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耶路撒冷三千年 套装两册 历史书籍 世界史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耶路撒冷三千年 套装两册 历史书籍 世界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 等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慧思文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公司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308161459
商品编码:1123991031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牛津大学资深历史学家解读:中国为什么要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

◆破天荒!《人民日报》19天内两度刊文推荐!掀起全国公务员团购热!

◆《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国际先驱导报》好评如潮!

◆葛剑雄、荣新江、许纪霖、陈功、鲍达民、阿曼达·福尔曼等国内外政商学文界巨擘联袂推荐!

◆全景展现丝绸之路这一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

◆英国图书世界历史类前列!美国图书历史地理类前列!印度非虚构榜前列!

◆席卷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波兰、土耳其、印度、韩国等20多个国家!

◆《纽约时报》畅销书,《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观察者》《彭博商业》《历史今日》2015年度图书、彭博社2015年度历史图书!

耶路撒冷三千年

克林顿2011年度选书
基辛格视若珍宝的经典巨作
全球30多个国家争先抢读
《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新闻周刊》等50多家媒体竞相盛赞
《经济学人》年度好书,金石堂年度十大好书
诚品书店人文社科类年度畅销榜前列,博客来社科类年度畅销榜列
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为你阐述一座兼容天堂与尘世的城市
你会忍不住爱上这座城市,它是人类的瑰宝。而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比尔·克林顿(美国前总统)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难民与恐怖主义ISIS,依然是欧洲与美国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您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耶路撒冷三千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11年年度选书,基辛格视若珍宝的经典巨作。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就会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作者简介
彼得·弗兰科潘 Peter Frankopan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公开演讲。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SebagMontefiore),生于1965年,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
他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耶路撒冷旧城外一座犹太住宅区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的曾孙,纪录片《耶路撒冷:一座圣城的诞生》(Jerusalem:TheMakingofaHolyCity)主持人。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五种语言,畅销多个国家,曾获得英国科斯塔传记奖、美国《洛杉矶时报》传记图书奖、法国政治传记大奖,以及奥地利克莱斯基政治文学奖等众多大奖。
《新闻周刊》评论蒙蒂菲奥里说,他能将庞大的历史书籍写成极为好看的惊悚作品;他知道怎样才能让历史变得浅显易懂;他的博学、睿智使人忍不住想向美国国务卿推荐,聘请他担任幕僚。

张倩红,犹太史专家、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委员、中国世界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主要从事犹太—以色列史及中东问题研究,出版《以色列史》《犹太文化》《困顿与再生:犹太文化的现代化》《以色列经济振兴之路》《犹太教史》等学术著作,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马丹静,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现为河南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犹太—以色列史研究。


   目录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前言 
中文版序言
第1章 丝绸之路的诞生 
第二章 宗教之路 
第三章 基督之路 
第四章 变革之路 
第五章 和睦之路 
第六章 皮毛之路 
第七章 奴隶之路 
第八章 天堂之路 
第九章 铁蹄之路 
第十章 重生之路 
第十一章 黄金之路 
第十二章 白银之路 
第十三章 西欧之路 
第十四章 帝国之路 
第十五章 危机之路 
第十六章 战争之路 
第十七章 黑金之路 
第十八章 妥协之路 
第十九章 小麦之路 
第二十章 纳粹之路 
第二十一章 冷战之路 
第二十二章 美国之路 
第二十三章 争霸之路 
第二十四章 中东之路 
第二十五章 伊战之路 
结语 新丝绸之路 
尾注
致谢
译后记

耶路撒冷三千年

序幕
第1部分 犹太教
1.大卫的世界
第1任国王:迦南人
耶路撒冷的亚伯拉罕:以色列人
2.大卫的崛起
年轻的大卫
3.王国和圣殿
大卫:王城
押沙龙:一个王子的崛起和倒台
所罗门:圣殿
所罗门:衰微
4.犹大的国王们 公元前930年—公元前626年
罗波安对耶罗波安:分裂
耶洗别和她的女儿:耶路撒冷的王后
以赛亚:集美人和荡妇于一身的耶路撒冷
西拿基立:扑向羊圈的狼
希西家的隧道
玛拿西:地狱之谷的儿童献祭
5.巴比伦的妓女 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39年
约西亚: 革命的救世主
尼布甲尼撒
尼布甲尼撒:行毁坏可憎之人
伯沙撒的宴会
6.波斯人 公元前539年—公元前336年
居鲁士大帝
大流士和所罗巴伯:新的圣殿
尼希米:波斯人的衰落
7.马其顿人 公元前336年—公元前166年
亚历山大大帝
托勒密:安息日劫掠
多比雅的约瑟
安条克大帝:大象的碰撞
义人西蒙:晨星
安条克显灵:疯狂的上帝
神显者安条克:另一位行毁坏可憎者
8.马卡比 公元前164年—公元前66年
铁锤犹大
西蒙大帝:马卡比的胜利
约翰·西卡努斯:帝国的缔造者
色雷斯人亚历山大:狂暴的幼狮
9.罗马人来了 公元前66年—公元前40年
庞培在至圣之所
凯撒和克里奥帕特拉
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
帕科鲁斯:回马箭
希律:逃向克里奥帕特拉
10.希律家族 公元前40年—公元10年
安提柯的倒台:Z后一个马卡比
希律和克里奥帕特拉
奥古斯都和希律
米利暗:让希律爱恨交织的女人
希律:圣殿
希律的王子们:家族悲剧
希律:活着的时候腐烂
阿基劳斯:弥赛亚和大屠杀
11.耶稣基督 公元10年—公元40年
施洗者约翰和加利利之狐
拿撒勒的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庞修斯·彼拉多:对耶稣的审判
耶稣基督:受难
12.希律家族的终曲 公元40年—公元66年
希律·亚基帕:卡里古拉的朋友
希律·亚基帕和国王克劳狄:暗杀、荣耀和蠕虫
希律·亚基帕二世:尼禄的朋友
大数的保罗:基督教的缔造者
义人雅各之死:耶稣王朝
约瑟夫斯:革命倒计时
13.犹太战争:耶路撒冷之死 公元66年—公元70年
赤脚王后贝勒妮斯:革命
约瑟夫斯的预言:赶骡人做皇帝
妓院耶路撒冷——暴君约翰和西蒙

第二部分 异教
14.埃利亚·卡皮托利纳 公元70年—公元312年
提图斯的胜利:罗马的耶路撒冷
贝勒妮斯:犹太人中的克里奥帕特拉
耶稣王朝的终结:被遗忘的受难
哈德良:耶路撒冷方案
西蒙·巴尔·科赫巴:星辰之子

第三部分 基督教
15.拜占庭的盛世 公元312年—公元518年
君士坦丁大帝:基督,胜利之神
君士坦丁大帝:家族谋杀
海伦娜:第1个考古学家
叛教者尤利安:修缮耶路撒冷
哲罗姆和葆拉:圣徒、欲望和都市
巴尔索玛和武装僧侣
欧多西亚:耶路撒冷的皇后
16.拜占庭的衰落:波斯入侵 公元518年—公元630年
查士丁尼和舞女皇后:拜占庭的耶路撒冷
波斯沙王和皇家野猪:疯狗的怒吼
尼希米二世:犹太人的恐怖
希拉克略:第1个十字军战士

第四部分 伊斯兰教
17.阿拉伯的征服 公元630年—公元660年
穆罕默德:夜行
哈立德·伊本·瓦利德:伊斯兰之剑
公正的欧麦尔:圣殿恢复者
18.倭玛亚王朝:圣殿的修复 公元660年—公元750年
穆阿维叶:阿拉伯世界的凯撒
阿卜杜拉·马利克:岩石圆顶清真寺
瓦利德:天启与**
19. 阿拔斯王朝:遥远的主人们 公元750年—公元969年
萨法赫哈里发:刽子手
皇帝与哈里发:查理曼和哈伦·拉希德
卡富尔:有香味的太监
20. 法蒂玛王朝:宽容与疯狂 公元969年—公元1099年
伊本·凯利斯:犹太“宰相”与法蒂玛征服
帕尔蒂尔与法蒂玛王朝:犹太医生王子和活伊玛目
穆卡达西:耶路撒冷人
哈基姆:阿拉伯的卡里古拉
哈基姆:消失
阿齐兹:野蛮的洗劫

第五部分 十字军东征
21.大屠杀 公元1099年
戈弗雷公爵:围困
教皇乌尔班二世:奉主之名
坦克雷德:圣殿山上的大屠杀
戈弗雷:圣墓守护者
22.十字军国家的兴起 公元1100年—公元1131年
大鲍德温:首任国王
小鲍德温二世
23.十字军国家的黄金时代 公元1131年—公元1142年
梅利桑德和富尔克:皇室婚姻
梅利桑德女王:丑闻
血腥的赞吉:鹰王
奥萨玛·本·蒙奇德:大事件和大灾难
梅利桑德的耶路撒冷:上层生活与下层生活
奥萨玛·本·蒙奇德和犹大·哈列维:穆斯林、犹太人和法兰克人
24.僵局 公元 1142年—公元1174年
赞吉:狂妄与报应
阿基坦的埃莉诺和路易国王:丑闻与失败
母子之争:梅利桑德挑战鲍德温三世
阿莫利和阿格尼丝:配不上圣城的王后
提尔的威廉:埃及的战争
摩西·迈蒙尼德:迷途指津
25.麻风病国王 公元1174年—公元1187年
提尔的威廉:王室的家庭教师
鲍德温四世的病
逆境中的风采:麻风病国王的胜利
居伊:有污点的继承人
居伊国王:中了圈套
26.萨拉丁 公元1187年—公元1189年
萨拉丁:战役
萨拉丁围城:屠杀还是投降?
萨拉丁其人
舞女和春药:萨拉丁的宫廷
萨拉丁的城市
27.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萨拉丁和理查 公元1189年—公元1193年
狮心王:骑士精神与屠杀
28.萨拉丁王朝 公元1193年—公元1250年
苏丹之死
穆阿扎姆·伊萨:另一位耶稣
腓特烈二世:世界的奇才,《启示录》中的野兽
腓特烈二世的加冕:日耳曼的耶路撒冷
巴克汗与鞑靼人:灾难

第六部分 马木鲁克
29.从奴隶到苏丹 公元1250年—公元1339年
拜巴尔斯:黑豹
拉姆班
纳西尔·穆罕默德:优雅的鹰
30.马木鲁克的衰落 公元1399年—公元1517年
帖木尔和家庭教师:朝圣之城
苏丹和基督徒的蛋饼

第七部分 奥斯曼
31.苏莱曼的伟业 公元1517年—公元1550年
所罗门第二和他的罗克塞拉娜
32.神秘主义者和弥赛亚 公元1550年—公元1705年
苏丹的犹太公爵:新教徒、方济各会和城墙
乔治·桑迪斯:第1个英裔美洲人
弥赛亚:沙巴泰·泽维
爱维亚:奥斯曼的佩皮斯和福斯塔夫
33.诸家族 公元1705年—公元1799年
侯赛尼家族:纳吉布·阿-阿什拉夫的反叛和大肆屠狗
侯赛尼家族:诸家族的崛起
“巴勒斯坦王”的兴衰
拿破仑·波拿巴:“我亲自创作的《古兰经》”

第八部分 帝国
34.圣地的拿破仑 公元1799年—公元1806年
阿克的蓝胡子
拿破仑:“总司令部,耶路撒冷”
西德尼·史密斯爵士——“Z出色的骑士”
35.新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和迪斯累利 公元1806年—公元1830年
圣墓骑士子爵
布伦斯维克的卡罗琳与赫斯特·斯坦霍普:英国王后与沙漠王后
迪斯累利:圣洁的人和浪漫的人
36.阿尔巴尼亚人的征服 公元1830年—公元1840年
红色易卜拉欣
易卜拉欣:神圣的火焰,神圣的死亡
易卜拉欣:农民起义
37.福音派传教士 公元1840年—公元1855年
帕麦斯顿和沙夫茨伯里:帝国主义者和福音传教士
詹姆斯·芬恩:福音派领事
美国领事沃德·克雷森:美国的神圣异邦人
欧洲宪兵与圣墓大教堂的枪战事件:耶路撒冷的俄罗斯上帝
果戈理:耶路撒冷综合征
詹姆斯·芬恩和克里米亚战争:被谋杀的福音传道者与掠夺者贝都因人
作家:梅尔维尔、福楼拜和萨克雷
作家:大卫·多尔,周游中的美国奴隶
38.新城市 公元1855年—公元1860年
摩西·蒙蒂菲奥里:“这个克罗伊斯”
39.新宗教 公元1860年—公元1870年
皇帝与考古学家:无知的异国人
马克·吐温和“贫民村”
40.阿拉伯之城,帝国之都 公元1870年—公元1880年
优素福·哈立迪:音乐、舞蹈、日常生活
耶路撒冷刺青:英国王子和俄国大公
美国的“胜利者”派:一直温着耶稣的牛奶
41.俄国人 公元1880年—公元1898年
谢尔盖大公和大公夫人埃拉
谢尔盖大公:俄国犹太人和大屠杀

第九部分 犹太复国主义
42.德国皇帝 公元1898年—公元1905年
赫茨尔
威廉:我的帝国的寄生虫
德皇与赫茨尔:Z后的十字军战士与第1个犹太复国主义者
43.耶路撒冷的乌得琴演奏者 公元1905年—公元1914年
戴维·格鲁恩成为了戴维·本-古里安
乌得琴手:瓦希夫·贾瓦哈里耶
拉斯普京:俄国修女们要当心了
令人尊敬的蒙蒂·帕克上尉与约柜
44.世界大战 公元1914年—公元1916年
杰马勒帕夏:耶路撒冷的暴君
恐怖和死亡:屠夫杰马勒
耶路撒冷的战争和性:瓦希夫·贾瓦哈里耶
45.阿拉伯起义,贝尔福宣言 公元1916年—公元1917年
劳伦斯和麦加谢里夫
阿拉伯的劳伦斯:谢里夫派——阿卜杜拉和费萨尔
法尔肯海因挂帅:德国的耶路撒冷
劳合·乔治、贝尔福和魏茨曼
……
后记
附录
致谢


   精彩文摘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第1章 丝绸之路的诞生
自文明伊始,亚洲的中心就是帝国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美索不达米亚冲积平原,为文明本身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正是在这里,诞生了人类Z早的村镇和城市。系统化的农业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并扩展到整个“新月沃地”——这是一片水源充足的沃土,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在差不多4000年前,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这里颁布了世界上Z早的成文法律,为他的臣民制定了详细的行为规范,并对违法者实施严厉的惩罚。
在所有崛起于此的王国和帝国当中,Z伟大的莫过于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从今日伊朗南部的家园迅速扩张,统治了邻国,将势力延伸到爱琴海岸,征服埃及后一路向东,直抵喜马拉雅山山脚。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波斯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的开放态度。“波斯人十分乐意接受外来的风俗习惯”,他写道,如果他们觉得某个被征服者的服装样式更好,他们就会放弃自己原来的服饰,这使得他们能够借鉴米底亚人(Medes)和埃及人的穿着风格。
波斯人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一个多民族合作、运转平稳的帝国管理体系,主动接受新的思想并进行新的实践是一个重要因素。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们监督着帝国的日常运转,从记载如何给皇室侍从支付酬劳,到监督市场进出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他们还负责监督维护、整修帝国内纵横交错、令古代周边国家羡慕不已的道路系统。
将小亚细亚沿海地区与巴比伦、苏萨(Susa)和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纵横相连的交通网,使人们可以在一周内到达1600英里以外的地方。希罗多德将此成就视为奇迹:雨雪、高温和黑暗都不能减缓消息传播的速度。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吸引了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口,进而促进了城镇的成长。人口不仅来自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的富足农区,还来自乌浒河(Oxus)和药杀水(Iaxartes,即现在的阿姆河和锡尔河)山谷,以及公元前525年后被波斯军队占领的尼罗河三角洲。总之,波斯帝国是一片富庶的土地,连接着地中海和亚洲的心脏。
波斯还是一座代表着稳定和公正的灯塔。贝希斯敦山(Behistun)上那块分别被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得语三种语言所雕刻的石碑,记录了古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如何平定暴乱和起义、击退外国入侵者、公平对待穷人和权贵。碑铭要求确保帝国安全,公正地善待子民,因为正义是帝国的基石。帝国对少数族裔的包容同样令人称道,某位波斯国王被称作“弥赛亚(Messiah)”,即“得到上帝祝福的人”,他的包容政策曾让在犹太人从“巴比伦之囚”中获得自由。
古波斯帝国的贸易繁荣昌盛,为统治者的军事远征提供了财力支持,而远征本身又为帝国带来了更多的资源。贸易的繁荣同样助长了统治者的奢靡之风。在巴比伦、波斯波利斯、帕萨加第(Pasargadae)和苏萨,一座座华丽的建筑拔地而起;在苏萨,大流士国王还用埃及的上等乌木和白银、黎巴嫩的雪松、巴克特里亚(Bactria)的黄金、粟特(Sogdiana)的青金石和朱砂、花剌子模的绿宝石以及印度的象牙修建了精美绝伦的宫殿。据希罗多德说,波斯人以享乐闻名,仅仅是听说一件新的**品便能沉迷其中。
支撑着商业帝国的是野心勃勃的军队,它们推进并保护着帝国的边界。波斯帝国的北方一直存在隐患,西伯利亚稀树大平原是以放牧为生的游牧部落的地盘,他们占据着从黑海经中亚直到蒙古的半干旱草原。这些游牧部落十分残暴,据说他们喝敌人的血,并把敌人的头皮做成衣服,有时甚至还会吃掉自己的父亲。不过,与游牧民族的交往情况比较复杂。尽管史料说他们混乱无序、喜怒无常,但他们却是牲畜特别是优质马匹的重要供应者。当然,游牧部落也会带来灾难,比如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大帝就在试图征服斯基泰人(Scythians)的战役中被杀,他的头颅被兜在一个盛满鲜血的皮囊中。一位学者这样讽刺道:现在,他对权力的渴望终于被熄灭了。
然而,这一罕见的挫折并没有遏制波斯帝国的扩张。希腊的指挥官们带着恐惧与崇敬交织的复杂心情遥望东方,希望能学到波斯人的战争策略及军事技术。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等希腊诗人用击败波斯人来赞美自己祖国的英勇军队、展示诸神的眷顾,并在史诗剧和文学作品中弘扬抵抗波斯人侵略企图的英雄事迹。
“我来到希腊”,狄俄尼索斯在《酒神的伴侣》(Bacchae)的开场白中这样写道,“我来自神奇富饶的东方”,一个波斯人享受着阳光的平原,一个在巴克特里亚的、城镇都有城墙保护的地方,一个从精美设计的楼塔可以俯瞰海岸的地方。狄俄尼索斯所说的地方就是希腊人以前不曾见过的亚洲和东方。

没有人比马其顿的亚历山大(Alexander)更热衷于阅读这些描绘东方的作品了。亚历山大在英明的父王腓力二世遇刺后于公元前336年继位。当时,这位年轻的将军对于未来荣耀的追求方向已确定无疑。他对一无所有的欧洲没有丝毫的兴趣,那里没有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尊严,没有利益。同所有古希腊人一样,对亚历山大来说,文化、思想和机遇——同样还有威胁——统统都来自东方。于是,他Z终将目光落在了实力Z强大的帝国:波斯。
公元前331年,在一次闪电战中驱逐了波斯的埃及总督之后,亚力山大开始向帝国的心脏发起全面攻击。决定性的战役发生在这一年的晚些时候,地点则在高加米拉(Gaugamela)尘土飞扬的平原上,靠近今天伊拉克库尔德斯坦(Kurdistan)地区的埃尔比勒省(Erbil)。在这里,他战胜了大流士三世指挥下的强大的波斯军队。胜利的原因也许是他在战前睡了一个好觉:据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说,亚历山大那天坚持要在打仗前休息,他睡得很沉,手下的将领很担心,必须使劲摇他才能将他唤醒;精神焕发的他穿上Z得意的盔甲,戴上精致的头盔,“如同Z精致的银器”般光彩夺目,右手握住一柄利剑,率领他的部队打开了通往胜利的帝国大门。
亚历山大受教于亚里士多德,肩上一直负载着很高的期待。他未负众望,在高加米拉击败波斯军队后又继续东进。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诚,巨大的城邦、富足美丽的城市,纷纷拜倒在这个年轻英雄的脚下。巴比伦投降了,城市居民带着鲜花和花环聚集在通往这座伟大城市的道路两旁,银色的祭坛上堆满了乳香精油和各种香料,装着雄狮和猎豹的笼子算是上贡的礼物。没过多久,连接波斯主要城市的皇家大道、连接小亚细亚海岸和中亚的整个交通网络全部为亚历山大大帝所有。
尽管某些现代学者把亚历山大看作是“醉鬼和少年暴徒”,但他在治理新近征服的疆土和人群方面似乎还真有其惊人的巧妙手段。在对待当地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方面,他通常表现出仁和、宽容和尊重。比如,他对居鲁士大帝陵墓的年久失修感到非常不满,不仅重修了陵墓,而且惩罚了曾经毁坏圣陵的人;当得知大流士是被他的副官谋杀并被扔在一辆货车里后,亚历山大下令,大流士三世应当享受符合他级别的葬礼,且必须与其他波斯统治者葬在同一陵园。
亚历山大有能力在他的治下获得越来越多的疆土,因为他愿意依赖当地的高层精英。“如果我们想要守住亚洲,而不是仅仅想路过亚洲,”他说过,“我们必须对这些人表现出足够的仁慈。他们的忠诚才能使我们的帝国稳定长久。”地方官员和元老还可以保留职位,继续管理被征服的城镇和地区。亚历山大本人也采用地方传统头衔,身着波斯服装,表示他对地方习俗的认同。他极力避免自己被塑造成一个入侵的征服者,而是一个古代王国的Z新继承者——尽管嘲笑之声也使人们记起他曾血洗大地并带来无尽的灾难。
要记住的是,我们对亚历山大征战事迹的了解,对他的成功和策略的了解,大多是从历史学家那里来的,这些历史学家的陈述通常都带有理想化色彩,常常以极大的热情描述这位年轻将军的征战历程。但不管怎么说——即便我们应当对波斯崩溃的史料持谨慎态度——亚历山大向东方疆域持续迅速扩张的故事本身就能打破一切质疑。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新城市的创建者,这些城市通常都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直到今天才有了别的名字,如赫拉特(Herat,意为亚历山大在阿里亚Aria)、坎大哈(Kandahar,意为亚历山大在阿拉霍西亚Arachosia)、巴格拉姆(Bagram,意为亚历山大在高加索Caucasum)。这些临时建立的堡垒城,以及一直延伸到北部费尔干纳谷地(Fergana valley)的被重新加固的城市,都是点缀在亚洲屋脊上的全新网络点。
新城市的防御能力强大,还建有独立的要塞和堡垒,这主要是为了防御西伯利亚草原游牧部落的威胁——他们非常擅长向周边地区发动灾难性攻击。亚历山大不得不修建防御工事以保护新近征服的领土。而几乎与此同时,在更遥远的东方,那里的人们也在担心同样的事情。中国已经形成了“华夏”的观念,以表示自己是文明的世界。为了抵抗来自草原游牧部落的入侵,他们不断修建、延伸牢固的防御网络,Z终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城。这种做法的出发点与亚历山大不谋而合:一味扩张而忽略防卫,终将一事无成。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