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是當前*熱的民生話題之一。高房價日益影響國民經濟和百姓生活。住房改革牽動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從2011年開始在部分地區試點的房産稅改革究竟何去何從?如果房産稅的全麵推行對你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傢賈康先生領銜的重磅學術成果,力求全麵分析住房改革和房産稅的整體大思路,為國傢房地産製度的深化改革提供豐富的理論依據和政策前瞻。
內容簡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齣加快房地産稅的立法並適時改革。這是黨中央站在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分配公平正義的高度上提齣的經濟戰略舉措。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傢賈康領銜的財經研究團隊針對中國房産製度尤其是房地産稅做的全麵深入分析。本書有如下幾個特點:*,高度的學術**性和政策前瞻性,作為長期研究中國財稅問題的專傢賈康先生多年來對房地産稅問題一直給予高度的關心,本書是賈康對房地産稅問題的精華所在;第二,強烈的現實意義,當下沒有比房價更為牽動中國老百姓的話題,沒有比房地産稅更能吸引百姓眼球的稅改,因為這切切實實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第三,全麵分析房地産稅的背景、走嚮,從中國房地産製度這個大背景下研究房地産稅,並提齣瞭“雙軌統籌”的核心政策建議,從中央地方稅製改革的走嚮上研究房地産稅,從試點經驗到國外比較的維度來研究房地産稅,不僅學術視野寬,也充分接地氣,書中包含瞭作者團隊的大量一綫調查經驗數據。
作者簡介賈康: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中國財政學會顧問,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傢發改委PPP專傢庫專傢委員會成員,北京市等多傢人民政府谘詢委員,北京大學等多傢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國傢百韆萬人纔工程高層次學術帶頭人。多次受硃鎔基、溫傢寶、*和李剋強等中央領導同誌之邀座談經濟工作(被媒體稱之為“中南海問策”)。擔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財稅體製改革”專題講解人之一。孫冶方經濟學奬、黃達—濛代爾經濟學奬和中國軟科學大奬獲得者。國傢“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專傢委員會委員。曾長期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1988年曾入選亨氏基金項目,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2013年,主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任首任院長、首任秘書長),2015年齣版《新供給經濟學》專著;2016年齣版《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供給側改革十講》、《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Jia Kang
Member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CPPCC and Member of Subcommittee of Economy, CPPCC; Chief Economist of China Academy of New Supply-side Economics; Ph.D. Advisor and Research Fellow in Chinese Academy of Fiscal Sciences; Advisor of China Public-Finance Academy; Chairman of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Research Committee of China Public-Finance Academy; Member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Expert Committe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ttee; Consulting Advisor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everal municipalities including Beijing; Guest Professor of several universities such as Peking University; Expert enjoying special state allowance in 1995; appraised as an academic leader at high level for the National Project “Tens of Thousands of Talents” in 1997. Attended economic symposiums respectively at the invitations of Zhu Rongji, Wen Jiabao, Hu Jintao and Li Keqiang (thu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Advisors for Decision-making b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by the media). One of narrators on the eighteenth collective study of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Reform” Topic by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PC Committee on January 8, 2010. Winner of SunYefang Prize, Mundell-Huang Prize and China Soft Science Special Award. Member of Expert Committee of the 11th, 12th and 13th Five-Year Plan. Served as President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Fiscal Science, Ministry of Finance, P.R.C. for a long term. In 1988, he was selected for the Heinz Fund project and also worked as a visiting scholar in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for one year. In 2013, he edited New Supply: Chinese Innovation in Theory of Economics, initiated and established “China Academy of New Supply-side Economics” and “China New Supply-side Economist 50 Forum” (working as First President and Secretary-General). In 2015, he published a monograph named New Supply-Side Economics. In 2016, he published Supply-Side Reform - China New Supply-Side Economics, Ten Topics of Supply-Side Reform, and Crucial Challenge in front of China: How to Escape Mid-income Trap.
目 錄緒論 建立符閤國情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雙軌統籌”住房製度模式
一、我國住房製度改革的基本成效 / 001
二、中國住房政策與市場調控麵臨的睏境:相關因素與問題分析 / 003
(一)城鎮化因素 / 003
(二)人口總量與結構的變化:總規模上升、老齡化和傢庭“小型化” / 005
(三)社會收入分配和不動産配置(占有)的失衡與秩序紊亂,加劇住房矛盾,並形成惡性循環 / 006
(四)房地産屬性的日愈金融化 / 008
(五)城市發展模式問題 / 010
(六)土地供應製度以及土地財稅製度 / 011
三、建立符閤國情和可持續發展要求、“雙軌統籌”的中國住房製度模式 / 012
(一)將住房製度提升至國傢能力和社會建設的戰略高度來定位 / 013
(二)以構建“雙軌統籌”的住房製度目標模式作為政策優化的前提和依托 / 014
第*章 我國住房改革、房地産調控迴顧和房地産稅改革概況
一、改革開放以來城鎮住房製度改革和“調控新政”下的雙軌框架 / 018
(一)簡要迴顧 / 018
(二)調控新政下的“雙軌統籌”框架 / 022
二、調控新政的應有水準,需體現在製度建設、長效機製打造上 / 026
(一)保障房的投融資製度 / 026
(二)保障房的管理製度 / 028
(三)商品房的經濟調節製度 / 029
三、房地産稅製度建設是長效調控機製的重要內容 / 032
(一)國際經驗和我國轉軌發展的客觀要求 / 033
(二)房地産稅改革具有多重正麵效應 / 034
四、房産稅改革試點及評述 / 038
(一)滬渝兩地房産稅改革試點基本情況 / 039
(二)滬渝兩地試點效果 / 043
(三)房産稅的基本職能及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 / 048
五、房産稅改革試點及其啓示 / 053
(一)兩地“敢為天下先”值得充分肯定 / 053
(二)兩地試點的特色和初步成效 / 054
(三)前瞻:房地産稅改革的逐步全麵推廣 / 055
六、關於房地産稅改革中幾個現實問題的討論 / 056
(一)土地齣讓金問題 / 056
(二)土地**所有權問題 / 057
(三)“新老不平”問題 / 058
(四)評估管理問題 / 058
(五)小産權房等問題 / 059
(六)關於改革試點與立法先行的問題 / 059
第二章 分層次的住房供應體係和住房保障製度研究
一、我國住房製度改革及當前住房供應體係框架 / 062
二、“雙軌製”住房供應體係的目標定位及政府職責 / 064
三、我國住房保障製度的發展現狀及主要問題 / 068
四、發達國傢住房保障製度建設的經驗藉鑒 / 076
(一)美國公共住房製度(Public House) / 076
(二)英國社會住房製度(Social House) / 082
(三)德國住房保障製度 / 086
(四)日本的住房保障政策 / 092
(五)國外住房保障製度總結 / 097
五、進一步完善我國住房保障製度的政策建議 / 101
第三章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住房保障問題
一、新型城鎮化對住房保障的總體要求 / 105
(一)新型城鎮化的科學內涵 / 105
(二)應科學地處理好新型城鎮化與房地産業發展的關係 / 108
(三)保障性住房製度建設是實現“人的城鎮化”的重要機製保障 / 109
(四)保障性住房建設應把握好城鎮化道路方嚮 / 110
二、城鎮化對住房保障的需求和影響 / 112
(一)人口流動規模和結構明顯變化,住房保障麵臨新的任務 / 113
(二)區域産業轉移和“産城融閤”發展,為完善住房保障體係提供瞭曆史機遇 / 114
(三)住房市場價格與結構發生變化,對住房保障體係調整産生重要影響 / 115
(四)政府財政負擔增加,亟須增強住房保障的可持續性 / 116
三、新型城鎮化中住房保障發展的重點問題及建議 / 117
(一)住房保障方式與保障性住房供應規模 / 118
(二)關於保障性住房的供給範圍和供給標準 / 120
(三)關於保障性住房的供應方式 / 123
(四)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融資 / 124
(五)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機製:建立健全分配、準入與退齣機製 / 127
(六)建立健全居民住房信息係統 / 129
第四章 完善我國保障性住房公共財政保障機製
一、公共財政住房保障支齣的理論分析 / 132
(一)政府在住房領域實施乾預的基本理論探析 / 132
(二)公共財政住房保障支齣模式選擇 / 138
二、近年來公共財政支持住房保障建設的情況 / 142
(一)“十二五”以來公共財政住房支齣情況 / 142
(二)2012年財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情況 / 147
三、完善公共財政住房支齣體製、機製與政策的建議 / 150
(一)健全公共財政住房支齣管理體製 / 150
(二)分類確定不同類型保障性住房公共財政的支齣責任與實現方式 / 157
(三)完善住房公共財政預算保障機製 / 163
(四)創新公共財政住房支齣方式,提高政策保障績效 / 169
(五)適時轉換公共財政住房保障支齣模式 / 171
(六)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住房稅式支齣 / 172
第五章 引導符閤國情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
一、我國住房建設現狀、問題與評價 / 176
(一)對當前我國住房産業化發展的基本評價 / 176
(二)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 176
二、處理好住房投資品與消費品屬性的關係 / 180
(一)居住消費功能是住房*基本和根本的功能 / 180
(二)住房具有作為投資品的天然優勢 / 180
(三)住房過度成為投資品的危害 / 181
(四)公共政策調控的重要任務是要盡可能地使住房迴歸消費品屬性 / 182
三、構建符閤國情的、可持續發展住房消費模式必要性 / 184
(一)中國城鎮住房需求粗略預測 / 184
(二)必要性分析 / 185
四、符閤國情、可持續發展住房消費模式的內涵及要求 / 187
(一)倡導住房適度消費 / 188
(二)倡導“先租後買”,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 / 188
(三)以多層次梯度消費為中心 / 189
(四)大力發展節能省地住宅 / 190
五、政策建議 / 190
(一)科學製定適閤我國國情的居住標準,引導住宅建設與消費可持續發展 / 191
(二)轉變住宅建設的生産方式和增長方式 / 194
(三)製定配套政策,對住房開發建設和消費實施雙嚮調節 / 196
(四)製定引導住房閤理消費的經濟政策 / 198
附:創新商品房閤作建設模式——眾美定製實踐的案例 / 200
第六章 我國房地産市場宏觀調控實證分析
一、2003年以來我國房地産市場政策調控的階段、特點及效果 / 207
(一)2003年以來我國房地産調控的主要階段 / 207
(二)近年來房地産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的特點 / 228
(三)近年來房地産市場宏觀調控政策效果 / 230
二、影響我國房地産調控效果的主要因素 / 239
(一)房地産市場機製的缺陷 / 239
(二)利益分配與博弈機製的扭麯 / 240
(三)房地産調控政策的內在不足 / 241
(四)從眾心理的驅動 / 243
(五)宏觀經濟形勢的擾動及相關政策的外部衝擊 / 243
(六)基礎信息和資料的不完善 / 246
三、現階段我國房地産調控政策潛在風險的判斷 / 246
(一)放鬆當前的調控政策可能帶來的風險 / 247
(二)繼續維持當前的調控政策可能帶來的風險 / 247
四、消除認識誤區,明確調控思路 / 249
五、完善我國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的具體建議 / 250
(一)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紓解“陣痛”,擺脫對房地産業的過度依賴 / 250
(二)增強政策明確性和穩定性,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削弱市場非理性衝擊 / 250
(三)按照差異化與靈活性原則,把握微調時機和力度,增強其針對性 / 251
(四)明確政府責任,規範“保障軌”與“市場軌”“雙軌統籌”的運行模式 / 252
(五)強化製度建設,構建一個透明、閤理的利益博弈機製 / 253
(六)短期調控與長期製度建設相結閤,在配套改革攻堅剋難中促進調控方式轉型,形成穩定調節長效機製 / 254
(七)完善堵疏結閤的調控方式,處理好保護耕地和穩定土地供給的關係 / 255
第七章 房地産稅製體係改革問題研究
一、我國房地産稅製體係概況 / 257
(一)我國房地産稅製的主要沿革 / 257
(二)現行房地産稅製體係 / 258
二、我國當前房地産稅製存在的主要問題 / 259
(一)房地産稅製體係結構不閤理,重流轉、輕保有 / 259
(二)現行房地産稅製設計落後於經濟現實需求 / 259
三、現行房地産稅製不完善引發的問題 / 261
(一)房地産稅製不完善是形成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收入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 261
(二)房地産稅製體係不完善導緻稅收對房地産市場調控受限 / 264
四、發達國傢房地産稅製體係的藉鑒——以日本為例 / 265
(一)日本房地産稅製體係概況 / 265
(二)具體稅種 / 266
(三)對中國房地産稅製改革的藉鑒 / 270
五、完善房地産稅製體係的政策建議 / 271
(一)完善房地産稅製體係的總體目標 / 271
(二)完善房地産稅製體係的總體思路 / 272
(三)近期房地産稅製體係的改革建議 / 273
(四)中長期房地産稅製體係改革設想 / 274
第八章 房地産稅的作用、依據及改革方嚮、路徑、要領
一、改革的緣起與思考的要點 / 279
二、大方嚮與正麵效應 / 283
(一)實施房地産稅改革在大方嚮上彆無選擇,是大勢所趨 / 283
(二)實施房地産稅改革的多重正麵效應 / 286
三、房地産稅改革試點的觀察與評價 / 287
四、大方嚮下的改革路徑選擇與基本要領 / 288
第九章 改革和完善我國住房金融政策體係
一、住房金融的內涵及作用 / 291
(一)內涵 / 291
(二)住房金融的重要作用 / 293
(三)政府乾預住房金融領域的理論依據 / 294
二、國外住房金融模式及政策啓示 / 295
(一)資本市場融資模式 / 296
(二)閤同儲蓄融資模式 / 301
(三)強製儲蓄融資模式 / 303
三、我國住房金融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 / 306
(一)我國住房金融的作用 / 306
(二)我國住房金融體係存在的問題 / 307
四、構建我國住房金融體係的基本思路與框架建議 / 310
(一)構建我國住房金融體係的基本思路 / 310
(二)構建完善閤理的住房金融體係框架建議 / 312
五、關於我國住房金融幾個重點問題的分析 / 315
(一)發展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化業務 / 315
(二)改革住房公積金製度 / 319
(三)發展租賃性保障房信托投資基金 / 328
第十章 積極探索土地年租製,創新住房供應模式
一、我國政府土地齣讓收入的曆史沿革 / 331
二、土地齣讓金性質辨析 / 334
三、現行土地批租製 “招拍掛”機製的諸多弊端 / 336
四、現行保障性住房體係的缺陷和年租製的製度優勢 / 339
(一)現行保障住房體係的缺陷 / 339
(二)年租製的製度優勢 / 341
五、推進租、價分離,積極發展土地年租製保障房 / 343
(一)製度框架的初步設計:租、價分離 / 343
(二)土地年租製的推行:區分屬性,分類管理,分步實施,雙軌運行 / 345
(三)一些具體問題解決的配套解決方案 / 346
第十一章 以“平權、共享”理念,啓動新一輪土地製度改革
一、我國土地製度的曆史變遷 / 350
(一)“均”、“平”、“均等”等觀念是影響數韆年來土地製度變遷的重要因素 / 350
(二)我國古代土地結構具有濃厚的土地公有、國有(王有)的特徵,並呈現“二重性” / 351
(三)國傢政權穩定並不必然取決於某一特定的土地所有製形式, 而在於土地收益分配狀況 / 352
(四)土地産權製度從模糊、簡單到清晰、復雜,土地使用權逐漸長期化 / 353
(五)“抑兼並”或“不抑兼並”成為土地製度變遷的重要動因 / 354
二、土地製度改革麵臨的主要矛盾及應著力解決的重點問題 / 355
(一)土地製度改革麵臨“五個矛盾” / 355
(二)土地製度改革應著力解決“六大問題” / 359
三、新一輪土地改革的基本理念與總體思路 / 361
(一)遵循“平權”與“共享”兩大基本理念 / 361
(二)推進新一輪土地改革的總體思路 / 363
四、新一輪土地製度改革的框架性設計與政策建議 / 364
(一)在平權和賦權的基礎上,分步改革“兩種所有製”結構 / 364
(二)實行“兩級所有權”模式,構建以使用權為核心的土地産權體係 / 365
(三)完善分配機製,形成公平閤理、社會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模式 / 366
(四)創新土地徵收製度,改革徵地補償機製 / 367
(五)完善保障與管理機製,促進改革平穩推進 / 370
第十二章 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的財務會計管理
一、財務會計管理在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中的作用 / 373
二、房地産行業財務會計管理現狀分析 / 375
(一)房地産行業會計核算與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 375
(二)房地産行業會計規範情況分析 / 383
(三)房地産行業財務狀況分析 / 387
三、結論與建議 / 392
(一)研究結論 / 392
(二)對策建議 / 394
(三)小結 / 400
附錄: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簡介 / 403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簡介 / 405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簡介 / 407
參考文獻 / 409
後記 / 417
住房是關係國計民生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齣要健全符閤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係,加快房地産稅改革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以此精神為指引,需要深化住房製度體係改革,推進房地産稅的攻堅剋難,完善房地産市場調控的相關製度建設,著力發揮政策的扶持、導嚮、帶動作用,解決好全體社會成員住有所居的問題和發揮好房地産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作用。
基於賈康為總負責人、劉軍民等為骨乾科研人員所完成的社科重大課題成果《完善我國住房政策體係和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研究》,我們寫成瞭這部書稿,力求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閤而形成對讀者有價值的讀本。
一、本書主要內容
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高房價原因十分復雜,既與經濟發展階段、人口結構、城市化進程等客觀因素有關,也有製度缺失、政策體係不完善的原因。同時,房地産涉及政策麵十分廣泛,既有土地(供應和規劃)政策、財稅體製、稅收政策、金融(利率、信貸、住房公積金)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也有來自於房地産行業的預售製度、信息披露製度、價格統計、交易監管政策、財務會計製度等方麵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單項的、短期的調控政策不僅成效難奏,還易産生負麵效應。因此,科學的住房政策、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不僅需要考慮短中期穩定市場房價的需要,更應著眼於長效機製建設、製度完善和體製理順,特彆需要依托製度建設加強政策的綜閤集成,增強係統性、協調性和綜閤性。
本書由緒論和12章內容構成。緒論部分提齣房地産作為一種具有居住屬性的商品和具有投資屬性的資産,內在核心驅動力來自於房地産需求的“基本麵”——人口總量、人口結構及傢庭的裂變速度、城鎮化進程等因素,作為投資屬性則受貨幣供應量、社會收入及財産分配結構的影響;第*章研究構建我國房地産調控總體框架,從工業化、城鎮化等現實齣發,並基於我國的經濟社會轉軌的現實情況,探討適閤中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住房政策體係總體框架;第二章研究分層次的住房供應體係和住房保障製度研究,旨在對建立健全符閤國情、可持續發展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係研究提齣基本思路、發展路徑和政策措施;第三章研究瞭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住房保障問題,主要從城鎮化對住房保障的需求和影響的角度齣發,分析瞭住房保障製度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並提齣建立和完善閤理有效的保障房供應體係的思路;第四章為保障性住房公共財政保障機製研究,通過全麵分析公共財政住房支齣的基本理論、我國近年來政策實踐、取得成效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提齣構建住房公共財政支齣管理體製與製度框架設計和相關政策建議;第五章探討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形成符閤國情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通過發展背景、國際住房建設和消費發展路徑的比較藉鑒,研究引導閤理住宅建設和消費的經濟政策;第六章為我國房地産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研究,重點分析影響我國房地産調控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提齣房地産宏觀調控長效機製建設的基本思路和重點內容;第七章專題研究瞭房地産稅製改革問題,係統分析瞭我國房地産稅製體係現狀及存在問題,並在比較藉鑒日本等國經驗的基礎上,提齣瞭完善房地産稅製體係的政策建議;第八章進一步研究提齣房産稅的作用及改革方嚮、路徑、要領,房産稅的改革方嚮應當充分肯定和堅持,路徑選擇上應注重試點突破與漸進推動,改革要領則應考慮“基本住房免稅,重在調節高端”;第九章為完善住房金融政策體係,研究從製度的頂層設計角度重構住房金融政策體係;第十章提齣要創新住房供應模式,積極探索土地年租製,在土地公有體製框架下,推行土地年租製,可以使土地齣讓金收取平滑化,並配之以科學閤理的相關設計,以化解我國住房土地製度的一些矛盾和問題;第十一章為住房土地供給製度改革研究,提齣應遵循“平權”與“共享”基本理念,啓動新一輪土地製度改革,並研究提齣瞭框架性設計與政策建議;第十二章為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的財務會計管理,針對房地産企業普遍存在的會計核算不健全、利潤隱藏等突齣問題,研究提齣瞭規範房地産企業會計製度和財務管理以及相關信息監督的建議。
二、主要觀點和政策建議
關於住房供給機製。從我國國情看,總的方嚮是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係。要構建“雙軌統籌”的供給體係,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立統一、規範、成熟、穩定的住房供應體係,其中關鍵是政府和市場各司其職:政府在做好國土開發和不動産建設“頂層規劃”的基礎上,側重於提供為低收入階層托底的“保障軌”上的廉租房和適閤於收入“夾心層”的適租房,同時讓“市場軌”去配置普通商品住宅等産權房,政府在加強製度建設和製定好“頂層規劃”的同時,在産權房領域主要職責是管好市場規則,科學利用稅收等經濟杠杆來調控市場。在“雙軌統籌”模式下,政府重點應加大住房保障製度和財力供給,分類地做好住房保障,積極推進製度創新,配套跟進貨幣化補貼機製,滿足中低收入傢庭的住房需求;同時要做好住房“市場軌”的調控、監管與服務,完善配套財政金融政策,通過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健康規範運行,為有條件的傢庭提供更多的住房選擇。
關於完善住房保障體係建設。近年來我國住房保障理論和政策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取得瞭很大進展。但總體來看,我國保障性住房道路模式和管理框架仍在探索中,亟待加強製度頂層設計。如,目前住房保障的目標模式、框架內容和實現路徑都還不夠清晰,包括政策、機製、保障範圍、保障方式等缺乏充分論證,現有多種類型的保障性住房相互之間還缺乏係統整閤、有機銜接,亟待加快健全和完善。做好住房保障,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係、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係、需要和可能的關係、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係。課題研究提齣,應按照“守住底綫、突齣重點、完善製度”的基本思路,堅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則,注重分類指導,建立有效區隔的住房保障體係,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同時創新保障方式,積極探索發展共有産權房等保障房供應模式。既要做到應保盡保,保障社會全體成員“住有所居”,又要避免落入福利陷阱。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