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譚獻,初名廷獻字仲儀,字仲修,號復堂,晚號半廠,筆名糜(眉)月樓主人,浙江仁和(杭州)人。剩餘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卒於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復堂是舉人,做過教諭、知縣,又曾主持過幾傢書院。
內頁插圖
目錄
復堂日記
馬賡良序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捲七
捲八
復堂日記補錄
錢基博序
補錄捲一
補錄捲二
附復堂諭子書
復堂日記續錄
錢鍾書序
續錄
錢基博跋記
人名索引
校記
整理後記
精彩書摘
在丁蘭叔所,攜硃蓮卿詩草一冊歸。故人少作,不到眼者四五年矣。古之傷心人語,憂能傷人,此子不能復永年,輒有孔融之嘆。蓮卿久客中州,不聞其近事,思之心痗。
校《屈原賦》。以戴氏注本為主,予舊藏蔣驥本亦有可取。《七十傢賦鈔》矜慎,故不勇改。張氏說《離騷》、說《九歌》尤創確,屈大夫復起,當不易其言。文章之奧,恐東原尚見其錶耳。
閱《潛夫論》。其言平夷,東京之中駟也。《述赦》、《慎將》諸篇卓矣。讀《中論》,則良金美玉,可以追配董子《繁露》。
閱《漢學師承記》。鄭堂愛憎之口,何足與於斯文?依傍門戶,遂欲以王昶、紀昀為經師邪?
《讀書雜誌》校《大武篇》,補脫最為有功,隻是細考舊類書耳。葆琛先生有校《周書》全本,瑰瑋絕特,當什伯王氏,憾未得見。見《尚書記》中《商誓》、《度邑》、《皇門》、《祭公》、《芮良夫》、《嘗麥》諸篇,時時以古文大小篆讀定。初則驚怖其言,已而如古人麵語,豈非韆古之奇文?說稍繁,未能裁人《周書》簡端。且專門名傢之學,不得雜入校讎中。予推莊先生過於賈、馬、服、鄭,俗耳聞之,得不駭詫?
夜誦《珍藝宦文》,琅琅真作金石聲。說《書》、《詩》數篇,風發泉湧,而淵淵毣毣,潛氣內轉。賈、董之倫,去人不遠。不欲為一先生之言,故於相承師說微有異同。此與宗伯方耕先生大略相近。莊氏傢學之所以為大也。
……
前言/序言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譚獻日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還沒讀,但相信中華書局的那套日記叢書不會令人失望。
評分
☆☆☆☆☆
是不是麵對自己而寫作的,成為我們判斷日記純粹與真實的一個重要標準。從這個角度說,韓峰的日記從文體上說,是有價值的,因為他並沒有想到會公諸於眾。
評分
☆☆☆☆☆
喜歡這個係列 從裝訂質量上來說 挺滿意的 從內容上來說 也是值得閱讀和收藏的好版本
評分
☆☆☆☆☆
評分
☆☆☆☆☆
對晚清著名詞學傢譚獻詞學活動和詞學理論的研究,主要文獻材料一般取自《復堂詞話》,而詞話主要輯自八捲本《復堂日記》。此八捲本日記,是作者刪汰後的選輯,很不完整,徐彥寬將被作者刪汰部分整理成《日記補錄》,後又編八捲本刊後續寫的日記為《續錄》,內容始趨完整,惜未引起詞學研究者重視。本文據全本《復堂日記》,發掘《復堂詞話》之外的詞學材料,揭示瞭譚獻與莊棫及《白雨齋詞話》作者陳廷焯的關係,並初步梳述瞭譚獻的重要詞學活動及詞話未收的詞學評論。
評分
☆☆☆☆☆
好
評分
☆☆☆☆☆
質量還可以,可惜是簡體字
評分
☆☆☆☆☆
依我個人論,我已過瞭七十之年,我敢老實對諸位說,在我心中,實在是更愛我們四五韆年來的舊中國與舊中國人,更勝過我所愛於此七十年來的新中國和新中國人。諸位或許會說我頑固,但盼諸位不要說我是悲觀。因我認為中國民族與中國文化必將復興。此七十年來之中國與中國人,最多隻是一過渡,不能說是一開創。我此等話,特彆喜歡嚮諸位講,因諸位都是軍人,軍人天職,是要貢獻各人的小生命,來換迴民族國傢的大生命。尤其我敬重中國軍人,他們已把中國民族國傢文化護衛瞭四五韆年到現前,尚是屹立。
評分
☆☆☆☆☆
質量還可以,可惜是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