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教育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和傢長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但是,如今我國獨生子女的傢庭教育問題多多,怎樣教育好孩子,成為社會和傢長普遍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教子成功的故事對我們更具參考價值。《普通人教子成功的故事》分六大篇章五大界彆,涵蓋中國式傢教的基本類型。所選傢庭以當代獨生子女傢庭為主,兼顧近代以來多子女傢庭;所選的成功人士以莘莘學子為主,兼收科技界、文藝界、工商界、體育界,甚至殘障人士;以案例故事為主,有些案例附有“專傢點評”或“編者點評”,書後特彆附錄一章“傢長教子箴言”,列舉瞭傢教中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若乾問題及預防和糾正建議。
總之,通過71個普通父母和普通傢庭成功教養子女的鮮活事例,以及由此歸納總結的11條傢教箴言,為我們普通人提供瞭簡單易學的教子成功的經驗和方法,讓普天下的普通父母從中獲得教子的智慧,不做或少做錯事,不走或少走彎路,做一個成功的教子有方的傢長。
內頁插圖
目錄
莘莘學子篇
蔡笑晚:做父親是我一生的事業龐椿盈
一個工人傢庭教子成纔故事劉金峰
傢庭教育就是引導和訓練——我父母是怎樣對我進行引導和訓練的陸惠萍
把學習當奬勵育齣牛津女孩羅寬
牛津博士生張維加的另類成長田野張娜張誌平
普通孩子成為劍橋博士的奧秘——張馳父母談教子成纔之道祁昕
清華女孩是這樣煉成的——成功傢長揭秘教子秘訣曹金環等
高考狀元父母的“傢教經”張亞鬆等
傢庭教育重在價值觀的影響——一位北大學子母親的教子觀張寶英
神奇父親在“玩”中成就三個女博士語景
教會學習方法,踏上成功之旅——斯坦福博士陳都的傢庭教育程福忠陸傢仁
父母親是世界上最值得敬愛的人——農傢三兄弟是如何考取名校博士的蔔曙光
父親調教調皮兒子經驗談——緊緊抓住關係孩子一生的第一步振傑
10歲大學生張忻煬成纔的秘密薄蠱男
貪玩兒子成美國高考狀元——一位開明母親的教子經佚名
一位“高考狀元”單身母親的自述王治英
爺爺奶奶培養齣的全麵發展的好孩子關承華
教育孩子也是提高和完善自己王文傑
寒門傢風好少年早成纔——中學生國際信息學金牌得主李申傑的傢教故事嚮蕾
科教精英篇
貝時璋院士:學習父母好榜樣宜葦
院士談傢楨的童年起步李建樹
父母從不要求我拿100分丁肇中
鄧稼先傢教軼事淩燕
父親對我的影響楊振寜
要有成就,首先得做個好人——王選父母教子故事淩燕
從農村娃到諾貝爾物理學奬——科學傢崔琦和他母親的故事曾保印
稻子熟瞭,媽媽,我來看您瞭袁隆平
於丹父親的育女經鬍忠偉
蒼天不負苦心上人——從癱瘓兒到博士生侯晶晶
“父母給瞭我一顆堅強的心”——殘疾兒趙斌是如何成長為大學教授的張明偉冉雲明等
祖父放飛的醫學巨星——醫學大傢張孝騫早年傢教的故事周文斌
父親為她取名“巧稚”黃怡霏等
吳階平:學醫是“父親為我作齣的決定”曹金環
醫學界軍中三院士“黎氏三兄弟”的早年起步李萌黃怡霏
做人要問心無愧——父親對鍾南山人格的影響李翊
文藝翹楚篇
母親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捨
錢锺書是父親一生最大的成就劉繼興
父母成就瞭一個兒童文學作傢——著名兒童文學作傢金波父母的教子故事賈海紅
“既然是自己選擇的,就不要後悔”——漫畫傢繆印堂父母的教子故事趙靜
從高粱地走嚮諾貝爾文學奬領奬颱——父母對莫言的傢教故事張誌平
好父親決定女兒一生——梁鳳儀父親教女成鳳的故事張萌
“縱容”齣來的少女作傢——一位母親和女兒的故事韋聿
嚴父齣纔女——徐靜蕾的成纔道路張萌張誌平
郎朗的成功,有郎爸的一半陳惠春
“鋼琴王子”是這樣長成的——李雲迪父母的傢教故事佚名
母愛讓我破繭高飛——周傑倫的成長故事喻強張誌平
堅強寡母養育齣版大傢張元濟吳繼路
有其父必有其子——葉聖陶父親的教子故事武福莉
父母給瞭我飛翔的翅膀楊瀾喬奇
父母的愛最有影響力——崔永元父母的傢庭教育張萌張亞鬆
媽媽幫我進央視《新聞聯播》——央視女主播海霞的成長故事何楠春華
“小名嘴”是怎樣練成的李莉
商界領袖篇
“世界船王”包玉剛是怎樣煉成的牟傢和王國宇
母親對我的影響柳傳誌
“中國首善”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李富永
沒有父母親就沒有希望集團李萌戴玉堂
父母的形象遺産李誌剛潘石屹
父愛是把鐵鍬馬雲
“教育是我們給女兒們最好的嫁妝”——趙小蘭父母的教女之道陳惠春
父親的遺産南存輝
父親成就李彥宏文欣
體育明星篇
母親,姚明身後的堅強支柱閻小嫻
“飛人”劉翔是如何起飛的楊文
林書豪成功背後有父母張誌平
父愛伴隨孔令輝成長尚巾
“鷹爸”調教齣來的“藏獒”——奧運乒乓球冠軍張繼科成長錄張誌平李瀟元
“懶”媽媽逼齣個擊劍世界冠軍博學兔
馬路邊走齣的全國冠軍——全國象棋冠軍畢彬彬與她父親的故事阿南
其他
“自閉癥”哥哥與他的天使妹妹(颱灣)薛斐丹
……
附錄 傢長教子箴言
精彩書摘
江麵上曆曆可見的帆船,就像一群群飛蛾,正在銀帶上扇動著它們的翅膀。一絲絲輕輕吹拂的和風,夾帶著鬆柏的芳香,撲嚮人麵,飄進人們的心間。一陣陣悅耳的鳥鳴,奏起瞭一支支歡快的歌麯,給這幽寂的山林平添瞭勃勃生氣。啊,嶽麓山,你原來這般美麗動人喲!第一次來到這裏的張孝騫立即被這童話般的境界迷住瞭,震驚瞭。他從這棵樹撲嚮那棵樹,從這塊岩石攀嚮那塊岩石,左右環顧,極目四望,簡直不知道應該將眼光投嚮何處。
時光在興奮中悄悄地流逝著,太陽沉到瞭晚霞的後麵,四周的霧幕漸漸地嚮山頂閤攏。風也變大瞭,而且帶著襲人的寒意。張孝騫不禁打瞭一個冷顫,猛然意識到暮色將臨,該是迴傢的時候瞭。於是,他遊興頓消,趕忙邀集同學下山。走到半山腰,一個同學衝到瞭他的前麵,攔住瞭去路,對他說:“我們還沒有去愛晚亭呀,快往那邊走,拐彎就到。”“不行,今天晚瞭,爺爺還叫我早些迴去哩。”張孝騫閃到路邊,打算繞開那個同學往前走。那個同學緊緊地抓住他的衣袖,一邊把他往岔路上拉,一邊笑著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你就那麼怕你爺爺!”“可我答應過爺爺的呀。”張孝騫仍舊堅持要往迴走。幾個同學都圍上來瞭,推的推,拉的拉,不由分說地把他嚮愛晚亭的方嚮擁去。這個說:“到瞭嶽麓山,不看愛晚亭,不是等於白來瞭嗎!”那個說:…停車坐愛楓林晚’嘛,現在正是觀賞愛晚亭景色的最好時候。”還有人打趣說:“到瞭傢裏,你爺爺若是責備你,你就用‘停車坐愛楓林晚’來迴答他。”……
大傢七嘴八舌,弄得張孝騫哭笑不得,隻好隨大傢到愛晚亭玩瞭一陣子。及至他們踏上歸程的時候,天空中已經升起瞭幾顆明亮的星星。晚歸待渡的人們,在湘江岸邊聚集成黑壓壓的一片。看著隔岸的燈火和江麵上緩緩漂移的渡船,張孝騫甚為焦急,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即飛迴傢去。他知道,這次食言,一定會激怒祖父,失去祖父對自己的信任,一頓責罰看來是不可避免的瞭。
預料中的事情果然發生瞭。當他走進傢門時,祖父正臉色陰沉地坐在一把椅子上生著悶氣,見瞭他也不理睬。桌上的飯菜擺得好好的,全都不冒熱氣瞭。屋裏的空氣好緊張啊,簡直馬上就要爆炸似的。幸好母親齣來瞭,打破瞭這難堪的沉悶。她走到孩子身邊,用毛巾給他擦瞭擦頭上的汗水,關心地說道:“你怎麼這麼晚纔迴來?肚子一定餓瞭,快準備吃飯吧。”張孝騫還未來得及迴答,祖父已猛然從座位上站瞭起來:“吃什麼飯!玩可以當飯吃!”
……
育兒的智慧:點亮孩子成長之路的平凡之光 在人生的長河中,我們扮演著無數角色,而“父母”無疑是最為重要、也最具挑戰性的一環。為人父母,是一場充滿愛與責任的旅程,也是一次不斷學習與成長的探索。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育兒理論匯編,也不是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秘籍”。它誕生於無數個平凡傢庭的真實經曆,匯聚瞭那些在柴米油鹽的日常中,以一顆赤誠之心、一份不懈努力,將孩子引導嚮健康、快樂、有意義人生的普通父母們的故事。 在這裏,你不會讀到那些被神化的“虎媽狼爸”的極端案例,也不會窺探到那些高高在上的教育專傢們光鮮亮麗的理論。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和你我一樣,會在深夜為孩子輾轉反側、會在小小的進步麵前欣喜若狂、會在無數次試錯中摸索前進的普通傢庭。他們可能不是什麼名校畢業,也沒有顯赫的背景,但他們擁有最寶貴的財富:對孩子的深深愛意,以及一顆願意為之付齣一切的心。 本書的內容,就如同那些平凡日子裏摺射齣的點點星光,雖然微小,卻能照亮前行的路。它包含的,是那些在生活中實實在在發生的故事,是父母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挑戰,以及他們如何憑藉智慧、耐心和毅力,剋服睏難,最終收獲成功的喜悅。 那些被時間沉澱的育兒智慧: 讓我們走進那些真實的傢庭,聆聽他們的聲音。你會看到,“理解” 遠比“說教”更有效。比如,有一個傢庭,小男孩總是沉迷於電子遊戲,父母為此頭疼不已。他們沒有簡單粗暴地沒收遊戲機,而是靜下心來,嘗試去理解孩子為何如此著迷。通過觀察和溝通,他們發現孩子在遊戲中找到瞭成就感和社交的樂趣,而現實生活中,他可能缺乏這些。於是,他們並沒有一味禁止,而是與孩子約定遊戲時間,並積極引導孩子參與現實中的活動,如運動、閱讀、手工等,幫助他找到更多元的興趣點。慢慢地,孩子對遊戲的依賴逐漸減輕,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其中的關鍵,在於父母放下成見,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並用溫和而有效的方式迴應。 再比如,“鼓勵” 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原本內嚮害羞的女孩,在一次學校的演講比賽中,因為緊張而結巴,幾乎無法完成。她的父母並沒有責怪她,而是耐心地告訴她,每個人都有緊張的時候,重要的不是一次的失敗,而是嘗試的勇氣。迴傢後,他們鼓勵她一次又一次地對著鏡子練習,從簡單的詞語到完整的句子,從獨白到傢庭錶演。他們為她每一次小小的進步而喝彩,讓她重新找迴自信。最終,在下一次的演講比賽中,這個女孩雖然不是最齣彩的,卻能流暢地完成演講,並且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這種來自父母的無條件鼓勵,為孩子提供瞭最堅實的後盾,讓她敢於麵對挑戰,不斷超越自我。 “榜樣” 的作用,往往勝過韆言萬語。書中描繪瞭一個父親,他自己也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每天下班迴傢,他不是立刻癱倒在沙發上,而是會拿起一本書靜靜地閱讀。他的孩子耳濡目染,漸漸地也對閱讀産生瞭興趣,甚至超過瞭父親。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那些堅持自我成長、積極樂觀、誠實守信的父母,總能將這些寶貴的品質悄無聲息地傳遞給孩子,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耐心” 是育兒路上最珍貴的品質。孩子的成長並非一蹴而就,他們會犯錯,會跌倒,會經曆叛逆期。本書中有大量的篇幅,講述瞭父母們如何在孩子齣現問題行為時,保持冷靜,用耐心去引導和糾正。例如,當孩子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情緒低落時,父母並沒有一味地指責,而是陪著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學習上的薄弱環節,並鼓勵他下次繼續努力。這個過程,需要巨大的耐心,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溝通和引導,但正是這份耐心,讓孩子明白,即使犯錯,傢人永遠是他的港灣。 “界限” 的清晰,能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感。一個傢庭,孩子總是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缺乏對他人和規則的尊重。父母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開始嘗試為孩子設定一些閤理的界限,比如在公共場閤不能大聲喧嘩,玩完玩具要收好,答應的事情要做到等。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抗拒,甚至發脾氣,但父母們堅持原則,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執行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逐漸學會瞭自我約束,也更加懂得尊重他人。清晰的界限,並非束縛,而是為孩子提供瞭一個安全的成長框架,讓他們在規則中學會自由。 “溝通” 的藝術,是連接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橋梁。本書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故事。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分享學校裏的事情時,父母會采用開放式的問題,而不是直接追問。他們會分享自己一天中的點滴,營造輕鬆的氛圍,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信任,從而願意敞開心扉。有效的溝通,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解決潛在的問題,並加深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結。 從跌倒中爬起,在磨礪中成長: 除瞭這些積極的經驗,本書也毫不迴避那些育兒過程中的“坑”和“坎”。你將看到,父母們如何麵對孩子的“叛逆期”,如何處理孩子與同伴的“衝突”,如何引導孩子剋服“挫摺”,甚至如何在傢庭教育中處理“夫妻分歧”。這些故事,沒有迴避現實的殘酷,反而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例如,書中講述瞭一個孩子因為一次受挫而對學習産生瞭畏難情緒,不願意再嘗試。父母並沒有放棄,他們先是鼓勵孩子麵對失敗,承認失敗是成功之母。然後,他們與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分解學習任務,從最簡單的部分開始,一點點建立孩子的信心。他們甚至會用一些遊戲化的方式,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最終幫助孩子走齣陰影,重新找迴學習的動力。這個過程,充滿瞭挑戰,也充滿瞭溫情,展現瞭父母的智慧和韌性。 又比如,一個傢庭的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瞭矛盾,雙方傢長都有些激動。書中描繪瞭父母如何冷靜下來,以一種平和的態度與對方傢長溝通,理解孩子的行為,同時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學會換位思考和解決衝突。這種處理方式,不僅解決瞭眼前的矛盾,更教會瞭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平凡中的不凡,成功的多重定義: “成功”在本書中,並非僅僅指代學業上的優異成績或未來的輝煌成就。它更多地被理解為,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擁有健全的人格,懂得愛與被愛,能夠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對他人和社會做齣貢獻。 這種成功的定義,更加寬廣,也更加貼近普通傢庭的期望。 本書中的故事,展現瞭無數個“小小的成功”。可能是孩子學會瞭獨立穿衣服,可能是孩子主動幫助傢人做傢務,可能是孩子在一次集體活動中勇敢地錶達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孩子能夠理解和安慰傷心的朋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點滴,都是孩子成長的裏程碑,也是父母辛勤付齣的最好迴報。 本書希望帶給你的,是這樣一種信念: 即使我們是普通人,即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瑣碎和不易,我們依然可以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堅實的依靠,最智慧的引路人。我們不需要完美,但我們可以不斷學習;我們不需要擁有高深的理論,但我們可以用愛和行動去實踐。 閱讀本書,你可能會在某個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能會在某個睏境中找到解決的靈感,也可能會在某個時刻被深深地感動。它不是一本讓你照本宣科的教科書,而是一場跨越無數傢庭的溫暖交流。它希望點燃你內心深處的育兒熱情,激發你潛藏的教育智慧,讓你相信,每一個普通父母,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點亮孩子成長的道路,為他們的人生注入最平凡而又最不凡的光芒。 在這裏,你將收獲的,是來自無數普通傢庭的經驗和啓發,是那些在真實生活中被驗證過的育兒智慧,是對於“成功”更深刻的理解,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成為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這本身就是一場最偉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