为“一种复合硫化剂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品”的发明专利,其专利号为01131441.9。其证据1(专利证书)和证据2(当年年费收据)证明了该专利是一项有效的专利,应该受到我国《专利法》的保护。然而,被告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了侵犯01131441.9号专利权的行为。硫化剂是通过对每一种化学成分进行称量配比而形成的,其配方过程相当麻烦,容易多配、少配或漏配,而复合硫化剂是一种新的产品,这种产品到目前为止,非经过原告专利的生产工艺是不能制造的,只有这种唯一的工艺才能生产复合硫化剂产品,但是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制造与原告专利相同的产品并压价竟销给石家庄的各大鞋厂,给原告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证据3(包装袋照片)证明了被告已经实施了生产复合硫化剂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明显违法的。原告曾经多次口头警告被告,劝其不要生产,如果要生产可以与原告协商,缴纳合理的许可费用,但被告置之不理,后来干脆生产三无产品,没有厂家执照、没有地址、没有商标。由此可见,被告的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的过错行为,是一种故意的侵权,明知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而仍在实施,应该承担其侵权引起的全部责任。同时被告进行了大量的生产销售,证据4(销售发票两张)和证据5(托运单)就证明了被告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侵权行为。综上,被告侵犯的是一项我国有效的发明专利,其生产的复合硫化剂产品未经原告许可,其行为在主观上存在过错,并且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构成了专利侵权的要件,应该承担由于其侵权行为引起的全部责任。
  ……

前言/序言


知识产权的法律前沿:创新、保护与博弈 本书深入剖析了当代知识产权领域的复杂图景,聚焦于技术创新驱动下的法律实践与战略构建。它并非一部聚焦于专利具体诉讼技巧的教科书,而是从宏观视角审视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资产在商业竞争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引发的深刻法律与商业冲突。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的战略价值重估与法律生态构建 在信息时代,知识产权已不再是简单的法律附属品,而是驱动企业价值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引擎。本部分将首先考察全球知识产权环境的剧变,特别是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背景下,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探讨了知识产权组合(IP Portfolio)的战略规划,强调其在企业并购、风险投资和市场准入中的决定性作用。书中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知识产权布局,构建“护城河”,有效抵御竞争对手的侵蚀。这包括对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的专利布局趋势的研判。 法律生态的构建是知识产权有效性的基础。本书审视了各国知识产权法规的最新动态,特别是对“公平使用”(Fair Use)与“合理使用”原则在数字内容传播中的最新司法解释。此外,我们深入研究了国际知识产权条约体系的协同与张力,例如《TRIPS 协定》在全球范围内的执行差异及其对跨国企业的实际影响。内容着重于企业应如何平衡创新激励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微妙关系,避免过度保护导致的创新停滞。 第二部分:非专利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对抗 本书将视角扩展至专利之外的关键知识产权领域,探讨它们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独立价值和协同效应。 商业秘密的界定与保护机制: 商业秘密保护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后一道防线。本章详细阐述了商业秘密的法律构成要件(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措施),并着重分析了在远程办公和供应链外包日益普遍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内部安全协议。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获取”与“独立开发”之间的界限,以及在员工离职和竞业限制协议执行中常见的法律陷阱。 商标与品牌价值的法律固化: 商标的职能已从单纯的来源标识演变为承载消费者信任和情感连接的资产。书中探讨了“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以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如何应对跨境侵权和网络“钓鱼”网站对品牌声誉的损害。重点内容包括对非传统商标(如声音商标、气味商标)的法律保护前沿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如何通过积极的品牌监控策略,将商标争议消弭于萌芽状态。 著作权与新媒体内容的法律博弈: 随着短视频、流媒体和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和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本书审视了算法推荐机制下,内容分发平台所承担的责任界限,以及“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对人格权和著作权的复合型侵犯。我们提供了一套评估数字内容价值链中各环节法律风险的分析框架。 第三部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许可与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最终取决于有效的商业化运作和审慎的风险管理。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法律资产转化为经济效益。 许可协议的精细化构建: 许可(Licensing)是知识产权变现的核心手段。书中详细拆解了各类许可协议的关键条款,包括排他性、地域范围、使用方式的界定,以及关键的“权利反授权”(Sublicensing)条款设计。我们特别关注了“交叉许可”(Cross-Licensing)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博弈技巧。如何设定合理的特许权使用费(Royalty Rate)模型,并建立透明的审计机制,是本章的实践重点。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与投融资安全: 在进行任何重大交易前,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风险控制环节。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尽职调查清单和分析流程,用以识别目标公司知识产权资产的权属瑕疵、潜在诉讼风险以及许可关系的稳定性。我们强调,尽调不仅是审计“拥有什么”,更是评估“能否在未来有效使用”的能力。 知识产权保险与风险分散: 面对日益增加的知识产权诉讼成本和不确定性,知识产权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风险管理工具日益重要。本书介绍了各类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的结构(如辩护费用保险、许可侵权赔偿保险),并分析了保险合同中“可保风险”与“除外责任”的界限,帮助企业构建多层次的风险防御体系。 结论: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治理观 知识产权的未来将是高度交叉和全球协同的。本书的结论部分展望了新兴技术(如区块链、量子计算)对现有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提出的深层挑战,倡导企业采取更加动态、灵活和前瞻性的知识产权管理哲学,将法律合规视为业务创新的助推器,而非单纯的成本中心。本书旨在为企业决策者、法律专业人士和创新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具有实操指导意义的知识产权战略蓝图。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创业的小企业主,对于专利知识了解不多,但深知其重要性。在公司发展初期,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技术研发,我最担心的就是辛苦的成果被他人侵占,或者因为无意中侵犯了他人的专利而面临巨额赔偿。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我希望书中能够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我作为一名非法律专业人士,如何去理解“指控理由”和“抗辩策略”这两个概念。比如,当对方声称我侵犯了他们的专利时,我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核实他们的说法?有没有一些简单的检查清单,可以帮助我初步判断专利是否真的被侵犯了?我尤其想知道,在很多时候,专利纠纷的发生并非完全是恶意侵权,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那么,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缓和矛盾、寻求和解的建议?如何与对方的律师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升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一些实用的“自救”方法,让我在面对专利纠纷时,不再感到恐慌无助,而是能够有理有据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这让我对内容的充实程度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深知专利诉讼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处理专利纠纷时,准确把握指控方的法律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抗辩,是至关重要的。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专利侵权指控,比如发明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证明,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是否规范、清晰。同时,我也很想了解书中关于抗辩策略的论述,例如是否会涉及现有技术抗辩、发明专利权要求解释中的限制、无效宣告程序在抗辩中的作用,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关键问题。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帮助我预判未来专利诉讼的发展趋势,并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国际专利纠纷的案例和应对方法,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专利纠纷也日益增多,了解不同司法体系下的处理方式,对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值得细细研读、反复揣摩的专业著作。

评分

从这本书的标题来看,它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来审视专利纠纷的各个环节。我个人对知识产权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专利领域的博弈。在很多专利案件中,我们常常看到双方在“指控理由”和“抗辩策略”上进行着精密的博弈,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法律智慧和商业策略。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令人信服的“指控理由”,包括如何精准地界定侵权行为,如何收集并呈现有力的证据,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法律条文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我也对“抗辩策略”的部分充满期待,希望书中能够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例如如何通过质疑专利的有效性来瓦解对方的指控,如何利用程序上的优势来拖延或干扰诉讼进程,以及如何在技术和法律层面找到对方的“阿喀琉斯之踵”。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一些跨领域的思维方式,比如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视角来分析专利纠纷,那就更能体现其独特性和前沿性。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法律指南,更是一本关于智慧与策略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一看就透着专业感。书名“专利纠纷的指控理由与抗辩策略”直击核心,瞬间就吸引了我这个身处科技前沿行业的读者。我知道,在如今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时代,专利纠纷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往往因为对专利法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在遇到侵权指控时手足无措,甚至因此错失发展良机。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复杂的专利领域中找到方向。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各种常见的专利侵权指控理由,比如直接侵权、间接侵权、诱导侵权等等,并针对每一种指控,提供切实可行的抗辩策略。我想知道,如果我的产品被指控侵犯了某项专利,我应该如何分析对方的指控是否成立?有没有哪些技术上的突破点可以作为抗辩的依据?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条文,而不是堆砌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如果能包含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如何规避专利风险,或者在收到律师函后应该如何应对,那就更完美了。我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提升自己的专利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让我的创新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

评分

作为一名在专利代理行业工作多年的新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优质书籍。“专利纠纷的指控理由与抗辩策略”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我们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个核心内容。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各类专利侵权指控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权利要求解释的细微之处,到实施例的对应关系,甚至是现有技术的比对分析,都能够有详尽的讲解。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抗辩策略,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能够阐述不同策略的应用场景,以及不同策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例如,在面对“先用权”抗辩时,我们应该如何去证明,或者在对方提出无效宣告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应对。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更具洞察力的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判断案件的走向,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法律服务。这本书如果能够包含一些关于证据保全、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等方面的实用技巧,那我将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