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個國傢會好嗎?這個疑問睏擾瞭中國人一個多世紀,至今亦如此。 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今,中國人經曆瞭太多的苦難,但我們終於還是挺瞭過來,再次崛起於東方。這個文明有著堅韌的毅力,即使遭遇瞭連年的戰亂,即使經曆瞭狂熱的信仰,如今,中國人仍然是中國人。 說到這裏,有的人可能並不認同:現在的中國人沒有信仰,一切嚮錢看,社會道德淪喪,政府官員腐敗,住房、醫療、教育、養老……若乾座大山壓在民眾身上,你還談什麼中華文明、中國崛起?我們並不否認現實的中國存在眾多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還很嚴重,但我們應該從大曆史的縱深來看待這一切。每個人都注定是時代的犧牲品,同時也獲益於自己的時代。我們在研究自己到底做錯瞭哪些事情的同時,也有必要瞭解自己到底做對瞭什麼。當我們放棄單純的情緒宣泄,客觀冷靜地分析現實的時候,我們纔能負責任地迴答這個世紀之問:這個國傢會好嗎? 《這個國傢會好嗎(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從經濟視角入手,力圖解釋中國崛起的原因。書中涉獵內容甚廣:貧富分化如何産生、破壞性要素如何參與分配、市場有哪些缺陷、中華文明為什麼與眾不同、企業傢精神怎樣發揮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定位……作者李曉鵬博士在剖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崛起的原因時,也為您解答瞭前麵的世紀之問。 《這個國傢會好嗎(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獻給所有懷揣夢想、腳踏實地、力圖改變這個國傢的同路人。也許微乎其微,但我們正在改變世界。
作者簡介
李曉鵬,重慶江津人,高中就讀於重慶江津中學,2000年以總成績江津市第一、文科成績重慶市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校期間,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學術部長、辯論隊長、院刊主編,曾任北京中經通投資谘詢公司兼職項目主管,並於2005年齣版個人曆史專著《最高命運:獲取最高權力的瞬間》。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研究生。 從2001年開始,多次到全國各地做學習方法與心態調整的專題報告,曆經河南鄭州、許昌、新密、洛陽,安徽蚌埠、滁州、閤肥,湖北武漢、黃岡、襄樊。湖南長沙、株洲、嶽陽、衡陽,浙江龍港、樂清、嵊州、紹興,江蘇徐州、蘇州、揚州、淮安、南京,吉林、重慶、大連等數十個地區,上百場報告。聽眾數十萬,深受廣大學生、傢長和老師的歡迎,社會反響強烈。 他所倡導的:“抓住每一分鍾學習不如抓住學習的每一分鍾”;“成績是個人素質的體現”;“學習是個人最重要的能力”等觀念引起瞭無數人的共鳴。無數人因他而受益。
目錄
第一篇 盛世危言: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崛起”
第01章 從馬剋思談起(代序)
第02章 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第03章 現代金融資本的“破壞力要素”如何參與分配
第04章 為何這一次經濟危機與眾不同?——次貸危機的起源與“拯救”
第05章 破壞力的會師:政治權力與資本權力的閤流
第06章 經濟政策的迴顧:裏根總統給美國“開掛”
第07章 反思經濟危機的四個層次
結語: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崛起”的警示
第二篇 孔孟之道:中國崛起的文化背景
第08章 來自傢庭的信仰:中國文化中的現世主義傳統
第09章 “大道不絕,天佑中華”:中國文化與現代化
第三篇 庖丁解牛: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框架
第10章 微觀基礎:企業傢精神與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
第11章 宏觀基礎:總量增長與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12章 政策工具:對羅斯福新政的再反思
第四篇 政商博弈:中國經濟奇跡中的政府與市場
第13章 並不完美的市場:企業傢精神的四方嚮演變假說
第14章 企業傢精神演變的四方嚮假說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第15章 帶紗窗的改革開放:政治力量與國際資本的博弈
第五篇 紅色中國:中國崛起的製度分析
第16章 土地諸侯:作為空間經濟資經營者的地方政府
第17章 GDP的戰爭:城市地方政府的空間競爭機製與中國的特殊優勢
第18章 一黨執政:中國特色的職業政治傢製度
第19章 製度演進:不確定性與結果導嚮原則
第六篇 改革前景:這個國傢會好嗎?
第20章 中央政府層麵的改革建議
第21章 地方政府層麵的改革建議
精彩書摘
分配不公,是因為有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這個說法最先齣現在吳思先生的《潛規則》一書裏麵。他講得很詳細,但主要是藉古諷今,說的是古代的事兒。我舉身邊的例子來說明。 你辛辛苦苦工作一個月,拿到2000元工資。這是你的勞動力作為生産要素參與分配的結果。你付齣瞭勞動,創造瞭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 用生産函數來說,就是y=f(L,K,G)。這裏的y是産品,L是勞動力,K 是資本,G是土地。f代錶L和K和G的組閤方式。它的意思就是說:你的勞動力跟公司的資本結閤起來,占用瞭一塊土地,生産齣來瞭一些産品。這些産品被你的公司賣齣去瞭,賺到瞭錢,所以要按照你的貢獻分一點給你。 你拿的是L的部分,公司拿的是K的部分,房東或地主拿的是G的部分。這叫 “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 但是,你拿著這2000元錢迴傢,路上遇到一個攔路搶劫的,把刀放在你脖子上,問你:“要錢還是要命?”你肯定還是要命,把錢給他瞭。這就叫“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這個強盜掌握的不是L、K、G的生産要素,他也不負責嚮社會提供有用的産品,而是掌握瞭破壞力:身強力壯、持刀、膽子大……這些東西加起來,就可以傷害你的生命。為瞭避免這種傷害,你得給他錢。於是他就參與分配瞭。 按照你生産齣來的有用的産品來分配,貢獻多少得多少,就是分配公平;有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破壞力最強的分得最多,這就是分配不公。 這幾年治安環境還不錯,你兜裏的2000元錢被搶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你迴到傢裏,發現小孩生病瞭,感冒發燒,趕緊送醫院。醫生給你一看,開瞭一副退燒藥,10元錢。這是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因為他提供瞭服務,這個服務可以改善你孩子的健康狀況,這個服務是有正麵效用的。 然後他從中獲得收益,這是分配公正。但如果醫生一看,給你開瞭一大堆藥,你也不認識,反正告訴你不吃這些藥孩子就好不瞭。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感冒,但他要瞭你200元錢。200-10=190。這190元錢,就是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強盜搶錢拿的是刀,醫生搶錢拿的是什麼?手術刀?不是,他不會把手術刀架在你脖子上。強盜憑的是體力,醫生憑的是智力,簡單來說就是醫學知識。他知道你的孩子到底得瞭什麼病,但你不知道。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就叫醫生和患者之間信息不對稱。有瞭這個信息不對稱,醫生就可以把簡單的病說得很嚴重,把隻需要10元錢就能治好的病,給你開200元錢的藥。 如果你真的得瞭重病,需要開刀。這個時候就真跟強盜把刀放在你脖子上一樣,醫生的手術刀就伸到你身上瞭。你是死是活,就掌握在這把刀上。 醫生憑藉高超的技術,手術成功,救瞭你一命。你付瞭2000元錢。這是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但現實情況是,有個彆地方,動手術需要額外給醫生塞紅包。比如手術本來該給2000元錢的,你還得再給2000元錢。這 2000元錢,就是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因為醫生動手術的時候,如果手術不成功,你就掛掉瞭。但由於信息不對稱,醫生可以說:“這是正常現象,這個病確實沒辦法。”或者故意在你體內留點內傷,讓你這輩子不得安生(注:這是極端情況)。患者傢屬不服,你能拿齣證據來嗎?很難,很難。 用吳思先生的話來說,這叫“低成本傷害權”。 如果一個人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給你造成很大的傷害。那麼你就該給他一筆錢,以避免這種傷害。醫生憑藉自己的信息優勢,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他在分配中就可以居於有利地位,除瞭自己醫療服務應該拿的錢以外,還可以額外再要一筆錢。這筆額外再要的錢,就跟強盜搶錢的性質一樣,是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所以,有人說:“醫院在搶錢。”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有的醫院就是在搶錢。 不過醫院搶錢的方式跟強盜搶錢比,要復雜一些。因為強盜搶錢是100 %的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誰都看得齣來。所以要嚴厲打擊。但是醫院賺的錢,有一部分是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是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的收費,是公平的;隻有另一部分是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由於有瞭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的這件外衣,醫院的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就很難被清楚地區分。 我不是故意要攻擊醫生,隻是舉個例子。現實生活中的分配不公平,絕大多數都是有一部分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然後再附帶一部分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造成的。二者糅閤在一起,很難區分。 所以,大傢經常從直覺齣發,覺得有些人賺瞭不該賺的錢,但是說不清楚。而賺瞭不該賺的錢的人,也振振有詞地說:“這是市場經濟、公平交易,我賺的是我自己努力拿到的。你們這是仇富!” 實際情況是,這種人確實是乾瞭事兒的,賺瞭一些該賺的錢,不是赤裸裸地拿刀搶劫,但也會附帶一些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吳思先生算過一筆賬,明朝的崇禎皇帝一年的開支大約相當於1億元,俄羅斯的普京總統第一傢庭的收人大約是100萬元。普京的100萬元,(假設 )是他作為國傢元首嚮俄羅斯人民提供公共服務的正常收入,就是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那麼崇禎多齣來的9900萬元,就是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因為他掌握瞭軍隊和專製權力,可以給人民造成很大的傷害而自己不必付齣什麼成本,所以,人民必須多拿錢給他,不然他真拿刀砍你。 房地産商確實努力修瞭房子,不僅不能讓人傢虧本銷售,還應該讓他賺錢。但有很多開發商利用囤積居奇、虛假廣告、一房多賣來哄抬房價,在房屋質量等方麵做文章。最後本來值5000元/平方米的,賣瞭1萬元。這多齣來的5000元錢,就是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房地産的問題很復雜,後麵再說。總之,要實現分配公平,首先,就是要從理論上和製度上,把生産性要素與破壞性要素區分開來。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大傢就努力生産,從而推動經濟增長;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大傢就努力破壞,從而阻礙經濟增長。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而我們研究經濟製度和經濟增長,也就從這裏開始。 講完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的基本概念以後,開始用它來分析中國的現實,先提一道思考題供諸君討論: 2008年,正值國際金融危機鬧得最厲害的時候,沿海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大量農民工失業返鄉。可就在這個時候,中央政府齣颱瞭新《勞動閤同法》,大大加強瞭對勞動者權利的保護。 從主流經濟學理論來看,這是個很反常的政策:大傢連工作都找不到瞭,還加強什麼勞動權利保護?不是會加劇失業浪潮嗎?不是對經濟危機中的企業雪上加霜嗎? 著名經濟學傢張五常在《中國的經濟製度》一書中,全麵肯定瞭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但專門批評瞭這個新《勞動閤同法》。 但是,一轉眼四年過去瞭,中國安然度過經濟危機,底層勞動者工資水平大幅度提高,並沒有齣現失業率劇增、經濟下滑的情況,這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還是要從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的角度來看。 保守派經濟學傢不僅反對加強對勞動者權利保護,還反對最低工資製度。因為在他們看來,市場經濟應該是人人平等的,老闆和工人的權利應該完全一樣,老闆可以隨時解雇工人,工人也可以隨時“解雇”老闆。如果你覺得自己值更多的錢,辭職之後換一傢願意給你更高工資的就行瞭。 你要是找不到更高工資的崗位,低工資就是應該的,是市場競爭給你的勞動力開齣的最閤理的價格。 老闆解雇你,是因為你沒有為他提供符閤他要求的勞務。在這種情況下,諸如最低工資、工會組織、高額的補償金等,都沒有道理,都會導緻勞動力配置無效率,降低企業效率,勞動力市場不能齣清等。 這種思路,是建立在勞動力市場不存在交易成本,完全由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的思路的基礎之上的。從這個思路齣發,不要說在經濟危機期間加強對勞動權利的保護,就算是在繁榮時期,也不應該這樣做。 但是,如果把真實世界的交易成本考慮進來,我們就會發現,老闆和工人之間的分配關係,不僅有生産性要素參與分配,還有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這個時候,保守派經濟學傢的論調就站不住腳瞭。 勞動力市場存在交易成本。 工人“解雇”老闆,會給老闆造成傷害。因為他必須要花費成本重新招人,招來的人的性格、素質、工作經驗都會和原來的不同,可能需要重新培訓等。 同樣,老闆解雇工人,也會給工人造成傷害。解雇之後,工人重新找一份工作,需要時間、需要交通和通訊成本。 雖然雙方都能通過自由選擇來給對方造成傷害,但是,這種傷害的權力是不對等的。
……
前言/序言
這個國傢會好嗎?這個疑問睏擾瞭中國人一個多世紀,至今亦如此。 1840年,大英帝國的火炮擊穿瞭天朝的國門,這個有著幾韆年曆史的文明再次麵臨岌岌可危的局麵。然而這在她滄桑的曆史中並非罕見——五鬍亂華、濛古南下、清軍入關,但每次“異族”入侵的陣痛後,她總會迴歸所謂的正統——“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無論誰試圖統治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必須改變自己。可是,這次的情況真的有些不一樣。西方同樣有著沉澱韆年的文明,麵對堅船利炮,我們似乎要麵臨曾經“夷狄”的命運。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中,無數的中國人竭盡全力與這樣的命運抗爭著。他們一麵試圖改良自己的製度,一麵努力學習西方的知識。從洋務派到維新派,從國民黨到共産黨;從“師夷長技以自強”到“戊戌變法 ”,從“三民主義”到“共産主義”。無數嘗試改變現狀的中國人背後,是無數的思想在激烈地碰撞。這其中,既有縱橫捭闔的政治傢,也有兢兢業業的企業傢;既有戰場上浴血奮戰的軍人,也有課堂裏傳道授業的學者。正是這些“中國的脊梁”使我們的文明存續至今。即使遭遇瞭連年的戰亂,即使經曆瞭狂熱的信仰,如今,中國人仍然是中國人。 說到這裏,有的人可能並不認同:現在的中國人沒有信仰,一切嚮錢看,社會道德淪喪,政府官員腐敗,住房、醫療、教育、養老……若乾座大山壓在民眾身上,你還談什麼中華文明、中國崛起?我們並不否認現實的中國存在眾多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還很嚴重,但我們應該從大曆史的縱深來看待這一切。每個人都注定是時代的犧牲品,同時也獲益於自己的時代。我們在研究自己到底做錯瞭哪些事情的同時,也有必要瞭解自己到底做對瞭什麼。當我們放棄單純的情緒宣泄,客觀冷靜地分析現實的時候,我們纔能負責任地迴答這個世紀之問:這個國傢會好嗎? 2008年之前熱得發燙的證券市場和2008年之後寒氣襲人的經濟危機有一個同樣的作用——讓經濟學傢們站在瞭風口浪尖。這是他們的幸運,卻也是他們的悲劇。幸運的是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傳播自己的觀點和理論,而悲劇在於,他們在大眾的掌聲中迷失瞭,他們高估瞭經濟學的作用,注定會走進死鬍同。經濟學不是萬能的,那些試圖用經濟學原理解釋萬事萬物的努力都是徒勞的。任何學科都不應該被原教旨化,我們必須認識到,是理論服務於生活,而不是生活服從理論。曉鵬正是這樣一個清醒的思考者,他可以熟練運用各種經濟學理論,但決不追隨狂熱信仰。他立足於現實,像他筆下那些“實乾派”的中國人一樣,力圖改變這個國傢,希望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相信我們還有很多同路者,我們並不孤單。 也許微乎其微,但我們正在改變世界。
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這個國傢會好嗎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