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上下)(精)》(作者瀋建中)是關於現代學者施蟄存先生最詳實的個人傳記,按年編排,每年內按時間纂輯施先生的主要經曆、與施先生有關的社會大事與人物,與施先生沒有直接關聯的社會大事則列於本年之末。
評分正版
評分這是施先生關於詞學的文字全集。先生是詞學創辦人,當年擬的刊例多麼純粹,讓人看瞭欽佩。除瞭先生的文章,還有詞選、輯佚等。缺點是太厚重瞭,看起來不方便。
評分施蟄存,名德普,中國現代作傢、文學翻譯傢、學者,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常用筆名施青萍、安華等;1926年創作《春燈》、《周夫人》,其小說注重心理分析,著重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動,成為中國“新感覺派”的主要作傢之一;施蜇存的工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1937年以前,除進行編輯 外,主要創作短篇小說、詩歌及翻譯外國文學;抗日戰爭期間進行散文創作;1950年—1958年期間,主要翻譯外國文學作品;1958年以後,緻力於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學藝術傑齣貢獻奬”。2003年11月19日,施蟄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評分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齣版的“施蜇存全集”的封麵設計已經被人吐槽過上韆次,這次我就不說瞭。
評分施先生全集之一,本是好書,但華師版裝幀排版都不好,遺憾!
評分高山仰止,慢慢學習吧。
評分老一輩的學者所涉獵的真廣泛
評分因言獲罪、因文罹難,上海的老作傢施蟄存被打成右派還因為他的一篇文章《纔與德》。這篇文章引曆史典故說明“亂世”以“纔”取人,隻要真有能耐,即便是雞鳴狗盜之徒也可以任用;而“盛世”用人可以注重“德”。那麼新中國當然是“盛世”,共産黨員都是有“共産主義道德”的有德之人,應該是很好的。但事實上還有品德壞的乾部影響黨的形象;同時他認為“老子打過遊擊”,這是“功”,不是“德”,有功可酬以利祿,何必以位?僅有德而不瞭解業務,恐怕也不頂事。所以文章最後還是歸結到呼籲“不拘一格用人纔”上麵。於是他因“亂世說”、“纔與德的謬論”而被打成右派。批判他,還挖齣他的曆史舊賬——他曾被魯迅命名為妄想在對立的鬥爭中保持中立的“第三種人”。而如今呢,“曆史給他提升瞭一級”——“第三種人”變成瞭第二種人:反對共産黨、反對社會主義的第二種人。這就是姚文元的大手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