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过去的10年,是中国文化遗产事业面临考验的10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最危险、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面对一片片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幢幢文物建筑被强行拆除、一座座古代墓葬被野蛮盗掘、一处处考古遗址被蚕食侵占,文物工作者心如刀绞。
过去的10年,是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10年。全国文物系统始终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将文物法制建设、摸清文物家底、文物人才培养、文物安全保障,确定为重点抓好的四项基础工作,看作是给文物工作钉上的“四个桩”,不断努力加以夯实,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文化遗产·思行文丛:报告卷(2)》仅仅是笔者在国家文物局工作的总结,是在近十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思考与行动的真实写照,是心灵随笔、情感记录与亲身经历。
作者简介
单霁翔,1954年7月出生,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学,从事关于历史性城市保护规划研究-回国后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出版《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等多部专著,并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内页插图
目录
写在前面
2009年
200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报告
在2009年第一次局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在湘鄂赣革命文物保存现状调查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中央党校的报告
在“文化遗产与传播”论坛上的报告
在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在2009年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宁夏行业博物馆建设推进会议上的报告
在元上都遗址中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全国民办博物馆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全国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2009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0年
在文化部驻外文化处及文化中心负责人年会上的报告
在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体制调研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的汇报
在2010年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大运河保护和中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第二次局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会上的报告
在全国政协“三峡文化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考察团会议上的报告
在考古遗址公园专家讨论会上的报告
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家评选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在全国文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全国政协古城古都遗址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大遗址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全国民办博物馆发展成都论坛上的报告
在扬州“大地与水:景观之美的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在2010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1年
在中国世界遗产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汶川地震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总结大会上的报告
在“2011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报告
在“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总结会议上的报告
在2011年国家文物局第二次局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在2011年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的报告
在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的报告
在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
在首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毕业典礼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世界运河城市市长论坛的主旨报告
在全国文物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听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时的报告
在大遗址保护现场会暨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上的报告
在全国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上的报告
在我国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2011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的报告
在2011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汇报
精彩书摘
谈到挑战,国际上有个通行的说法,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是文化遗产保护最为困难的时期。究其原因,我认为,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人均GDP之间有一定联系,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带来较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人们的住房需求带来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也比较快;大家都需要私家车,道路建设就会形成高潮。这些建设,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一种挑战。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这种冲突还不明显;超过3000美元,尤其在大城市,是矛盾最尖锐的时候;到了8000美元以上,就会转向平衡缓和。全社会的教育程度达到新的水平,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会更加重视。
大规模城市建设对于文化遗产的冲击、影响和破坏在很多国家都发生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不少国家都有类似情况出现,以大规模改造为特征的城市建设,对文化遗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至今很多欧洲国家回顾起这些事情还是感到很惋惜。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表明,从过去十几年到今后的二三十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规模城乡建设最多的时期,这无疑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最关键的时期。“旧城改造”引发“建设性破坏”正是城市基本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最为凸显的一个方面。旧城是城市记忆保持最完整的地区,又是房地产开发激烈争夺的地段。从全国范围内看,单体文物及历史文化街区的毁坏在所谓“旧城改造”和在走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呈迅猛之势,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拆除历史街区,拓宽传统道路,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周围环境遭到不可逆的伤害,城市文化特色丧失殆尽。
坦率地说,我们一些地方官员在理念上也存在着一些偏差,还没有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改变城乡面貌,与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键是怎么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处理的许多行政违法案件都是法人违法。
作为文化遗产工作者,我们现在很重视一个理念——要让更多的民众从文化遗产保护中受益,文化遗产不能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要使更多决策者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资源和宝贵财富;使公众认识到文化遗产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唱的民谣,我们的生活习惯、房子、家具,都可能是文化遗产,保护它们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个人的事。要使文化遗产地变成美丽的地方,让她的历史气息、文化氛围,为人们带来欢乐和灵感。
……
前言/序言
文化遗产·思行文丛:报告卷(2)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