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埃特曼所著的《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与政权建设)/东方编译所译丛》运用经济历史、比较政治学、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考察了中世纪和早期现代欧洲**政权建设的问题。探讨现代早期欧洲**形成的一本力作;公认的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获奖图书(美国1998年巴林顿·摩尔奖);读者面广,适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者阅读;丰富的史料,新颖的观点。
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在竭力解释,在法国大革命 之前那段时期形成的欧洲**为什么会沿着如此不同 的路径发展?有些**为什么走上**主义的道路, 而另一些**则走上宪政主义的道路?是什么因素使 得有些**能发展出官僚制的管理体系,而另一些国 家在实践中却仍然依附于一种世袭制(家产制)? 托马斯·埃特曼所著的《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 及现代早期欧洲的**与政权建设)/东方编译所译丛 》展示了一种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建设的新理 论。埃特曼主张,整个欧洲大陆的政权和**基础结 构在18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有两个 因素——在**形成时期的各级地方政府组织以及连 绵不断出现地缘军事竞争的时间安排——可以解释其 中的*大多数变化。本书利用历史社会学、比较政治 学、经济史领域的理论发现以及历史学界*晚近的研 究成果,为用跨学科方法研究政治发展的价值提供了 一个富有说服力的范例。
托马斯·埃特曼(1959—),出生于美国,1981年和1990年分别获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社会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是西达?斯考切波。1990—2000年在哈佛大学政府系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0年开始担任纽约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从事比较/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与政权建设》1998年获得美国社会学学会巴林顿·摩尔奖。
译者序言
中文版序言
致谢
**章 导论
一、现代早期的**:四种类型
二、各种竞争性的解释
三、解释早期现代**的差异:观点
(一)政权
(二)**基础结构
(三)议会的独立影响
第二章 拉丁欧洲世袭**主义的起源
一、罗马帝国晚期与**形成早期——西哥特人的西班牙、伦巴底族人的意大利以及墨洛温王朝和加洛琳王朝的高卢地区
(一)罗马帝国崩溃与黑暗时代的早期王国
(二)加洛琳帝国
二、拉丁欧洲经济与教会的复兴以及王权的新生
(一)经济的扩张
(二)城堡监守的兴起
(三)教会的复兴
(四)**在拉丁欧洲的重新形成
三、早期的地缘政治竞争与代议机关以及**税收体制的创建
(一)地缘政治持续竞争的早期发端
(二)有偿战争的兴起
(三)行政管理体制的扩展
(四)代议机关与稳定的税收体制
四、战争与税收对财政和行政管理的影响:世袭**主义的开端
(一)财政
(二)行政管理
(三)代议机构与私有化的威胁
五、结论
第三章 拉丁欧洲改革的失败(1500-1789年)
一、战争与法国世袭**主义的成功(1494—1659年)
(一)等级议会的衰弱(1440年之后)
(二)与西班牙的战争(14941559年)
(三)战争与财政(1494—1559年)
(四)战争与私人占有的官职(14941559年)
(五)宗教战争与世袭制的加剧
(六)亨利四世、叙利以及“非理性化”的“理性化”
(七)战争的复活及其后果
二、伊比利亚和意大利的世袭**主义(1492—1789年)
(一)战争、征税与卡斯蒂尔的议会
(二)战争与西班牙的财政
(三)官职的出售与正式的世袭化
(四)世袭**主义在卡斯蒂尔之外的进展
三、科尔贝和路易十四统治下的世袭**主义“改革”
(一)科尔贝的“改革”
(二)战争的考验(1688—1714年)
四、地缘政治压力、改革失败与世袭**主义的终结(1715—1791年)
(一)战争与真正改革的尝试
(二)*后的希望:内克尔
(三)代议制度的回归与改革的成功
五、结论
第四章 英国的官僚宪政主义
一、不受约束的**构成、早期地缘政治压力与早熟的分权尝试(公元400—1453年)
(一)参与式地方政府的基础
(二)地缘政治的竞争与**机构的成长
(三)议会的出现
(四)常规的税收和财政
(五)通向世袭主义的重重压力
(六)议会对世袭制发难的化解
二、世袭主义的强化及其暂时的死亡(1453—1659年)
(一)世袭制的恶化
(二)国内战争的重重影响
三、英国的王政复辟与“政府革命”(1660—1688年)
(一)复辟的安排及其细节
(二)战争与**轮常规性的改革
(三)反对改革的种种努力
(四)新一轮的改革攻势
四、不列颠新**政权的巩固(1689年之后)
(一)大规模战争的行政管理需求
(二)议会的监督
(三)大规模战争对财政的挑战
(四)行政管理一财政体制的新完善
五、结论
第五章 德国的官僚**主义
一、**建设与帝国在黑暗时代的失败以及德意志领土**的出现
(一)德意志在后罗马帝国时代的大规模**形成
(二)萨莱纳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其失败
二、代议制度、地缘政治竞争以及官僚**主义的巩固(1450一一1789年)
(一)德意志新领土**中的代议机关
(二)基础结构的扩张与官僚**主义的成熟
三、官僚**主义的局限与矛盾:以布兰登堡一普鲁士为个案
(一)选帝侯与普鲁士**的建立
(二)普鲁士处于**时期的军事**主义
四、结论
第六章 世袭宪政主义:成功与失败
一、匈牙利与波兰不受限制的**形成与地方精英自治的巩固(1000—1387年)
(一)匈牙利
(二)波兰
二、持久地缘政治竞争的到来与世袭宪政主义的成功(1387—1648年)
(一)匈牙利
(二)波兰
三、对匈牙利和波兰世袭宪政主义的内外威胁(1648—1795年)
(一)匈牙利
(二)波兰
四、斯堪的纳维亚世袭宪政主义的失败
(一)丹麦
(二)瑞典
五、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我一直对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宏大进程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正是打开了欧洲早期国家建设的那个关键入口。作者的叙事功力非常深厚,他并非枯燥地陈述历史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将那个复杂而迷人的时代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权力”本身的探讨,以及不同形态的权力是如何在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相互博弈、融合,最终催生出“国家”的。书中对不同国家在行政、军事、财政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荷兰共和国的崛起,其独特的商业驱动型国家形态,以及西班牙帝国在扩张与衰落中的经验教训。这些具体的例子,让抽象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如何将技术进步、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国家的形成紧密联系起来。印刷术的普及,新教改革的兴起,都对国家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这本书,我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那个时代君主、贵族、教会、市民的智慧与挣扎,以及他们如何共同塑造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为我绘制了欧洲早期国家构建的精细轨迹。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是将国家看作是凭空出现的事物,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被塑造的过程。从一个松散的封建体系,到一个拥有明确边界、稳定行政机构和统一法律的现代国家,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书中对此进行了极其精彩的梳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国家案例时的细致入微,无论是英格兰如何从王权有限走向议会制,还是法国如何通过集权改革巩固了国家力量,亦或是意大利地区为何在长期分裂中未能形成统一国家,这些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对比视角。书中对“国家理性”的探讨,以及君主们为了国家利益所采取的策略,让我看到了政治决策背后复杂的考量。我常常会惊叹于作者的学识广博,他能够将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融会贯通,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关于国家形成的全景图。读完这本书,我对“国家”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能理解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震撼,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关于文明根基的追溯。我一直对历史中的“大势所趋”感到好奇,这本书用一种极其有力的方式回答了我。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将视角放在了“国家”这个概念本身,探讨它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是如何被孕育、塑造并最终“诞生”的。作者的笔触充满了洞察力,他不仅仅讲述了“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发生”。他深入剖析了那些塑造国家形态的关键性力量:经济的驱动、宗教的影响、战争的催化,以及思想的解放。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不同国家在“合法性”构建上的差异化解读。有些国家依赖宗教的认可,有些则依靠法律的约束,还有些则是在战争中磨砺出民族认同。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理解历史走向的关键。书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充满了冲突与变革,但也正是在这种剧烈的震荡中,我们看到了新的政治形态的萌芽。阅读过程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着君权神授的挑战、民族国家的 nascent(萌芽)以及现代国家制度的雏形。这种宏大叙事下的细致分析,让我对“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以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复古的字体和略带沧桑感的插图,仿佛将读者瞬间拉回那个风云变幻的中世纪与近代早期。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宏大的叙事所吸引。他并没有从枯燥的政治理论入手,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描绘出那个时代君主们如何在权力真空、战乱频仍的环境下,一点点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起最初的国家机器。无论是英格兰的《大宪章》如何限制王权,又如何成为未来国家法治的基石;还是法国在百年战争后,王权如何一步步整合分散的领土,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抑或是德意志地区,诸侯林立,国家统一为何如此艰难,这些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展开。我尤其着迷于作者对不同国家政权建设路径的细致对比,他深刻地揭示了地理环境、宗教文化、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如何共同塑造了不同国家的独特性,也解释了为何有些国家能够迅速崛起,而有些则陷入长期的分裂。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那些历史人物究竟是如何做出艰难的抉择,又是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将一个松散的封建领地,一步步锻造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国家。这种宏观的历史视野,加上微观的人物刻画,让我对欧洲早期国家的形成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次穿越历史的精彩冒险,它让我看到了权力的本质,以及国家机器如何从无到有,逐步成型。作者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解构了欧洲各国在那个动荡年代所经历的漫长而复杂的政权建设过程。他并没有回避历史的残酷与血腥,无论是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还是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博弈,亦或是城市自治权的兴起,都被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国家”概念的演变过程的阐述,在那个时代,“国家”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被重新定义和构建。从早期分散的封建领主,到逐渐集权的国王,再到官僚体系的建立,以及税收制度的完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书中对不同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如,法国是如何通过常备军和税收制度来强化中央集权,而神圣罗马帝国又是如何因为权力分散而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这种对比分析,不仅让我的理解更加立体,也让我看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必然性。读完这本书,我对现代国家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主权、领土、人口、政府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能理解它们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