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一直是以新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家闻名,他的作品也普遍的和“新艺术史”结合紧密,他的文风很好,随和平易,扎实,废话很少,直抒胸臆,怎么想就怎么说,这一点与国内艺术批评的现状很有镜鉴之效,它的出版对于美术史与艺术批评领域的同好们,还有那些在近年关注他的学者们来讲,无疑具有特别的价值。他的艺术写作并不局限于纯粹的形式分析,而是把艺术品和艺术家放到更为宏大的社会政治格局中进行考察,从而表现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彰显艺术品的社会功能或者社会政治的各种博弈、合力是如何在艺术手法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观念不仅体现在克拉克的学术著作中,他更是身体力行。读罢《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你当明白何为真诚,何为艺术写作的真诚。
印象派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风景画和大烟囱又如何相容?就莫奈的一张画面而言,他将大烟囱很聪明地用树林掩盖掉了。小烟囱虽然还在冒烟,但是冒出的烟雾与景中的云彩交融在一起,也不是个大问题。因此可以说,莫奈成功地在风景画中反映了社会现实。
美国艺术史家迈耶·夏皮罗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论抽象艺术的性质》,中间有两段涉及印象派。他对印象派的看法独具一格,因为他撇开了印象派的技法和光影探索,专门谈论印象派的题材与内容。他认为印象派所选的题材就特别有意思。他说,早期印象派有一种道德层面,而道德层面关乎社会政治,只不过比社会、政治这些词稍微“软”一点。他提到:令人惊讶的是,早期印象派绘画中有那么多自然率真的日常社交——那么多野餐、散步、聚会、度假、划船的场面,这在以前是很少出现的。这些场面表面上看是一个城市的田园诗,展现的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娱乐休闲的客观形式。同时他还指出,印象派的一大根本技法就是把事物分裂为很精细的色点,描绘出眼睛一瞥所捕捉到的情景,也就是所谓的“印象”。在这样一种偶然的瞬间视觉中,他们以在艺术史上高度发现了一种新的感受力——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城市的游玩者的光顾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夏皮罗算是整个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开山鼻祖,T.J.克拉克《现代生活的画像》就是受到了夏皮罗那么短短几行字的启发,继而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写成了厚厚的一本书。现在,我们就循着夏皮罗和克拉克的思路,来看看印象派的主要题材。
再来看莫奈。莫奈虽然出生在巴黎,但他画巴黎的作品并不多,大部分画的是巴黎郊区。我们来看几张他的作品。一张就是改造过的巴黎的鸟瞰图,是从阳台上俯瞰卡普辛大街的情景。大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这种瞬间的印象成为了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创作的主题。画中的人都像符号一样,成为风景当中的一部分。这是我们讲的“景观”这个词的一个涵义;而另一种意义上的景观,我们也可以看到,不是像莫奈画中这样俯瞰的全景,而是采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像一张快照。其实印象派的出现和摄影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大家注意一个事实: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是在纳达尔的工作室展出的。纳达尔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摄影先驱。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不放在官方的沙龙、不在画廊,而在一个摄影家的工作室,这说明印象派与摄影天然的机缘。那么,这种快照式的作品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就是人们不仅可以看风景,人们自己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被看、相互看,去观察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富翁?土豪?还是小资?相互之间辨别身份,也成了当时社交场合的重要内容。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成为了印象派着力捕捉的一种感觉。有名的,就是马奈的《阿让特伊的划船者》,反映的是游客在此划船、休闲的一个瞬间。它可以说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生活的典型写照,或者说是圣像。当时的很多评论对马奈并不友好,他出来一个作品,批评家就群起而攻之。这幅画也是一样。阿让特伊在法国南郊,离市区不远,是大量游人前去游玩的地方。这也是巴黎改造的重要结果之一。而画中两个身份不明的人物也引起了争议:如果说画中的男性是水手,充满了欲望且不怀好意,那么画中的女性又是什么身份?有批评家说她代表了当时巴黎的不良女子。但是他们也像普通游人那样,从巴黎市中心来到这里约会。他们并排坐在游船的船舷上,正面朝向观众,占据了画面的整个中心,这也是过去圣像画的典型构图。画中的垂直线和平行线分布得很稳健,背景表明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娱乐休闲场地。马奈这时已经点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却出现了关系不明的两个人,不知两人在交流些什么。画中男子看似很殷勤,女子则几乎面无表情。但是可以看出画中女子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是她意识到周围还有一群人在看他们。马奈通过这件作品,非常精确地捕捉到了巴黎改造之后,人们纷纷涌向郊区的一种微妙的社会心理。马奈非常善于捕捉这种心理,借用的却是传统图式,从而发展出一种关于现代生活的圣像画。
19世纪60和70年代的巴黎向来被认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一个到处都是林荫大道、咖啡店、公园和郊外娱乐场所的地方,一个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商业与休闲风俗的诞生地。T.J.克拉克通过质疑那些仅仅从技法上来看待印象派画家的史学家,着重描绘了马奈、莫奈、德加、修拉及其他画家试图赋予现代性以形式,并寻找现代生活中具典型特色的代表——不管他(她)们是酒吧女、划船者、妓女、观光客,还是在草地上用午餐的小资产阶级。《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的核心问题是:现代绘画的出现究竟是一场拿破仑三世时期巴黎消费文化的庆典,还是对这一消费文化的批评性探索?这部经典著作的修订版包含了作者撰写的新序,以及148帧高质量的插图。
★克拉克先生……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他对每件作品的解读总是发人深省,他沉浸在他笔下的那段社会史之中。
——约翰·格罗斯:《纽约时报》
★与T.J.克拉克的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书到处都是新见解和重新解读的新观点;一部极其生动、富有暗示的书,写得漂亮之极。
——尤金·韦伯:《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现代生活的画像》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极其优美的作品,一本能燃起你的激情,发人深省的书。
——大卫·哈维:《历史地理学杂志》
★他在他讨论的作品中——从马奈《杜伊勒里花园的音乐会》到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下午》——恢复了社会和历史内容,但这并不是他的书独特的地方……这本书将语境细节的展开与图画细节的解读,恰到好处地加以融会,并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论辩,这才是使它上升到一种新境界的真实原因所在。
——查尔斯·哈里森:《艺术月刊》
(nakedness)这两个词之间关系的难度有关——有关《奥林匹亚》,也有关那幅受到挑衅的绘画的大量写作。[xxviii]“赤身露体”是一个词(或者说一种可能性,一种中断),与复杂领域里的各种他者相对——很明显与“裸体”(the nude)相对,还与“交际花”和“妓女”相对,与“女人”、“欲望”、犯罪、社会流动、伪装、自制、放纵和金钱的力量相对。我还应该加上“黑暗”(blackness)的虚构,我想,它主要是作为一种奴役状态的符号,仍然被想像为存在于金钱的流通之外——换言之,一种“自然的”的隶属关系,正好与奥林匹亚“不自然的”姿态相反。正如这一章最终清楚地加以说明的那样,“赤身露体”是用来表示具体化形式的一个词,不知何故使得刚才列出的那些形象的自由流通——它们都是变量,都是交换的漩涡中的事物——变得让人难以琢磨。“阶级”则与之息息相关。(那一章的某些读者认为,我以将“赤身露体”还原为“阶级”来结束本章;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甚至于最终目标都是阶级;不过我相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提到阶级的事实,以及谈及艺术和现代生活时,将阶级当作某种决定性的现实而作出的恐惧反应。)问题是,“阶级”也是现代性得以繁荣的形象之一。阶级是它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但这场游戏遵循的是所有其他游戏同样遵循的基本规则——流动、排斥、抽象、纯粹的可视性规则,以及局限于符号世界等等。在《奥林匹亚的选择》一章中,我试图论证的是“阶级”确实出现在马奈的《奥林匹亚》中,但并不是以常见的伪装形式出现,而是以赤身露体的形式。换句话说,只有当阶级呈现为彻底地重新利用对女性身体的刻画——对欲望和女性特质最习以为常的刻画——时,阶级才能脱离“现代性”的掌控。这样的论点将“阶级”或“性别”置于首要地位么?我真的不敢确定。
某些类似观点也适用于《女神娱乐场的酒吧间》这一章,在那一章里,一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意识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性权力(以及性的现实性)的神话。显然,还有一点需要讲明白。我发现,现代社会对“女人”的调配,总的来说是虚假和误导的。在我看来,大多数类似的调配(加上某些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情形),仍在规划我们的现代性的事实,乃是不相信未来幻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如我写过的,在这一点上,我记得在写作过程中删去了很多不合时宜的怀疑论,更不用说嘲笑的话语了。我一度还在奥林匹亚那一章里,引用了一篇典型的关于“交际花”的报道,连同当时法庭记录的几句话,记录描述的是一个19岁的妓女的身体情况。[xxix]最后我觉得这一对比太鲜明、太可怕了。光是记者的报道就已经够糟糕的了。不过我同意我的女权主义批评家们的看法,即我对这些材料的处理,有些过于轻松、缺少人情味,这一点我最后也察觉到了。马克思主义者总被认为是“教条的”,而女权主义者则是“尖锐的”。在阻止读者对这两方面的期待时,我也许已经走得太远了。
更加重要的是,我同意围绕着“女性”形象展开的现代性的无休止的革命,这本书探讨的还远远不够。然而于我和我所欣赏的女权主义作品而言,怎样不让性别问题在实际过程中替代对阶级问题的探讨,还是个难题。(比如怎样解释卡萨特,在她那里,她作为一个女人的从属性的复杂事实,并没有成为她的财富和“独立”的同样重要的现实的掩饰——或者更遭糟,托辞。)我相信,我们都同意:仅仅在抽象的层面上,将阶级当作符号再生产的地平线或母体来加以运用,却不在能够导向对阶级的限制力量和促成力量的详细描述的层面上来加以运用,那么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后者都是更难做到的。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话仍萦绕在我们耳际:“资产阶级被定义为社会阶级,而这个名字并不是他们想要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都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失控行为发生的中心:意义从中不断涌现,直到他们的名字变得多余。”(“资本主义”后来成为了巴特所说的规则的例外情况,但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当时占上风,并且觉得自我赞美是让其他言论——关于特权和失势的持续争论——消失的最佳方式。)换句话说,阶级仍然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中最为缄默或被屏蔽得最厉害的范畴。这并不是说,性得到了更好的对待。在有关性的个案中,不可见性(invisibility)的宰制形式让位于别的、更残酷的再现性的暴力的形式——让位于对陈腐的半真状态的无休止的再处理,让位于凝固和膨胀的永恒新颖的盛宴。因此,我确信,研究阶级和性别,如果不重新思考两套术语总是重叠和干扰——总是互相揭露彼此的不足——将不会有什么收获。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女权主义总是不易相处的同盟的原因(从历史上看,这种怀疑有根据的)。
看到这里,读者是否可以感到,尽管我觉得完成这本书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回首这本书时,我并没有过多的欣喜。的确,我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正冗务缠身;[xxx]再回头看这个任务(我花的时间似乎太多了),它似乎无比艰难;我的写作风格,令现在的我感到吃惊,我竭尽全力才能避免魔鬼的侵扰——这其中就有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和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不过有时候我想,或者说希望,即便是这种特质也接近于这本书的主题的品质——接近于马奈面对他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深不可测的保留,接近于我从他身上发现的、想使绘画保持活力的努力。马奈是通过一种抑制活力和吞没活力的形象的迷雾,从而以纯粹精确的再现法,既拥抱又削弱这种形象的。正如谚语所说,“投其所好,顽石也能点头。”值得提起的是,在E.T.A.霍夫曼(E. T. A. Hoffmann)的原著中,奥林匹亚是个机器人的名字。
因此,“现代生活的画像”是个悖论——至少对于马奈和修拉,以及那些理解他们的人来说是这样。显然,这些画家都有各自的喜好,也有各自热衷的“社会新阶层”(nouvelles couches sociales);然而,我欣赏他们作品的时间越长,就越是震惊于他们疏离于他们的创作对象这一事实。问题是(这本书关注的问题):这种距离感和表面性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有何作用?当然,它旨在保存绘画——作为一种实践,一组可能性、一个自由的梦想。不过,人们总是存在着这样的疑虑——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悖论——即使培育这种冰冷的唯美主义也为建构和理解当下的可能性并因此改造当下的可能性保持了活力。它很可以称得上“为艺术而艺术”,但是,只有当“艺术”被设想为其内心总是包藏着肮脏的经验秘密之时,它才有可能。W.B.叶芝(W. B. Yeats)在《库丘林之死》(The Death of Cuchulain)中写道,“我唾弃德加作品里的那些舞者们,我唾弃她们的紧身短胸衣,唾弃她们僵硬的姿势,她们旋转时脚趾就像是陀螺,最唾弃的是她们女招待一样的脸。拉姆西斯大帝也许永存不朽,但那女人一样、老女佣般的历史却不会。我唾弃她们!”人们仍旧用各种方式唾弃着那老女佣般的历史。但是我想,叶芝极其正确,那老女佣绝对是这幅画的激情所在。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评分很不错,还会再来买的,印刷质量不错正版图书,价格也实惠,图书内容也非常好,很喜欢这本书,推荐大家也来购买这本书,京东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不会有问题,配送速度也很快,配送员送货及时,热情,人也很不错,以后买书都会来京东买了。
评分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评分不知道这套书为什么不火。但是真的是很值得的书呢。
评分很好的,非常好!!!!!!
评分打折买很划算 送货也很快
评分表征和阶级有着直接的联系。表征的前提在于社会有一套服务于“团结、距离、归属和排斥”的手段,这些手段一方面服务了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制定出一种秩序,构成这种秩序的中坚力量就是“各种表征”或“符号体系”。表征也不是独一的,而是由多个表征体系共同存在,其中经济表征是母体,其余的表征都贴着它来组织成形。然而各个表征世界又是特点各异、相互分离的,虽然所有的表征世界又都受制于阶级关系这一核心因素。
评分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