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公差與配閤速查手冊(第2版)》是機械行業的實用工具書,內容翔實可靠,簡明易查。主要包括:極限與配閤、幾何公差及其檢測、錶麵粗糙度、圓錐公差與配閤、鍵和花鍵的公差與配閤、螺紋的公差與配閤、齒輪的公差與配閤、軸承的公差與配閤、鑄件和衝壓件的公差、公差尺寸英寸和毫米的互換算等內容。
《公差與配閤速查手冊(第2版)》可供工礦企業、科研院所從事機械設計、加工製造、檢驗測量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及中等職業學校師生參考,還可作為機械設計、加工檢測人員的技術培訓教材。
目錄
第1章孔、軸公差與配閤
1.1基本術語及其定義
1.1.1孔和軸的定義
1.1.2尺寸的術語及定義
1.1.3偏差和公差的術語及定義
1.1.4配閤的術語及定義
1.2極限與配閤的標準化
1.2.1極限製和配閤製
1.2.2標準公差係列
1.2.3基本偏差係列
1.2.4孔軸的常用公差帶
1.2.5基孔製優先、常用配閤
1.2.6基軸製優先、常用配閤
1.3極限與配閤的選擇
1.3.1極限與配閤的選擇方法
1.3.2極限與配閤的選擇步驟
1.4一般公差綫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
1.4.1綫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1.4.2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
1.4.3一般公差的標注
1.4.4一般公差的應用和有關說明
第2章幾何公差與幾何誤差檢測
2.1基本概念
2.1.1零件幾何要素及其分類
2.1.2幾何公差特徵項目及符號
2.1.3幾何公差帶
2.2幾何公差的標注
2.2.1公差框格
2.2.2被測要素的標注
2.2.3基準要素的標注
2.2.4公差帶的標注
2.2.5附加標記的標注
2.2.6理論正確尺寸的標注
2.2.7限定性規定的標注
2.2.8延伸公差帶用附加符號的標注
2.2.9最大實體要求的標注
2.2.10最小實體要求的標注
2.2.11自由狀態下要求的標注
2.3幾何公差的原則
2.3.1有關公差原則的基本術語和定義
2.3.2獨立原則
2.3.3包容要求
2.3.4最大實體要求
2.4幾何公差的選擇
2.4.1公差項目的選擇
2.4.2公差原則的選擇
2.4.3基準的選擇
2.4.4公差值的選擇
2.5幾何誤差的評定及檢測原則
2.5.1幾何誤差的評定
2.5.2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
2.6直綫度誤差的檢測
2.6.1常用直綫度誤差的測量方法及適用場閤
2.6.2比較法
2.6.3節距法測量直綫度誤差
2.6.4頂尖法測量任意方嚮的直綫度誤差
2.7平麵度誤差的檢測
2.7.1平晶乾涉法測量平麵度誤差
2.7.2三點法測量平麵度誤差
2.7.3四點法測量平麵度誤差
2.7.4基麵鏇轉逼近法評定平麵度誤差
2.8圓度誤差的檢測
2.8.1用光學分度頭檢測軸的圓度誤差
2.8.2用圓度儀檢測圓度誤差
2.8.3二點法、三點法測量圓度誤差
2.9圓柱度誤差的檢測
2.9.1用圓度儀測量圓柱度誤差
2.9.2V形法測量圓柱度誤差
2.10平行度誤差的檢測
2.10.1麵對基準平麵的平行度誤差的檢測
2.10.2直綫對基準平麵的平行度誤差的檢測
2.10.3麵對基準直綫的平行度誤差的檢測
2.10.4直綫對基準直綫的平行度誤差的檢測
2.11垂直度誤差的檢測
2.11.1打錶法測量麵對麵的垂直度誤差
2.11.2綫對麵垂直度誤差的檢測
2.11.3打錶法測量麵對綫的垂直度誤差
2.11.4心軸打錶法測量綫對綫的垂直度誤差
2.12同軸度誤差的檢測
2.12.1頂尖法測量同軸度誤差
2.12.2V形架法測量同軸度誤差
2.13對稱度誤差的檢測
2.13.1差值法測量對稱度誤差
2.13.2打錶法測量對稱度誤差
2.14直角坐標法測量位置度誤差
2.15跳動誤差的檢測
2.15.1用跳動檢查儀測量徑嚮圓跳動
2.15.2用雙V形塊測量徑嚮圓跳動
2.15.3用跳動檢查儀測量端麵圓跳動
2.15.4打錶法測量端麵圓跳動
2.15.5打錶法測量斜嚮圓跳動
2.15.6用跳動檢查儀測量徑嚮全跳動
2.15.7打錶法測量徑嚮全跳動
2.15.8用跳動檢查儀測量端麵全跳動
2.15.9打錶法測量端麵全跳動
第3章錶麵結構錶示法
3.1標注錶麵結構的圖形符號
3.1.1圖形符號的比例和尺寸
3.1.2各位置的內容
3.1.3圖形符號的種類及意義
3.2錶麵結構參數的標注
3.2.1國傢標準定義的錶麵結構參數
3.2.2錶麵結構代號的含義
3.2.3圖樣標注與文中標注對照
3.3紋理注法
3.4加工餘量注法
3.5錶麵結構要求在圖樣上的注法
3.6錶麵結構要求標注代號新舊國標對照
3.7零件錶麵的粗糙度參數值
3.7.1各種加工方法能達到的粗糙度參數值
3.7.2Ra的應用範圍
3.8國外標準中零件的錶麵結構錶示法
第4章圓錐的公差與配閤
4.1圓錐結閤的特點及基本參數
4.1.1圓錐的概念
4.1.2圓錐結閤的特點
4.1.3基本參數
4.1.4錐度的標注
4.2圓錐的公差與配閤
4.2.1圓錐公差的術語及定義
4.2.2圓錐配閤的種類
4.2.3圓錐配閤的形成
4.2.4圓錐公差項目
4.2.5圓錐公差的給定和標注
4.3錐度的檢測
4.3.1正弦規測量
4.3.2鋼球法測量
4.3.3圓錐量規檢測
第5章鍵和花鍵的公差與配閤
5.1普通平鍵的公差與配閤
5.1.1普通平鍵和鍵槽的尺寸
5.1.2普通平鍵的公差與配閤
5.1.3普通平鍵鍵槽尺寸和公差在圖樣上的標注
5.1.4普通平鍵的標記
5.2其他單鍵及其連接的尺寸、公差和配閤
5.3花鍵連接
5.3.1花鍵基本術語(GB/T 15758—2008)
5.3.2矩形花鍵連接
5.3.3圓柱直齒漸開綫花鍵連接的公差與配閤
5.3.4圓錐直齒漸開綫花鍵(GB/T18842—2002)
第6章螺紋的公差與配閤
6.1螺紋術語(GB/T 14791—1993)
6.1.1一般術語
6.1.2幾何要素及參數術語
6.1.3公差與配閤及其有關術語
6.2常用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閤
6.2.1普通螺紋的標記和基本尺寸的計算
6.2.2常用普通螺紋的公差(GB/T197—2003)
6.2.3常用普通螺紋的配閤
6.2.4中徑公差值、頂徑公差值及基本偏差值計算公式
6.3普通螺紋的過渡配閤(GB/T 1167—1996)
6.3.1過渡配閤的等級及其應用
6.3.2螺紋副的材料
6.3.3內、外螺紋公差帶及其數值
6.3.4優選的過渡配閤
6.4普通螺紋的過盈配閤(GB/T 1181—1998)
6.4.1過盈配閤的應用
6.4.2過盈配閤的內螺紋公差帶及其數值
6.4.3過盈配閤的外螺紋公差帶及其數值
6.4.4優選的過盈配閤
6.4.5螺距纍積誤差和牙側角誤差
6.4.6鏇閤長度
6.4.7螺紋零件的其他技術要求
6.4.8裝配質量要求
6.5小螺紋的公差(GB/T 15054—1994)
6.5.1小螺紋及其應用
6.5.2小螺紋的直徑與螺距係列(GB/T15054.2—1994)
6.5.3小螺紋的設計牙型
6.5.4小螺紋的公差
6.5.5小螺紋的標記
6.6梯形螺紋公差
6.6.1梯形螺紋的應用
6.6.2梯形螺紋的牙型和基本尺寸計算公式(GB/T 5796.1~3—2005)
6.6.3梯形螺紋的公差(GB/T 5796.1~3—2005)
6.6.4梯形螺紋的標記
6.6.5梯形螺紋極限尺寸的計算
6.7鋸齒形(3°、30°)螺紋公差(GB/T13576.4—2008)
6.7.1公差帶
6.7.2鏇閤長度
6.7.3多綫螺紋
6.7.4螺紋標記
6.7.5螺紋精度與公差帶的選用
6.7.6鋸齒形螺紋的基本偏差與公差計算式
6.8管螺紋的公差
6.8.1米製密封螺紋的基本尺寸和公差(GB/T 1415—2008)
6.8.255°密封管螺紋圓柱內螺紋與圓錐外螺紋的公差(GB/T 7306.1—2000)
6.8.355°密封管螺紋圓錐內螺紋與圓錐外螺紋的公差(GB/T 7306.2—2000)
6.8.455°非密封管螺紋的公差(GB/T7307—2001)
6.8.560°密封管螺紋的公差(GB/T12716—2002)
6.8.6管螺紋的標記
第7章齒輪的公差與配閤
7.1漸開綫圓柱齒輪精度(GB/T 10095.1、2—2008)
7.1.1漸開綫圓柱的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
7.1.2影響齒輪使用要求的主要誤差
7.1.3齒輪的強製性檢測精度指標、側隙指標
7.1.4評定齒輪精度時可采用的非強製性檢測精度指標
7.1.5齒輪精度指標的公差及其精度等級
7.1.6圖樣上齒輪精度等級的標注
7.1.7齒輪坯公差
7.1.8齒輪齒麵粗糙度
7.1.9齒輪副中心距極限偏差和軸綫平行度公差
7.1.10齒輪側隙指標的極限偏差
7.2圓弧圓柱齒輪精度(GB/T 15753—1995)
7.2.1誤差定義和代號
7.2.2精度等級及其選擇
7.2.3側隙
7.2.4推薦的檢驗項目
7.2.5圖樣標注
7.2.6圓弧齒輪精度數值錶
7.2.7極限偏差及公差的關係式
7.3錐齒輪精度
7.3.1錐齒輪、齒輪副誤差與側隙的定義及代號
7.3.2精度等級
7.3.3齒坯的要求
7.3.4錐齒輪的檢驗組與公差
7.3.5齒輪副的檢驗與公差
7.3.6齒輪副側隙
7.3.7錐齒輪極限偏差及公差與齒輪幾何
參數的關係式
7.3.8圖樣標注
7.4普通圓柱蝸杆、蝸輪精度
7.4.1術語、定義和代號
7.4.2精度等級及公差組
7.4.3蝸杆、蝸輪的檢驗及公差
7.4.4蝸杆副傳動的檢驗及公差
7.4.5蝸杆副傳動的側隙規定
7.4.6齒坯精度
7.4.7誤差的關係式
7.4.8圖樣標注
第8章軸承的公差與配閤
8.1滾動軸承的互換性和精度等級
8.1.1滾動軸承的互換性
8.1.2滾動軸承的精度等級
8.1.3滾動軸承精度等級的選擇
8.2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閤
8.2.1滾動軸承公差帶及其配閤
8.2.2滾動軸承公差與配閤選擇的基本原則
8.2.3配閤麵的形狀和位置公差
8.2.4配閤錶麵的粗糙度
8.3滑動軸承精度
8.3.1壓力供油徑嚮圓柱軸承製造公差和錶麵粗糙度
8.3.2麯軸軸瓦及相關零件公差與錶麵粗糙度
第9章鑄件、衝壓件公差9.1鑄造公差
9.2衝壓件的公差
9.2.1衝壓件的尺寸公差(GB/T 13914—2002)
9.2.2衝壓件的角度公差(GB/T 13915—2002)
9.2.3衝壓件的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GB/T 13916—2002)
9.2.4衝壓件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GB/T 15055—2007)
第10章公差尺寸英寸和毫米的互換算
10.1基本通則
10.2英寸換算為毫米
10.2.1方法A(一般規則)
10.2.2方法B(按專門的協議)
10.2.3換算舉例
10.3毫米換算為英寸
10.3.1方法A(一般規則)
10.3.2方法B(按專門的協議)
10.3.3換算舉例
10.4專用的方法
10.4.1修約到最接近的捨入值
10.4.2基本尺寸和偏差
10.4.3與測量不確定度相應的極限
10.4.4位置公差
10.4.5與無公差的坐標尺寸相關的公差尺寸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2.6直綫度誤差的檢測 2.6.1常用直綫度誤差的測量方法及適用場閤 2.6.1.1直接法 將模擬法建立的理想要素置於能評定誤差的位置上,通過測量直接被測要素各點偏差值或直接評定直綫度誤差值。主要包括光隙法、墊塞法、指示器法、乾涉法、光軸法和鋼絲法。(1)光隙法 將被測直綫和測量基綫(刀口尺、平尺)問形成的光隙與標準光隙相比較,直接評定直綫度誤差值。此方法適用於磨削或研磨加工的小平麵及短圓柱(錐)麵的直綫度誤差測量。(2)墊塞法 用量塊或塞尺測量被測直綫和測量基綫之間的間隙,直接評定直綫度誤差值。該方法適用於低精度被測零件的直綫度誤差測量。(3)指示器法 用帶指示器的測量裝置測齣被測直綫相對於測量基綫的偏離值,進而評定直綫度誤差值。該方法適用於中、小平麵及圓柱、圓錐麵素綫或軸綫等直綫度誤差測量。(4)乾涉法 利用光波乾涉原理,根據乾涉條紋的形狀或乾涉帶條數來評定直綫度誤差。該方法適用於精研錶麵的直綫度誤差測量。(5)光軸法 以幾何光軸作為測量基準,測齣被測直綫相對於該基綫的偏離值,進而評定直綫度誤差值。該方法適用於大、中型平麵和孔、軸的軸綫直綫度誤差測量。(6)鋼絲法 以張緊的優質鋼絲作為測量基綫,測齣被測直綫相對於該基綫的偏離值,進而評定直綫度誤差值。該方法適用於測量水平方嚮的直綫度誤差值。2.6.1.2間接法 利用測量微小角度的量儀測齣被測直綫各部分相對於自然水平麵或某一固定光軸的傾角,再根據該部分的長度將角值偏差換算為綫值偏差。這種通過角值偏差求取被測直綫直綫度誤差的測量方法,主要包括水平儀法、跨步儀法、錶橋法和平晶法。(1)水平儀法 將固定有水平儀的橋闆放置在被測直綫上,等跨距首尾銜接拖動橋闆,測齣被測直綫各相鄰兩點連綫相對水平麵(或鉛垂麵)的傾斜角,通過數據處理求齣直綫度誤差值。該方法適用於大、中型零件垂直界麵內的直綫度誤差測量。(2)跨步儀法 以跨步儀兩固定支點連綫作為測量基綫,測齣第三點相對於測量基綫的偏離值,通過數據處理求齣直綫度誤差值。該方法適用於大、中型零件的直綫度誤差測量。
公差與配閤速查手冊(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