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电子电工技术入门与提高丛书:图解西门子S7-300/400PLC技术快速入门与提高》基础起点低、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可供PLC技术人员学习S7-300/400 PLC技术使用,也可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内容简介
《电子电工技术入门与提高丛书:图解西门子S7-300/400PLC技术快速入门与提高》是《电子电工入门与提高丛书》中的一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门子S7-300/400 PLC技术相关知识,内容包括:PLC组成与原理、S7-300PLC的硬件系统、S7-400PLC的硬件系统、STEP7快速入门与应用系统的开发、编程基础、基本指令及使用、高级指令及使用、块与块编程、顺序控制与S7-Graph编程等内容。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PLC简介
1.1.1 PLC的定义
1.1.2 PLC的分类
1.1.3 PLC的特点
1.1.4 西门子S7系列PLC简介
1.2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比较
1.2.1 继电器正转控制线路
1.2.2 PLC正转控制线路
1.2.3 PLC控制、继电器控制和单片机控制的比较
第2章 PLC的组成与原理
2.1 PLC的基本组成
2.1.1 PLC的组成方框图
2.1.2 PLC组成单元功能说明
2.2 PLC的工作原理
2.2.1 PLC的工作方式
2.2.2 PLC执行用户程序的过程
第3章 S7-300 PLC的硬件系统
3.1 S7-300 PLC的硬件组成、安装与地址分配
3.1.1 S7-300 PLC的硬件组成
3.1.2 S7-300 PLC硬件安装与接线
3.1.3 单机架与多机架S7-300 PLC硬件系统
3.1.4 S7-300 PLC IO模块的地址分配
3.2 CPU模块
3.2.1 分类
3.2.2 操作面板说明
3.3 数字量IO模块
3.3.1 数字量输入模块SM321
3.3.2 数字量输出模块SM322
3.3.3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SM323SM327
3.4 电源模块
3.4.1 面板与接线
3.4.2 技术指标
3.5 其他模块
3.5.1 模拟量模块
3.5.2 通信模块
3.5.3 功能模块
3.5.4 特殊模块
第4章 S7-400 PLC的硬件系统
4.1 S7-400 PLC的硬件组成、安装与地址分配
4.1.1 S7-400 PLC硬件组成
4.1.2 S7-400 PLC硬件安装与接线
4.1.3 单机架与多机架S7-400 PLC硬件系统
4.1.4 S7-400 PLC IO模块的地址分配
4.2 机架与CPU模块
4.2.1 机架
4.2.2 CPU模块
4.3 数字量模块
4.3.1 数字量输入模块SM421
4.3.2 数字量输出模块SM422
4.4 电源模块
4.4.1 面板介绍
4.4.2 主要参数
4.5 其他模块
4.5.1 模拟量模块
4.5.2 功能模块
4.5.3 通信模块
第5章 STEP7快速入门与应用系统的开发
5.1 STEP7快速入门
5.1.1 STEP 7的安装与卸载
5.1.2 STEP 7的启动与新建项目
5.1.3 组态(配置)硬件
5.1.4 编写程序
5.1.5 定义符号地址
5.1.6 程序的下载与上传
5.2 S7-PLCSIM仿真组件的使用
5.2.1 S7-PLCSIM的安装
5.2.2 S7-PLCSIM的启动及常用对象
5.2.3 仿真程序
5.2.4 在线监视程序
5.3 S7-300400PLC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及举例
5.3.1 S7-300400 PLC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
5.3.2 S7-300400 PLC应用系统的开发举例
第6章 编程基础
6.1 编程语言
6.1.1 梯形图(LAD)
6.1.2 功能块图(FBD)
6.1.3 语句表(STL)
6.1.4 其他编程语言
6.2 数制与数据类型
6.2.1 数制
6.2.2 数据类型
6.3 S7-300400 CPU的存储区
6.3.1 装载存储区
6.3.2 工作存储区
6.3.3 系统存储区
第7章 基本指令及使用
7.1 位逻辑指令
7.1.1 概述
7.1.2 触点指令
7.1.3 线圈指令
7.1.4 触发器指令
7.1.5 地址边沿检测指令
7.2 计数器指令
7.2.1 概述
7.2.2 双向计数器(S_CUD)
7.2.3 升值计数器(S_CU)
7.2.4 降值计数器(S_CD)
7.2.5 设置计数器值(SC)
7.2.6 升值计数器线圈(CU)
7.2.7 降值计数器线圈(CD)
7.3 定时器指令
7.3.1 概述
7.3.2 脉冲S5定时器(S_PULSE)
7.3.3 扩展脉冲S5定时器(S_PEXT)
7.3.4 接通延时S5定时器(S_ODT)
7.3.5 保持接通延时S5定时器(S_ODTS)
7.3.6 断开延时S5定时器(S_OFFDT)
7.3.7 脉冲定时线圈(SP)
7.3.8 扩展脉冲定时线圈(SE)
7.3.9 接通延时定时器线圈(SD)
7.3.10 保持接通延时定时器线圈(SS)
7.3.11 断开延时定时器线圈(SF)
7.4 常用控制电路及梯形图
7.4.1 启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4.2 正、反转联锁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4.3 多地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4.4 定时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4.5 长定时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4.6 多重输出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4.7 过载报警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4.8 闪烁控制线路与梯形图
7.5 基本指令应用实例
7.5.1 喷泉控制
7.5.2 交通信号灯控制
7.5.3 多级传送带控制
第8章 高级指令及使用
8.1 比较指令
8.1.1 概述
8.1.2 指令详解
8.2 转换指令
8.2.1 概述
8.2.2 指令详解
8.3 跳转指令
8.3.1 概述
8.3.2 指令详解
8.4 整数运算指令
8.4.1 概述
8.4.2 指令详解
8.5 浮点数(实数)运算指令
8.5.1 概述
8.5.2 指令详解
8.6 传送指令
8.6.1 概述
8.6.2 指令详解
8.7 移位和循环指令
8.7.1 概述
8.7.2 指令详解
8.8 状态位指令
8.8.1 概述
8.8.2 指令详解
8.9 字逻辑指令
8.9.1 概述
8.9.2 指令详解
第9章 块与块编程
9.1 概述
9.1.1 三种编程方式
9.1.2 用户程序的块结构
9.2 功能编程
9.2.1 不带参数传递的功能编程
9.2.2 带参数传递的功能编程
9.2.3 库功能编程
9.2.4 系统功能(SFC)编程
9.3 功能块编程
9.3.1 不带参数传递的功能块编程
9.3.2 带参数传递的功能块编程
9.3.3 使用多重背景的功能块编程
9.4 组织块编程
9.4.1 组织块与中断
9.4.2 程序循环组织块(OB1)
9.4.3 时间中断组织块编程
9.4.4 延时中断组织块编程
9.4.5 循环中断组织块编程
9.4.6 硬件中断组织块编程
9.5 DB调用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
9.5.1 DB调用指令
9.5.2 程序控制指令
第10章 顺序控制与S7-Graph编程
10.1 三种顺序控制方式及常规编程
10.1.1 顺序控制与顺序功能图
10.1.2 单序列顺序控制方式及编程
10.1.3 选择序列顺序控制方式及编程
10.1.4 并行序列顺序控制方式及编程
10.2 S7-Graph的使用
10.2.1 S7-Graph的启动与窗口说明
10.2.2 单序列顺序功能图的编写
10.2.3 选择序列和并行序列顺序功能图的编写
10.2.4 永久性指令
10.2.5 步的互锁与监控
10.2.6 步的动作命令
10.2.7 S7-Graph功能块参数
10.3 剪板机的顺序控制实例
10.3.1 控制要求
10.3.2 确定IO设备,并为其分配合适的IO端子
10.3.3 绘制控制线路图
10.3.4 画出顺序功能图
10.3.5 编写控制程序
附录
附录一 S7-300400 PLC的系统功能块
附录二 S7-300400 PLC的系统功能
《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与实践》 内容简介 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化进程中,自动化控制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智能化制造的基石。本书旨在为读者系统性地阐述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实际应用,以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从而能够胜任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各项工作。 本书内容覆盖广泛,从基础的工业控制理论到先进的系统集成应用,力求做到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我们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以及不同类型的控制策略,包括开环控制、闭环控制、顺序控制、PID控制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将详细介绍工业现场常用的传感器、执行器等关键元器件的工作原理、选型方法以及安装调试要领。读者将了解到如何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精确地测量温度、压力、流量、液位、位置等物理量,并理解各种执行器(如电机、阀门、继电器、接触器等)如何根据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干预。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大脑,其原理与应用是本书的重点关注对象。我们将深入讲解PLC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方法以及与上位机的通信机制。通过丰富的实例,读者将学会如何运用梯形图(LD)、功能块图(FBD)、指令表(IL)、结构化文本(ST)等多种编程语言来设计和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逻辑,包括逻辑控制、数据处理、定时计数、模拟量控制以及运动控制等。此外,本书还将探讨PLC在复杂系统中的集成应用,例如多PLC协同工作、PLC与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HMI(人机界面)的集成,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稳定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除了PLC,本书还对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其他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阐述。我们详细介绍了变频器(VFD)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参数设置以及在电机调速、节能等方面的应用。读者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变频器如何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进行精确的转速、转矩控制,以及如何通过参数优化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伺服系统作为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的关键技术,其原理、构成、选型以及编程调试也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深入讲解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各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精确的位置、速度和力矩控制。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在现代自动化系统中,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至关重要。本书将重点介绍现场总线技术,如Profibus、Profinet、Ethernet/IP、CC-Link等,阐述它们的工作原理、通信协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在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中的作用。读者将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业网络,并掌握相关的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方法。 在实践层面,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每章都配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涵盖了工业生产中的常见应用场景,如生产线控制、物料搬运系统、包装机械、灌装设备、注塑机、纺织机械、水处理系统、暖通空调(HVAC)系统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方式和解决思路。本书还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指导,引导读者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内容包括PLC编程实践、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执行器控制、变频器与伺服系统调试、工业网络通信配置等,力求让读者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核心技能。 本书的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我们力求避免过于深奥的理论推导,而是侧重于原理的阐释和实际应用的指导。对于初学者,本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入门指导;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本书则提供了更深入的技术探讨和前沿技术的介绍。本书的编写团队汇集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他们将多年的工作心得和技术积累融入书中,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在校学生: 为您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 帮助您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最新的自动化技术,提升工作能力。 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提升您的专业技能,掌握设备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关键技术。 对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 引导您全面了解和掌握自动化控制的奥秘,拓展您的知识领域。 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 深刻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熟练掌握PLC编程、调试和应用技术。 掌握传感器、执行器、变频器、伺服系统等关键元器件的选型与应用。 了解并掌握主流的工业网络通信技术。 具备分析和解决工业自动化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自动化项目的初步设计、实施与维护。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掌握这门技术,意味着掌握了驱动现代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本书将是您踏入并精通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理想伙伴,助您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进,成为新时代工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