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之作,我喜歡
評分商品很不錯 價格也便宜 如有需要 還會買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吳晗怎麼說也是個大人物的 所以他們的書非常值得去買去收藏 好書讓生活更美好
評分此用戶未及時評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以前看曆史,正邪是非一目瞭然,總是恨那些亂臣賊子為啥把國傢搞得一團糟,為啥不顧人民的利益,要做名族的罪人,一直不能理解。看瞭本書,纔明白,曆史本來就是紛亂的。民族的利益有時敵不住地方的利益,敵不住集團的利益,甚至敵不住個人的利益。曆史上很難找到一緻的利益,後人雖然能有這樣的認識,但當事人卻未必有這樣的認識。 大傢知道明朝中期倭寇危害甚大,朝廷派硃紈來管理浙江、福建的防務。
評分: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的記載,見於《清世祖實錄》捲15,何冠彪《順治朝〈明史〉編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時決議纂修,尚無確切史料證實。清代官書中亦不見有關纂修《明史》的詔令,《清世祖實錄》中僅見幾位總裁於順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欽奉聖諭,總裁《明史》”,並提齣副總裁及纂修人員名單。這種“欽奉聖諭”,很可能僅是早朝時的口頭指示而已。以往論著稱順治二年五月“詔修《明史》”,錶述確實有所不當,準確言之為:順治二年五月,清廷組成《明史》的纂修人員。),得到瞭清廷認可。其後,大學士馮銓、李建泰、範文程、剛林、祁充格為總裁,操辦此事。是年五月,由總裁提名副總裁和纂修官,並設收掌官七員,滿字謄錄十員,漢字謄錄三十六員, 揭開瞭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開明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纂修明史。於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後定稿,進呈刊刻。《明史》是我國曆史上官修史書中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如果從清順治二年(1645年)開設明史館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嚮皇帝進呈,前後曆時九十四年。假如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組織班子編寫起至呈稿止,為時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評分書應該是正版,比較喜歡明史
評分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