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手稿與珍本圖書館提供,中國大陸首次公開齣版。
北伐名將、抗日將領、國民黨上次講述:親曆的北伐、抗日、內戰、國民黨高層決策內幕,蔣介石與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恩恩怨怨。
內容簡介
張發奎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北伐戰爭中擔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軍長。抗戰時,率部參加瞭淞滬會戰與武漢會戰,指揮瞭桂柳會戰及反攻廣州之役。
《張發奎口述自傳:國民黨陸軍總司令迴憶錄》是張發奎晚年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口述的自傳,因涉及大量敏感人事隱秘,他要求部分章節內容須在自己身後纔可發錶。傳中不僅縷述瞭張發奎與蔣介石的復雜關係及不同時期張發奎對蔣介石的看法和評論,更道齣瞭國民黨內的種種秘密,比較瞭他跟中國共兩黨及人物的品格,詞鋒極為犀利。他對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白崇禧、汪精衛等的批評,都直言不諱。
《張發奎口述自傳:國民黨陸軍總司令迴憶錄》訪談者以張發奎私人日記、電報、信函、公文為綫索,按年代詢問張發奎在每個曆史事件中的親身感受與目擊真相,且與有關軍政人物的訪談記錄、曆史文獻核對考證;譯者為書中涉及的風雲人物加注瞭簡曆,配印瞭100多幅珍貴照片、作戰地圖、戰鬥序列錶等。因此,《張發奎口述自傳:國民黨陸軍總司令迴憶錄》史料價值彌足珍貴,堪稱20世紀中國曆史的縮影,也是一部具體而微的北伐、抗日、國共戰爭史。
作者簡介
張發奎,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北伐戰爭中擔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軍長。
蔣介石稱張發奎是模範軍人,勸張不要搞政治,集中精力於軍事任務,前途無量。曾經是汪精衛的信徒,稱“隻要追隨汪精衛,就不會迷失方嚮”。
在張發奎的部屬中可以列齣一批中共名將:葉挺、賀龍、葉劍英、林彪、張雲逸、周士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早年歲月(1896年至1920年5月)
第二章 粵軍(1920年5月至10月)
第三章 在廣東的軍伍生涯(1920年11月至1925年6月)
第四章 軍隊整編:第十二師(1925年6月至1926年6月)
第五章 北伐中的“鐵軍”(1926年6月至1927年4月)
第六章 第二次北伐與南昌暴動(1927年4月至8月)
第七章 廣州政變與廣州暴動;隱退(1927年8月至1929年初)
第八章 從鎮壓到閤作:同桂係的關係(1929年初至1931年5月)
第九章 政治與旅行(1931年5月至1936年初)
第十章 閩贛浙皖邊區與蘇浙邊區(1936年初至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淞滬會戰與武漢會戰(1937年7月至1938年)
第十二章 第四戰區(上)(1938年鼕至1939年9月)
第十三章 第四戰區(下)(1939年10月至1944年春)
第十四章 四戰區與越南(1940年至1944年)
第十五章 桂柳會戰(1944年春至12月)
第十六章 準備反攻(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
第十七章 接收廣東(1945年8月中旬至1945年底)
第十八章 廣州行營(1946年至1947年)
第十九章 內戰失利(1947年11月至1950年)
第二十章 創建第三勢力的努力以及類似的牽連(1950年至1962年)
第二十一章 在香港的日子(1949年6月以後)
譯注參考書目
譯注後記
精彩書摘
我常常去湛江,在那兒我見到陳學談——當地類似杜月笙的江湖老大,人人叫他“大老爺”。那些日子發生瞭不少奇怪的事。陳濟棠的十一師與我的十二師奉命進攻海南,但我們沒有足夠的渡海船舶,隻能先渡一個師,第四軍軍部命令陳濟棠先渡。由於我師剛剛成立,理應陳濟棠先行,但他不肯。我們在第四軍軍部開會,軍長李濟深要我先渡。我提齣條件:誰先登陸海口就頒三韆大洋奬金,李濟深同意瞭。現在迴想起來,接受任務時要先開齣奬金條款,這當然很不閤理。
情報工作方麵,當我師接到進擊海南的指令後,師部參謀處就在廣州灣設立瞭情報機構,它派遣商人或農民去海南偵察敵情。有時是由我師情報人員訓練他們。有時我們派遣參謀人員去收集情報,但次數很少,因為軍人很容易被識破——軍帽的帽簷會在軍人的額頭留下深刻的印痕,容易因此泄密,導緻穿幫。我軍抓到瞭可疑人員,都是用這一辦法來識彆是否奸細的。另一原因是我們隻能派遣戰鬥地點的本地人,而參謀人員中難以尋找這類人士。
我們從不同來源獲取情報。例如,海南島西部儋縣人王鴻饒同意歸附我們,他嚮我們報告瞭守軍駐地情況。情報費用是由一個特彆基金支付的,師部參謀處處長嚮我報銷所需經費,我便從經理處調款,然後嚮上級呈報核銷。
擬訂作戰計劃時,第四軍軍部決定進擊海南島的戰略原則:十二師先發起攻擊,軍部指揮十一師跟進。按照這些原則,我決定如何完成任務。
我的參謀長指導參謀處擬訂作戰草案,描繪齣不同的行動步驟以及可能遭遇的問題。計劃草擬完竣,我就召集會議。參謀長和作戰處處長,參與計劃的參謀人員以及各團長,甚至駐地不遠的團級參謀主任都要齣席,保羅當然要到。我先要求他們對作戰草案提齣意見,我會聽取不同意見,但最後決定權在於我。有些師長從來不召開作戰會議,而隻是谘詢他們的參謀長。
參謀處長在擬訂作戰計劃時不需要谘詢經理處的意見。在作戰會議上,我會嚮經理處以及其他部門軍官徵求意見。作齣決定後,我就命令經理處作齣準備,經理處長嚮第四軍軍部領取必要的軍火與其他軍需物資。他幾乎是有求必應,否則我會齣麵力爭。
……
前言/序言
在綫試讀
《張發奎口述自傳》內容相關
張發奎84歲離世,親曆瞭20世紀中國曆史的許多重大事件。他所結交或過招、對抗過的現代名人既有國共兩黨黨政軍要員,也有名流紳商、各係軍閥、情報特工,甚至幫會豪強、漢奸土匪,還有美英、蘇俄在華顧問、官員,越南、朝鮮等國人士,等等。因此,他的自傳堪稱20世紀中國曆史的縮影,也是一部具體而微的北伐、抗日、國共戰爭史,具有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
張發奎口述自傳:國民黨陸軍總司令迴憶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至於現在,已經不行瞭!
評分
☆☆☆☆☆
非常好,真實,好評!
評分
☆☆☆☆☆
曆史真相何時能真的浮齣水麵,光看經曆者本人自傳是不行的。
評分
☆☆☆☆☆
國民黨粵係將領一般都是反蔣的,張發奎當然也不例外,更難得的是張發奎與共産黨的淵源也很深,因此看他的書很有意思。值得注意的是,一生的反蔣的他,在書中仍然不乏肯定稱贊蔣之處,特彆是蔣去世,張前往悼念,在香港機場的那一幕可謂張反蔣又敬蔣的矛盾內心。
評分
☆☆☆☆☆
口述曆史,裏麵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可讀性比較強,推薦有時間可以看看。好書!
評分
☆☆☆☆☆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好書,京東送貨也很快,我很滿意!開捲有益,讀書好處多,陶冶情操,修身養性,還會再來的哦。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摺射一個世界。“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懸梁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升華人的思想。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塗有蜂蜜的書本,是為瞭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纍,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書是燈,讀書照亮瞭前麵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瞭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瞭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纔更精彩! 讀書,是好事;讀大量的書,更值得稱贊。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 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 玉。” 一位叫亞剋敦的英國人,他的書齋裏雜亂的堆滿瞭各科各類的圖書,而且每本書上都有著手跡。讀到這裏是不是有一種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為“有瞭書,就象鳥兒有瞭翅膀”嗎! 然而,我們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書並不一定能讀好書。正如這位亞剋敦,雖然他零零碎碎地記住瞭不少知識,可當人傢問他時,他總是七拉八扯說不清楚。這裏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他不善長於讀書,而隻會“依葫蘆畫瓢”。 硃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所謂“循序漸進”,就是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諑漸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要求書有幾韆甚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於對自己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關鍵還在於把握自己的讀書速度。至於“熟讀”,顧名思義,就是要把自己看過的書在看,在看,看的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而“精思”則是“循序漸進”,“熟讀”的必然結果,也必然是讀書的要決。有瞭細緻、精練的思索纔能更高一層的理解書所要講的道理!嗬嗬,老是在這裏買書,天天看有沒有特價啊,京東多搞點活動啊,我們會支持你的.
評分
☆☆☆☆☆
618活動期間還是非常優惠的,買瞭很多書。。。。
評分
☆☆☆☆☆
讀者推薦
評分
☆☆☆☆☆
很好很閤適價格閤適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