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3世纪蒙古人入侵东欧,引起欧洲很大震动。西欧教会方面急于了解蒙古人的意图和情况,不断派出教士前往蒙古地区进行活动。柏朗嘉宾和鲁布鲁克就是其中二位。他们先后经中亚到达哈喇和林,归国后都写下有关蒙古情况的报导。这是欧洲人对蒙古人最早的专门记述,现在成为国外研究蒙古史的重要文献。二书过去曾有许多版本,现根据近年出版的译注本译出。《柏朗嘉宾蒙古行纪》法译注者为贝凯和韩百诗,《鲁布鲁克东行纪》英译著者为著名东方学者柔克义。
内页插图
目录
中译者序言
前言
导论
序言
第一章 鞑靼人地区,其方位、资源和气候条件
第二章 鞑靼地区的居民、服装、住宅、产业和婚姻
第三章 鞑靼人崇拜的神,他们认为是罪孽的事,占卜术、涤除罪恶和殡葬仪礼等
第四章 鞑靼人的淳风和陋俗,处世之道和食物
第五章 鞑靼帝国及其诸王的起源,皇帝及其诸王的权力
第六章 关于战争、军队的结构和武器,关于战争的韬略和部队的集结,对战俘的残酷性,对堡寨的包围和对于投降者的背信弃义
第七章 鞑靼人怎样媾和,他们所征服地区的名称,对自己臣民的压迫,勇敢抵抗他们的地区
第八章 怎样同鞑靼人作战,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他们的武器和部队组织,如何对付他们的韬略,堡塞和城市的防御工事,如何处置战俘
第九章 鞑靼人的省份以及我们所经过那些省份的形势,在那里会见过我们的证人,鞑靼皇帝及其诸王的宫廷
柏朗嘉宾旅程路线
注释
附录
波兰人班涅狄克脱对柏朗嘉宾出使的叙述
译名对照
精彩书摘
教皇陛下信函的译文和我们对拔都所说的话已经转奏他了。等候了五六天以后,他令人带我们去拜见其皇太后,庄严隆重的集会就在那里举行。当我们到达那里时,人们已经搭好了一个很大的紫色帆布帐篷,据我们认为,这个帐篷大得足可以容纳两千多人。四周围有木板栅栏,木板上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第二天或第三天,我们和负责照料的鞑靼人一起来到了这里,全体首领都被召集到一起,每个首领和他的部下都骑马行走在周围山坡及平原上。30.第一天,大家都穿着紫红缎子服装;第二天,换成了红色绸缎,贵由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帐篷;第三天,他们都穿绣紫缎的蓝衣服;第四天,大家都穿着特别漂亮的华盖布服装。栅栏里边靠近大门的地方,有两座大门;一座专供皇帝銮驾出进,那里虽然门敞开着,但没有禁卫军,因为任何人都不敢从那里进去;另一座门则供所有那些应召对的人出进,那里有佩带着宝剑和弓箭的禁卫。如果某人特别靠近规定界线以内的帐幕时,人们就要打他;如果他要逃跑时,人们就向他射箭,但箭支都没有铁头。马匹拴在两箭射程左右远的地方。佩带武器的首领们和他们的一些部下来自四面八方,但任何人都不能靠近马匹,除非十人一组;对于那些企图另外择路前往那里的人,就要对他狠狠地打。我们发现许多马匹都佩带嚼子、胸甲、马鞍和后鞘,据我们看来其价值共约二十马克的黄金。所以,首领们在幕帐里就这样议事,我们觉得他们可能在谈论着选举。全民族的其余所有人都站在栅栏另一侧,与会场保持一定距离。首领们就这样几乎一直恭候到中午,于是他们便开始喝马奶,喝的是那样多,一直到晚上为止,看起来简直叫人眼馋。他们传我们进去,请喝啤酒,因为已经没有马奶分给我们了。他们这样做为的是尊重我们。他们迫使我们喝得实在不能再喝了,因为我们不习惯这样暴饮。
……
前言/序言
13-15世纪的大部分游记故事都是用拉丁文写的。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对它们的翻译必须同时兼有两种才能,而这两种才能却又很少能汇聚于同一人之身:既要精通当时的拉丁文,又要熟悉行纪中所描述地区的历史和语言。实际上,各位游记作者都以不同的确切程度记载了他所听到的那些名词,无论是人名、地名,还是专用名词术语或者是动植物的通称。
《蒙古史》(L'Ystoria Mongalorum)一书即属此类著作,所以贝凯(Dom Becguet)先生和我决定翻译此书,并附一些简单的说明性注释。我们二人各自都遇到了一些属于不同范畴的难题:柏朗嘉宾(Plan Carpin)游记原文有时晦涩难懂,尤其是在涉及到描述时更为如此,因为作者没有找到恰如其分的名词术语;其次是某些东方词汇的转写词有时又被出版者们所歪曲讹变,这些出版者们虽然是优秀的拉丁语学者,但在使用东方学规则方面则缺乏明确的概念,这也是在范登温加尔(Van den Wyngaert)神父版本中所出现的情况。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只是在我们共同商榷之后,D.贝凯才翻译出了其中的某些段落。因为对于那些语义不太清楚的拉丁文句子,必需译出一种与我们所了解的蒙古人的历史和习惯相吻合的意思来。至于笔者本人,我试图解释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范登温加尔神父有时根据不同段落而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译法。因此,我尽力使各种转写形式一致起来,同时也根据可能的原文名词选择最佳的转写形式,对伯希和(Paul Pelliot)曾讨论过的柏朗嘉宾游记中的某些词汇或术语,在我了解的范围内,我也使用了他所得出的成果;对于译注文中的其余内容,本人也试图采取同样的办法。
重新再版柏朗嘉宾游记时要求利用范登温加尔神父未能得到的两、三种手稿,并对充斥着错误的一些段落进行分析考证,以尽量恢复已失传的原文的本来面貌。因此,本再版译文要求进行大量的考订注释。
我们希望这种初次尝试能引起对其它一些具有同类内容和类似背景文献的译注问世。为了能够使读者们得到一些难以接触到的文献,这是唯一可以速成的方法。
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柏朗嘉宾蒙古行纪 鲁布鲁克东行纪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很好的图书,早都想买了,这次活动都买了,很喜欢。
评分
☆☆☆☆☆
一想来就心酸的事。是在两人被调开以后写下了“旁边的旁边是我,旁边的旁边是我的同桌”的周记。以及用两块钱一支的隐形笔写了与他有关的一本日记,其实哪有人会去窥探你的那点小心思啊,却还是害怕地把那一本空白日记塞在了抽屉的最里层。
评分
☆☆☆☆☆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鲁布鲁克东行记》 耿开 何高泽译 在公元13世纪时,蒙古人在征服了中亚大部地区后,向欧洲推进。在此情势下,教皇派意大利柏朗嘉宾出使蒙古,了解虚实。其《蒙古行纪》即是他出版后撰写的报告,是研究元蒙史及中国北方地区历史极为宝贵的参考资料。而其中的法文本译注是著名汉学家韩百诗等撰写,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鲁布鲁克东行纪》则是另一位法国人奉法王路易九世之命秘密出使蒙古的纪行资料。
评分
☆☆☆☆☆
13-15世纪的大部分游记故事都是用拉丁文写的。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对它们的翻译必须同时兼有两种才能,而这两种才能却又很少能汇聚于同一人之身:既要精通当时的拉丁文,又要熟悉行纪中所描述地区的历史和语言。实际上,各位游记作者都以不同的确切程度记载了他所听到的那些名词,无论是人名、地名,还是专用名词术语或者是动植物的通称。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只是在我们共同商榷之后,D.贝凯才翻译出了其中的某些段落。因为对于那些语义不太清楚的拉丁文句子,必需译出一种与我们所了解的蒙古人的历史和习惯相吻合的意思来。至于笔者本人,我试图解释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范登温加尔神父有时根据不同段落而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译法。因此,我尽力使各种转写形式一致起来,同时也根据可能的原文名词选择最佳的转写形式,对伯希和(Paul Pelliot)曾讨论过的柏朗嘉宾游记中的某些词汇或术语,在我了解的范围内,我也使用了他所得出的成果;对于译注文中的其余内容,本人也试图采取同样的办法。
评分
☆☆☆☆☆
还不错,中外关系很有用的资料
评分
☆☆☆☆☆
还不错,中外关系很有用的资料
评分
☆☆☆☆☆
作者:疏星
评分
☆☆☆☆☆
《多桑蒙古史》 多桑著 冯承钧译 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多桑(1780-1855),用法文撰写的一部蒙古史,参用了大量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史料,对蒙古民族在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活动史实作了详细叙述,在中外学界享有盛名。
评分
☆☆☆☆☆
看过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