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军史的叙述不是仅仅以人物、事件为中心,而是紧扣海军这一高科技兵种的特点,以舰船为核心,以详细的舰船数据、炮械数据和舰只型线图,直观地展示出中外海军的真实兵力。
在掌握大量国内外海军史资料的基础上,在世界海军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中,重新评价中国海军发展史。例如通过对鸦片战争时侵华英军舰队的逐个分析,发现侵华英国海军并非所谓的“船坚炮利”,实际上兵力相当低下,而中国的战败并非不可避免,而很大程度上是策略错误导致的。
从海军专业史的角度出发,不局限于民族情绪,对中国近代海军人物进行了中肯的评价。例如辛辣地批评清代著名海军将领丁汝昌等人缺乏海军专业知识和政治常识,愚笨误国。
《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是中国近代海军史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晚清中国海军的创建、民国海军的发展以及抗战时期海军在香港的表现等问题。本书对中外海军史资料进行了竭泽而渔式的搜罗,运用海军科技知识,在世界海军发展的脉络中展现中国海军发展的历程,对相关人物、史事进行独到的评价,发前人所未发之覆。本书收录了大量珍贵的舰只照片,提供了详细的舰只数据和型线图,直观展现舰只设计和特征,使人耳目一新。
马幼垣,广东番禺人。1940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文学士、耶鲁大学博士。长期任教于夏威夷大学,曾兼任斯坦福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校教职。文史兼精,著作宏富,尤以水浒学研究著称,代表作有《中国小说史集稿》、《水浒论衡》、《水浒二论》等。研治海军史五十余年,1963年首次发表海军史学术论文,《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是多年研究成果的首次总结。
自序
参考资料简称表
清季篇
鸦片战争期间的侵华英舰
奥意利萨海战及其对北洋海军黄海海战布阵的影响
亨利华尔代沪所购美制舰考
刘步蟾和东乡平八郎
——中日海军两主将比较研究四题
詹天佑曾否参加甲申中法海军马江战役问题平议
北洋海军“平远”舰考释
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新探一例
——法人白劳易与日本海军三景舰的建造
北洋海军送舰只往长崎入坞怎样看也是极度愚笨之举
——敬答孙建军先生
马吉芬与北洋海军
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谋速购外舰始末
甲午战争以后清廷革新海军的尝试
——以向外购舰和国内造舰为说明之例
民国篇
抗战期间未能来华的外购舰
汪伪海军舰只初探
灵甫舰
——流落异邦的中国海军孤儿
香港篇
抗战期间中国海军助守香港始末
与香港光复有关的两个海军问题
评论篇
大陆上的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1949-2000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舰船名索引
特别名词索引
后记
再后记
又再后记
不得不说,这本书带来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当我翻开第一页,便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他能够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却又不失学术严谨的方式,讲述那些遥远而重要的历史事件。我尤其喜欢他对于“靖海澄疆”这一主题的解读,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保家卫国,更是贯穿整个近代中国,海军发展所承载的民族复兴的梦想和探索。书中对于一些鲜为人知的海军人物的刻画,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可能是风云变幻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努力和牺牲,同样构成了近代海军史的重要篇章。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常常会引用一些当时的书信、日记、奏折等一手资料,这些“原声”的呈现,极大地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读到动情处,仿佛能听到百年前的呐喊与悲愤,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中的挣扎与不屈。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海军的建设不仅仅是器械的堆砌,更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的体现。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战略到个人命运的交织,让我深深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和内容深度,绝对超出了我之前的任何预期。作为一名对军事史,尤其是海军史有一定研究的爱好者,我阅读过不少相关的著作,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靖海澄疆》在上、下两册中展现出的学术功底和史料运用能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作者不仅仅是罗列史实,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穿针引线,将看似零散的事件串联起来,挖掘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和因果关系。例如,在论述北洋水师的兴衰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归咎于某位将领或某场战役的失利,而是深入剖析了当时清政府的政治腐败、财政困窘、技术引进的局限性以及战略决策的失误等诸多因素。这种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关键人物的评价,也显得更为客观和 nuanced,避免了简单的脸谱化,而是试图还原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选择与困境。下册关于民国时期海军的论述,尤其让我感到惊喜,填补了我之前知识上的空白,让我看到了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海军依然在艰难地维系和发展,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本书的史料引用极其丰富,参考文献也十分详尽,这对于我们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评分读完这两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对中国近代海军史的深度“洗礼”。以往我对近代海军的认知,大多停留在一些零散的事件和人物上,比如甲午海战、邓世昌等等。而《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靖海澄疆》则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宏大的叙事框架。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政治气候、技术发展以及外交关系都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从而使得海军的发展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与整个近代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挖掘,比如海军官兵的生活状态、训练方式、甚至是舰船的命名和装饰,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够折射出那个时代复杂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变迁。书中对“海权”概念的探讨,也让我耳目一新,理解了为什么近代中国如此迫切地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上册对于洋务运动时期海军的孕育和早期发展,以及甲午战争前后北洋水师的兴衰,叙述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下册则将目光投向了民国时期,展现了海军在更加复杂和艰难的环境下的抗争与发展,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传承。
评分这是一部真正能够引发思考的著作。很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往往侧重于陆战或政治斗争,而对于海军的着墨相对较少。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靖海澄疆》的出现,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作者在梳理近代海军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回避那些沉重的历史教训,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导致失败的深层原因。比如,在探讨甲午海战的失败时,作者就充分展示了当时海军内部存在的派系斗争、指挥体系的混乱以及对西方技术盲目崇拜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悲剧的根源。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总结,它还试图从中汲取经验,为我们理解当下和未来提供启示。作者对于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战略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海军的崛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本书的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即使是对近代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清晰的历史脉络。其史料的广度和深度,也足以让资深研究者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这部关于中国近代海军史的巨著,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历史略有涉猎的普通读者,我常常在阅读相关史料时感到信息碎片化、视角单一的困扰。而这本书,则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带领我一步步深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近代海军发展历程。从晚清“洋务运动”中萌芽的初步尝试,到甲午海战的惨痛教训,再到民国时期海军的艰难转型与重建,作者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石,辅以严谨的考证,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而详实的画面。其中,对于当时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海军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有着独到的见解,不再是简单地将海军发展割裂开来审视,而是将其置于整个近代中国变革的大背景下,揭示了海军建设的深层动因与阻力。读来,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更是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探索图强的艰辛与智慧的深刻感悟。书中对海战的战术分析、舰船技术的演变、海军人才的培养等细节的描绘,也让非军事专业的我也能领略到那份专业与严谨。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近代海军的全新窗口,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是个好东西这是个好东西这是个好东西
评分不错的书 奖励程序还没有出来
评分这本书是孩子自己挑的,他很喜欢看。
评分写作没有一定之规。我们大家的大脑深处似乎都装有某种过滤器,这些设备的尺寸不同,网孔的大小也不同。在我的过滤器上被拦截下来的东西,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你的网孔,溜之大吉。反之亦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义务,要去疏通堵在我们各自网孔里的淤泥,而我们在那里的发现往往会变成某种副业。比如,一个会计也同时可以是一名摄影师;宇航员可能会热衷于收集钱币;学校里的老师可能会喜欢用木炭拓碑文的兼职。滞留在过滤器网孔里的淤泥,也就是那些不愿意离开你我的物质,往往会让我们牵肠挂肚。在文明社会里,我们不约而同地称呼它为“嗜好”。
评分相当有水准的作品,只看书后几百页的索引,便可知作者的旁征博引与治史水准。代表了近代海军研究的最高水准。本书作者向以小说研究驰名於世,然其治史功力同样深厚。此书为其探讨近代中国海军史诸作的首次结集,诚足教读者另开眼界,惊佩其文武兼修并隆的本领。书中所收篇篇长度相当,内容更上下贯连,鸦片战争、福州船政、詹天佑与海军、北洋海军、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汪伪海军、香港抗日、国共内战、海军史研究近貌,诸多性质不同的课题悉有论述,且形式与角度均恒易,倍增视野。综观全书,寛度之宏,深度之彻,徵引之广,创获之钜,配上绘图精细,照片珍贵,处处令人目不瑕给,叹为观止。近代海军史研究之学必自此另开新页。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很实用,介绍的有重点,容易懂。
评分唐山市曹妃甸区一官员也表示,“曹妃甸成为渤海湾地区最大的港口只是时间问题。”
评分故宫日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立后,相关学者对留存在宫中的大量文物进行清点、整理,并在稍后编辑出版了不少专业刊物,主要包括偏向介绍器皿、书画等艺术作品的《故宫周(旬)刊》、《故宫》、《故宫书画集》,以及专于文献档案的《掌故丛编》(后改名为《文献丛编》)、《史料旬刊》等两大类。这两类出品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向读者群推介故宫内的丰富藏品,而1932年首版的《故宫日历》就是其中之一。日历的正面印有年、月、日,同时又有英文加以对应。另外,还有节气、朔望、韵目等因素也出现在同一页上。节气、朔望容易理解,韵目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则有些陌生。韵目本来是指用于诗词创作时使用到的各个韵排列而成的目录,19世纪中后期“韵目代日”出现以后被用于记录日期。简单来说,就是1个韵目代表1个月中的1天,一共有31个字,代表31天,如“文”代表12日,抗战中发生在1938年11月12日夜里的一场大火即被称为“文夕大火”,“卅”代表31日,“五卅运动”即得名于此。日历的反面印有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书、画、古籍、青铜器、瓷器、玉器等等,365张图画的排列与日历正面的节令相结合,阅览的人可以“见图如见节令、星期、日期”。除此以外,图画的颜色也是区别不同时节的一种方式,色彩赋予读者的区别感更为清晰。1935年一则经销商的广告上,文案做得十分夺目:“震铄世界惟故宫日历足以当之,独霸天下惟故宫博物院有此资料”、“案头壁上,皆可适用,自备送礼,均极相宜”。当时《故宫日历》还有配“厚黑玻璃座盘”的“套餐”,定价2元7角。当时这本日历仅署“故宫博物院编”,没有具体编辑的姓名。关于旧版《故宫日历》的编者冯华,只有在故宫出版社资深编辑朱传荣的回忆文字中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故宫珍宝南迁在即,小小的《故宫日历》却年复一年为普通民众打开了古代艺术宝藏的一扇窗,也成为许多人醉心传统文化、走上求艺之路的开端。在一些老画家早年学画经历的回忆文字中可以发现,在当年信息相对闭塞、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可能就是一本《故宫日历》,为其启蒙,作其良伴。2010年,被遗忘经久的《故宫日历》“复活”了,以1937年版《故宫日历》为蓝本的“复刻版”问世。原汁原味的“复刻版”,黑白印刷,不仅仅是呼应渐起的怀旧风,也是致敬于走过85个年头的故宫博物院、致敬于老去的前辈故宫人。此后,《故宫日历》开始尝试推陈出新。故宫出版社在2011年版《故宫日历》的编纂中,生肖开始成为确定主题或隐或显的因由。在12个月首的篇章页里,放置一件直接描绘兔子的画作来呼应辛卯生肖。2012年,壬辰年的生肖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整座紫禁城,简直无处不龙。于是,龙年的《故宫日历》,“紫禁龙时空”成为主题,以龙为表现对象的陶瓷、青铜、书画、珐琅……12个类别,按照月份一一呈现农历癸巳年,《故宫日历》主题是“山水有清音”。因为明代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云:“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草木山川,在故宫藏品中的表现数不胜数。因此,以“山水有清音”为主题、取材山水画作、辅以文玩器用等陈设的方案浮出水面。“山水有清音”,就是要展现古人寄情山水的诗意生活,更是要唤醒城市喧嚣中的你我。山水有清音,山水觅知音。12个月分为3个单元:笔墨寻源、诗意栖居、仙境凡间;其下又以月为单位,既有对山水题材的追根溯源,也有云山墨戏、界画楼台之类的专题展现;而每个星期,也尽量各有侧重,并且在多数的周日,以与主题相关的文玩器用等藏品作为新一周开始的标志,尽可能从新的视角引发读者的兴趣――对传承有序的山水艺术、对绵延不绝的山水文化。藏品选取,确立了这样的原则:图像常见的名作,重点展示出细节,《千里江山图》甚至占尽整个10月;不甚知名但各有特色的藏品也不轻视,明代医生王履的写生佳作《华山图》册、清代篆刻高手黄易的纪游“影集”《嵩洛访碑图》册,都是个中翘楚。所选的藏品也不只山水,如《洛神赋图》中的边边角角、《夜宴图》里的围屏图障、远古的水波纹彩陶……不拘一格,尽收其中。如果细细翻读今年的《故宫日历》,还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细节:除标明公立和农历日期、二十四节气,还特意标出充满诗意的七十二候。这是古人根据寒暑变化与物候现象对时节的一种独特划分:五日为一候,一年共七十二候,何时“东风解冻”,何时“草木萌动”,古人早已注解其中。就读北大期间选择小说组的研究,周作人是他的老师。两人关系密切,通信频繁。阅读1932年的《俞平伯年谱》,可以找到许多关于两人书信沟通的记载,一整个月份里他们的通讯次可达到七次之多... ...在12月中旬寄出信件之时,俞平伯将一份《故宫日历》一同寄给了周作人,作为礼物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一番心意。梁实秋在写给张佛年的信中,也提及获赠《故宫日历》一事:“顷接故宫日历一册,既有阴阳日历可察,复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赏(二月二十与五月廿四重复),实日历中最佳之作,拜领谢谢矣。”梁实秋可以挑出二月二十与五月廿四图。
评分另外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天津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0062.89万吨,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突破5亿吨吞吐量的港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