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的医学名词来自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属于形态科学,而形态科学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形象性和直观性。因此,系统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验教学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协同与互补作用。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认真预习,实验观察时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分析结果时要实事求是,还要求学生结合理论课的内容养成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根据实习指导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基础部分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中轴骨骼
第三节 附肢骨骼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头肌
第三节 颈肌
第四节 躯干肌
第五节 上肢肌
第六节 下肢肌
内脏学
第四章 总论(略)
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口腔
第二节 咽
第三节 食管
第四节 胃
第五节 小肠
第六节 大肠
第七节 肝
第八节 胰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鼻
第二节 喉
第三节 气管与支气管
第四节 肺
第五节 胸膜
第六节 纵隔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胱
第四节 女性尿道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内生殖器
第二节 男性外生殖器
第三节 男性尿道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第三节 乳房
第四节 会阴
第十章 腹膜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心
第二节 动脉
第三节 静脉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
第二篇 应用部分
精彩书摘
在此切面上,可以舌下神经根和迷走神经根为界,将延髓内部分为:舌下神经根以内为内侧部;舌下神经根与迷走神经根之间为外侧部;迷走神经根的后外侧为后部。后两部又合称为被盖部。
(4)橄榄上部水平切面:此切面约平对第四脑室外侧隐窝,下橄榄核已变小。邻近小脑下脚的背外侧和腹外侧缘,分别有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接受前庭蜗神经蜗根纤维的终止。小脑下脚的腹侧有舌咽神经根丝出脑。在室底灰质内,舌下神经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已被舌下前置核所代替。孤束核已移至前庭神经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之间。其他在中线旁及外侧部的纤维束与延髓橄榄中部水平切面相似。
2.脑桥的代表性切面脑桥的内部结构以斜方体为界,分为腹侧的脑桥基底部和背侧的脑桥被盖部。
(1)脑桥下部水平切面:此平面通过面神经丘。与延髓相比,其最大的变化为:腹侧出现膨大的脑桥基底部,其背侧为脑桥被盖部,二者之间以横行的斜方体纤维为界。脑桥基底部含纵、横走行的纤维及分散在其内的脑桥核。横行纤维为脑桥小脑纤维,越过中线组成粗大的小脑中脚进入小脑。纵行纤维为锥体束,被横行纤维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小束。在被盖部室底正中线两侧的面神经丘的深面为展神经核和面神经膝,外侧为前庭神经核。面神经核位于被盖中央部的网状结构内,其背外侧可见三叉神经脊束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内侧丘系穿经斜方体内上行,其外侧有脊髓丘脑束、红核脊髓束、脊髓小脑前束。内侧纵束和顶盖脊髓束仍居原位。
(2)脑桥中上部水平切面:此平面经过三叉神经根人脑处。在此平面上,脑桥基底部更加膨大,而菱形窝及第四脑室比上一平面缩小,靠近第四脑室侧壁的纤维束是小脑上脚。在被盖部的外侧,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分居三叉神经纤维的内、外侧。在此平面,脊髓小脑前束已进入小脑上脚。其余纤维束的位置无多大变化。
3.中脑的代表性切面中脑为脑变化最小的部分,其内部结构借中脑水管(又称大脑水管)分为背侧的顶盖和腹侧的大脑脚。大脑脚又被黑质分为腹侧的大脑脚底和背侧的被盖。
(1)中脑下丘水平切面:位于中脑水管周围的是导水管周围灰质,滑车神经核位于该灰质的腹侧部。背侧是下丘及其深面的下丘核。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外侧缘可见三叉神经中脑核;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侧是小脑上脚交叉及被盖背侧交叉。两交叉的外侧为内侧丘系及脊髓丘脑束。黑质位于大脑脚底和中脑被盖之间,其腹侧的大脑脚底,自内侧向外侧依次有额桥束、锥体束以及顶枕颞桥束纤维下行。
(2)中脑上丘水平切面:导水管周围灰质位于中脑水管的周围,动眼神经核和动眼神经副核位于该灰质的腹侧部,发出的纤维行向腹侧,经脚间窝出脑。红核位于被盖中央,横断面呈圆形,发出纤维形成被盖腹侧交叉后下行,组成红核脊髓束。黑质呈半月形,位于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和三叉丘脑束自前内侧向外侧依次位于红核的背外侧。大脑脚底的结构同上一切面。
……
前言/序言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8版)的配套教材。本书是根据“5+3”的医学教育培养新模式(即5年学校教育+3年临床实践)编写的,以适用于“3临”“4证”生(即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毕业后将得到硕士毕业证、学位证、临床医师培训证和执照)的“5+3”医生培养新模式。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系统解剖学的实习指导和学习,使教师和技术员在教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来准备实验用品和指导操作,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按实验的要求和步骤等进行具体操作。本教材还可供临床医学、儿科、口腔、预防、影像、麻醉、护理等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临床医生再提高等学习参考用。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的医学名词来自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属于形态科学,而形态科学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形象性和直观性。因此,系统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验教学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协同与互补作用。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认真预习,实验观察时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分析结果时要实事求是,还要求学生结合理论课的内容养成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根据实习指导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是在实验室内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导教材。本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实习指导的基础部分,包括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观察内容、观察结果和作业练习等,其章节编排基本上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五年制第8版)相同。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外,在本部分里还增加了“表面解剖学”的基础内容以及八个附表,即“全身肌肉的名称、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表”、“全身动脉分支表”、“全身重要动脉的体表标志、压迫止血部位和范围”、“全身静脉属支表”、“全身淋巴引流表”、“脊神经分支表”、“脑神经分支表”和“内脏运动神经分布表”,以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和记忆。第二部分为应用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些与解剖学联系密切的临床应用技术和知识,其中包括“体格检查”、“常用注射法”、“正常心脏瓣膜听诊”、“脉搏、血压的测量及动脉加压止血法”、“常用穿刺技术”、“导尿及妇产科骨盆测量”、“影像解剖学”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历分析”八章。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第2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